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张廷玉的晚年生活是什么样的?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6-03)114

说起张廷玉这个人,可能大家不是太熟悉,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张廷玉深受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礼遇,而且是大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文臣,可见其在天子心目中的地位。但晚年的张廷玉却因为自己的小小“瑕疵”而酿成大错。正所谓,伴君如伴虎,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虽然乾隆没有直接杀了张廷玉,但诛人诛心,张廷玉的晚年却凄惨无度。那么一手好牌即将打完的张廷玉,怎么就在小阴沟里翻船了呢?

康熙、雍正年间,张廷玉一路从吏部左侍郎升任至内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张廷玉被列为辅政大臣的同时,还允许他死后配享“太庙”,这是一个汉臣从来不曾享受的更高待遇。应该说,此时的张廷玉已经位极人臣。

张廷玉的晚年生活是什么样的?

乾隆继位后,对张廷玉也很器重。乾隆出巡时,京城事务都会全权交给张廷玉负责。而张廷玉也一改过去雍正时期只办事少说话的作风,对乾隆皇帝,常常直接指出皇帝的错误。

乾隆三年,乾隆皇帝准备恢复一项“三老五更”的旧礼,优待年老官员。乾隆继位后,想要纠正雍正时的刚猛严发风气,改以宽厚平和对待。张廷玉上疏说:“待人行,事因时起”,古礼不可行。此后,有人奏请“取士之法”、“均田限田”等措施,张廷玉都跟乾隆意见不一,但皇帝并没有因为这些进谏而对张廷玉有意见。

与此同时,朝廷中自从鄂尔泰去世后,张廷和的势力就飞速猛涨。独占鳌头。桐城张氏在朝廷中有19人当官,张廷玉的姻亲姚氏当官的也有十多人。他又长期在中枢任职,曾多次主持科举,门生故吏极多。有人曾上书,认为应该对这股势力稍作打压。乾隆虽然命令吏部在安排人事任免时,多加考量,但对张廷玉,皇帝仍是非常优待,更是加封他为伯爵。

所谓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乾隆十三年的时候,晚年的张廷玉开始发生戏剧性的变化。这一年的正月,乾隆找张廷玉谈话,询问身体情况。这个时候张廷玉的身体非常差,如果无人搀扶,已经就难以正常行走。张廷玉借机跟乾隆告病,想要得到退休的机会。乾隆听到张廷玉申请后,并没有立刻答应。而是考量一番后,才跟张廷玉发了一份谕旨,让他自主选择是否愿意退休。张廷玉接到谕旨后,很快回复,表示自己愿意明年春天的时候退休回家。乾隆为了厚待老臣,赏给他诸多财物,允许他以现任官职退休,享受相应待遇。可是,鬼使神差的张廷玉紧接着居然跑去跟乾隆确认,自己死后当真能够配享太庙否。乾隆只好再次颁布诏书,公开表示张廷玉死后可以配享太庙。

乾隆御旨:“卿受两朝厚恩,且奉皇考遗命,将来配享太庙。岂有从祀元臣归田终老之理?”

下发诏书的同时,乾隆还附赠一首诗:“造膝陈情乞一辞,动予矜恻动予悲。先皇遗诏惟钦此,去国余恩或过之。可例青田原佑庙,漫愁郑国竞摧碑。吾非尧舜谁皋契,汗简评论且听伊。”这首诗为张廷玉后来的结局,埋下了伏笔。乾隆以为,自己表现得如此大度,张廷玉就应该亲自来谢恩。可没想到,张廷玉只派了自己的儿子来。乾隆大怒,给张廷玉发了一道谕旨表示责问。这下问题来了,谕旨还没到,张廷玉居然就来谢罪了。

乾隆认为,这肯定是军机处有人提前泄密。张廷玉的做法的确有违圣恩,但军机处为何之一时间把这么重要的信息给传出去了,这其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而且这已经触动了皇帝的神经。在乾隆看来,张廷玉的势力可能已经威胁到自己的存在了。

在乾隆看来,这分明就是结党营私,这是万万不能忍受的。乾隆大怒,召来张廷玉大骂一顿,剥夺张廷玉伯爵爵位。不过,乾隆也说了,自己只是为了打击结党的风气,而不是针对张廷玉个人。严格说乾隆对老臣张廷玉已是法外开恩了,但张廷玉越发不会“审时度势”了。

张廷玉的晚年生活是什么样的?

