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历史上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分封了多少人?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6-05)1430

1368年,朱元璋正式称帝、定都南京、国号明。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

明朝开国前后,明太祖朱元璋封赏的开国英烈、勋贵中,有好多兄弟伙的。

朱元璋自己没有亲兄弟帮助打江山,部下中却有不少亲兄弟齐上阵,为建立明朝抛头颅、洒热血,也为自己和家族争取富贵荣华。

其中有那么一部分亲兄弟们在明朝开国后,凭借功劳成为顶级勋贵,或战死后得到了相当级别的追封。

一:郢国公冯国用、宋国公冯胜

冯国用和冯胜是亲兄弟,冯氏本是兄弟三人,但另一人在历史上没有相关记载,应该是早亡或者才干平平。

冯氏兄弟追随朱元璋后,都凭借自己的本事得到了重用。

特别是冯国用,不但文武双全,能给朱元璋提供战略上的建议,后来还被朱元璋委任为亲兵统领,成为朱元璋的心腹之一。

《明史·冯胜(兄国用)传》中记载:

遂命国用典亲兵,委以心腹……宿卫帐中,悉屏旧人,独留国用侍榻侧……累擢亲军都指挥使……

可惜,冯国用很早就病死了,没能熬到明朝开国。

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大封开国功臣时,追封冯国用为郢国公,并“肖像功臣庙,位第八”。

冯胜同样不差,冯国用死后,因其子年幼,故朱元璋安排冯胜接替冯国用,“遂命袭兄职,典亲军。”

此后,冯胜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屡立战功,洪武三年时,冯胜受封宋国公,位列当时受封的六大国公之一。

冯胜一直活到洪武二十八年,然后被朱元璋赐死,罪名不详,“诸子皆不得嗣。”

关于他的死因,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见我写的文章:明史:宋国公冯胜被朱元璋赐死有何隐情?他的罪名为何不能公开?

两百多年后,南明弘光朝时,追封冯胜为宁陵王。

历史上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分封了多少人?

二:郧国公廖永安、德庆侯廖永忠

廖永安和廖永忠在元末于巢湖结水寨自保,掌握着一定规模的水军。

他们投奔朱元璋时,正是朱元璋想渡江南下取集庆(南京),却因为没有船只而头疼时,《明史·太祖本纪》中记载:

太祖谋渡江,无舟。会巢湖帅廖永安、俞通海以水军千艘来附,太祖大喜,往抚其众。

从此,廖永安和廖永忠兄弟成为朱元璋麾下水师中的重要将领。

后廖永安在跟张士诚的部队作战时不幸被俘,因拒绝投降被长期囚禁,后死于张士诚处。

备注:根据相关文献记载,当时,张士诚的弟弟张士德被徐达俘虏,张士诚希望用廖永安换张士德。

但朱元璋因张士德是张士诚身边最重要的谋臣,作用太大,拒绝交换,并将其斩杀,廖永安也就只能牺牲了。

廖永安被俘后,在张士诚处被囚禁长达八年之久,他被囚禁的第六年时,还被朱元璋遥封官职,《明史·廖永安传》中记载:

太祖壮永安不屈,遥授行省平章政事,封楚国公。

但廖永安终究还是死了,明朝建国后,朱元璋多次给廖永安追封,最后追封其为郧国公。

廖永安死后,廖永忠上位,“以永忠袭兄职,为枢密佥院,总其军。”并屡立战功。

特别是在朱元璋跟陈友谅的生死决战“鄱阳湖大战”后,廖永忠以功获得了朱元璋亲自书写的“功超群将,智迈雄师”的评价。、

廖永忠最为人熟知的故事,莫过于跟小明王韩林儿的死因勾连在了一起,《明史·韩林儿传》中记载了一段猜测:

或曰太祖命廖永忠迎林儿归应天,至瓜步,覆舟沉于江云。

有人说这是朱元璋授意的行为,也有说是廖永忠私下猜测朱元璋的心意。

至于真相究竟如何?大家自行判断,反正朱元璋是说廖永忠擅自揣测。

洪武三年,朱元璋封功臣时,因小明王之死,故意降低了廖永忠的封爵,只给他封了德庆侯,《明史·廖永忠传》中记载:

及大封功臣,谕诸将曰:“永忠战鄱阳时,忘躯拒敌,可谓奇男子。然使所善儒生窥朕意,徼封爵,故止封侯而不公。”

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廖永忠被赐死,“八年三月坐僭用龙凤诸不法事,赐死,年五十三。”

