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吕颐浩是谁?他的一生都有什么样的故事?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6-05)1350

吕颐浩,南宋初年名相,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让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

秦桧是宋朝最著名的奸臣,他曾经独相二十多年,把持朝政,残害忠良,一度让宋高宗赵构都忌惮不已。

但秦桧这么权势滔天的人物,也曾经遭遇过政治上的滑铁卢,也曾经被政治对手扳倒过。

扳倒过秦桧的这位牛人叫吕颐浩。

吕颐浩是宋哲宗时期的进士出身,到宋高宗执政时期,已经算是四朝元老了,资历比宋徽宗时期进士出身的秦桧要深一些。

他跟宋高宗的关系也很深,几次在宋高宗陷入危难之中时挺身而出,帮助宋高宗摆脱危机,深得宋高宗信任,也因此,才有能耐扳倒秦桧。

本文就聊聊这位跟秦桧交锋大占上风,将其赶下宰相之位的南宋初期名相吕颐浩。

一:老谋深算,躲过“靖康之耻”

吕颐浩很精明,老谋深算,还因为这份精明躲过了“靖康之耻”。

吕颐浩是谁?他的一生都有什么样的故事?

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吕颐浩在担任燕山府路转运使期间,遇到了“常胜军”统帅郭药师叛宋降金事件。

结果,吕颐浩也被郭药师裹挟降金,金人退走后才被放回宋朝,“金人入燕,郭药师劫颐浩与蔡靖等以降,敌退得归。”

此时的宋朝因丢掉了燕山府,也正在筹备新的向北的防线,看到吕颐浩回归后,觉得他有在河北一线工作的经验,朝廷就任命吕颐浩为河北都转运使。

但吕颐浩马上就以有病在身为由辞官不做,离开了国都汴梁。

他辞官不做有二个原因,首先,觉得建立的新防线挡不住金军南下,到时候自己首当其冲的要担责,干脆一走了之。

这其实也是他一贯的政治态度,早在他被任命为燕山府路转运使时,他就表过态:“开边极远,其势难守,虽穷力竭财,无以善后。”不建议朝廷接收被金人遗弃的地盘,不愿意去做燕山府路转运使。

辞去河北都转运使的职务也是一样的态度,而且,因为在河北地区待过一段时间,对金兵和郭药师的了解更深刻,精明的他哪能不赶紧脱离苦海?

其次,他虽然是被郭药师裹挟,但毕竟是有过降金的污点,没能展现出士大夫的气节,比如自杀殉国,或者怒斥叛臣等等,因此,他需要避免政敌以此来攻击自己。

就这样,辞职归乡的吕颐浩因为既不在抗金前线,也不在汴梁城中,躲过了让宋朝进入灭顶之灾的“靖康之耻”,并在宋高宗登基后,成为新朝的臣子。

二:三次挺身而出,帮助宋高宗解决危机

吕颐浩曾三次挺身而出,献策帮助宋高宗摆脱危机,其中不但有主动帮这位皇帝拦截追击的敌人的恩惠,还有救驾大恩。

之一次是在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当时,金兵随着宋高宗的脚步南下,想抓住宋高宗。

时任扬州知府的吕颐浩马上站出来,让宋高宗赶紧渡江南下,自己留在扬州抵抗,帮助宋高宗撤退争取时间,以及阻止金兵渡江南下。

宋高宗深受感动,顺利撤退到江南后,马上就给吕颐浩升了官,《宋史·吕颐浩传》中记载:

建炎二年,金人逼扬州,车驾南渡镇江,召从臣问去留。颐浩叩头愿且留此,为江北声援;不然,敌乘势渡江,事愈急矣。驾幸钱塘,拜同签书枢密院事、江淮两浙制置使,还屯京口。

第二次是在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逃到南方的宋高宗倒霉的遭遇到了一次兵变,就是著名的“苗刘兵变”,被叛臣苗傅、刘正彦逼迫退位。

