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曹丕篡位并没有对汉献帝下手 刘备为什么给汉献帝发丧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6-05)99

还不知道:汉献帝退位后,明明没被曹丕害死,刘备却为何替他发丧?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220年12月,享国195年的东汉王朝走到了尽头,汉献帝刘协被迫退位,将皇位禅让给曹操之子曹丕。一般而言,亡国之君都不会有好下场,然而汉献帝却得以善终,病死于234年4月。不过刘备却在221年为汉献帝举行了一场盛大的丧礼,汉献帝明明没死,刘备为何替他发丧,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事情是这样的,在221年初,曹丕篡位的消息传到成都,与此同时还有传言说汉献帝已经被害,于是刘备为汉献帝举行了一场非常隆重的丧礼,“乃发丧制服,追谥曰孝愍皇帝”。其实汉献帝并没有被害死,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他的皇后曹节是曹操的女儿!那么汉献帝退位后的情况如何呢?

曹丕篡位并没有对汉献帝下手 刘备为什么给汉献帝发丧

曹丕即位后,封汉献帝为山阳公,给予的待遇还是不错的,“邑一万户,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车服郊祀天地,宗庙、祖、腊皆如汉制,都山阳之浊鹿城”。与此同时,汉献帝的四个儿子也被封为列侯,享受俸禄。也就说汉献帝虽然没有了皇帝的名号,但依然能够享受天子的待遇。

之后,汉献帝跟随妻子曹节来到自己的封地山阳,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焦作市。在封地期间,汉献帝彻底醒悟,他放弃了帝王之尊,深入民间,访查百姓疾苦。与此同时,精通医术的汉献帝悬壶济世,医治当地百姓,成为一代名医,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直到今天,在焦作地区依然流传着许多关于汉献帝医治百姓的传奇故事。

或许直到此时,汉献帝才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汉献帝在山阳生活十四年,于234年4月病死,享年54岁。曹魏当时在位的皇帝是魏明帝曹叡,他为汉献帝举行了盛大的丧礼,亲率百官哭祭,同时按照汉朝天子的礼仪标准,将其安葬,“以汉天子礼仪葬于禅陵”。

应该说汉献帝虽然一生很不幸,但他的结局还是不错的,那么刘备为何要为汉献帝举行丧礼呢?有人可能觉得这与当时的通讯条件有关,毕竟信息交流不够发达,然而我却并不这么认为。曹丕篡位后,为了堵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势必会善待汉献帝,而且还会大肆宣传。所以说汉献帝被害,只是刘备的一厢情愿而已。

曹丕篡位并没有对汉献帝下手 刘备为什么给汉献帝发丧

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刘备希望汉献帝被杀了,因为只有汉献帝死了,他才能名正言顺的继承汉朝皇位!诸葛亮等人在劝进刘备时,说道:“今上无天子,海内惶惶,靡所式仰。”刘备出身汉室宗亲,割据一方,他始终大招恢复汉室的旗号,如果汉献帝不死,他怎么能够称帝呢?

既然曹丕不杀汉献帝,那么刘备只能制造汉献帝被害的消息,大张旗鼓地为其发丧,接着自己称帝。刘备虽然一直打着讨贼的旗号,其实他本人也是想做皇帝的,即使他战胜曹操,夺取天下,那么他也不可能让汉献帝继续做皇帝,而是要取而代之。这一点还可以从刘备为儿子们取得名字中可以看出,刘封、刘禅。刘备不仅要做皇帝,他还想像汉武帝那样封禅。

参考资料:1。《后汉书》;2。《三国志》;3。《资治通鉴》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06/3113.html

“曹丕篡位并没有对汉献帝下手 刘备为什么给汉献帝发丧” 的相关文章

阿巴亥为努尔哈赤生了3位皇子,为什么还要殉葬?

阿巴亥为努尔哈赤生了3位皇子,为什么还要殉葬?

阿巴亥为努尔哈赤生了3位皇子,为什么还要殉葬?其实阿巴亥本身没什么罪过,但是她得到了努尔哈赤的宠幸,这就是最大的过错。皇太极容不下她,她就得死。一、阿巴亥得宠,可能掌握遗嘱。这可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努尔哈赤年老以后,一直是阿巴亥陪在他身边。由此可见,阿巴亥相当受宠。本来这也没啥,老皇帝都喜欢小媳妇儿...

韩信打仗那么厉害 韩信最后为何会死在女人手里

韩信打仗那么厉害 韩信最后为何会死在女人手里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韩信在战场上百战百胜,为何却折在女人手上?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昔日,淮阴侯韩信在战场上,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初次独自带兵,便好似不费吹灰之力一般,直接灭了魏国,生擒了魏国国王魏王豹,还为刘邦带回一个薄姓女人,薄姓女人后来为刘邦生下了汉文帝。接着,韩信又带兵灭了代国,...

韩琦:北宋宰相、词人,为北宋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韩琦:北宋宰相、词人,为北宋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韩琦(1008年8月5日-1075年8月8日),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人,北宋政治家、词人。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韩琦为相十载、辅佐三朝,为北宋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宋人欧阳修赞其“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其文“词气典重”...

杨玄感:隋朝权臣杨素嫡长子,曾起兵反叛

杨玄感:隋朝权臣杨素嫡长子,曾起兵反叛

杨玄感(不详~613年8月21日),字号不详,弘农华阴人,隋朝大臣,司徒楚公杨素嫡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体貌雄伟,须髯漂亮。喜好读书,擅长骑射。凭借父亲勋劳,授柱国、郢宋二州刺史,迁鸿胪卿、礼部尚书,袭封楚公。声名过盛,受到隋炀帝猜忌,内心不安,策划谋反。大业九年(...

后世是如何评价徐邈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徐邈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徐邈(172年-249年),字景山。燕国蓟县人。三国时期曹魏重臣。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徐邈早年历任丞相军谋掾、奉高县令、尚书郎、陇西太守等职。曹丕称帝后,任谯国相、安平太守、颍川典农中郎将。每任一官,皆政绩卓著,被赐爵关内侯,迁抚军大将军军师。后被委以重任...

历史上朱元璋是如何评价元朝的?

历史上朱元璋是如何评价元朝的?

明太祖朱元璋,明朝的开国皇帝,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明太祖朱元璋在《明太祖宝训》中说过“元以宽失天下,朕救之以猛,小人但喜宽”这样一句话。这句话是有些让人费解的。有哪些让人费解的地方呢?其一,我们知道,古代统治者都追求“德政”。尧舜时期的德政,是后期历代统治者的样板,是历代统治者...

官渡之战袁绍为什么会失败 袁绍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官渡之战袁绍为什么会失败 袁绍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官渡之战袁绍为何失败?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熟悉三国的人应该知道的是,官渡之战是曹操和袁绍之间的一场生死之战,这次战役后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成为了当时第一大诸侯,而这场发生在建安五年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一场经典的战役,受到了后世的吹捧,袁绍毫无疑问...

刘备当初对诸葛亮可谓是言听计从 刘备做皇帝后为何态度大变

刘备当初对诸葛亮可谓是言听计从 刘备做皇帝后为何态度大变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一直对诸葛亮言听计从,为何当了皇帝之后态度大变?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时期有很多的快意恩仇,也涌现出了大量的猛将谋士,他们留下无数的经典故事,被后人津津乐道。其实这也是《三国演义》等名著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诸多的三国典故中,最有名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