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刘邦建立汉朝成为皇帝之后,与父亲刘公的关系如何?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5-21)137

刘邦,汉朝开国皇帝,于汉五年赢得楚汉之争,统一天下。今天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刘邦当了皇帝以后,非常忌惮那些和他一起打江山的手握兵权的武将们,他接连不断地诛杀了韩信、彭越、英布、臧荼等一大帮武将。就算手中没有兵权的文臣,他也很忌惮。以至于萧何要通过“自污”的办法,来消除他的怀疑。而张良干脆辞掉一切职务,退隐山林。

刘邦之所以忌惮这些文臣武将,无非是担心这些人或者利用手中的兵权,或者利用自身的影响,夺取他的皇位。

说起来,有一个人,其实刘邦应该是非常忌惮他的,这个人就是刘邦的父亲刘太公。为什么说刘邦应该很忌惮刘太公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刘太公是刘邦的父亲。

中国古代是礼治社会,按照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观念,一般情况下,都是父亲当了君王后,儿子才可能当君王。而且父亲对儿子有巨大的权力,“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样的话,那时候虽然还没人明确提出来,但其实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比较普遍的认识了。

刘邦建立汉朝成为皇帝之后,与父亲刘公的关系如何?

既然父亲对儿子拥有巨大的权力,那么,理论上刘太公是可以夺去刘邦的皇位的。尽管这江山并不是刘太公打下来的,但是刘太公只要想,或者别人怂恿刘太公这样做,刘邦的江山转移到他父亲手里,也是很有可能的。

然而事实上,我们看见刘邦似乎并没有忌惮刘太公。而且他对刘太公非常孝顺,每隔五天都会去朝见刘太公一次。去见刘太公的时候,也是恭恭敬敬对他行礼,丝毫没有看出刘邦在忌惮他的样子。

那么,刘邦真的对他父亲刘太公这个潜在的威胁,一点儿也不提防吗?

我觉得,按照刘邦的性格,他不提防别人夺取他的皇位,是不太可能的。就算他不提防别人夺位,也提防别人染指他的权力。就算他不提防别人染指他的权力,恐怕也会担心有人会借他父亲的名义,有意搞事。总之,作为一个多疑的人,这不符合刘邦一贯的行事作风。

我认为,刘邦其实也是很警惕刘太公的。从刘邦当了皇帝后,对刘太公非常孝道,五天就会去见刘太公一面,对刘太公嘘寒问暖就可以看出,刘邦有多么提防刘太公。

有人可能会问,刘邦这不是表现孝心吗?怎么就说他是提防他父亲呢?

问题恰恰出在这里。我们来看看刘邦当皇帝之前,五十多年里,他对待刘太公的态度。在没有起兵造反之前,刘邦是一个不顾家的人,整天都在外面混吃混喝,从来不照顾家庭。为此,刘太公没有少埋怨他,说他不顾家。可是埋怨归埋怨,刘邦依然我行我素,没有任何一点照顾家庭、孝敬父亲的举动。也就是说,刘邦之前一点儿也没表现出孝敬父亲的样子,为什么当了皇帝后,却表现得那么孝道呢?

有人可能会说,孝道是要讲能力的。刘邦之前一穷二白,他想孝道,但是没那个能力。这话我认为是不对的。孝道是一种态度,而不是一种能力。就算没有能力,堂前问安,也是孝心。古代“二十四孝”中有“卧冰求鱼”的故事,这个故事看起来有点假,但其实不假。因为里面讲的就是这个人没有能力获得鱼,但是他表现出了积极的态度。

刘邦除了在当混混的时候,对刘太公不孝道外,在战争期间,对刘太公也非常不孝道。在和项羽作战中,他的父亲刘太公被项羽捉去了。项羽拿着刘太公威胁刘邦,说刘邦如果不投降,他就要烹了刘太公。当时刘邦说,我和你是兄弟,我爹也是你爹,你要是烹了你爹,记得分一杯肉汤给我喝。

对于刘邦的这个回答,有人说,这是因为刘邦了解项羽这个人,知道他有妇人之仁,绝对不会杀掉刘太公。但是,项羽能够不眨眼就坑杀20万秦卒,怎么就不敢杀一个刘太公呢?逼急了,项羽什么都敢做,何况是杀一个人!

刘邦建立汉朝成为皇帝之后,与父亲刘公的关系如何?

由此可见,当时刘邦根本就是不把他父亲的性命当一回事。既然他连父亲的性命都不顾,怎么还说他是一个孝道的人呢?

