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历史上的毙鹰事件是怎么回事?真相是什么?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6-01)97

历朝历代宫廷斗争都非常激烈,九子夺嫡则是清朝皇位争夺的代表作。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毙鹰事件”是康熙彻底厌恶并放弃八阿哥胤禩的一次标志性事件。在这次事件中,康熙对胤禩极尽辱骂,用了非常多恶劣的词语,说他“心高阴险”“密行险奸”“行止卑污”。说他是“辛者库贱妇所生”,不但骂胤禩,还把胤禩的母亲也连带着骂了。说他让算命的算自己命贵,说他有意谋害二阿哥胤礽。实际上这事是大阿哥胤禔所为,康熙一股脑儿把账都算在胤禩头上。而且,把胤禩放在康熙自己和胤礽的对立面上。后来甚至停发了胤禩及其属官的禄米,说出“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这样的话。

那么,这里就有两个问题:胤禩是不是送了两只“奄奄一息”的海东青给康熙呢?看到胤禩送来的这样的两只海东青,康熙真的认为胤禩在诅咒他吗?

很显然,胤禩不可能送两只半死不活的海东青给康熙。虽然说,那时候的胤禩,已经严重失去了康熙的信任。但是,胤禩其实是一个很沉得住气的人,是一个很能够掩藏自己内心真实想法的人。以至于到了雍正当皇帝的时候,他还要穿着很朴素的衣服上朝,让雍正认为他还在试图收买人心,而对他大发雷霆。所以说,胤禩的抗挫折能力应该是很强的。他就算已经严重失去了康熙的信任,依然想着有朝一日,能够重新获得康熙的信任。而不是赌一口气,送两只半死不活的海东青给康熙,用以泄愤。

至于那两只海东青,胤禩放进去的时候,本来是欢蹦乱跳的,为什么到了康熙面前的时候,会变得半死不活呢?这件事实在颇为蹊跷。

历史上的毙鹰事件是怎么回事?真相是什么?

一种可能是,因为路途长久,气候变化大,这两只海东青在颠簸的路上“水土不服”。毕竟海东青是天上飞的东西,把它关在笼子里,长久地运输,肯定会出毛病。再加上如果饮食上没有调理好,生病也是有可能的。

另一种可能是,因为胤禩是交给太监,让太监拿去送给康熙的。如果这个太监是胤禛、胤礽或者其他敌对派的人,或者收了他们的贿赂,在中间做手脚。以此陷害胤禩,也不是不可能。要知道,康熙的儿子们竞争那么激烈,阴谋诡计,无处不在。这样的事情,发生的概率是挺高的。

胤禩不会送两只半死不活的海东青给康熙,这一点,康熙想得到想不到呢?

这里也有三种可能。

一种可能是康熙头脑昏聩,气糊涂了,完全想不到。他认为这两只半死不活的海东青,就是胤禩故意送去恶心他的。

不过,说康熙年老昏聩,似乎是说不过去的。因为康熙直到死,他的头脑都十分清醒。他没有轻易地确立任何一个儿子为太子,就是他知道,一旦确立了太子,他的权力就会大打折扣。而且为了避免大臣们依附储君,他把立储的问题搞得扑朔迷离。一边派遣十四阿哥胤禵带兵出征,一副要重用他的样子;一边又把四阿哥胤禛的儿子领到自己身边抚养,又搞出很重视胤禛的样子。这说明,康熙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和权力,头脑始终是清醒的。

二种可能是康熙产生了错觉。那两只海东青并没有半死不活。但是经过长途跋涉,在路上给搞懵了,没有海东青那样的朝气。再加上康熙本来对胤禩就很有成见,所以一见之下,就大为光火。

不过,康熙如果是一时冲动。事后他肯定会反思这件事,凭康熙的聪明,他不会想不到可能是误会。但是事后康熙并没有反思的行为,而且还更加厉害地惩罚胤禩,停了胤禩的禄米,还和胤禩恩断义绝。

三种可能是康熙也知道胤禩不可能送一个半死不活的海东青给他,他借题发挥,并借此打击胤禩。

历史上的毙鹰事件是怎么回事?真相是什么?

比较而言,我认为康熙有意借题发挥,打击胤禩的可能性更大。

那么,胤禩是康熙的儿子,他为什么要严厉打击胤禩呢?

