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李神通:唐朝宗室名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5-22)146

李神通(577年~630年),本名李寿,字神通,陇西成纪人,唐朝宗室名将,唐太祖李虎的孙子,隋朝海州刺史李亮长子,唐高祖李渊的堂弟。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业十三年(617年),得知堂兄李渊晋阳起兵,跟随平阳公主割据鄠县响应。进入长安后,拜光禄大夫、宗正卿、郑国公。唐朝建立后,授右翊卫大将军、淮安郡王,出任山东道安抚大使,攻伐夏王窦建德,兵败被俘,逃脱回朝。迁河北道行台左仆射,随军平定刘黑闼和徐圆朗,拜左武卫大将军。唐太宗即位,授开府仪同三司。贞观四年(630年),因病去世,时年五十三岁,获赠司空,谥号为靖,配享唐高祖(李渊)庙庭。

李神通:唐朝宗室名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人物生平

响应李渊

北周建德六年(577年),李神通出生。李神通年少时轻慢而尚侠义。隋朝大业十三年(617年),当时李神通居住在长安(今陕西西安),恰逢李渊在太原(今山西太原)起兵,隋官搜捕李渊的同族人,李神通便逃亡到鄠县山区南部。李神通与长安大侠史万宝、河东人裴勣、柳崇礼等人起兵响应李渊。

西域的胡族商人何潘仁进入司竹园为盗贼,拥有部众几万人。李渊第三女平阳公主派家奴马三宝去劝说何潘仁,和她一起去依附李神通。李神通和平阳公主、何潘仁合兵一处进攻鄠县,并将其攻克。当时李神通拥有部众超过一万人,于是自称关中道行军总管,任命史万宝为副手、裴勣为长史、柳崇礼为司马,任命隋朝东城县长令狐德棻为记室。等到李渊渡过黄河后,李神通和平阳公主、段纶各自派遣使者迎接李渊。李渊任命李神通为光禄大夫,李神通长子李道彦为朝请大夫。李神通随同李渊平定长安,任职为宗正卿,掌管宿卫兵马。

征战遭俘

武德元年(618年)五月,李渊登基称帝,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六月,唐高祖任命李神通为右翊卫大将军,爵位从郑国公进升为永康郡王,不久改封为淮安王。十月,唐高祖任命李神通为山东道安抚大使,唐朝在山东各路的兵马都接受他的节制,以黄门侍郎崔干(《资治通鉴》又作崔民干、崔世干)为山东道安抚副使。

武德二年(619年)正月,李神通在魏县(今河北省魏县)进攻宇文化及,宇文化及抵抗不住,向东逃往聊城。李神通攻克魏县,杀死、俘虏两千多人,带兵追击宇文化及到聊城,并包围聊城。闰二月,李神通攻打聊城,宇文化及因军中粮尽,于是请求投降,李神通不予接受,崔干请求接受宇文化及的投降,李神通说大军长期暴露在外,如今宇文化及军粮尽计穷,马上就能取胜,应当力战攻下聊城,夺其财物以奖赏将士,如果接受他投降,那么用什么来作赏赐军队的费用呢?”崔干说窦建德将要抵达,如果还没有平定宇文化及,内外受敌,我军必然失败,怎么还能贪图财物而不接受投降呢。李神通大怒,把崔干囚禁在军中。

李神通:唐朝宗室名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不久,宇文化及的弟弟宇文士及从济北运粮接济宇文化及,宇文化及的兵力逐渐恢复,于是又重新抵抗。李神通督率军队攻城,贝州刺史赵君德率先登上城墙,李神通嫉妒他的功劳,收兵不战。赵君德发怒,大骂下了城墙,于是未能攻克。李神通分遣兵卒前往魏县搬取攻城器械,被莘县的武装人员打败,恰逢窦建德的军队即将抵达,李神通于是率军撤退。两天后,窦建德攻取聊城,军势日益强大,山东州县都闻风响应,全部尽归窦建德。八月,窦建德带领十余万兵力奔赴洺州(今河北永年县),李神通闻讯,率领各路兵马退守相州(今河南省安阳市)。八月十一日,窦建德攻陷洺州。八月十九日,窦建德再次率领兵马开赴相州,李神通闻讯,率领各路兵马到黎阳(今河南省浚县)投奔李世勣(徐世勣)。十一月,窦建德攻陷黎阳,俘虏李神通和李世勣、魏徵、唐高祖的妹妹同安公主等人。十一月二十四日,窦建德迁都洺州,将李神通安置在下博,用宾客的礼节对待他。

回朝攻伐

后来,李神通与同安公主等人一同从窦建德处回到唐朝朝廷。武德四年(621年),唐军消灭窦建德,李神通再次担任河北道行台尚书左仆射。七月,唐朝在洺州设置山东道行台,任命李神通为山东道行台尚书右仆射。九月,李神通率领关内兵众到冀州,与李艺兵合。又征发邢、洺、相、魏、恒、赵等州兵众共计五万多人,与刘黑闼在饶阳(属河北省衡水市)城南交战,李神通大败,兵马和军需物资损失三分之二。

武德五年(622年)六月初五日,朝廷派李神通率军攻打徐圆朗。七月,秦王李世民攻打徐圆朗,夺取十几座城池,声势震动淮水、泗水地区,杜伏威很恐惧,请求入朝。李世民因淮河、济河之间已大致平定,让李神通与行军总管任瑰、李世勣攻打徐圆朗。十二月,李神通跟随秦王李世民消灭刘黑闼,因功升任左武卫大将军。

