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将王位传给帝辛,帝乙这么选择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5-22)127

帝乙,商朝第二十九位国君,商王文丁 之子 ,接下来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帝乙一生,一共有4个儿子,除了第三子子期是侍妾所生,另外3个儿子,都是嫡妻所生,他们分别是:长子子启、次子子衍和少子受德(后来的商纣王)。

当时“嫡长子制”已经在王公贵族中深入人心。而且嫡长子子启内有才干,外有贤名,次子子衍也相当优秀。可为什么,帝乙不传位给优秀的长子、次子,最后却传位给幼子受德,以至于最后失国。这是怎么回事呢?

将王位传给帝辛,帝乙这么选择的原因是什么?

咱们先来说说,受德是怎样失国的。

公元前1076年,帝乙在渭水之滨狩猎时,意外被暴雷击中,一命呜呼。

随之,受德扶柩继位,是为帝辛,也就是史书上大名鼎鼎的商纣王。

帝辛继位后,商朝内部动荡不安,矛盾重重,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

其一,神权和王权的矛盾。

商朝初期,国君虽掌握王权,但他们出于敬畏鬼神的心理,军政事务都会询问巫觋,以巫觋的结论为准。所以,当时巫觋的权威很高,就连国君都对他们颇为忌惮。

直到第20任国君盘庚在位时,为了巩固王权,才对巫觋进行打压。

到了帝乙在位时,更是看到神权对王权的威胁,为了集中权力,他不仅以木偶为天神,与其打赌,在木偶输掉后,便令人将其痛打;还在囊中装满牛羊血挂在高高的杆子上,然后拿箭射它,称为“射天”。帝辛继位后,对父亲帝乙的做法非常支持,因此他继续扛起了与神权做斗争的大旗。

这样一来,巫觋便成了与帝辛为敌的一股力量。

其二,势力渐大的姬昌。

姬昌是当时的四大诸侯之一,也是对商朝威胁更大的诸侯。

他招贤纳士,广罗人才。在他的治理下,部落的农业和军事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因此他野心勃勃,做好一切准备后,在帝辛继位第二年,便率军攻打他。

其三,东夷反叛。

帝辛继位后,干的之一件事就是号令诸侯在黎城搞大阅兵。

将王位传给帝辛,帝乙这么选择的原因是什么?

帝辛此举有两个意思:一是为了树威;二是提高诸侯进贡的数量。

结果,东夷各部不等阅兵完毕,便纷纷跑回了家,并且拒绝纳贡。

帝辛大怒,召令诸侯出兵平定东夷叛乱。帝辛打了个打胜仗,不光扩大了商朝领地,还俘获了大批战俘。

帝辛经此一战后,认为可以高枕无忧了,所以他开始骄傲自大,过着酒池肉林、穷奢极欲的生活。他身边云集了一批阿谀奉承的诸侯,在大家的奉承中,他愈发刚愎自用起来。

同时,帝辛还听信谗言,施行暴政。结果正直的朝臣都被酷刑折磨而死,因此人心惶惶。

子启见百姓怨声载道,朝臣人心不附,万分忧虑 ,于是经常苦口婆心劝说帝辛,但帝辛却反问他:“我不就是奉受天命的国君吗?”

眼见商朝分崩离析,子启无奈“出奔”。

姬昌去世后,他的儿子姬发认为时机成熟,于是率领诸侯们围攻帝辛所在的都城朝歌。

帝辛的军队早在他征服东夷各部落时,便被派出去驻守那些领地去了。他万万没想到,姬发会造反。可是城中没有可用的军队,只好把俘虏们 *** 起来打仗。

然而俘虏本就不是诚心归顺,他们又怎么会为帝辛出力呢?

就这样,姬发没费吹灰之力就攻进了朝歌,而帝辛眼见大势已去,万念俱灰下,只得自焚而死。

如果当初帝乙把王位传给子启,最终肯定不是这样的结果。但他当初为什么放着好好的儿子不传位,却传给帝辛呢?

将王位传给帝辛,帝乙这么选择的原因是什么?

其实,最初帝乙是很看好嫡长子子启,打算让他继承王位的。

谁知道帝乙的想法,立刻遭到了太史的反对。

据《吕务春秋·当务》中记载,太史据理力争,称“有妻之子, 而不可置妾之子。”都是一个妈生的,太史为何这样说呢?