第二年,乾隆长子永璜去世,本来乾隆的心态就严重失衡。没想到张廷玉却在这个时候上书,想要告老还乡。这下彻底把乾隆惹怒了。这一次乾隆不再顾及张廷玉三朝老臣的身份,公开表示,张廷玉在雍正朝不过是个秘书,没什么建树,这等于是诛心之论。乾隆召集群臣,把张廷玉“太庙”的待遇给拿掉,让他以极为狼狈的方式退休回乡。

“屋漏偏逢连夜雨”,张廷玉回到家乡后,莫名其妙被卷入一场新的案件中。他的亲家朱荃被御史弹劾。而朱荃正是张廷玉提拔上来的人。是可忍孰不可忍,乾隆认为这简直就是沆瀣一气,目无法纪,一怒之下的乾隆将80岁的张廷玉抄家。

张廷玉晚年虽然貌似昏聩,但好在其一生谨慎。抄家时,也并没有发现张廷玉有反叛之意,但此次抄家,对张廷玉仍是一场彻底的侮辱。从此之后,张廷玉整天在家闭门不出,极少跟人说话,一个人最终孤独老死家中。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506/2888.html

“张廷玉的晚年生活是什么样的?” 的相关文章

元文都:隋朝时期大臣,他为何被王世充所杀?

元文都:隋朝时期大臣,他为何被王世充所杀?

元文都(?~618年),河南洛阳人,鲜卑族,隋朝时期大臣,北魏景穆帝拓跋晃后代,北周小冢宰元孝则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个性耿直,颇有才干。初仕北周,拜右侍上士。隋朝开皇年间,历任内史舍人、库部郎中、考功郎中、太府少卿。隋炀帝即位后,历任司农少卿、司隶大夫、御史大夫、...

诸葛亮双腿不是很健康吗 诸葛亮打仗为何总坐轮椅

诸葛亮双腿不是很健康吗 诸葛亮打仗为何总坐轮椅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双腿健全,为何出征时总要坐“轮椅”?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在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许许多多堪称“智多星”一般的人物,但若说到最为人所熟知的一位那便非诸葛亮莫属了,宋代项安世曾在《伏龙山诸葛祠堂》一诗中写道:“羽扇白纶巾,堂堂六尺身。 我评秦汉下,...

曹操想要刺杀董卓 曹操就不怕董卓身边的吕布吗

曹操想要刺杀董卓 曹操就不怕董卓身边的吕布吗

还不知道:曹操欲行刺董卓,难道不怕一直在董卓身边的吕布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我们重新温习一下三国演义,就会发现很多有趣的细节,而这些细节就能够看到曹操内心的纠结和较量。曹操从王允那边拿到了那把宝刀,然后去董卓家里面玩儿,在最开始的时候,曹操什么都没有说,只是在...

向宠: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具有谦和公允的性格品行

向宠: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具有谦和公允的性格品行

向宠(?~240年),左将军向朗之侄,蜀汉重要将领。具有谦和公允的性格品行,对军事通晓畅达,被汉昭烈帝刘备称赞。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备时,历任牙门将(类似于主将帐下的偏将),诸葛亮北伐时,以向宠为中领军,封都亭侯。诸葛亮北行汉中前,特意在《出师表》中向刘禅推荐向宠。...

年羹尧都已经失去兵权了 最后为什么还会被杀

年羹尧都已经失去兵权了 最后为什么还会被杀

失去兵权之后的年羹尧为何被杀?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雍正三年,曾经权倾朝野的抚远大将军年羹尧触怒龙颜,被雍正皇帝一贬再贬,先从抚远大将军贬到杭州将军,再从杭州将军降为闲散章京,看守杭州东门,再到最后被雍正皇帝削去一切爵位,勒令赐死,时年47岁。如...

曹操的儿子一共有二十五个 争夺王位的人为何只有曹丕和曹植

曹操的儿子一共有二十五个 争夺王位的人为何只有曹丕和曹植

还不知道:曹操有25个儿子,为何争夺王位的只有曹植和曹丕,其他人在干嘛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220年,曹操病逝,享年六十六岁。曹操去世后,儿子曹丕继承了他的王位,成为了魏王。之后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给自己,建立曹魏。东汉灭亡,三国时代正式开始。我们都知道曹操是一...

明朝要灭亡时崇祯圣旨求救 期间为何没有大将进京救驾

明朝要灭亡时崇祯圣旨求救 期间为何没有大将进京救驾

还不知道:明朝灭亡时,崇祯发出求救的圣旨,为何没有将军进京救驾?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17世纪的明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当明朝有难时,边疆的将领却无动于衷,他们为何会抛弃明朝?当李自成快要打到北京时,崇祯发出了救命的圣旨,回应的将领却寥寥无几。当时的明朝,手握重兵...

汉武帝一共有六个儿子 他们的结局为何都不好

汉武帝一共有六个儿子 他们的结局为何都不好

对汉武帝有六个儿子,为何最后结局都不太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武帝刘彻一生有六个儿子,其中有三个儿子自杀,两个儿子早逝,只剩下老五刘髆算是顺利活到了终老。“皇家儿女难将养”这是出自某影视剧中的台词,放在这里再合适不过了。汉武帝的六个儿子都在权利的漩涡中挣扎,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