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魏忠贤是忠臣还是奸臣 魏忠贤的死和明朝有关系吗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6-03)101

对“九千岁”魏忠贤究竟是忠是奸?他的死与明朝的灭亡有何关联?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自明代以来,宦官势力空前强大,前有明英宗、明宪宗时期的王振、汪直,后有明武宗、明熹宗时期的刘瑾、魏忠贤,他们个个都是当时朝堂内外红得发紫的人物。如若单拎出来,谁也说不准这四人究竟谁的权势更大。

虽说比权势不好说,但比胆子大,魏忠贤称第二,恐怕没人敢称之一!

魏忠贤作为四大宦官中最晚出现的人物,却是历史上唯一一位敢自称“九千岁”的人,要知道,古代能称“万岁”的也就皇帝一人,他这个名号,无疑是其在朝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地位的更好体现。

那么,为何无才无德的宦官魏忠贤能被称为“九千岁”?他的死与27年后的明朝灭亡又有着怎样的联系?

魏忠贤,北直隶肃宁(今河北沧州肃宁县)人,他从小家境贫寒,没有钱读书,自记事起便整日和狐朋狗友们混迹于肃宁县的大街小巷,做一些鸡鸣狗盗之事,往后再长大一些,还迷恋上了赌博和酒色。

但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是娶着了媳妇,并生育了一名女儿。

本以为婚后的魏忠贤能够改掉往日的臭毛病,变得成熟,可万万没想到,他不仅依然穿梭于酒舍和赌场,还在一次赌博中将年幼的女儿也抵押给了他人,令妻子失望至极。

魏忠贤是忠臣还是奸臣 魏忠贤的死和明朝有关系吗

之后,他在又一次欠下赌债无力偿还后,干脆挥刀自宫,自此便与妻子断了联系,投身入深宫。

入宫后,魏忠贤最初的名字叫作李进忠,他仗着自己曾经在市井摸爬滚打的经验,非常善于谄媚与察言观色,漂亮话也是一句接一句,很快,便取得了当时的大太监魏朝的信任。

搭上了这条线,魏忠贤的“升职”之路走得更加顺畅了。

靠着皇宫中已有的人脉关系,魏忠贤又打起了小皇太孙朱由校的主意,他托人将自己安排到了朱由校的身边侍奉。

在朱由校身边当差的那些年,魏忠贤看出了他与乳母客氏的关系不一般,两人好到称客氏为他的母亲也不为过。于是,利用长时间的相处,魏忠贤成功打动客氏,并与她结成了“对食”。

到后来明光宗去世,明熹宗朱由校继位后,为了感谢客氏与魏忠贤对自己的照顾,他便将客氏封为了奉圣夫人,魏忠贤则一跃成为了司礼秉笔太监。

自此,两人开启了在朝堂内外为所欲为的生活。

客氏在后宫可以肆意打压怀孕的嫔妃,就连皇后也不放在眼里。魏忠贤则牢牢把持着朝政,铲除异己、贪污受贿、修建生祠等不在话下,他在朝中培养大批阉党势力,还收养了一堆干儿子,上至官员下至江湖中人,全部为他所用,这些“儿子们”亲切的称呼他为“九千九百岁爷爷”,而曾经扶持朱由校上位的东林党人更是被打压得气都不敢吭一声。

魏忠贤是忠臣还是奸臣 魏忠贤的死和明朝有关系吗

当上皇帝后的朱由校又去哪了呢?他为何会放任魏忠贤如此胡作非为?

哦,原来他在做木工活。

明熹宗朱由校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木匠皇帝”,他大字不识一个,更不爱管理朝政,唯一的爱好便是做木工。魏忠贤也正是利用了他这一点,每当有问题需要皇帝处理时,他便专挑朱由校做木工活的时候来,惹得朱由校不胜其烦,时间久了,便干脆撂下一句:“你自己看着办吧。”就接着做他的木工去了。

有了朱由校的这句话,魏忠贤从此就更加肆无忌惮地把持朝政,导致当时全国上下的百姓“只知有忠贤,不知有皇帝。”他俨然成了当时明朝名副其实的“二皇帝”。

可惜的是,尽管魏忠贤再怎么权势滔天,他始终是个阉人,他手上的一切权力都是皇帝赋予的,随着1627年明熹宗朱由校的去世,他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朱由校去世后,接着上位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对魏忠贤可谓是厌恶到了极致,尽管朱由校去世前再怎么交代:“可重用魏忠贤。”但他还是在登基后的短短几个月,便想方设法除掉了他,为此,朱由检特意列举了他的十大罪状。

最终,魏忠贤自认“回天乏力”,便自缢而亡了。

魏忠贤是忠臣还是奸臣 魏忠贤的死和明朝有关系吗

看到这里,任谁都会认为魏忠贤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大奸臣,那为何后世又有人说他实际上也是大功臣呢?这还要从辅佐明熹宗朱由校上位的东林党人说起。

所谓东林党,实则就是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官僚集团,他们在明末的朝堂中占有重要地位,别以为他们站在魏忠贤的对立面就是好人了,实际上,他们对明末朝政的危害更加严重。

这些人可以说是干啥啥不行,敛财之一名。

他们之间结党营私、官官相护,搞得朝堂内外乌烟瘴气,为了利益更大化,这些人想尽办法偷税漏税,甚至教唆皇帝废除工商税务。嘴上说得好听“为百姓着想”,实则只是为了自己敛财。

而当国家面对困难需要拨款救灾时,这些富得流油的官员们,没有一人站出来尽自己的一份力,反而要皇帝用自己的“私房钱”贴补赈灾款。此外,在作战打仗方面,他们也只会空口说大话,却没有实际的指挥作战能力。

