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缪贤:战国时期赵国宦者令,为什么说他是一位好宦官?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5-31)100

在春秋战国时期,赵国有一位被记录在册的宦者令。很多人对此了解甚少,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吧。

这位宦者令可不简单,他推荐了后来是赵国上卿的蔺相如。因为推荐了蔺相如这个大才,导致了这位后世的名声十分的高。当然了,他做过的事情还有很多,因此,在历史上他的评价并不低,评价他是一个好宦官。

缪贤:战国时期赵国宦者令,为什么说他是一位好宦官?

那个时代的宦官和后世的宦官一样,有好的,有坏的,有功绩的,也有搞乱国家的,比比皆是。同时,好的宦官对天子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就比如我们这位所说的缪贤。这位在赵国的影响力十分的巨大,没有人敢得罪他,你想想,内侍是最接近皇上的,可以说是皇上最亲近之人,照顾皇帝的起居,他们往往对皇帝影响最为深远,如果连皇帝的内侍都不能保证可靠,那么这个国家灭亡的速度是十分快的,你看看后世的历史,宦官干政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当然了,我们今天所说的这位缪贤可不是这样的人,他是一位十分有才华的人,他在赵国面临艰难选择的时候,推荐了一位大才,那位大才就是蔺相如,这位蔺相如帮助了赵国,摆脱了困境,同时君臣相宜、将相和成为了一段佳话。

缪贤:战国时期赵国宦者令,为什么说他是一位好宦官?

具体是个什么事儿呢,当时,缪贤犯了错误害怕君王的惩罚,便想离开赵国去燕国,因为当时缪贤自认为与燕国有一些交情,但是,蔺相如就拉住他。告诉他您今天之所以有这样的权势,全部是因为赵国是一个强国,燕国是怕赵国的,如果您得罪了赵国,那么燕国恐怕不会收留你,如果您能及时地向君王坦承你的错误,那么君王一定会赦免你的,最终没有办法,缪贤听取了蔺相如的计谋,果真,赵王免除了缪贤罪责,也因此缪贤对蔺相如刮目相看。

所以,种什么样的因得什么样的果,不是有一句话说得好吗,种豆得豆,种瓜得瓜。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05/2400.html

“缪贤:战国时期赵国宦者令,为什么说他是一位好宦官?” 的相关文章

双亲死后朱元璋找地主借地被拒 朱元璋称帝后是怎么对待他的

双亲死后朱元璋找地主借地被拒 朱元璋称帝后是怎么对待他的

对朱元璋父母双亡,地主刘德拒绝借地安葬,称帝后如何对待他?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从一位放牛的落魄穷小子,再到小和尚,再到起义军的一员,最后登基称帝,朱元璋一生的经历不可谓不传奇,他简直就是励志的楷模和典范。虽然不喜欢朱元璋的人也有很多,但是不管你喜欢与否,朱元璋在位...

作为乾隆最宠爱的公主又是和珅的儿媳 十公主晚年为何过得那么惨

作为乾隆最宠爱的公主又是和珅的儿媳 十公主晚年为何过得那么惨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她是乾隆最宠爱的公主,和珅的儿媳妇,为何晚年却过得落寞孤苦?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这个乾隆皇帝的第十个女儿就是固伦和孝公主,很多人认为她晚年过得很凄苦,不过我认为人家的后半生过的可不凄惨,锦衣玉食,绫罗绸缎那肯定都是少不了。只能说由于丈夫的去世,导...

夏侯渊最后被黄忠所杀,是什么原因?

夏侯渊最后被黄忠所杀,是什么原因?

黄忠斩杀夏侯渊之后,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汉中之战的走向,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曹操和刘备争夺汉中,最终以刘备的全胜而结束。在定军山一战中,黄忠力斩夏侯渊,给曹操致命一击。那么,作为曹魏名将,作为曹操西部战线的军事统帅,夏侯渊为何会被黄忠所杀?夏侯渊之死,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能避免吗?其...

黄忠和魏延谁的武艺更高 谁更有资格做五虎将

黄忠和魏延谁的武艺更高 谁更有资格做五虎将

还不知道:黄忠和魏延哪个武艺更高?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时期,天下最强的武将是吕布,而仅次于吕布的就是蜀国五虎将了。由于吕布早死,因此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组成的五虎将团队也成了后来最强的武将组合。相比较而言,黄忠由于年龄太大了因此老被人挑刺,甚至还有人...

曹睿后宫妃子那么多 最后为什么会后继无人

曹睿后宫妃子那么多 最后为什么会后继无人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睿究竟为何会断子绝孙?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曹睿字仲元,既魏明帝,是魏文帝曹丕与文昭甄皇后的长子,曹魏第二位皇帝,黄初三年,曹睿被封为平原侯。226年,文帝病重,立曹睿为太子,并立司马懿、曹真、曹休、陈群为辅政大臣,曹睿在位期间,攘外安内,发展生...

多尔衮当初为什么要强推剃发令 此举是高明之举吗

多尔衮当初为什么要强推剃发令 此举是高明之举吗

还不知道:为什么说多尔衮强行推行“剃发令”是高明之举?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改正朔,易服色从来都是一个新王朝代替旧王朝必须要做的事情。但是清朝的“剃发令”却是中国历史上执行最为困难的一项“易服令”。满清入关占领南京、苏杭以后,多尔衮认为大局已定,于是颁布了一系列严...

后世是如何评价阚泽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阚泽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阚(kàn)泽(170-243年),字德润,会稽郡山阴县,三国时期吴国学者、大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阚泽少年时家贫,只得向别人抄书,于是博学多闻。汉末被举为孝廉,出任钱塘长,升郴县令。孙权为骠骑将军时,征召他为西曹掾。后官至中书令、太子太傅,封都乡侯。虞翻称其为“盖蜀...

王悦:东晋丞相王导嫡长子,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王悦:东晋丞相王导嫡长子,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王悦(生卒年不详),字长豫,琅琊临沂人,东晋官员,丞相王导嫡长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王悦,字长豫,可能生于洛阳。二十岁左右,就有很好的名声,侍奉双亲口头应承,神情和顺,深得父亲王导偏爱。王悦年少时,做过太子司马绍的东宫侍讲之一。晋明帝司马绍即位,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