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雍正时期李卫的地位如何?他最后是什么结局?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5-31)112

李卫作为清朝重要的大臣,我们总是能在一些历史正剧之中看到他的身影。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雍正时期的李卫,可以算得上一个传奇人物。他在没有任何势力背景的情况下入朝为官,最终坐到了总督的位置。并且李卫一生作风清正,鲜有黑料,这在当时的清朝,是颇为难得的。

有人说,李卫是雍正的头号宠臣,权势滔天。其实不然。

严格意义上来说,李卫最多算是雍正的一员得力干将,而并不是一位权臣。李卫官职更高做到直隶总督兼刑部尚书,可算得是一名封疆大吏。但清朝总督只是正二品,加上尚书衔后也不过从一品。比起保和殿大学士张廷玉来说,两人所掌握的权力,根本不在一个级别。

而李卫之所以没有升任大学士,其实也与他本人的资质有一定的关系。

雍正时期李卫的地位如何?他最后是什么结局?

1688年,李卫出生在江苏一户比较富裕的人家。当时清廷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允许大户人家“捐资”,可以获封五品员外郎官职。李卫幼时并不好学,文化水平比较低。家中长辈为了让他有个稳定差事,便出钱让李卫到朝廷里出任了兵部员外郎一职。

一般来说,员外郎这种官职,只是提升家族地位的一种虚衔,很少有人认真对待。但李卫却在任职期间勤勤恳恳,把分内之事办理得井井有条,这也让他很快被调任为户部郎中。

李卫为人刚直,哪怕在担任微末小吏时,他也从来不畏惧权贵之人。李卫担任户部郎中时管理银库事务。当时有位亲王的属下对收缴的白银,每千两都要额外收取十两作为库平银。李卫多次劝阻,都未见成效。无奈之下,只好在走廊上安置了一个柜子,上面写着“某王赢钱”四个字。这个赢,是指“赢余”,意思就是非法收入。这让那位亲王非常尴尬,只能不再多收。

这件事后来传到还是皇子的雍正那里,雍正对李卫颇为欣赏。即位后,便对李卫进行了提拔。

李卫晋升的路上,基本上一直在和盐打交道。在云南盐驿道任上,李卫用一年的时间就做出了别人几年的政绩。随后他升任为布政司,在主管全省财务赋税的同时,依然监管盐务。

很快,李卫又被提拔为浙江巡抚兼两浙盐政使,主要查处私盐贩卖的情况。

清朝私盐问题,主要和僵化的制度有关。清朝共划分了十几个盐区,其中浙江盐区包括浙、苏、皖、赣四省,价格一向偏高。与之相邻的两淮盐区的价格则要低很多。

由于清廷规定不准跨区买盐,私人越区卖盐赚取差价便开始盛行起来。

李卫除了要对付一些小的倒盐贩,还要与拥有强大势力的大盐枭们作斗争,其工作难度实际上是比较大的。但李卫不惧困难,首先击破了沈氏贩盐集团,沉重挫败了盐贩们的锐气。随后他又上奏朝廷,请求以海宁长安镇为中心,部署大量兵力巡察,向外扩散开去。在李卫的治理下,倒私盐的情况有了比较良好的改善。

在这之后,李卫便被升任为浙江总督。

雍正时期李卫的地位如何?他最后是什么结局?

前文提到,李卫的官职更高只到总督。这主要是由于他并不是科举出身,而且大字不识几个,实在是难以升任为大学士。

但尽管自己没什么文化,李卫对文人和文化事业却是非常扶持的。他曾经出钱修过浙江通志,并且还建过书院。在浙江出现多起文字狱,雍正禁止浙江人参加科举后。李卫经常深入基层,了解文士们的想法。对于那些受到株连但没有定罪的文士,李卫会派人观察他们的情况,每每发现问题,便立即派人督促改正。

朝廷派来观风整俗的官员王国栋,很快被李卫的良苦用心感动,他同李卫一起上奏朝廷,为浙江文士发声。雍正随即便恢复了浙江的乡会试。第二年的殿试的前三甲,均被浙江人取得。

