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李悝和商鞅变法都使国家富强 世人为何只记得商鞅而不是李悝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5-23)113

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同样是变法使国家富强,为什么后人只记得商鞅,不记得李悝?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和商鞅相比,主导魏国变法的李悝为何名声不显?

在提起魏国崛起的历史时,最不应该忘记三个人,他们分别是乐羊、吴起和西门豹。

说到这里,或许有人会疑惑:

魏国不是因为李悝变法而崛起的吗?最不应该忘记的人,为什么不是李悝呢?

持这种观点的人,显然并不清楚,在变法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李悝确实很重要,他汇编了一个变法总纲,名为《法经》。

如果你非要说,李悝是魏国变强的起点,我也并不反对,但他绝不是最重要的人。

因为,李悝的做法是搭起了骨架,却显然没法填充血肉,让其成为一个正常活动的人类。

谁能填充血肉,做好具体执行工作呢?就是我上面说的那三位。

李悝和商鞅变法都使国家富强 世人为何只记得商鞅而不是李悝

魏文侯派乐羊攻打中山国,当时就有人反对,说乐羊的儿子在中山国,您派他领兵,他一定徇私情啊。

后来,中山国的国君也利用这一点,他将乐羊的儿子绑上城楼,威胁乐羊退兵,否则就杀了他儿子。

乐羊毫不妥协,直接告诉中山国的国君,你要是杀了我儿子,记得分点肉过来,我要吃。

结果,中山国的国君真把乐羊的儿子做成了肉羹,而乐羊就当着中山国使者的面,把肉羹吃完了。

听使者说完乐羊吃肉的过程后,中山国的国君觉得没有活路了,于是上吊自杀,中山国就此覆灭。

李悝和商鞅变法都使国家富强 世人为何只记得商鞅而不是李悝

吴起原本在鲁国打工,因不受重用而前往魏国。

魏文侯本想直接重用吴起,但有人说,吴起这个人冷血无情。

想当初,齐国攻打鲁国,吴起想当主将。

鲁国国君本来都同意了,但鲁国的大臣们说,吴起的老婆是齐国人,你让他带兵打齐国,没准直接阵前叛变了。

鲁国国君犹豫了,于是便收回了任命。

吴起一听,立刻急眼了,然后亲手杀了自己的老婆,以示清白。

但他这么做,直接把鲁国君臣全吓傻了:为了出位,你连枕边人都敢杀,等你得势了,谁能治得住你啊?

于是,鲁国君臣达成一致,彻底弃用吴起,这才有了吴起投奔魏国的事。

但魏文侯并没有在意这一点,因为他觉得,吴起虽然私德有缺,但才能出众,值得重用。

魏文侯的大胆提拔收到了效果,魏国大名鼎鼎的“魏武卒”,就是吴起练出来的;把秦国牢牢压制在函谷关内不敢露面的,也是吴起。

李悝和商鞅变法都使国家富强 世人为何只记得商鞅而不是李悝

邺城发大水,魏文侯派西门豹去治水。

到了当地之后,西门豹发现,当地的神棍和士绅都说,之所以会发大水,是因为管理洪水的河伯正处于青春期,想女人。

所以,我们必须每年都给河伯贡献一个美女,才能保证安全。

通过这种方式,神棍和士绅树立了权威,也赚了不少钱。

西门豹来了之后二话不说,直接把神棍和士绅扔进河里:麻烦你们告诉河伯,以后不送美女了,专门送你们这类歌颂河伯的人。

然后,西门豹因地制宜,开水渠修河道,彻底解决了邺城的水患问题。

李悝和商鞅变法都使国家富强 世人为何只记得商鞅而不是李悝

乐羊、吴起和西门豹,他们的共同点就是,都属于心狠手辣的能人。

要说上述事迹的真实性,乐羊和西门豹无可置疑,吴起杀妻虽然存疑,但他为人狠辣却颇有能力,这也是无可置疑的。

想要巩固改革成果,光用能人不行。

比如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慕容恪,那简直是完美到了极点的人臣,但他能巩固改革成果吗?不行。

