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李世民都已经称帝了 罗艺为什么还要选择造反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6-04)105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世民称帝后,罗艺为何举兵造反?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

公元627年,驻守于泾州之地的大唐守将罗艺谎称自己接到朝廷的诏令,率部往京师长安而来,而在途径豳州之地时,罗艺突然率领麾下的兵士向驻守此地的大唐官军发起进攻,而大唐官军猝不及防,被打的溃不成军,败退而走,罗艺则乘势占据豳州之地。

随后,罗艺起兵反叛的消息传至京师长安,令唐太宗李世民龙颜大怒,他当即命大唐将领长孙无忌与尉迟敬德率领唐军主力前去平剿。

与此同时,先前归降于罗艺的豳州部将赵慈皓和杨岌听闻唐军即将到来的消息之后,便密谋除掉罗艺,以此来迎接大唐王军的到来。

李世民都已经称帝了 罗艺为什么还要选择造反

岂料,二人密谋之事泄露,罗艺派兵将赵慈皓擒住,杨岌见形势危急,当即率部突袭罗艺的府邸,罗艺无法抵挡,只能够率麾下的侍卫队逃走,去往突厥之地。

随后,罗艺一行人经过长途奔逃来到了宁州边界进行短暂休整,而在休整的时候,罗艺的部下发生哗变,将罗艺杀死,削其首级,送往京师长安,作为邀功之力,就这样,罗艺起兵谋反之事,就以罗艺身死人手,作为结束。

《旧唐书》:太宗即位,拜开府仪同三司,而艺惧不自安,遂于泾州诈言阅武,因追兵,矫称奉密诏勒兵入朝,率众军至于豳州。治中赵慈皓不知艺反,驰出谒之,艺遂入据豳州。太宗命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右武候大将军尉迟敬德率众讨艺。王师未至,慈皓与统军杨岌潜谋击之,事泄,艺执慈皓系狱。岌时在城外,觉变,遽勒兵攻之,艺大溃,弃妻子,与数百骑奔于突厥。至宁州界,过乌氏驿,从者渐散,其左右斩艺,传首京师,枭之于市。复其本姓罗氏。艺弟寿,时为利州都督,缘坐伏诛。

而我们如果回顾历史,就会发现罗艺生前深受李唐之恩,那么他为何会在李世民称帝后,起兵造反呢?

李世民与罗艺之间的恩怨

罗艺出身于将门世家,其父罗荣曾在隋朝时期担任左监门将军,孩童时代的罗艺受其父亲的影响,练就一身武艺,待其成年之后,投军入伍,成为隋军中的一员偏将。

到了大业中期,罗艺因屡立战功,被隋朝晋升为虎贲郎将,至此,罗艺在隋朝军中占据一席之地,成为一位颇有影响力的隋朝将领。

罗艺的军事指挥能力尚可,但是他的为人却令人诟病,罗艺心高气傲,自以为是,与自己的同僚以及自己的顶头上司处的是非常的不愉快。公元612年,罗艺作为部将被编入右武卫大将军李景的麾下,而罗艺则对这位顶头上司极不尊重,频繁用言语讽刺李景,而李景也不甘屈辱,动用自己手中的权利,对罗艺进行了处罚,就这样,二人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弄的军中乌烟瘴气 ,好在朝廷及时介入,才没有出多大乱子。

《旧唐书》:罗艺,字子延,本襄阳人也,寓居京兆之云阳。父荣,隋监门将军。艺性桀黠,刚愎不仁,勇于攻战,善射。大业时,屡以军功,官至虎贲郎将。炀帝令受右武卫大将军李景节度督军于北平。艺少习戎旅,分部严肃,然任气纵暴。每凌侮于景,频为景所辱,艺深衔之。

公元618年,隋炀帝杨广在江东地区遭遇兵变,身死人手,而隋炀帝杨广一死,导致天下大乱,军阀割据四方,而利益熏心的罗艺则趁机拥兵自重,占据幽、营二州,成为隋末军阀强人之一。