所以说,刘邦当皇帝后对待刘太公所表现出来的,其实不是孝道,而是提防。

后来的事情更是证明了这一点。很快,就有管家对刘太公说,天上不会有两个太阳,地上也不能有两个皇帝,怎么能让皇上朝拜您老人家呢?您应该主动做出人臣的样子来。于是,下一次,当刘邦去见刘太公的时候,刘太公就拿一把扫帚站在门口恭敬地迎接。再接着,刘邦就把刘太公封为“太上皇”。

刘太公的这个管家说出的这番话,是他自己想到说出来的呢?还是有人教他这么说的呢?现在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不过,一个小小的,连名字都没留下来的管家,能有这番认识,其实是很让我们怀疑的。

不管怎么说,刘邦通过这事,确立了刘太公的地位,也确立了刘太公的身份,同时也确立了刘太公的职权。这样一番确立,从此后,刘太公对刘邦就不构成任何威胁,刘邦也不用再提防他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05/619.html

“刘邦建立汉朝成为皇帝之后,与父亲刘公的关系如何?” 的相关文章

司马禧:西晋时期宗室,与父亲一同被石勒所杀

司马禧:西晋时期宗室,与父亲一同被石勒所杀

司马禧(旧读xī)(?~311),晋朝宗室王,由于叔祖父梁王司马肜死后无子,出继司马肜为后的司马禧嗣封为梁王。亲祖父是晋朝琅邪武王司马伷,亲生父是武陵庄王司马澹。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永嘉末年,司马禧与亲父司马澹俱被石勒兵所杀,谥号怀。人物生平司马澹妻子郭氏...

乾隆六十年皇帝后就禅让给嘉庆 乾隆就不怕大权旁落吗

乾隆六十年皇帝后就禅让给嘉庆 乾隆就不怕大权旁落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做了60年皇帝,乾隆为何会选择生前传位给嘉庆?他不怕大权旁落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乾隆绝对是全世界,有人类以来,最潇洒快活的一个人,没有之一。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哥们从25岁登基开始,做了60年皇帝,还做了3年多的太上皇,始终手握实权。这段时期...

扶苏是李斯的女婿 李斯为什么还要帮助胡亥登基

扶苏是李斯的女婿 李斯为什么还要帮助胡亥登基

李斯是扶苏的岳父,为何他反而拥立胡亥登上帝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前210年,秦始皇49岁,驾着銮驾四处游历,秦始皇驾临沙丘,秦始皇突然病倒,秦始皇觉得自己时日无多,于是命宦官赵高去请他去请大夫,让他去请扶苏,让他继任国君,执掌朝政,可是这...

汉景帝开创出了文景之治 汉景帝算是一位明君吗

汉景帝开创出了文景之治 汉景帝算是一位明君吗

还不知道:开创文景之治的汉景帝,算不算明君?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虽说汉景帝接棒汉文帝,开创了大一统王朝的第一个盛世局面——文景之治,但在很多人的认识里,仍觉得汉景帝算不上明君。无论是性格,还是处事方式等,汉景帝的表现,总让人觉得,他的明君头衔是蹭来的。所以,我们...

楚汉之争要是项羽夺得天下 历史又会是什么样的

楚汉之争要是项羽夺得天下 历史又会是什么样的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如果项羽得了天下,中国会怎么样?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项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标杆性质的人物,他是中国悲剧英雄第一人,现实中我们每每以成败论英雄的时候,我们都会想到,中国历史上还有这么一个曾经的失败英雄项羽。我们要感谢太史公司马迁,是他把项羽写进了本纪...

邓愈帝明朝做出了哪些贡献?邓家爵位会被废除的原因是什么?

邓愈帝明朝做出了哪些贡献?邓家爵位会被废除的原因是什么?

邓愈,明朝开国元勋之一,追封为宁河王,谥号武顺。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大封功臣爵位,邓愈位列其中,受封世袭卫国公,是当时受封的六大国公之一,其时,邓愈年仅33岁。但邓愈立下汗马功劳才挣回来的这个国公爵位,只传承了两代,就被朱元璋废掉了。邓愈为...

何充:东晋时期重臣,支持桓温取代庾氏家族镇守荆州

何充:东晋时期重臣,支持桓温取代庾氏家族镇守荆州

何充(292~346年),字次道,庐江郡灊县人。东晋时期重臣,曹魏光禄大夫何桢曾孙、安丰太守何睿的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优雅俊美,善写文章。起家江州(王敦)主簿,迁东海王(司马冲)文学。迎娶明穆皇后的妹妹,授中书侍郎,迁给事黄门侍郎。平定苏峻之乱,颇有功勋,授散骑常...

靖难之役南军名将平安差点弄死朱棣,最后结局如何?

靖难之役南军名将平安差点弄死朱棣,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您走进靖难之役南军名将平安的故事。平安是明朝靖难之役期间,南军的一大名将,出生在今天的安徽滁州,他的父亲平定是济宁卫的指挥佥事,在洪武元年的时候也跟着常遇春将军,在攻克元大都是不幸战死沙场。平安被朱元璋认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