因为慕容恪的性格过于柔和,生前想重用自己的弟弟都不行,皇帝根本不听他的话。

想要巩固改革成果,光用狠人也不行。

比如明朝的朱棣,刚夺权成功的时候,他任用了一个名叫陈瑛的狠人,专杀那些不服朱棣的大臣。

陈瑛很擅长杀人,也很愿意杀人,但除此之外,他干啥都不行。

久而久之,朱棣发现,陈瑛就是一个只会破坏而不懂建设的人,这种人典型的抹布,用完直接扔。

果然没过几年,朱棣就提拔纪纲,顶替了陈瑛。

李悝和商鞅变法都使国家富强 世人为何只记得商鞅而不是李悝

后世在说起秦国变法成功的时候,总说秦孝公有多了不起,商鞅有多了不起。

但在说起魏国变法成功的时候,大家都会说魏文侯有多了不起,却很少有人会说李悝有多了不起。

因为在整个变法过程中,李悝只是起个头,然后就一门心思辅佐魏文侯,具体的执行工作,李悝几乎是一点都没沾。

这是因为李悝无能吗?并不是。

大家要知道,商鞅也只是一介书生,他能办的事,李悝凭什么不能办呢?

从资历来看,变法前的商鞅只是魏国大臣的门客,而变法前的李悝则一直在边境为官。

在封建王朝时期,边境往往是一国治安最差的地方,什么“三不管地区”多如牛毛,民风要多彪悍就有多彪悍。

而李悝呢?在边境地区当了十多年官,不但很好地治理地方,还多次带兵与秦军作战。

要是换个朝代,你说李悝是周瑜转世我都信,说他缺乏狠辣与能力?这显然有失偏颇啊。

李悝和商鞅变法都使国家富强 世人为何只记得商鞅而不是李悝

那么,李悝为什么没有像后世的商鞅那样,既制订政策,也亲自执行呢?

主要是因为,魏国和秦国的客观环境不一样。

秦孝公时期的秦国,不管有多落魄,大家都得承认一个客观事实,那就是秦国依然是一个称霸西方的大国。

对于这种大国,内部利益集团的盘根错节,会复杂到常人难以想象的地步。

别说一篇文章了,就是一本百万字的书,都未必能把其中某一个家族说清楚。

在这种环境中搞变法,商鞅除了能者多劳自己上之外,还有什么办法呢?

必要的时候,秦孝公都得亲自下场为商鞅站台,这就是因为,身边的人看起来多,但可用之人太少。

而魏国呢?他们原本只是一个家族,借壳上市才搞出一个国家,内部嫡系和旁系或许有些矛盾,但显然不像秦国那么复杂。

在这种环境中搞变法,就少了很多内斗的环节,底下有太多能力出众又心狠手辣的人。

在秦国,这些人始终被世家大族压着,短期内出不了头;在魏国,这些人想要出头,只缺一个机会。

魏文侯大手一挥,机会就来了。你说,这里面有李悝什么事吗?没有。

在魏文侯看来,李悝和乐羊、吴起、西门豹并无本质区别,都是自己手里的一枚棋子,想往哪放就往哪放。

而在秦孝公看来,商鞅是自己的伙伴,没了他,天就塌了一半。

李悝和商鞅变法都使国家富强 世人为何只记得商鞅而不是李悝

对于秦国来说,改革的机会已经到来,没有商鞅也会有李鞅或王鞅。

但对于秦孝公来说,自己的执政时间就那么短短几十年,没了商鞅,去哪找第二个人呢?秦国的变法又要耽误到什么时候呢?

以上种种,才是商鞅功成名就,而李悝名声不显的主要原因。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505/866.html

“李悝和商鞅变法都使国家富强 世人为何只记得商鞅而不是李悝” 的相关文章

李斯最后的结局有多惨?为何无一人替他求情?