公元620年,唐国公李渊先后击败陇西李轨、西秦薛举等军阀强人后,便在长安建立李唐政权,这个消息不久传至幽、营二州,令罗艺十分惶恐,生怕李唐大军来袭,剿灭自己。

就在罗艺思虑如何应对之时,唐高祖李渊派遣使者去往幽、营二州游说罗艺归降,罗艺为了保全自己的身家性命,同意归降,奉李渊为皇,李渊见罗艺如此识时务,大喜之下,便将罗艺封为燕王。

《新唐书》卷一《本纪之一·高祖》:“(武德二年)十月己亥,罗艺降。

随后,归入李唐政权的罗艺为了报答李渊的皇恩浩荡,率军参与多起平剿战事,在这些战事中,罗艺身先士卒,奋勇杀敌,立下赫赫战功,令唐高祖李渊十分欣慰,对其进行了褒奖,将其封为左翊卫大将军,使得罗艺达到了他仕途的顶峰。

李世民都已经称帝了 罗艺为什么还要选择造反

而纵观整个唐高祖李渊时代,罗艺都是受宠有加,成为李渊非常欣赏和青睐的一位将领。

但是等到李渊病逝,其子李世民即位称帝后不久,这位昔日被李渊视为“忠勇之臣”的罗艺却拥兵造反,成为了一个大反贼,那么是什么原因竟会令罗艺起兵造反呢?

笔者认为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新皇李世民与罗艺之间充满着“恩怨情仇”,公元622年,罗艺奉旨征讨军阀强人刘黑闼时,当时还是秦王的李世民以及太子李建成曾分别对罗艺伸出了“橄榄枝”,邀请他加入到各自的阵营之中,而罗艺为了前途着想,没有选择秦王李世民的阵营,而是选择了太子李建成的阵营,这就令秦王李世民对他产生了不满之心。

李世民都已经称帝了 罗艺为什么还要选择造反

而随后,成为太子李建成党羽的罗艺在朝中仗着李建成是自己的靠山,仗势欺人,狐假虎威,有一天,秦王李世民派遣麾下的部将去往罗艺的大营中发布军令。

而罗艺非但没有听令而行,反而对这名部将进行了无故殴打,事后,李世民将这个事情上奏予朝廷,唐高祖李渊听后,大怒,对罗艺进行了训斥,本想对其进行责罚,但太子李建成等人为罗艺说情,才使得罗艺免受责罚。

事后,在太子李建成等人的运作之下,唐高祖李渊派罗艺率部去往泾州镇守,成为一个握有兵权的封疆大吏。

《旧唐书》:太宗之击刘黑闼也,艺领本兵数万破黑闼弟什善于徐河,俘斩八千人。明年,黑闼引突厥俱入寇,艺复将兵与隐太子建成会于洺州,因请入朝高祖,遏之甚厚。俄,拜左翊卫大将军。太宗左右尝至其营,艺无故殴击之。高祖怒以属吏,久而乃释,待之如初。时突厥屡为寇患,以艺素有威名,为北夷所惮,令以本官领天节军将镇泾州。

来到泾州之地后,罗艺始终都在盼望着太子李建成能够即位称帝,使得自己能够回京述职,成为朝堂之上的重臣。

但是罗艺的“黄粱美梦”随着玄武门之变的上演,最终破灭了,在玄武门之变上,以太子李建成为首的阵营,被秦王李世民阵营诛灭殆尽后,李世民强势逼迫老父亲李渊退位,自己则顺利继承帝位,成为唐王朝的新君。

这个消息传至泾州之后,令作为太子李建成党羽的罗艺“如坐针毡”,他生怕李世民会对自己斩草除根,于是乎,便决定先发制人,举兵造反。

公元627年,罗艺率部举兵造反,唐太宗李世民则是针锋相对,派遣大将长孙无忌等人率部前去平剿,岂料,大唐王军还未到,罗艺就遭到了部下的“背叛”,最终兵败身死,沦为一个笑话。

李世民都已经称帝了 罗艺为什么还要选择造反

我们常说一个人想要一路长青,就要审时度势,走好脚下的每一步,而罗艺一介武将出身,只有匹夫之勇,没有居安思危的能力,导致自己因为选择性失误,最终步了太子李建成一党的后尘,成为了一个出局者。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06/3043.html