原来,帝乙的王后起先只是身份低微的侍妾,她凭着姣好的姿容再加上又生下子启和子衍,很得帝乙宠爱。

不久,帝乙的原配王后去世,帝乙便把她封为王后。在她成为王后不久,便生下了少子受德。

也就是说,生子启和子衍的时候,她还是妾。生受德的时候,她已经是王后了。所以,受德是王后之子。而子启和子衍是侍妾之子。

正是这个缘故,以太史为首的朝臣们才会激烈反对。

经过太史等人这样一说,帝乙也觉得好像很有道理。于是改变了初衷,转而立受德为继承人。最终酿成了失国的悲剧。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05/692.html

“将王位传给帝辛,帝乙这么选择的原因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武惠妃作为武则天的侄孙女,最后的结局为什么会那么惨?

武惠妃作为武则天的侄孙女,最后的结局为什么会那么惨?

众所周知武则天的侄孙女武惠妃下场不好,那么作为武则天的亲戚,她难道就没一点子政治智慧吗?为什么会落得满盘皆输的结局呢?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整件事情还得从武则天被迫退位开始说起,其实在武则天死后,家大业大的武家并没有倒下。武惠妃还被唐玄宗纳入后宫,备受宠爱。短短几年,她生了七个孩子...

隋朝开国功臣高颖,最后的下场如何?

隋朝开国功臣高颖,最后的下场如何?

隋朝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统一朝代,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高颎是隋朝第一能臣,他不仅能征善战,帮助隋文帝统一了天下。而且他在国家政务上很有能力,善于举荐人才。因此他深得隋文帝的宠信,然而他却因为得罪了一个女人,最终落得含冤而死,这是怎么回事呢?高颎出身于...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为什么能够获胜 李世民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为什么能够获胜 李世民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还不知道:李世民为什么能够成功赢得玄武门之变?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唐朝作为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最为强大的几个朝代之一,它疆域辽阔,文化繁荣,诞生了诸多流传青史的文人骚客,四海之内仪礼浩荡,百姓安居乐业,对外让骚扰中原几千年的匈奴、突厥真心臣服,跪拜在天子脚下,唐朝...

乾隆皇帝继位后,赦免了所有被雍正治罪的人是为何?

乾隆皇帝继位后,赦免了所有被雍正治罪的人是为何?

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清朝第六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八月,雍正皇帝病逝,九月初,其子和硕宝亲王弘历受雍正遗诏继位,是为乾隆皇帝。乾隆皇帝继位后,一改雍正朝时,雍正皇帝较为严苛的执政态度,上来就是一连串操作,将雍...

张良最后是什么结局?他选择归隐的原因是什么?

张良最后是什么结局?他选择归隐的原因是什么?

张良,与萧何、韩信同被称为汉初三杰。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西游记》里孙悟空与唐僧闹掰,到东海龙宫讨酒吃。他看到龙宫墙壁上挂着一幅画,便问东海龙王画的内容。老龙王说,画的名字叫《一桥三敬履》,说的就是张良和黄石公的故事。故事寓意很简单,告诫人们要知进退、懂孝道。张良,西汉开国功臣,“...

朱轼:清朝名臣、史学家,居官廉洁,刚正不阿,颇具惠政

朱轼:清朝名臣、史学家,居官廉洁,刚正不阿,颇具惠政

朱轼(1665-1736年),字若瞻,一字伯苏,号可亭,瑞州府高安县艮下村人,系坡山始祖茂公派下第十六世孙。清朝中期名臣,著名史学家,乾隆帝师傅。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康熙三十三年,中进士,选为庶吉士。居官廉洁,刚正不阿,颇具惠政。历仕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官至...

刘伯升是什么人?他最后被杀的原因是什么?

刘伯升是什么人?他最后被杀的原因是什么?

刘伯升是汉高祖刘邦九世孙,东汉光武帝刘秀同母兄。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为新朝末年有名的绿林军首领,率领绿林军多次击败新军,为推翻新朝立下大功。那为何绿林军扶持的更始帝刘玄要杀害立下大功的刘伯升呢一,汉室后裔刘伯升是汉景帝子长沙王刘发的后裔,南顿县令刘钦之子,性情...

曹丕和司马炎都篡位了 司马氏的骂名为何比曹丕更大

曹丕和司马炎都篡位了 司马氏的骂名为何比曹丕更大

对曹丕篡汉,司马炎篡魏,为何司马氏骂名更大?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丕推倒汉献帝,和司马炎踢飞曹奂,是三国时期的两大分水岭。曹丕篡汉,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三国时代来临。而在此之前的那些金戈铁马,就只能称之为汉末时期了。只不过由于这种划分太过无情,许多人根本就不认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