心中难服

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夺取帝位,李神通虽未参加玄武门之变的策划,但他素来与李世民关系友善,事发之前曾与李世民夜饮,并护送李世民返回府邸。

李神通:唐朝宗室名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九月,唐太宗李世民与群臣当面议定开国元勋长孙无忌等人的爵位食邑,命陈叔达在宫殿下唱名公布,唐太宗李世民说:“朕分等级排列你们的功劳赏赐,如有不当之处,可以各自申明。”于是各位将领纷纷争功,议论不休,李神通说:“我在关西起兵,首先响应义旗,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只是捉刀弄笔,功劳却在我之上,我感到难以心服。”

唐太宗说:“叔父虽然首先响应义旗举兵,这也是自谋摆脱灾祸。等到窦建德侵吞山东,叔父全军覆没;刘黑闼再次纠集余部,叔父丢兵弃甲,望风脱逃。房玄龄等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使大唐江山得以安定,论功行赏,功劳自然在叔父之上。叔父您是皇族至亲,朕对您确实毫不吝惜,但不可循私情滥与有功之臣同等封赏。”

去世追赠

贞观元年(627年),李神通担任开府仪同三司,赐封食邑五百户。贞观四年(630年),李神通在长安去世,时年五十四岁,朝廷追赠他为司空,谥号靖。

贞观十四年(640年),唐太宗下诏让李神通与河间王李孝恭、郧节公殷开山、渝襄公刘政会配享唐高祖庙庭。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505/842.html

“李神通:唐朝宗室名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的相关文章

明世宗朱厚熜后期为什么不上朝?身体撑不住

明世宗朱厚熜后期为什么不上朝?身体撑不住

嘉靖皇帝继位的时候明朝已经暴露出了种种问题,他以雷霆手段拯救明朝于危难,可是后期却有种种匪夷所思的行为,这是为什么呢?今天历史网小编就来为各位朋友带来详细解答。嘉靖皇帝为什么沉湎道教?是有原因的。他的父亲兴王朱祐杬18岁离开北京到湖北钟祥就藩,直到43岁去世,都没有回过北京,也没有见过生母邵氏,一直...

九子夺嫡雍正艰难上位 雍正的8个兄弟是如何阻挠的

九子夺嫡雍正艰难上位 雍正的8个兄弟是如何阻挠的

对清朝的九子夺嫡,雍正上位的艰辛路,8个兄弟是如何阻挠他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如果你们要是问我大清历史上同一个生母但关系最不好的一对兄弟是谁的话,那不用多说一定就是胤禛和胤禵了!我们都知道其实这两位阿哥的母亲都是德妃,按道理来讲他们两个人之间应该比和别的皇子更亲...

秦始皇统一了天下 秦朝为何只有两世寿命

秦始皇统一了天下 秦朝为何只有两世寿命

对秦朝完成了统一,为什么却只有两世的寿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作为中国封建历史的开端,秦朝的建立为中国开创了五千年的发展根基,可以说,如果没有秦朝的出现,我国历史发展走向将归向何处也很难预料。正因如此,在对中国古代封建历史进行深入研究、探讨的过程中,秦朝历史显得尤...

司马炎把皇位传给司马衷是因为司马攸?真相是什么?

司马炎把皇位传给司马衷是因为司马攸?真相是什么?

晋武帝司马炎是晋朝的开国皇帝,谥号武皇帝,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作为西晋的开国皇帝司马炎,一生雄才大略,其文治武功直逼其祖父司马懿。不但又一次统一了全国,结束了三国割据的局面,还励精图治,开创了史上有名的“太康之治”,将西晋王朝推向了顶峰。但就是这样一位英...

关羽都已经投降过曹操了 此事为何没有影响到关羽的声誉

关羽都已经投降过曹操了 此事为何没有影响到关羽的声誉

还不知道:关羽投降曹操是历史事实,但这件事对他并没有影响,这究竟为何?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关羽的一生中,他投降曹操是一桩让大家争议的公案。有人为此对关羽颇有微词,甚至在民间传说中对此也有体现。传说中关羽为了表白自己对刘备的忠心,他将刘备赐予的绿袍穿在曹操赐予的...

三国时期邓艾和钟会是怎么死的?背后有何真相?

三国时期邓艾和钟会是怎么死的?背后有何真相?

263年11月,蜀汉正式灭亡,开始了三国时代统一的序幕。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钟会与邓艾被杀,历史上认为,是他们自取灭亡的结果。邓艾在拿下成都,灭亡蜀国以后,虽然并没有想叛变独立的心思,但是他政治上很不成熟,自高自大,说话行事很不检点,在成都当土霸王。这给了钟会谗陷他的机会,因而...

刘伯升是什么人?他最后被杀的原因是什么?

刘伯升是什么人?他最后被杀的原因是什么?

刘伯升是汉高祖刘邦九世孙,东汉光武帝刘秀同母兄。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为新朝末年有名的绿林军首领,率领绿林军多次击败新军,为推翻新朝立下大功。那为何绿林军扶持的更始帝刘玄要杀害立下大功的刘伯升呢一,汉室后裔刘伯升是汉景帝子长沙王刘发的后裔,南顿县令刘钦之子,性情...

贾诩只是被曹魏封为三公 孙权为何断言曹魏要亡

贾诩只是被曹魏封为三公 孙权为何断言曹魏要亡

还不知道:曹丕封贾诩为三公,为何孙权得知后断言魏国要亡?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事实上,在得知曹丕封赏贾诩为三公后,孙权之所以会断言魏国要亡,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看看你都懂了几个。贾诩被封为三公看过三国的朋友,肯定对贾诩不陌生,因为贾诩之谋,堪称一绝,不少英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