吕颐浩知道这事后,马上赶到江宁,联系张浚、韩世忠、刘光世等人组织援救,顺利解决了“苗刘兵变”,帮助宋高宗复位,《宋史·吕颐浩传》中记载:

时苗傅、刘正彦为逆,逼高宗避位。颐浩至江宁。。。。。。即遣人寓书张浚曰:“时事如此,吾侪可但已乎?”浚亦谓颐浩有威望,能断大事,书来报起兵状。颐浩乃与浚及诸将约,会兵讨贼。。。。。。进韩世忠为前军,张俊翼之,刘光世为游击,颐浩、浚总中军,光世分军殿后。颐浩发平江,傅党托旨请颐浩单骑入朝。颐浩奏:所统将士,忠义所激,可合不可离。傅等恐惧,乃请高宗复辟。

事后,吕颐浩拜相,“以颐浩守尚书右仆射、中书侍郎兼御营使,改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吕颐浩是谁?他的一生都有什么样的故事?

第三次还是在建炎三年,当年九月,金兵渡江南侵,誓言一定要抓住宋高宗。

还是吕颐浩先表态,让宋高宗跑,自己愿意死守常州、润州一线,抵抗金兵,后来又献策让宋高宗往海上跑,《宋史·吕颐浩传》中记载:

车驾幸建康,闻金人复入,召诸将问移跸之地,颐浩曰:“金人谋以陛下所至为边面,今当且战且避,奉陛下于万全之地,臣愿留常、润死守。”上曰:“朕左右不可以无相。”乃以韩世忠守镇江,刘光世守太平。驾至平江,闻杜充败绩,上曰:“事迫矣,若何?”颐浩遂进航海之策。

宋高宗逃到海上后,只能陆上称雄的金兵鞭长莫及,宋高宗再一次摆脱了危机。

有了这三次帮助宋高宗逃跑及复位的大功,吕颐浩成为了宋高宗信赖的大臣之一,这为他后来跟秦桧争权,继而扳倒秦桧打下的基础。

三:扳倒秦桧,让宋高宗将其罢相

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秦桧拜相,为了平衡朝局,宋高宗想起了吕颐浩,将他召回二次拜相,用来制衡秦桧。

吕颐浩此前被罢相过一次,原因是当韩世忠在黄天荡把金兵围住时,他劝说宋高宗亲征,然后被弹劾了。

以前他总是劝宋高宗逃跑,然后一步步高升,唯一的一次劝说宋高宗勇敢一点,就被罢免了。

但吕颐浩帮过宋高宗多次,需要用人时,宋高宗还是会想起他。

在绍兴元年时,秦桧虽然跟吕颐浩同时为相,但秦桧的资历、功勋、威望都远不及吕颐浩,两人争斗,吕颐浩天然就不落下风。

而吕颐浩回来后,首先要干的事就是要扳倒秦桧,“颐浩既还,欲倾秦桧”。

吕颐浩想扳倒秦桧的原因并非那么大义凛然,不是因为秦桧主张跟金国讲和,而是为了独霸相权,两人之间的斗争是单纯的权力争夺。

秦桧当然也不甘心输给吕颐浩,两人之间开始了一场互相弹劾、争夺权柄的大战。

但吕颐浩棋高一着,他比较能抓住宋高宗的心理,就是不怎么想对金国妥协。

秦桧毫无疑问主张跟金国媾和,但宋高宗当时对于跟金国媾和的心思真不是特别坚决。

吕颐浩是谁?他的一生都有什么样的故事?