魏忠贤把持朝政的那几年,狠狠打压了东林党人的气焰,让他们失去了在朝堂中的话语权。

他上台后,首先将朝廷中的数十名东林党人罢免,让他们无法再公然结党营私;其次增加江南地区的商业赋税,从这些“资本家”手中扣取钱财以充实国库,为军队的作战和百姓救灾做好准备;最后在军事方面,魏忠贤革除东林党安排的官员,重用将领袁崇焕,此后明朝在与建州女真的交战中,取得了多次胜利。

魏忠贤是忠臣还是奸臣 魏忠贤的死和明朝有关系吗

可惜这些举措都随着魏忠贤的倒台而功亏一篑。

魏忠贤去世后,明朝的朝廷已彻底变成了东林党人的天下,他们更加肆意敛财,百姓被繁重的赋税逼得民不聊生,暴乱频发,而他们却废除了自身的商业赋税,国库自此失去了收入来源。

到后来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全国上下竟拿不出一分钱,走投无路的崇祯皇帝只得以死谢罪,临死前悲愤写下:“诸臣误朕啊”

魏忠贤是忠臣还是奸臣 魏忠贤的死和明朝有关系吗

一句“诸臣误朕”道出了多少不甘!

所以说,历史本身就是多面的,我们无法用统一的标准去看待它。有人认为魏忠贤是奸臣,主要是因为他铲除异己、贪赃枉法等,但也有人认为他是忠臣,因为他打压了东林党人,在减轻农民赋税的同时提高商业赋税,增加了国库收入,算是为国家、为民做了好事。

“忠贤不死,明朝不灭。”如果他没死,明朝是不是也就不会这么快灭亡?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506/2892.html

“魏忠贤是忠臣还是奸臣 魏忠贤的死和明朝有关系吗” 的相关文章

李世民敢逼李渊退位 朱棣为何不敢学习李世民

李世民敢逼李渊退位 朱棣为何不敢学习李世民

对朱棣为什么不学李世民,逼朱元璋让出皇位,架空朱元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虽说都是夺嫡上位,但这玩意不能简单类比,朱四羡慕李二的“容易”,李二还羡慕朱四的“快意”呢。二人的地位不一样,李二是“二皇帝”,朱四是“边将”李渊举兵的时候已经51岁了,那年李建成27岁,李世...

刘备当初带着诸葛亮去攻打东吴 刘备还会输吗

刘备当初带着诸葛亮去攻打东吴 刘备还会输吗

对如果刘备带诸葛亮去伐吴,还会输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众所周知,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你争我斗,谁也不肯甘拜下风。起初,这种局面也是一直持续着。不过,随着关羽大意失荆州并惨败被杀之后,天下大势便开始有了变化。后来,刘备率军去讨伐吴国,可惜最后却大败。那么,如果刘备带...

乾隆对权力如此痴迷 乾隆为何还早早退位给嘉庆

乾隆对权力如此痴迷 乾隆为何还早早退位给嘉庆

乾隆爱权如命,却为何早早让位给嘉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乾隆帝是清朝历史上一个颇具争议的皇帝。首先,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皇帝,把大清王朝带上了巅峰。同时,乾隆对于权利过度痴迷,做了那么多年的统治者,甚至不愿意离开政治舞台。后到了一定的年龄,他便...

襄樊之战庞德没有选择投降关羽,是因为什么?

襄樊之战庞德没有选择投降关羽,是因为什么?

襄樊之战是三国鼎立局面的最终形成的序曲,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关羽是汉末三国名将,一生的巅峰是发动襄樊战役,水淹七军,生擒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将曹操吓得想迁都,以避开关羽的锋芒。于禁投降了关羽,庞德誓死不降,庞德曾一箭射中关羽,占了上风。试想,如果关羽把庞德打趴下...

曹操将荀彧弄死之后 最后造成的后果到底有多严重

曹操将荀彧弄死之后 最后造成的后果到底有多严重

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荀彧被曹操所杀,后果有多严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曹操麾下向来不缺少顶尖的猛将和谋士,但在他庞大的智囊团中,最受曹操重视的除了郭嘉外,就是荀彧了。郭嘉擅出奇谋,曹操采取他的计策,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可惜天妒英才,郭嘉38岁时在行军途中因病去世。曹操在兵败赤壁后还痛哭...

陈叔宝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是什么结局?

陈叔宝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是什么结局?

陈后主陈叔宝,南朝陈末代皇帝,582年~589年在位。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南朝陈氏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是后主陈叔宝,字元秀,小名黄奴。陈叔宝是宣帝陈顼的嫡长子,母亲是柳敬言。光大二年(公元568年),陈叔宝的父亲陈顼废掉侄子陈伯宗的皇位,自己登基做了皇帝,第二年,即正式册...

乾隆请三千老人来吃饭 他们吃完饭后为何都相继去世了

乾隆请三千老人来吃饭 他们吃完饭后为何都相继去世了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乾隆请3000多位老人吃饭,为何吃完后,这些老人都接连去世了?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恩隆礼洽,为万古未有之举”,这是在乾隆五十年(1785)宫廷举办千叟宴后,文人雅士留下的评语。这次千叟宴,乾隆皇帝为向天下表示皇恩浩荡,邀请人数3000余人。表面...

多次保护赵匡胤的张琼被冤枉之后,赵匡胤什么反应?

多次保护赵匡胤的张琼被冤枉之后,赵匡胤什么反应?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您走进张琼的故事。后周世宗蔡荣,是赵匡胤走上人生巅峰的领路人。在登基伊始,便对后周的军事进行整顿,赵匡胤深受蔡荣器重,被任命为殿前都虞侯,负责禁军的整编和操练,经过训练后的这支禁军部队战斗力极强,所向披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