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宋高宗禅位给宋孝宗的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政治目的?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6-04)108

宋高宗赵构是南宋的开国皇帝,在位35年。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

皇帝都很留恋权力,他们从来不会轻易让出皇位。就算像乾隆皇帝那样,自己说过的话不得不执行,把皇位让给嘉庆。但他依然霸着不下来,什么事儿都会替嘉庆做主。而且像乾隆这样的,在历史上简直是少之又少,大部分都会霸着皇位,绝不让出来。

历史上也有一些禅让,但这些禅让其实都是逼迫的结果,就算尧舜的禅让,我们现在也普遍认为,是部落首领年迈了,年轻的部落首领把他逼迫下来的。总之,主动让位,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宋高宗在56岁的时候,却主动把皇位让给了宋孝宗。没有任何人逼迫他,是他主动提出来的。

宋高宗禅位给宋孝宗的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政治目的?

有人可能觉得,这是因为宋高宗年纪大了,力不从心了。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宋高宗当时的身体好得很,只需要看看,他最终活到了81岁,就可以明白他当时的身体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

而且,宋高宗所传位的,还不是自己的亲儿子。虽然说宋高宗也没有亲儿子,但对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在传位的时候,总不会很情愿。何以宋高宗毫不犹豫的就把皇位传出来了呢?

还有人可能会说,宋高宗有些怠政,他觉得自己干够了,想下来休息一会儿。

但是要知道,宋高宗绝不是一个怠政怕麻烦的人。想当年他南渡到江南的时候,条件多么艰苦,情况多么复杂。不但金兵追得他四处逃遁,而且有不少人试图夺取他的皇位。在“苗刘之变”中,他差点还被夺位的搞死掉了。就这么麻烦,这么艰难困苦,也没见他撂挑子走人。

同时,宋高宗还是一个相当留恋皇位的人。我们都知道,宋高宗为什么要坚持投降的态度,不支持岳飞、韩世忠等人北伐。除了他害怕岳飞,韩世忠等人,因为掌握了太大的兵权,会对他的统治构成威胁以外,还因为他害怕钦徽二帝回来以后,会威胁他的皇位。所以他不顾千古骂名,杀了岳飞,屈辱求和,偏安江左。

宋高宗既然是不怠政的人,同时又是极为留恋皇位的人。当他60岁的时候,实际上国家已经稳定下来了,他不用那么忙了。同时,抗金力量也被他打下去了,钦徽二帝也早就死了,没人能够威胁到他的皇位了。可为什么这时候,他反而把皇位让出来给宋孝宗呢。

我认为,宋徽宗在这个时候做这件事情,主要是为了北伐的目的。

我觉得我们对历史上的宋高宗,多少有些漫像化了。如果我们比较一下南明的那些皇帝们,我们就不得不佩服宋高宗其实是一个有大本事的人。南明的那些皇帝们所面临的情况,和宋高宗是一模一样的。都是遭遇了外族的入侵,都是北边的大片江山被夺去。宋高宗能够在南方坐稳江山,并且建立一个长达一个半世纪的国家,而南明的皇帝们像走马灯一样,一个一个地换,就可以看出,宋高宗确实是了不起的。他能够在那么复杂的条件下挺立过来,这肯定就是一种成功。而他的成功,应该与他的步骤策略是有一定关系的。

宋高宗禅位给宋孝宗的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政治目的?

宋高宗是怎样的步骤策略呢?

我觉得宋高宗的策略,就是以保持内部的稳定为主,对外适当给金国一定的压力。内部的稳定包括朝廷的稳定、民间的稳定,和军队的稳定。

为了保持朝廷的稳定,他让秦桧独相十多年,确保一言堂,避免像南明那样,朝臣之间互相倾轧。保持民间的稳定,就是极力镇压农民起义军。保持军队的稳定,就是夺取岳飞、韩世忠这些在军队中具有崇高威望的将领的兵权。

而适当给金国一些压力,就是要打击金国,但是不往死里打。打一下又谈判一下,以谈判为主。避免把国家的负担变得太大,从而造成新的矛盾。

这是宋高宗的之一步策略,显是有成效的。当这之一步策略成功以后,接着再实施第二步策略,就是对金国再增加一些压力。因为当时金国已经在完颜亮的带领下,对南宋发动进攻了。这个时候如果在战争中不采取主动,不给金国一些压力,显然是不行的。

