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司马乂是什么人?他最后被杀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6-04)99

司马乂晋武帝司马炎第六子,八王之乱的参与者之一。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

太安元年(302年),长沙王司马乂(ai)在洛阳发动兵变,除掉了骄横专权的齐王司马冏,控制了西晋朝廷。司马乂德才兼备,文武双全,为八王之乱中少有的贤王,但不到一年就倒台。那司马乂为何辅政才一年就迅速倒台被杀呢。

一,出身皇室

司马乂是晋武帝司马炎幼子,很受父亲宠爱,太康十年(289年)时年仅十二岁的他就被封为长沙王。永熙元年(290年),晋武帝病逝,司马乂对此十分伤心。楚王司马玮前来洛阳为父亲晋武帝奔丧,各位藩王都前往迎接,只有司马乂去晋武帝陵前痛哭,在此等待哥哥司马玮到来。

司马乂是什么人?他最后被杀的原因是什么?

永平元年(291年),皇后贾南风为了专权便指使司马玮诛杀辅政大臣司马亮、卫瓘。司马玮于是率兵包围司马亮、卫瓘府邸,让弟弟步兵校尉司马乂驻守东掖门。有人告知司马乂说贾南风、司马玮假传皇帝诏命,擅杀辅政大臣。司马乂听了哭着说:“楚王说是奉命行事,我才跟着他,怎么知道诏书是假的!”

二,起兵讨逆

贾后为了独揽大权,声称司马玮假传诏命,将其诛杀。贾后因为司马玮、司马乂都是审美人所生,担心司马乂怨恨自己,便贬他为常山王,让他回封地去。司马乂英明果断,很有才能,还谦恭有礼,善待贤才,因此很有名望,深受常山百姓爱戴。

永康二年(301年),赵王司马伦迫使侄孙晋惠帝禅让,自己当了皇帝。但司马伦昏庸无能,其亲信孙秀又独断专行,使得司马伦的统治并不稳固。齐王司马冏、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于是联合起来,共同讨伐司马伦。司马乂于是在封地起兵,支持三王联军,反对司马伦。三王联军在作战初期屡败给司马伦军,常山内史程恢感到害怕,于是想背叛司马乂。司马乂得知此事,于是诛杀程恢。不久三王联军获胜,杀司马伦,迎晋惠帝复位。司马乂因此获封抚军大将军,还恢复了长沙王的爵位。

三,同室操戈

司马冏因为首先起兵讨伐司马伦,于是居功自傲,独揽大权。司马乂对此感到担忧,便对弟弟司马颖说:“天下是先帝打下来的,你我要一起好好维护。”太安元年(302年),司马颙在长安起兵声讨司马冏,还派人劝说侄子司马乂做内应。司马冏得知此事,派部下董艾袭击司马乂。司马乂于是率兵进入皇宫,控制了哥哥晋惠帝,以皇帝的名义讨伐司马冏。司马乂军与司马冏军在洛阳大战起来,双方大战三日,最终司马乂获胜,司马冏及其党羽全部被杀。

司马颙感到不可思议,没想到实力弱小的司马乂会杀了实力强大的司马冏。司马颙原本打算借司马冏之手除掉司马乂,然后以替司马乂报仇为名除掉司马冏,然后拥立司马颖为帝,由自己担任宰相以控制朝政。于是司马颙鼓动侍中冯荪、河南尹李含、中书令卞粹三人袭杀司马乂。结果司马乂得知此事,杀了冯荪、李含、卞粹三人。

四,失败被杀

司马乂是什么人?他最后被杀的原因是什么?

司马颙联合侄子司马颖一起起兵声讨司马乂,还派刺客前去行刺,但刺客被司马乂部下左常侍王矩发现处死。司马乂与司马颙、司马颖联军大战数月,不分胜负。朝廷认为两方都是亲戚,完全可以和解,于是派太尉王衍、司徒石陋劝说司马颖,叫他休兵,双方分陕而居。但遭司马颖拒绝。

司马乂于是写信劝司马颖说:“你我是兄弟至亲,不应互相残杀。你背叛朝廷,不得人心,我是念着兄弟之情,才劝你休兵。只要你休兵返回封地,我就不再追究。”司马颖则回信给司马乂说:“你挟持皇帝,还亲近羊玄之、皇甫商等奸臣,为非作歹,扰乱朝政。只要你杀了羊玄之、皇甫商,交权让位,我就息兵罢战。”司马乂看了,不予理睬。

