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都说有卧龙凤雏可安天下 刘备为什么没有能夺得天下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5-23)137

对卧龙凤雏得其一,可安天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在任何一个时代,想要成就一番霸业,除了要有高瞻远瞩的预想、计划之外,还离不开人才的辅佐。

都说有卧龙凤雏可安天下 刘备为什么没有能夺得天下

三国时期,无论是曹操、刘备是孙权,都十分注重对于人才的招揽以及培养。尤其是刘备,麾下更是有卧龙凤雏两大人才。

水镜先生司马微更曾说过,“卧龙凤雏得其一,可安天下。”但为什么同时拥有诸葛亮这个卧龙与庞统这位凤雏的刘备,最后会败北呢?

其实水镜先生这句话后面,还有一句,而在这句话中,正预示了刘备的灭亡。

一、刘备的卧龙、凤雏

原本,刘备麾下只有一个军师,那就是谋士徐庶,他曾经帮助刘备数次击退曹操。

连曹操都对徐庶心生畏惧,因此便派人将徐庶的母亲绑到了曹营,并威胁徐庶,如果不投靠曹营,就杀了他的家人。

徐庶无奈,为了家人只好去了曹营,但是徐庶到了曹营之后,并未给曹操提供一个计谋,反而时刻担心刘备一方的情况。因此也有了“一言不发”、“身在曹营心在汉”等等典故。

曹操对于徐庶的态度也无所谓,只要他不能为刘备出谋划策,那么曹操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可是让曹操没想到的是,徐庶临行前仍然帮了刘备一把,而且这一帮,才是真正让曹操头疼的开始。

徐庶深知,曹操绑架自己的家人,让自己投靠曹营,都不是为了要重用自己,而是要削弱刘备的实力。

所以,在去曹营之前,徐庶让刘备一定要去请一个人,只要这个人肯帮刘备,那么刘备必可成事,而这个人就是诸葛亮。

都说有卧龙凤雏可安天下 刘备为什么没有能夺得天下

在徐庶走后,刘备便按照徐庶的指引去请诸葛亮出山,诸葛卧龙的才华尽人皆知,一篇《隆中对》就让刘备心服口服。

在诸葛亮出山后,他也确实对得起徐庶对他的赞扬。

短短时间之内,就为刘备规划了一条明确的发展路线,并且还为一直“飘摇不定”的刘备势力,找到了一个大本营,让刘备等人真正在乱世之中站稳了脚跟。

与这位鼎鼎大名的卧龙相比,他的老友凤雏庞统,仕途之路可谓是尤为艰辛。

庞统虽然在样貌上不如诸葛亮英俊,但是在文采、学识方面,却并不比诸葛亮差太多,甚至还以识人之术而在士人当中闻名。

可庞统的仕途之路并不顺利,他先是在刘表的手下当了一个小官,后来哪怕有诸葛亮的引荐,刘备也只是让他当了一个县令。

幸好有诸葛亮与鲁肃的极力劝谏,否则庞统可能就真的被埋没,或者离开刘备势力了。

自庞统得到刘备的重用之后,为刘备出谋划策,立下了许多大功,甚至他的地位一度与关羽、张飞相差不大。

可惜,为了能够让刘备下定决心攻下益州,他以身犯险冒充刘备前往战场,最后中箭身亡。

当刘备缓过神来,只能哀叹“统杀身成仁,全为吾矣!”

由此可见,当时被水镜先生赞赏有加的“卧龙凤雏”都对刘备忠心耿耿、尽心竭力,那么为何刘备最后还是会败北呢?

其实水镜先生也早有预言,因为在“卧龙凤雏得其一,可安天下。”的后面还有一句话,那就是“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

二、刘备的“子初、孝直”

子初与孝直指的便是刘巴与法正,这二人在投靠刘备之前,都是刘璋的麾下。

都说有卧龙凤雏可安天下 刘备为什么没有能夺得天下

刘巴出身于官宦世家才学渊博,就连诸葛亮都曾对他的运筹帷幄赞赏有加。年纪轻轻便在荆州士人当中,有着不小的名望。

当时刘璋想要将刘备等人迎进益州,刘巴就之一个站出来极力反对,但是奈何刘璋听不进去刘巴的劝谏,最后自食苦果。

而刘备早就对刘巴的才能有所耳闻,但是苦于刘巴对刘备的印象不佳,因此才没有机会对刘巴进行招揽。

在刘备成功夺取了益州后,刘巴自然也被刘备所俘。刘备不计前嫌,不仅没有为难刘巴,还对他委以重任。

刘巴在归顺刘备之后,为蜀汉事业作出了许多贡献,最后在刘备建立大业后的第二年逝世。

法正作为可以与诸葛亮相提并论的谋士,也为刘备出了不少计策,其中最为瞩目的成就莫过于“定军山”之战了。

在那一场战役当中,他们成功了斩杀了曹操的大将夏侯渊,不仅让曹军大伤元气,更是使得刘备军队的士气空气那高涨。

此外,进取汉中也是法正的建议,而我们从后来汉中对于刘备势力的重要性来看,法正的这个建议对于刘备来说,无疑是极为重要的。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法正出色的能力。

