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历史上康熙帝是如何称赞于成龙的?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6-03)94

于成龙——天下廉吏之一,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于成龙是山西永宁(今山西离石)人,从副榜贡生历任知县开始、因政绩突出不断被朝廷提拔,数十年来在知府、按察使、巡抚、总督等任上,严守初心,一如既往地秉公办事,关心百姓疾苦,生活节俭、拒绝,被康熙皇帝誉为“清官之一”。

(一)治理罗城美名传扬

顺治十八年,于成龙步入仕途,首任罗城县的知县。罗城县是个穷县,民生凋敝,县衙门也非常简陋。县衙门没有门垣,院内长满荒草,三间办公用房和三间生活用房都是草屋,办公桌用土台子充当,搭木板铺茅草当床。床旁垒一个土灶开火。

于成龙上任后,首先想的不是改变办公和生活条件,而是深入调查研究振兴农村的经济。他不辞劳苦走遍了全县的村子,倾听老百姓的意见,完善保甲制度,着手解决经常发生的械斗问题,鼓励老百姓抓好生产。

每年的春耕时期,他都要专门安排时间深入到田间地头去慰问,及时帮助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有时还应农民们的邀请在田边树下和大家一起吃饭,边吃边像家人一样聊天。随他来的几个仆人,有的水土不服患病而死,有的吃不下这种苦偷偷溜走了,于成龙成了一个“光杆司令”,只好自己亲自动手煮饭和洗衣服。

不少老百姓感到他这个当官的日子过得太清苦,纷纷到县衙来看望他。家庭条件稍好的,打算凑点钱送给他,说是聊作他购买盐米油的费用。他客气地说,我一个人在这里生活,花费不多,且我有朝廷发的俸银(即工资),我心领了,你们快把银子拿回家去用。

几年以后,于成龙的儿子千里迢迢来看望他。返老家时当爹的没给儿子准备丁点儿礼物。老百姓闻讯后纷纷赶到县衙门来,或赠物,或送钱,好让他儿子带回故乡。于成龙一番感谢之后说道:这里离我故乡有六千里路程,携带不方便 ,再说恐遇到盜贼也不安全,你们既然爱我,请尊重我的意见,把钱物带回去。

历史上康熙帝是如何称赞于成龙的?

康熙六年,于成龙调任,离开面貌大变的罗城时,送行的老百姓挤满了道路,不少人追送数百里之遥。

(二)严于律己严格执法

康熙十七年于成龙就任福建按察使,主管全省的司法工作,为了避开路途上有人来请吃饭或赠送食物,他买了几百斤萝卜放在船上食用。担任福建按察使不久被提拔为福建布政使,主管全省的财赋。为了严于律己和告诫下属,于成龙写了一幅对联悬挂在堂上。上联的意思是:成千上万的财物都是国家的,如果贪污挪用,没有人替你接受处罚。下联的意思是:一丝半粒的食物,都是老百姓辛辛苦苦生产出来的,如果不加珍惜,你就是一个不分是非之人。

康熙十九年,于成龙被提拔为直隶巡抚。他一上任就宣布自己一如既往地不接受馈赠。有的下属,比如大名县知县吧,是个老于世故的人,认为于成龙只是故作姿态而已,于是在当年中秋节按以往的惯例,送去了一份厚礼。于成龙当场拒收后给其严厉批评。为了防止此类事再次发生,向所属各州县颁发了《严禁馈赠檄》,通报了拒绝大名县知县送礼的情况,并明确规定以后凡遇各种节日、红白喜事、路过本衙门等,一律不准送礼,对于违者严加批评,情节严重者报请朝廷撤职。

(三)封疆大吏严守初心

康熙二十年冬天,于成龙被提升为江南、江西两江总督。那时总督属封疆大吏,是地方的更高行政长官,总揽一省或数省的政务和军事,权位十分显赫。按照当时这级官员的慣例,上任、出巡这些排场很大,前有仪仗队开路,后有兵丁压阵,所过之处当地官绅迎送。于成龙却是一切从简不摆威风不扰民。

历史上康熙帝是如何称赞于成龙的?