其实,他所谓打击胤禩,也不完全是打击胤禩,而是借此打击胤禩身后的利益集团。康熙已经看出来了,胤禩身后有个庞大的利益集团。这些人怂恿胤禩,想对他进行提前夺权。虽然他已经打击过胤禩,并且也惩罚了那些依附胤禩的人。但是这些人并不甘心,还蠢蠢欲动,想东山再起。事实上,康熙的这个判断是很正确的,确实一直到死,胤禩及其身边的利益集团就没有消停过。乃至于雍正上台后,他们也没有消停。

而且,胤禩送康熙海东青这件事,本身就说明胤禩还有想法。所以,康熙要如此严厉,要把胤禩打得来他再也不敢有什么想法为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506/2489.html

“历史上的毙鹰事件是怎么回事?真相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夷陵之战如果是诸葛亮出战 诸葛亮能赢陆逊吗

夷陵之战如果是诸葛亮出战 诸葛亮能赢陆逊吗

你真的了解夷陵之战时,如果讨伐东吴的是诸葛亮,他和陆逊谁会赢吗?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如果讨伐东吴的是诸葛亮,刘备留守后方,陆逊还有机会赢吗?答案是陆逊不会有赢的机会,而诸葛亮也同样不会获胜。双方很可能温汤馄饨水的胶着一阵,然后各自收兵。因为不管从战略上还是从战术上,两个人都是没有什么...

褒姒与周幽王之间有何故事?有什么关于褒姒身世的传说?

褒姒与周幽王之间有何故事?有什么关于褒姒身世的传说?

褒姒[bāo sì],周幽王姬宫湦第二任王后,太子姬伯服的生母,周平王姬宜臼的后母。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唐代诗人胡曾写过关于褒姒的诗篇:“恃宠娇多得自由,骊山烽火戏诸侯。只知一笑倾人国,不觉胡尘满玉楼”。褒姒也是大魔王灭敌国,抢来的小白兔。周幽王,姬宫湦,姬姓,名宫湦又...

狄仁杰在唐朝是什么存在?他和来俊臣之间有何故事?

狄仁杰在唐朝是什么存在?他和来俊臣之间有何故事?

狄仁杰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清官,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长寿元年(693年)的一天,宰相狄仁杰因为被来俊臣等人诬陷谋反,而遭逮捕下狱。来俊臣审问狄仁杰,让他承认谋反。狄仁杰知道自己若是不认,定会被白白折磨至死,于是乖乖承认谋反。来俊臣大喜,便不再提防狄仁杰。后来狄仁杰使计使武则天得知...

沈义伦:北宋初期宰相,曾因得罪卢多逊被罢相

沈义伦:北宋初期宰相,曾因得罪卢多逊被罢相

沈义伦(909年—987年),因避太宗光义名讳而单名伦,字顺宜,开封太康人,北宋的开国功臣之一,在太祖和太宗两朝执掌财政大权,后任宰相。沈义伦少习《三礼》,以讲学授徒为生。沈义伦是赵匡胤霸府幕僚中继赵普之后第二个升任宰相。曾经因得罪卢多逊被罢相。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人物...

刘备临死前明明有遗言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马谡去守街亭

刘备临死前明明有遗言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马谡去守街亭

还不知道:诸葛亮为何不顾刘备临终遗言,执意让马谡守街亭?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良弟谡,字幼常,以荆州从事随先主入蜀,除绵竹成都令、越隽太守。才器过人,好论军计,丞相诸葛亮深加器异。先主临薨谓亮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亮犹谓不然...

刘备三顾茅庐时没有实力,没有地盘 诸葛亮为何还选择刘备

刘备三顾茅庐时没有实力,没有地盘 诸葛亮为何还选择刘备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为什么选择刘备?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物之一,也是世人公认的智者形象代表。诸葛亮早年隐居隆中,后来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在他的辅佐下,刘备阵营迅速崛起,短短几年时间就从一穷二白到与曹操阵营、孙权阵营分庭抗礼,三足鼎...

三国时期投降的武将那么多 于禁投降为何不被原谅

三国时期投降的武将那么多 于禁投降为何不被原谅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什么于禁投降不被原谅?他又为何选择变节?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建安二十四年,蜀汉的前大将军关羽率领蜀军,向曹魏攻陷的襄阳和樊城两座城市发起了进攻。关羽率领大军长驱直入,当年关羽派兵围攻襄、樊二城,曹仁无力抵挡,于是向曹操求助,曹操派出左将军于禁,...

刘盆子是什么出身?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刘盆子是什么出身?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刘盆子是汉高祖刘邦的十世孙,城阳景王刘章之后。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刘盆子是新朝末年的枭雄,为赤眉军首领樊崇拥立的傀儡皇帝,在位不到两年,在赤眉军失败后随樊崇投降东汉光武帝刘秀。那么刘秀是如何对待堂侄孙刘盆子的呢。一,汉室后裔刘盆子是西汉城阳景王刘章(刘邦之孙,刘肥之子)的后裔,式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