李斯最后的结局有多惨?为何无一人替他求情?

秦朝是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奠定了后世两千多年的封建基础。 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李斯在秦朝的历史颇为励志。李斯是秦朝后期有名的人才,可以说是嬴政的左膀右臂。秦始皇没有死的时候,李斯的人生是“开挂”的人生,秦始皇一死,他先是被人胁迫,后来遭排挤,最后被腰斩,李斯的晚期,正...

诸葛亮料到自己死后蜀国会乱,他是如何保全自己儿子的?

诸葛亮料到自己死后蜀国会乱,他是如何保全自己儿子的?

所谓:“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诸葛亮料到自己死后蜀国会乱,他是如何保全自己儿子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诸葛亮只是想要儿子以后能够平安地活下去,他的儿子诸葛瞻确实非常平庸,与他完全不一样,那个时候,哪怕他默默无闻也无所谓...

贾诩如果和司马懿斗智 谁才是更胜一筹的人

贾诩如果和司马懿斗智 谁才是更胜一筹的人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如果贾诩与司马懿斗智,谁更胜一筹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作为三国时代的两个大阴谋家――贾诩和司马懿,他们都诡谲阴狡,智略深长,那么如果两人斗智,谁又能更胜一筹呢?关于司马懿,大家都清楚,他有着超乎于常人的强大毅力,屡挫屡战,坚执不屈。如同伏在草丛中屏...

诸葛亮军事能力很弱吗 刘备为什么不让诸葛亮掌兵

诸葛亮军事能力很弱吗 刘备为什么不让诸葛亮掌兵

对为什么刘备不让诸葛亮掌兵而是去搞后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这件事要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诸葛亮的军事能力其实并不弱,他曾有很多军事理论著作,只不过后来大部分散佚丢失,而其实战能力也很出色,后面他五次出兵伐魏,以偏安一隅的一州之地,向占据整个北方的曹魏屡次进行...

刘备入主蜀汉地区本就美女无数 刘备为何还要娶一个寡妇

刘备入主蜀汉地区本就美女无数 刘备为何还要娶一个寡妇

还不知道:刘备拿下成都后,坐拥美女无数,为何偏偏娶了一个死了丈夫的吴氏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经过大半辈子的努力,终于在公元214年5月占领成都,取代刘璋成为了新的益州之主。我们在看《三国志蜀书》的时候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成都美女如云,刘备为何娶了一个死了丈夫的...

西凉军围攻长安后,吕布连十天都没有坚持住是为何?

西凉军围攻长安后,吕布连十天都没有坚持住是为何?

吕布,东汉末年群雄之一,号称“飞将”,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东汉初平三年(公元192年)这一年,发生了好几件影响到历史走向的大事。先是王允联手吕布干掉了权倾一时的董卓,然后两人在长安共掌朝政,眼看就要天下太平。但仅两个月后,董卓余部就在李傕、郭汜、张济、樊...

王平: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深受诸葛亮器重

王平: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深受诸葛亮器重

王平(?—248年),字子均,巴西宕渠人,籍贯益州,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原属曹操军队,在曹操与刘备争汉中时得以投降刘备。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与马谡一同守街亭,之后深受诸葛亮的器重,率领蜀汉的无当飞军,多次随诸葛亮北伐。诸葛亮死后,拜前监军、镇...

陈到: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名位常亚于赵云,以忠勇著称

陈到: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名位常亚于赵云,以忠勇著称

陈到(?-247年),豫州汝南人。 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刘备帐下白毦兵统领,名位常亚于赵云,以忠勇著称。蜀汉建兴年间,任征西将军、永安都督,封亭侯。在任期间去世。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豫州随主兴平元年(194年),徐州牧陶谦举荐刘备为豫州刺史,并让刘备在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