1732年,李卫出任直隶总督。到任第二年,李卫即弹劾时任内阁首辅鄂尔泰的弟弟鄂尔奇结党营私、鱼肉百姓。1737年,李卫又上疏诚亲王护卫库克强占百姓土地。

尽管已经为官十多年,但李卫却始终秉承初心,刚直不阿、嫉恶如仇。这也让皇帝对他颇为欣赏。在诚亲王事件后,乾隆赐予李卫四团龙补服,嘉奖他秉公执法。

不过人无完人,李卫也干过一件让人啼笑皆非的事。

在担任浙江总督期间,李卫曾下令整修过西湖旁的一座湖山神庙。他把自己和妻妾的模样做成神像,安置在了神庙之中,并且边上还放了个牌子写了“湖山神位”。

后来乾隆下江南,看到神庙中李卫的神像,勃然大怒,立马命人把神像撤下来焚毁了。不过尽管如此,因为李卫忠心,乾隆对他一直还是比较好的。虽然那时候他已经于乾隆三年病逝,但乾隆并没有打击他,追夺他的爵位谥号这些。可见,乾隆对李卫还是很欣赏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05/2239.html

“雍正时期李卫的地位如何?他最后是什么结局?” 的相关文章

朱元璋为何要杀李仕鲁?背后有何深意?

朱元璋为何要杀李仕鲁?背后有何深意?

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曾因佛教和儒学之争,杀了一个大臣,这个大臣叫李仕鲁。李仕鲁是朱元璋专门请出来做官的儒家朱熹学说的门徒,朱元璋曾为李仕鲁的入仕欣喜,《明史李仕鲁传》中记载:洪武中,诏求能为朱氏学者,有司举仕鲁。入见,太祖喜曰...

曹操能降服张辽和臧霸 高顺能力那么强曹操为何将人杀了

曹操能降服张辽和臧霸 高顺能力那么强曹操为何将人杀了

对曹操为何降服张辽和臧霸,却杀死最有能力的高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众所周知,在三国时期,吕布作为群雄之一,以其勇武而名动天下。有着飞将军的美誉,但是其人品实在是过于败坏,先后杀死自己的义父董卓和丁原。可见吕布是个反复无常,见利忘义的真小人。而在兵败于曹操之手之后,...

历史上真正的刘备是个什么人 和演义区别有多大

历史上真正的刘备是个什么人 和演义区别有多大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正史中,刘备是怎样的一个人?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如果说“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是曹操在三国历史中的注脚,那么他的老对手也就是一生之敌的刘备,形象则会显得没有那么出彩,当然这中间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源于刘备这个角色本身的多面性。实事求是地讲,在正史中...

曹操五子良将手下有多少人 他们是怎么排序的

曹操五子良将手下有多少人 他们是怎么排序的

对曹操手下有五子良将,他们手中各有多少兵力,按照多少如何排序?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志卷十七》中为曹魏的五员名将合传,他们分别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和徐晃。在对五人的评价中说道,“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因此后人由此将这五人称为曹操的“五子良将...

有哪些与顾荣相关的轶事典故?他有何成就?

有哪些与顾荣相关的轶事典故?他有何成就?

顾荣(?-312年),字彦先,吴郡吴县人,西晋末年大臣、名士,也是拥护司马氏政权南渡的江南士族领袖。孙吴丞相顾雍之孙、孙吴宜都太守顾穆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顾荣弱冠时仕于孙吴,与纪瞻、贺循、闵鸿、薛兼并称“五俊”。吴国灭亡后,与陆机、陆云一同入洛阳,号称“洛阳三俊...

刘备和刘邦都占据着四川地区 两人成果为何完全不同

刘备和刘邦都占据着四川地区 两人成果为何完全不同

对刘备和刘邦都占据了四川,为何刘邦能统一天下,刘备只能败走夷陵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邦和刘备虽然都占据了汉中地区,地盘是差不多的。但除了地盘之外,其他所有的条件,刘邦基本上都优于刘备。而且,最关键的是,刘邦面对的是一场混战,就算是最强的项羽,整体国力也远比不上后来...

关羽如果和张飞进行单挑的话 两人谁最后会获胜

关羽如果和张飞进行单挑的话 两人谁最后会获胜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如果关羽和张飞单挑,谁能赢?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关羽和张飞,在三国正史上都是响当当的“万人敌”,在演义中更是屈指可数的超一流猛将。如果关羽和张飞两人单挑,谁更厉害呢?有人嗤之以鼻,说关羽和张飞是结拜兄弟,与大哥刘备同吃同住同睡,两人好得和一个人似...

丁奉是什么人?他的一生对东吴有哪些贡献?

丁奉是什么人?他的一生对东吴有哪些贡献?

吴国,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是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权,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三国中,如果说曹操是奸臣,刘备是忠臣,那么孙权就只是一个偏安一方的王,他的心中没有谋划天下的梦想,或许如果时机得当,孙权也会想办法图谋天下,但是只是不是百分之百得把握。孙权一直都是在三国中处于墙头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