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项羽如果过江回到江东 项羽最后还能翻盘吗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6-02)100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如果“西楚霸王”项羽过了江东,是否可以翻盘?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

“西楚霸王”项羽被人广为人知的缘由,多数来自于他与虞姬在困境下双亡的各种改编,以及赞颂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情怀之深切。

项羽如果过江回到江东 项羽最后还能翻盘吗

向来被历史记住的人物倘若不是在历史进程中留下多么浓墨重彩地一笔,那么便是极具才情与悲剧色彩的英雄人物,西楚霸王正是那么一位褒贬不一的角色。

所留下的谜题至今无人能确切地解答,那就是倘若他没有自刎于乌江,是否真的能够卷土重来?是否可以重新引领接下来的历史走向?

01西楚霸王与灭楚刘邦

项羽自小出身显贵,虽然他的身份就注定只能振兴与秦国相比相对弱势的楚国,但他也算是在簇拥中长大,并且向来都是起到统领的角色,此前并未受到近乎碾压性的打击。

曾有人评价,“王不过项,将不过李。”“项”指的正是项羽,毫无疑问项羽的个人能力是十分出色的,是几乎被人当作战神的存在,据说他的力气足以拔山扛鼎。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盘踞大量的势力与领地,西楚尤甚,而项羽则是后来者居上,将大部分

西楚地区占据,更是以“春秋五霸”中的“霸”引为己用,最终成就了一代西楚霸王。

另有一说则是认为项羽的祖父是西楚赫赫有名的一位大将项燕,项羽在继承时项燕已将楚国基本拿下,不好名正言顺地自称楚王,项羽又有举世无双的武功,所以称为西楚霸王。

项羽如果过江回到江东 项羽最后还能翻盘吗

秦朝灭亡后,项羽得到了振兴楚国的机会,实施的确实曾被废弃的封分制,试图利用旧的制度制衡新的势力。

反观楚汉之争的另一位主角刘邦,楚汉之争的失败对项羽的打击非常大,他的势力基本毁灭,将他打得一蹶不振,最终才会在乌江选择不再继续活着。

刘邦并非出自什么名贵家世,仅是一位市井小民,论资质他比不上项羽,他的师资也没有项羽强大,论能力他也比不得项羽,他的武功比之项羽只能落败。

但就是这样的他最终却在楚汉之争赢了项羽,并且在后来消灭了楚国。刘邦胜在有自知之明且听得进去劝谏,有如虚怀若谷的胸怀,最重要的是他得到了许多有才之人的效忠。

甚至有很多的人才是刘邦从原本在项羽一方挖掘过来的,譬如韩信、叔孙通等,可想而知项羽究竟是有多不得人心,才将己方的人才流落他营。

02胜败皆有征兆

“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刘邦自己也清楚自身的才能没有一寸是优胜他人的,在楚汉之争中,皆是有韩信为他出谋划策才能够取胜。

项羽如果过江回到江东 项羽最后还能翻盘吗

这可以说是刘邦与项羽的更大不同点,项羽刚愎自用,自身足够强大的实力使得他忽略了任用贤才的重要性,从未觉得自己也会有败的一天。

他甚至曾想要刘邦与他一比一对决,刘邦当然不敢应战,一句“吾宁斗智,不能斗力”既巧妙地回绝了又暗含讽刺项羽不会使用计谋,过于依靠武力。

同时刘邦还懂得认清形势,知道在当时的大势所趋,分封制只是权宜之计,只有将权力抓牢在自己手中才是真正的手握大权。

项羽则是还未看透这些,仅将自己要恢复楚国的江山社稷作为己任,他也只适合做一代西楚霸王,而不适合做天下的霸王。

公元前202年,刘邦的兵力已经远远大于项羽,并且项羽当时正处于被包围且弹尽粮绝的处境,所以一路逃往乌江。

本来在乌江遇见一位对他进行劝解的长者,劝他前去江东,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可惜项羽觉得内心有愧,无言面对故乡之人,仍选择就此了断。

项羽如果过江回到江东 项羽最后还能翻盘吗

项羽在乌江边只意识到这恐怕是天意,“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他尚且没有察觉为何天意要让他灭亡,只是因为他在试图逆天而行,而不是像刘邦那样顺应天下的大势趋向。

项羽还有一点不足之处,便是他的手段尤其残忍狠毒。《史记》中曾记载,有个人名叫韩生,只因为背后嘲笑了他一句,得罪了项羽,“项王闻之,烹说者。”这个人就被活生烹煮。

并且项羽对于俘获的百姓无论男女老少,都赶尽杀绝,这种屠城的行为让听了的人都不由得魂惊胆颤,因此对项羽没有好感的百姓也非常多。

03天意如此,项羽必亡

在项羽逃往乌江的途中,他起初是向一位农夫询问路的方向,那位农夫给他指了向左的方向,谁能想到“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这正是项羽不得民心的后果。

项羽如果过江回到江东 项羽最后还能翻盘吗

而刘邦则是完全相反,他十分重视民心,可能是出身的平庸导致他能够注意到长期处于上位者无法关注的东西,“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显然刘邦懂得这一点。

倘若项羽的手段不那么残暴,民心皆所向,那么平民百姓都维护的他就不会再次陷入困境。一句“天要亡我”怎会如此简单?