毕竟,韩世忠在黄天荡一战,让金国绝了渡江南下的想法,宋高宗感觉还比较安全,有意跟金国扶持的伪齐国政权争夺一些战略要地。

根本原因是,宋高宗害怕金兵,但不害怕伪齐国刘豫的军队。

在吕颐浩二次拜相时,金兵刚刚在此前一年打赢“富平之战”,战略重心转移到了宋朝的陕西路,试图通过陕西路进攻蜀中,想占领川蜀大地。

就连在黄天荡之战中大败,却依旧极力主战的完颜宗弼(金兀术)也被调派到了陕西方向,中原及两淮地区,宋军面对的敌军主力都是刘豫辖下的伪齐国军。

所以,宋高宗至少在绍兴元年前后,其实是主战的,秦桧一心主和的策略,此时并不合宋高宗的心意。

所以,当吕颐浩组织党羽弹劾秦桧结党时,宋高宗不介意帮吕颐浩一把,配合吕颐浩指责秦桧,《宋史·秦桧传》中记载:

上召直学士院綦崈礼入对,示以桧所陈二策,欲以河北人还金国,中原人还刘豫。帝曰:";桧言';南人归南,北人归北';。朕北人,将安归?桧又言';为相数月,可耸动天下';,今无闻。";崈礼即以上意载训辞,播告中外,人始知桧之奸。

随后,秦桧就被罢免了相位,“桧罢,乃为观文殿学士、提举江州太平观。”

吕颐浩能扳倒秦桧,资历以及跟宋高宗的关系是主要基础。

而最根本原因就是如前面所讲的,当时的宋高宗有心主战,秦桧的作用并不是那么大,可以暂时下放。

否则,吕颐浩跟秦桧之争,到底鹿死谁手,还很难说。

四:吕颐浩二次罢相,离开权力中心

秦桧被罢免后,吕颐浩开始掌权,但他只辉煌了仅一年多时间后,于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就再次被罢免。

吕颐浩被罢免,主要是有两个原因。

其一是为了给宋军凑集军费,推出了“月桩钱”(篇幅有限,不仔细介绍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去搜索了解),导致南宋所辖的多个地区民情不稳,部分农民起义就是以此为由爆发的。

其二是吕颐浩看到宋高宗有心一战,提出了北伐中原的计划,《宋史·吕颐浩传》中记载:

吕颐浩是谁?他的一生都有什么样的故事?

颐浩独秉政,屡请兴师复中原,谓:“太祖取天下,兵不过十万,今有兵十六七万矣。然自金人南牧,莫敢婴其锋。比年韩世忠、张俊、陈思恭、张荣屡奏,人有战心,天将悔祸。又金人以中原付刘豫,三尺童子知其不能立国。愿睿断早定,决策北向。今之精锐皆中原人,恐久而消磨,他日难以举事。”

但是,绍兴三年时,宋朝的财政是否能支撑北伐,宋高宗心中没底,吕颐浩搞“月桩钱”造成的动乱,他是看在眼中的。

然后就是,宋高宗的主战,仅仅只是想从伪齐国夺下一些战略缓冲地,比如,所谓“守江必守淮”,东线宋军能把防线前推到淮河一线,宋高宗就无比满意了。

在中线,宋高宗也只是想夺占和稳固荆、襄,能好好护卫两淮的侧翼就行。

这样一来,宋高宗躲在临安(杭州),向北至少能打造出三条防御线,安全问题大大加强,将来跟金国谈判时,底气也更足。

宋高宗的主战只是为此而已,并不想去夺取中原,他骨子里还是害怕金兵的。

因此,吕颐浩提出恢复中原的战略,超过了宋高宗心中主战的底线,他忽视了皇帝真正的心意。

再加上吕颐浩有擅权的迹象,主和的秦桧他排斥,主战的李纲他也排斥,让宋高宗感觉到了一些危险。

于是,吕颐浩再次为相仅两年后,就又被宋高宗罢免。

此后,吕颐浩虽然依旧在各地为高官,但没能再次进入到权力中心,后来再次为相的秦桧也不会让吕颐浩再复出。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06/3127.html

“吕颐浩是谁?他的一生都有什么样的故事?” 的相关文章

康熙死后雍正没有将宜妃封为太妃,原因是什么?