于成龙从直隶赴并江宁任两江总督时,和小儿子一道雇了辆驴车去,路途中没进专门接待官员的驿站食宿,自行到路边的食店和客店去解决。上任之初,适逢江南暴雨倾泻,灾情不断。他主动将自己俸禄(工资)捐给孤老病残,他自己却吃粗食蔬菜度日。有客人来访他用薄粥办招待,并给客人说,不是我舍不得招待你们,主要是想尽量节约一些捐给灾民,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因为于成龙节俭过日子,老百姓给他取了个“于青菜”的外号,以表示敬仰之意。于成龙喜欢饮茶,因为茶叶的价格太贵,他就叫仆人每天从衙门后院的槐树上采几片叶子回来泡着喝。一年多后,那棵槐树的叶子几乎被采光了。他的儿子从家乡来看他,他没钱买当地的土特产让儿子带回去,见厨房里有一只腌鸭,就砍了半只让儿子带回去。

由于于成龙身体力行,发挥勤俭节约的带头作用,使奢侈艳丽的江南民风大为改变,不少人以穿布衣为荣,以轻车简从为荣,以节俭过日子为荣……各地官员知道于成龙好微服私访,自觉地做好本职工作。

文末补白:康熙二十三年,于成龙在任上去世,江宁城停市聚哭,家家绘像祭奠。出殡那一天,数万名老百姓步行相送,哭声惊天动地。他的遗物只有一个破箱子,里面仅有一袭绨袍和一双旧靴子。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506/2829.html

“历史上康熙帝是如何称赞于成龙的?” 的相关文章

刘弘是什么出身?他为何会被百官废黜

刘弘是什么出身?他为何会被百官废黜

刘弘,大汉帝国第四位皇帝。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西汉后少帝四年(前180年),皇太后吕雉病死,陈平与周勃等文武百官却发动诛吕安刘政变,将后少帝囚禁,拥立代王刘恒为帝。后少帝是汉惠帝的亲生儿子,又没有大错,为何百官却非要将其废黜并杀害呢一,出身皇室刘山出身西汉皇室,为汉惠帝之子,因此自小...

王澄:西晋时期官员、名士,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王澄:西晋时期官员、名士,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王澄(269年~312年),字平子,琅琊临沂人,西晋官员、名士,平北将军王乂之子,太尉王衍之弟。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王澄出身世家,少有盛名,勇力过人,爱好清谈。举止放诞,不拘礼俗。少历显位,累迁丞相(司马颖)从事中郎、司空(司马越)长史。迎驾有勋,册封南乡...

王浚:西晋时期将领,陷入石勒圈套后兵败被杀

王浚:西晋时期将领,陷入石勒圈套后兵败被杀

王浚(252年~314年),字彭祖,太原晋阳人。西晋时期将领,曹魏司空王昶侄孙,骠骑将军王沈之子。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王浚出身太原王氏,承袭博陵郡公,历任员外散骑常侍、右军将军,迁东中郎将、许昌镇将,参与毒杀太子司马遹,迁宁北将军、青幽二州刺史。长期驻防北...

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人各为其主 两人到底是更加厉害

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人各为其主 两人到底是更加厉害

还不知道:诸葛亮与司马懿相比,到底强在哪里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时期的谋士,虽然人数很多,但真正能青史留名的却很少,其中诸葛亮算是最有威望,后世赞誉最好的一个。历史中诸葛亮是智慧的象征,司马懿是谋略的象征。诸葛亮辅佐刘备,司马懿辅佐曹操两人各为其主,各自都是曹...

乾隆为何要举行千叟宴?之后都发生了什么?

乾隆为何要举行千叟宴?之后都发生了什么?

乾隆,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的年号,清朝第六位皇帝,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说到“千叟宴”,一定要说清朝康熙皇帝。为了体现仁孝天下,更为了笼络人心,巩固自己的统治,康熙皇帝干了一件事:宴请65岁以上的老人。时值康熙六十大寿,他突发奇想,为了与民同庆,他与众大...

汉末三国时期,东吴都诞生过哪些英雄?

汉末三国时期,东吴都诞生过哪些英雄?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武将方面蜀汉有“五虎上将”,曹魏有“五子良将”,东吴有“十二虎臣”;文官方面曹操有“五大谋士”,刘备有“卧龙凤雏”,孙权有“四英杰”。除了“四英杰”“十二虎臣”,东吴还有“五君子”。东吴五君子的出处颍...

刘备入主蜀汉地区本就美女无数 刘备为何还要娶一个寡妇

刘备入主蜀汉地区本就美女无数 刘备为何还要娶一个寡妇

还不知道:刘备拿下成都后,坐拥美女无数,为何偏偏娶了一个死了丈夫的吴氏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经过大半辈子的努力,终于在公元214年5月占领成都,取代刘璋成为了新的益州之主。我们在看《三国志蜀书》的时候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成都美女如云,刘备为何娶了一个死了丈夫的...

朱元璋问武官张恒一个问题,对方回答不出来后果如何?

朱元璋问武官张恒一个问题,对方回答不出来后果如何?

历史上朱元璋曾经问武官张恒关于民间疾苦的问题,一介武夫当然回答不出来,结果惹得朱元璋大怒,乌纱帽就没了,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各位详细讲讲这件事情的具体经过,感兴趣的朋友就快来看看吧!门克新是明朝初年的一个知名文官,出生在巩昌,起初在泰州地区充当教谕,负责教导当地的学生,后来到了洪武二十六年,也就是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