至南明弘光朝时,廖永忠被追封为庆国公,显然,后人认为廖永忠的罪名不实,可以 *** 。

三:江阴侯吴良、靖海侯吴祯

吴良和吴祯都名列朱元璋起家时的嫡系“淮西二十四将”中。

洪武三年时,吴良受封江阴侯,吴祯受封靖海侯,一门双侯,吴氏眼看着就要大兴。

兄弟二人都得以善终,但他们死后,吴家却因各种原因,爵位陆续被废除。

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吴祯病死,被追封为海国公,其子吴忠袭爵靖海侯。

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吴祯被认定成胡惟庸党羽,靖海侯的爵位被废除。

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吴良病死,被追封为江国公,其子吴高袭爵江阴侯。

吴良这一支吴家勋贵安然度过了洪武朝,没有被牵连进任何大案中,吴祯被追认是胡惟庸党羽时,吴良的子女也没有被牵连。

但到永乐朝时,吴高因罪被弹劾,江阴侯的爵位被除,成为平民。

四:虢国公俞通海、南安侯俞通源、越巂侯俞通渊

俞家这一门三兄弟上面还有个父亲俞廷玉,他们家是父子、兄弟齐上阵。

俞家父子也是朱元璋准备渡江攻打集庆时,跟廖永安兄弟一起来投奔的。

俞廷玉在明朝开国前就战死了,朱元璋称吴王时,就追封其为河间郡公。

兄弟三人中的老大俞通海也是在明朝开国前战死,被追封为豫国公。

洪武三年,朱元璋又将俞通海改封为虢国公。

俞通源在洪武三年被封为南安侯,至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时善终,他的儿子当时因身患重病,暂时没能袭爵。

但仅仅过了一年,俞通源就被追认成胡惟庸余党,朱元璋没有牵连他的家人,但爵位被废除。

父子四人死了三个,还剩下个老幺俞通渊。

俞通渊不是明朝开国功臣,没有战功,本来没有爵位。

历史上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分封了多少人?

但等到俞廷玉、俞通海、俞通源都不在了后,朱元璋想起俞家功劳不小,不能就怎么没落了。

因此,朱元璋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给俞通渊封了爵,“太祖念廷玉、通海功,二十五年封渊越巂侯。”

俞通渊的爵位在他获得后的第二年就因罪被废,到建文朝恢复,后俞通渊于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在“靖难之役”中战死。

不幸的是,俞通渊的几个儿子,在不长的时间内全部陆续病死,他的二哥俞通源的儿子是个病秧子,他的大哥俞通海本就无后,俞通渊的爵位竟然一时无人能够继承。

因此,明成祖朱棣登基后,俞通渊的越巂侯爵位也不废而废。

俞通渊的侄孙,俞通源的孙子们长大后,从宣德朝开始,几次要求袭爵,都被当时的皇帝们拒绝。

毕竟,俞通渊是在反明成祖朱棣的战争中战死的,朱棣的子孙们懒得为俞家开恩。

所以,俞家的爵位,最终一个都没有传承下去。

五:巩昌侯郭兴、武定侯郭英

郭家一门是五个兄弟,老大早亡,老二没什么本事,历史记载不详,老五郭德成无爵,主要是老三郭兴、老四郭英出头。

郭家属于外戚家族,跟朱元璋的关系非同一般。

早在朱元璋还没有发迹时,郭氏兄弟的父亲郭山甫就相中了朱元璋,并主动把女儿郭宁莲送给朱元璋为妾,并让几个儿子都跟随朱元璋创业。

因此,朱元璋对郭家是相当感恩的,郭家父子、兄弟都因此受益,明朝开国后,郭家全部得到了富贵。

当然,朱元璋跟郭宁莲之间深厚的感情也起了相当的作用。

明朝开国后,郭宁莲受封宁妃,为朱元璋生育有子女,在马皇后和李淑妃(马皇后病死后是她掌管后宫)死后,还一度主掌皇宫事务,深受朱元璋的信任。

郭氏兄弟的父亲郭山甫被朱元璋封为营国公(包括祖父、曾祖父也都被追封为营国公)。

郭兴和郭英均名列“淮西二十四将”名单中。

郭兴于洪武三年受封巩昌侯,这还是他因罪被压制的结果,“兴以不守纪律,止封巩昌侯”。

郭英崛起的晚一些,到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才因功受封武定侯,当年,郭兴病死,这可能也是朱元璋给郭英爵位的一个原因。

郭兴死后被追封为陕国公,但他传下来的世袭的巩昌侯爵位于洪武二十三年被废除,原因是他被牵连进了胡惟庸案。

郭英直到永乐元年才病死,死后被明成祖朱棣追封为营国公。

郭氏兄弟中,最后挑大梁的就是郭英及其后人,他有十二个儿子和六个女儿。

其中,长子郭镇娶了朱元璋的女儿永嘉公主,两个女儿分别嫁给了朱元璋的儿子辽王朱植和郢王朱栋。

历史上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分封了多少人?