“李世民都已经称帝了 罗艺为什么还要选择造反” 的相关文章

孙权当初多次北伐中原 最后为什么没有效果存在

孙权当初多次北伐中原 最后为什么没有效果存在

三国时期,孙权同样多次北伐中原,为何没有效果?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自公元228年开始,诸葛亮先后五次北伐中原。其中,诸葛亮在第二次北伐时斩杀了曹魏将领王双,第三次北伐时夺取曹魏的武都、阴平二郡。至于第四次和第五次,则是迫使司马懿只能坚守不出。与此相对应的是,东吴的孙权也曾多次进...

胡威:曹魏征东将军胡质之子,以廉洁慎重而闻名于世

胡威:曹魏征东将军胡质之子,以廉洁慎重而闻名于世

胡威(?—280年),字伯武(又作伯虎 ),一名貔,淮南寿春人。曹魏至西晋时期名臣,曹魏征东将军胡质之子。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胡威早年就自勉立志向上,与父亲都以廉洁慎重而闻名于世。历任侍御史、安丰太守等职。后升为徐州刺史,在任上,勤于习政,使教化之风盛行一...

清朝后宫中的妃子是如何侍寝的 正史上记载是什么样的

清朝后宫中的妃子是如何侍寝的 正史上记载是什么样的

对清代正史中,是如何记载后宫妃嫔侍寝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一些清宫影视作品以及野史中,后妃侍寝基本上是这样一个程序:皇帝睡觉前要翻后妃的牌子,被翻到牌子的后妃,在去见皇帝前要沐浴,然后一丝不挂由几个太监用一条大被子裹起来,然后一直抬到龙床上,静候皇帝的到来。这...

官渡之战曹操实力出于劣势 曹操是怎么打赢袁绍的

官渡之战曹操实力出于劣势 曹操是怎么打赢袁绍的

兵力并不占优的曹操,为何能在官渡之战大胜袁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曹操建安五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地区进行决战,在战斗开始后,曹操通过袭击袁绍位于乌巢地区的粮仓把握了战场优势,并最终击溃了袁绍的主力部队...

荀彧之死曹操难辞其咎 侄子荀攸为什么还要给曹操效力

荀彧之死曹操难辞其咎 侄子荀攸为什么还要给曹操效力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荀彧死后,侄子荀攸为何继续为曹操效力?他怎么想的?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欲进爵国公、加封九锡(九锡是古代帝王对大臣的九种赏赐,有车马、衣服、乐器、武士、弓矢等,这是对大臣的最高礼遇)。荀彧认为:“(曹公)本兴义兵以匡朝宁...

历史上的诸葛亮很厉害吗 和演义中的一样吗

历史上的诸葛亮很厉害吗 和演义中的一样吗

对历史上的诸葛亮真的有演义史里演绎的那么厉害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的诸葛亮真有那么厉害!在中国广大民众的认识里,诸葛亮就是智慧的化身、谋略的代名词。而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时,也紧紧抓住了这一点,把诸葛亮的智才写得天花乱坠。罗贯中这么做,其实是不大好的。诚...

文翁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有何贡献?

文翁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有何贡献?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文化也是维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的重要基础,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文翁,名党,字仲翁,西汉舒县人。他在年少时就十分喜欢读书,之后在担任郡县官吏时受到提拔,汉景帝时期他担任蜀郡守,成为了蜀地的“最高长官”,而他自...

明朝名将张武凭什么在靖难功臣十三侯爵中排行第一?

明朝名将张武凭什么在靖难功臣十三侯爵中排行第一?

众所周知张武是明朝初期的一个知名将领,出生在湖南浏阳,那么他是凭借什么在靖难功臣十三侯爵中排行第一的?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建文元年七月份的时候,跟着朱棣一起发动了靖难之役,在控制了北平城之后,便迅速参与了攻克蓟州的战争。当时蓟州一带的守将是一个叫作马宣的将领,他在听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