仔细分析完二人造成的局面,只能说历史的结局看似非常具有偶然性,实则都是必然。如果西楚霸王真的过了江东,那又会是什么局面?

没有意识到失败要害的项羽仍试图通过自身的强劲重振雄风,在每次的战争中收获势力,却没有可为己用的军师出谋划策,仍然想要逆天而行。

一旦再次碰上劲敌,或许甚至都无法再次与刘邦抗衡,就在某次逆流中彻底消亡。

此外,项羽从未想要结合其他的势力共同对抗地方,反而心生戒备,除了自身外从来不信任其他任何的阵营,但事实上只有共同的利益才是抗衡的根本。

项羽如果过江回到江东 项羽最后还能翻盘吗

如果项羽能够说服他方一同合作,倘若没有足够的利益,友方通常都不至于反水,更何况“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如果能够联合其他弱势群体,那也将会是十分强大的势力。

而这一切项羽都从不屑于去实现,而事实上项羽最终逃往乌江,也是先前多次逃亡叠加后的结果,如果这次他能够渡过江东,也只是多了一丝喘息的机会。

翻盘可以说是几乎不可能,此后各方势力的鼎立抗争,对于项羽来说他也只会是历史洪流的牺牲品,他几乎不可能左右历史的走向,历史只会眷顾最终的幸存者。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506/2746.html

“项羽如果过江回到江东 项羽最后还能翻盘吗” 的相关文章

历史上关羽与张辽、徐晃二人的关系如何?

历史上关羽与张辽、徐晃二人的关系如何?

关羽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死后受民间推崇,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关羽虽然身为蜀汉五虎上将之首,却和曹魏五子良将中的张辽、徐晃两人私交甚好,甚至以兄弟相称。关羽为何与张辽、徐晃关系不错呢?《三国演义》中着重描写了关羽与张辽的关系。白门楼吕布与张辽被擒,曹操要杀张辽,是关羽求情...

历史上多尔衮是怎么死的?与顺治帝有何关系

历史上多尔衮是怎么死的?与顺治帝有何关系

当年清军能顺利入关,并很快取代明朝,多尔衮在其中的功劳是绝对值得肯定的。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一本叫《十叶野闻》的书籍中曾记载,在多尔衮的弟弟多铎病故以后,多尔衮终日伤心,沉迷于酒色。当时的多尔衮虽然已有十多位妻妾,却没有一个儿子。这就说明多尔衮的身体,已经被酒色掏空了。清顺治...

潘濬在东吴是什么地位?他与关羽之间有何故事

潘濬在东吴是什么地位?他与关羽之间有何故事

潘濬,三国时期吴国重臣,蜀汉大司马蒋琬的表弟。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许多“三国迷”提起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总会感叹,关羽身边没有一个辅佐他的人。其实刘备并非没有给关羽安排副手,只是关羽性格高傲,看不起士大夫。所以他和留守荆州的“二把手”不和,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潘濬...

历史上刘伯温的死是什么真相?与朱元璋有何关系?

历史上刘伯温的死是什么真相?与朱元璋有何关系?

刘伯温,明朝开国元勋,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刘伯温的死因,已经成为了历史谜案。很多人都认为,刘伯温是朱元璋杀害的。为什么说他是朱元璋杀害的呢?当时刘伯温生病了,朱元璋让胡惟庸派御医去看他。御医给刘伯温开了一副药,刘...

三国时期孙权统治基础最稳 孙权为何是称帝最晚的一个

三国时期孙权统治基础最稳 孙权为何是称帝最晚的一个

还不知道:为什么统治基础最稳固的孙权,偏偏是三国中称帝最晚的那个?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赤壁之战后,三足鼎立已经初见雏形,从父兄手中继承家业孙权巩固了自己在江东的统治,可谓是志得意满,坐断东南。江东世族们也从抵抗、反对孙权的统治,变成了合作、支持,在淮泗将领与江东...

邓愈帝明朝做出了哪些贡献?邓家爵位会被废除的原因是什么?

邓愈帝明朝做出了哪些贡献?邓家爵位会被废除的原因是什么?

邓愈,明朝开国元勋之一,追封为宁河王,谥号武顺。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大封功臣爵位,邓愈位列其中,受封世袭卫国公,是当时受封的六大国公之一,其时,邓愈年仅33岁。但邓愈立下汗马功劳才挣回来的这个国公爵位,只传承了两代,就被朱元璋废掉了。邓愈为...

吕后在刘邦死后能顺利掌权,是如何做到的?

吕后在刘邦死后能顺利掌权,是如何做到的?

吕雉,汉高帝刘邦之皇后,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皇权独揽的女人。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刘邦死后,吕后立刻在朝廷中一手遮天,没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够节制她。她对刘邦的那些儿子肆意打压,对朝中不满的大臣任意调配。整个朝廷,都由她一个人说了算。对这件事,我们似乎是不太理解的。吕后再厉...

关羽丢失荆州后在做什么 关羽为何在荆州绕圈子

关羽丢失荆州后在做什么 关羽为何在荆州绕圈子

对关羽失荆州不迅速撤往益州,为何故意在荆州绕圈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刘备亲领大军进犯汉中,曹操派夏侯渊、张郃率兵与之相持。转年,黄忠斩夏侯渊于定军山,曹魏军队不振,处于劣势,自汉中撤军。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占领汉中,称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