康熙死后雍正没有将宜妃封为太妃,原因是什么?

宜妃是康熙朝早期宠爱的四妃之一。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在清朝,先帝去世后,新继位的皇帝往往会尊封先帝的妃子们为太妃,并把她们的养老工作安排妥当。可是康熙才去世15日,雍正却发上谕,狠狠训斥了康熙的妃子,58岁的宜妃。不光如此,雍正和乾隆在尊封先帝嫔妃时,也都把宜妃排除在外,这是怎么回...

曹操为什么到死都没有能统一天下 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

曹操为什么到死都没有能统一天下 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操为什么终其一生也没能统一天下?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曹操,我国古代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词人。在东汉动荡的末年,曹操纵横捭阖,知人善任,充分发挥手下文臣武将,先后吞并:吕布,袁术,袁绍,刘表,马腾,张鲁等,成为北方最大的军阀。曹操建立了曹...

何进不死汉朝会乱吗 后面还有没有三国战乱

何进不死汉朝会乱吗 后面还有没有三国战乱

如果何进没有死,也许就没有三国之乱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说到三国,就不能不说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何进,东汉最后一个外戚。正因为他的一个重要决定,使得风雨飘摇中的东汉王朝彻底土崩瓦解,变成了群雄割据一方互相混战的局面。引用曹操的一句话:“乱天下者...

顾谭:三国时期东吴太常,特别受太子孙登看重

顾谭:三国时期东吴太常,特别受太子孙登看重

顾谭(205年—246年),字子默,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东吴太常,顾邵之子,丞相顾雍之孙。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顾谭少年时和诸葛恪、张休、陈表同为太子孙登的学友。而顾雍因为高见卓识,特别受太子看重。位在太尉范慎、谢景、羊衟之上,从中庶子转任辅正都尉。赤乌年间,他...

崇祯时期总是会出现缺粮现象,是哪些原因引起的?

崇祯时期总是会出现缺粮现象,是哪些原因引起的?

崇祯,明朝第十六位皇帝,1627年-1644年在位。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朱元璋当年在打江山的时候从白手起家开始,要钱没钱,要粮没粮,要武器没武器。但是他竟然把江山打下来了,也没听他说军粮不够的问题,至少史料上从来没有记载过这样的事情。崇祯皇帝当时虽然遇到了双线作战,既要和清...

甘宁:三国时期东吴大臣,粗野凶狠但厚待士卒

甘宁:三国时期东吴大臣,粗野凶狠但厚待士卒

甘宁(? - 215年),字兴霸,巴郡临江人,三国时期孙吴名将,官至西陵太守,折冲将军。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甘宁少年时在地方上为非作歹,组成渠师抢夺船只财物,崇尚奢华,人称锦帆贼。青年时停止抢劫,熟读诸子。曾任蜀郡丞,后历仕于刘表和黄祖麾下,未受重用。建安十三年(208...

鳌拜当初征战数十年时间 最后为什么会被年少的康熙收拾

鳌拜当初征战数十年时间 最后为什么会被年少的康熙收拾

还不知道:鳌拜征战数十载,为何会被少年时期的康熙惩治?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很多电视剧里都有鳌拜的身影,而鳌拜这个人,大家对他都褒贬不一,首先鳌拜打仗方面很厉害,经常代表国家出战,而且立了很多功,但另一方面鳌拜这个人脾气又很暴躁,似乎管不了自己的脾气,力气也很大,...

刘文静的一生有何作为?他最后为何会被处死?

刘文静的一生有何作为?他最后为何会被处死?

刘文静,李唐王朝的开国元勋、决策集团的核心人物之一,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刘文静是唐朝名相,也是晋阳起兵的重要角色,为促成李渊反隋立下巨大功劳。可以说没有刘文静的督促,李渊后来就不能建立大唐,成为皇帝。那为何李渊还要处死立有大功的刘文静呢一,效力隋朝...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