司马乂虽然屡次击败司马颖,但粮草不足,士卒疲惫。东海王司马越认为司马乂大势已去,便暗中联络禁军将领,将司马乂囚禁。司马乂的部下素来对他敬重,便想救他出来,继续对抗司马颖。司马越听了十分害怕,便立即派人处死司马乂。

总的来说司马乂先败司马冏,后败司马颖,多次取得军事胜利,很有军事才能。但司马乂年龄偏小,为晋惠帝十七弟,威望不足,因此引起堂叔司马颙的强烈不满,也遭到另一个堂叔司马越的嫉妒。于是司马越趁司马乂不备发动兵变,将其杀害。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06/3004.html

“司马乂是什么人?他最后被杀的原因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司马略:西晋宗室、将领,孝敬慈顺,谨慎谦恭

司马略:西晋宗室、将领,孝敬慈顺,谨慎谦恭

司马略(?―309年),一作司马简,字元简,河内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四弟曹魏东武城侯司马馗之孙,高密文献王司马泰第三子,东海孝献王司马越之弟,西晋宗室、将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司马略孝敬慈顺,谨慎谦恭地对待贤士,很有父亲司马泰风范。元康初年,与华恒等同在东宫...

王衍:西晋末年重臣,位高权重却只为保全自己

王衍:西晋末年重臣,位高权重却只为保全自己

王衍(256年~311年),字夷甫,琅邪郡临沂县人。西晋末年重臣,玄学清谈领袖,曹魏幽州刺史王雄之孙、平北将军王乂之子、司徒王戎堂弟。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王衍出身琅琊王氏。外表清明俊秀,风姿安详文雅,笃好老庄学说,颇有时名。步入仕途后,历任黄门侍郎、中领军...

姜维都已经自杀了 曹魏军队为何还将人剖腹取胆

姜维都已经自杀了 曹魏军队为何还将人剖腹取胆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姜维已经自杀,为何还遭魏兵剖腹取胆?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其实,魏军在蒋维死后,将其开膛破肚,取走了他的心脏,其理由有三点!这三种理由,大多数人都只能理解前面两种,而最后一种,则是大多数人无法理解的!姜维以身殉道姜维是蜀汉有名的名将,诸葛亮死后,姜...

历史上朱高煦是以什么罪被处死的?

历史上朱高煦是以什么罪被处死的?

朱高煦明朝宗室,成祖朱棣次子,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朱瞻基处理朱高煦的方式是不太让人理解的。朱瞻基在进京准备继承他父亲朱高炽皇位的时候,朱高煦就在半路上伏击朱瞻基,想把朱瞻基刺死。只是因为朱瞻基警惕,而朱高煦做事不细致,最终朱高煦才没有得逞。要知道,刺杀皇帝,那简直就是...

霍光为何没有选择自己称帝?原因是什么?

霍光为何没有选择自己称帝?原因是什么?

霍光,麒麟阁十一功臣之首,西汉权臣。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刘病已无疑算得上是西汉最成功的皇帝之一。他年少当皇帝,身后又无权无势。朝中大臣霍光强势无比,刚废了一个皇帝刘贺,把他扶起来。虽然霍光把他扶起来,但是对他充满了一万分的警惕。他要做得不好,霍光随时...

赵匡胤如果没有死的话 赵匡胤能收复燕云十六州吗

赵匡胤如果没有死的话 赵匡胤能收复燕云十六州吗

还不知道:如果赵匡胤不死,他能收复燕云十六州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赵匡胤不死能夺回燕云十六州吗?不能,99%没戏。“不死”这两个字,其实是个伪命题,你总不能为了个燕云十六州让赵匡胤长生不老吧?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你打算再让他活多久?十年,二十年还是三十年?不管老赵...

赵楷、李遵顼都是两宋时期的状元,他们的一生有何不同?

赵楷、李遵顼都是两宋时期的状元,他们的一生有何不同?

古代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如果在殿试中考了第一名,就称之为“状元”。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在中国古代,自隋唐时期出现科举制以来,无数人为了中科举当官而前赴后继,忍受寒窗苦读。科举考试最终考核出来的第一名叫作状元,是经过层层考核涌现出来的天才,历来受到帝王们...

丁谓:北宋初年宰相,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丁谓:北宋初年宰相,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丁谓(966年~1037年),字谓之,后来改字为公言,苏州长洲人。北宋初年宰相,“五鬼”之一。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淳化三年,丁谓中进士甲科,任大理评事、饶州通判。淳化四年,任直史馆,以太子中允衔任福建路采访使。回朝后,任转运使,升三司户部判官。后任峡州路转运使,多次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