但是要做这件事情,不能由他来做。由他来做的话,朝臣们对于他的目标和方向不明确,觉得他变化太大的,也不好动员。更好的办法,是由宋孝宗来做,而且宋孝宗本身对抗击金国有很大的积极性,宋孝宗也好给岳飞 *** 。所以他把皇位让给了宋孝宗。

我认为这就是宋高宗禅让给宋孝宗的根本目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506/3041.html

“宋高宗禅位给宋孝宗的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政治目的?” 的相关文章

曹睿作为曹丕的儿子 司马懿为何不怕老子怕儿子

曹睿作为曹丕的儿子 司马懿为何不怕老子怕儿子

还不知道:曹睿作为曹丕的儿子,司马懿为何不怕曹丕而害怕曹睿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最终形成三国鼎立局面,刘备,曹操,孙权割据一方,实力不相上下,谁也无法用武力征服谁。就在大家好奇天下最终会落于谁之手时,谁也想不到司马家横空出世。难怪别人调侃,三国里...

刘备在入川时带上庞统 刘备为什么不带诸葛亮

刘备在入川时带上庞统 刘备为什么不带诸葛亮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入川,为何留下诸葛亮,而带庞统?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211年,刘备在张松的接应下,率领军师庞统,大将黄忠,魏延以及关平,刘封二小将入川。入川之战是刘备实力发展的跳跃性战役。公元208年,孙刘联军击败强大的曹操后,刘备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因为...

慕容延钊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慕容延钊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慕容延钊有慕容化龙之称,是五代末年到北宋初年著名的军事将领。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建隆四年(963年),慕容延钊率领宋军南下,一举消灭荆南与武平军两个割据政权,平定了湖南与湖北。可不久慕容延钊就因为与监军李处耘不和,被气得忧病交加而亡。慕容延钊是赵匡胤义兄...

李光地作为清朝时期的名臣 李光地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李光地作为清朝时期的名臣 李光地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对清朝汉族名臣李光地,最后结局如何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光地康熙九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翰林学士、兵部右侍郎、直隶巡抚康熙四十四年拜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可谓是平步青云、官运亨通,他的政绩也十分了得协助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等李光地晚年的时候,想...

曹丕和曹睿作为皇帝 两人寿命为什么那么短

曹丕和曹睿作为皇帝 两人寿命为什么那么短

对为什么曹丕、曹睿都如此短命?难道是有什么家族病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时期,笑到最后的既不是霸气侧漏的曹操,也不是仁义之名满天下的刘备,更不是青年才俊孙权,而是前期没有太多表现的司马氏,通过一系列神操作篡了曹家的权,代魏立晋。司马氏之所以能篡权,很大一个因素...

同样都是令妃生的女儿 姐姐和妹妹级别为何一高一低

同样都是令妃生的女儿 姐姐和妹妹级别为何一高一低

还不知道:乾隆七公主和九公主都是令妃所生,为何姐姐却比妹妹高一个品级?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史总是比故事还要有趣得多,历史上令妃确实是个奇女子,出身低微,汉人血统,她却能成为乾隆最宠爱的女人,权力冠绝后宫。令妃一生有四子两女,后嘉庆皇帝就是她的儿子,她所生的两女...

乾隆对令妃如此喜爱 乾隆为何没有立令妃做皇后

乾隆对令妃如此喜爱 乾隆为何没有立令妃做皇后

还不知道:历史上的令妃很受乾隆喜爱,为何乾隆不在她生前将之立为皇后呢?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嘉庆的生母令妃魏佳氏是乾隆在嫡妻富察皇后去世后最受宠妃嫔,也是乾隆在与第二任皇后辉发那拉氏反目成仇之后,后宫中实际的女主人。她十年之中为乾隆生育了六名子女,可以说是乾隆独宠...

诸葛亮那么厉害为何灭不了曹魏 诸葛亮不早死又会怎么样

诸葛亮那么厉害为何灭不了曹魏 诸葛亮不早死又会怎么样

对诸葛亮足智多谋,为何却没能灭了魏国?如果他不早死,能灭魏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足智多谋,却五次北伐都没能灭魏,原因其实很简单:蜀魏之间的差距并不是仅凭诸葛亮就可以弥补的。《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被罗贯中老先生塑造成为了一个无所不能的人物。许多人随口都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