次子郭铭的女儿郭氏后来还成为明仁宗朱高炽的贵妃,从郭宁妃算起,郭氏三代都跟朱家皇族结亲。

郭英的后人郭勋在嘉靖朝时,还一度从世袭的武定侯升为翊国公,权倾朝野,但后来因罪被嘉靖皇帝干掉了,世袭的爵位也丢了。

六:郑遇霖、荥阳侯郑遇春

郑遇霖和郑遇春都是以勇猛而闻名,“郑遇春,濠人。与兄遇霖俱以勇力闻。”

他们兄弟二人只有一个有爵位,但因他们都名列“淮西二十四将”,所以也将他们写入本文的盘点中。

郑遇霖早早战死,无爵,郑遇春于洪武三年因功受封荥阳侯。

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郑遇春因罪被除爵,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朱元璋又给他复了爵位。

洪武二十三年,郑遇春被追认成胡惟庸党,人被杀,爵位被废除。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506/3270.html

“历史上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分封了多少人?” 的相关文章

孙权继位下的东吴局势是什么样的?

孙权继位下的东吴局势是什么样的?

吴国三国之一,是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权,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江东基业创立人孙策遭遇刺杀,后伤重不治身亡。临终前,孙策把江东之主的位置传给了18岁的弟弟孙权,并叮嘱他要:“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由此,孙权正式以一方诸侯的身份走上历史舞台。当时...

荀勖:曹魏至西晋时期大臣,为人谨慎,善于逢迎

荀勖:曹魏至西晋时期大臣,为人谨慎,善于逢迎

荀勖(xù)(?~289年),字公曾,颍川颍阴人。三国至西晋时音律学家、文学家、藏书家,西晋开国功臣,为东汉司空荀爽曾孙。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荀勖少年时聪慧好学。初仕于魏,为大将军曹爽掾属,后迁中书通事郎。曹爽被诛后,历任安阳令、骠骑从事中郎、廷尉正等职。...

传闻康熙第一次见到孙子乾隆,被惊的放下酒杯

传闻康熙第一次见到孙子乾隆,被惊的放下酒杯

传闻康熙第一次见到孙子乾隆,被惊的放下酒杯,这件事是真的吗?乾隆有哪些特殊之处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乾隆皇帝是古代统治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他在位60年,禅位后又训政3年,实际统治清朝长达63年的时间。乾隆皇帝在位期间,清朝不但达到了...

曹操到死都没有对司马懿 曹操是下不了手还是另有打算

曹操到死都没有对司马懿 曹操是下不了手还是另有打算

曹操临死前为何不除掉司马懿?曹操是怎么想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说到三国时期曹魏大老板,也就是曹操,或许让无数人一下子便想到了一句话,“宁教我负天下人 休教天下人负我”,此话乃是曹操所讲。曹操这句话虽然已经说了将近2000年了,但是从他的这句话...

司马懿拒绝后人为他扫墓,是因为什么?

司马懿拒绝后人为他扫墓,是因为什么?

三国时期的名人司马懿,可谓是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于首阳山为土藏,不坟不树;作顾命三篇,敛以时服,不设明器,后终者不得合葬。这是司马懿临终前立的遗嘱。作为三国时期的流量人物,司马懿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谋略家,按理说这样的人物在死后必...

汉武帝当初要想改革 最后为什么会不了了之

汉武帝当初要想改革 最后为什么会不了了之

还不知道:汉武帝想要改革变强,为何最后会不了了之呢?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中国的许多朝代,都是靠着改革才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在春秋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创造了一个统一的国家,又如魏文帝推行汉化,他的改革让鲜卑人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野心勃勃的汉武帝,也曾试图用一种新的方...

有哪些与王旦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有哪些与王旦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王旦(957年-1017年10月2日),字子明。大名府莘县人,北宋初年名臣,兵部侍郎王祜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王旦登进士第,以著作郎预编《文苑英华》,累官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澶渊之战时,权任东京留守事。景德三年(1006年)拜相,并监...

刘基是什么出身?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刘基是什么出身?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刘基字伯温,明朝开国元勋。接下来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刘基(字伯温)是朱元璋的重要谋臣,辅佐他统一天下,因此被朱元璋称赞为当世张良。但刘基最后遭人投毒,不得善终。那刘基是如何为明朝建功立业,又是被何人害死的呢一,效力元朝刘基为南宋名将刘光世后人,自小就聪明好学,被其老师郑复初称为大才。元文宗...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