不幸的是,法正比刘巴去世的还要早,在刘备成为汉中王的第二年,他就不幸病逝了。

三、汉室难兴

按照水镜先生的推测,诸葛亮或者庞统,最少要招揽到一名,同时还必须同时拥有刘巴与法正的效忠,在这样的前提下,才大概率的可以兴复汉室。

都说有卧龙凤雏可安天下 刘备为什么没有能夺得天下

刘备虽然拥有了诸葛亮、庞统这对卧龙凤雏,也拥有了刘巴与法正的效力,但是奈何庞统、法正、刘巴相继离世,最后哪怕是有诸葛亮的鞠躬尽瘁,但奈何独木难支,蜀汉势力最终也走向了败亡。

水镜先生的这句话看似玄妙无比,但是总的来说,还是讲述的是“人才”对于一方势力的重要性。

前期,刘备麾下有着这些人才的辅佐,这让蜀汉势力的发展极为迅速,并且势头一路胜过了曹操与孙权。

可是,当这些人才逐一离开之后,蜀汉势力也随之走向了衰败。而蜀汉势力最终败亡的原因,也是因为内部人才的青黄不接。

从这一点上来看,水镜先生不仅观人之术十分了得,同时对于事情未来走向的判断,也十分的惊人。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05/994.html

“都说有卧龙凤雏可安天下 刘备为什么没有能夺得天下” 的相关文章

诸葛亮北伐如此艰难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穷兵黩武的北伐

诸葛亮北伐如此艰难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穷兵黩武的北伐

对诸葛亮明知北伐艰难,为何宁愿冒着“穷兵黩武”之名,屡屡北伐? 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用五个字道出了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本意,但是实际上,诸葛亮北伐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此,他还有一个不能宣之于口的原因。前《出师表》与《后出师表》初中课本上就学过的...

刘岱:东汉末期宗室将领,汉末群雄之一

刘岱:东汉末期宗室将领,汉末群雄之一

刘岱(?-192年),字公山,东莱牟平人,汉室宗亲,刘舆之子,刘繇之兄,汉末群雄之一,官至侍中、兖州刺史。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讨伐董卓刘岱的伯父刘宠曾经担任过东汉的太尉,刘岱本人则在汉朝历任侍中、兖州刺史。初平元年(190年)正月,各地群雄起兵,打出讨董的旗号...

历史上刘备在临终前选择的托孤大臣分别是谁?

历史上刘备在临终前选择的托孤大臣分别是谁?

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之情自此成为千古美谈。 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蜀汉章武三年(公元223年),汉昭烈皇帝刘备病逝于白帝城。刘备死前,有过托孤,受委托人是诸葛亮和李严。“先主病笃,讬孤於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这次托孤在后世有很多解读,也有很多争议。其中一个争议是,刘备选择托孤的人选中,为何没...

兰陵王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兰陵王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兰陵王,北齐文襄帝高澄第四子,被人所知是因为他出众的外貌。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正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不管你是同胞还是金兰。高纬赐死兰陵王,就充分地说明了在古代封建社会,亲情与手足根本不可能凌驾于皇权至上,否则必遭杀身之祸。高长恭就因为自己看似不经意的一句...

李自成攻城前崇祯明明有南迁的时间 崇祯为何拒绝南迁

李自成攻城前崇祯明明有南迁的时间 崇祯为何拒绝南迁

对在李自成攻入北京前,崇祯帝为何拒绝了南迁?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崇祯帝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他从哥哥明熹宗的手上接过千疮百孔的大明王朝。继位之后他一方面勤俭自律、清心寡欲、励精图治,试图中兴大明;另一方面,他疑心重重,频繁更换和滥杀大臣,以致众叛亲离。可以说崇祯帝一...

凌统: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在军中亲贤礼士,轻财重义

凌统: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在军中亲贤礼士,轻财重义

凌统(189年-217年或237年),字公绩,吴郡馀杭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凌操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凌统少有名盛,为人有国士之风,多次战役中表现出色。在从征黄祖时,他作为先锋,阵斩张硕。在逍遥津之战,他拼死保护孙权逃生,自己则是最后一个逃生的将领。官至偏将军。凌...

朱异: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他为何被孙綝所杀?

朱异: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他为何被孙綝所杀?

朱异(?—257年),字季文,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前将军、青州牧朱桓之子,骠骑将军朱据之侄,出身吴郡朱氏。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朱异幼时与张纯、张俨皆因年幼有才而知名。初以父亲军功而任郎官。嘉禾六年(237年),升任骑都尉,代父掌管军队。次年,朱桓逝世,朱异袭...

赵匡胤作为北宋开国皇帝 赵匡胤为何没有能统一天下

赵匡胤作为北宋开国皇帝 赵匡胤为何没有能统一天下

还不知道:大宋王朝为何至始至终都没有能够实现天下一统呢?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是历史上非常有为帝王。秦始皇一统天下功过是非自然不必多说,千古一帝历史上仅此一人。汉武帝开疆拓土,文治武功历史上没有几人可以与之媲美。唐太宗创造大唐盛世,开疆拓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