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汉景帝杀晁错是为了阻止七国之乱?真相是什么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6-07)98

七国之乱是发生在中国西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没错,汉景帝就算杀了建议削藩的晁错,吴王刘濞等七国的叛乱,也不会停下脚步。这一点,汉景帝在杀晁错之前,他就已经知道是这个结果了,可他依然还是杀了晁错,而且用“腰斩”这样一种残酷的刑法来杀晁错。那么汉景帝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汉景帝杀晁错依然不能够阻止七国的叛乱,这其实是当时众人的普遍看法。

有人可能会说,不对呀,当时袁盎等人不是在积极怂恿汉景帝杀晁错吗?不是他们认为杀掉晁错就可以阻止七国之乱吗?

其实,袁盎等人之所以建议杀掉晁错,他们的目的是想上位。也就是说,是想取代晁错,成为朝廷中最有权势的人。

这一点,汉景帝也是心知肚明的。

我们再来看看,为什么说汉景帝明白杀掉晁错也不能阻止七国之乱。

汉景帝杀晁错是为了阻止七国之乱?真相是什么

其一,任何情况下,吴王刘濞都不会停止造反。

吴王刘濞准备造反,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他绝对不会无功而返,更不会束手就擒。

汉景帝还是太子的时候,因为打死了刘濞的儿子,从那一刻起,刘濞就有了造反之心。而且此后,他在国内做了充分的准备。他利用盐铁的便利,打造武器,屯集粮草,训练士卒。接着,他便会按照计划举事。

也就是说,不管汉景帝采不采纳晁错的意见进行削藩,刘濞都是会造反的。只不过汉景帝的削藩,推了他一把而已。

而当他已经举事以后,他就不可能再停下来了。因为他已经做过“谋大逆”的事情,这对他来说已经是死罪。如果停止造反,也许他暂时不会受到汉景帝的处罚,但是从此他会一直生活在提心吊胆之中,担心某一天汉景帝就宣他去长安。如果他拒绝了汉景帝的召唤,那么这就是欺君之罪,是死罪;如果他听从了汉景帝的召唤,那么到了长安以后,可能汉景帝随便一碗毒酒,就把他给结果了。总之怎么都是死。

所谓“开弓没有回头箭”,说的就是吴王刘濞的这种状态。

其二,任何情况下,汉景帝都不会停止削藩。

汉景帝不会停止削藩,是因为他明白,藩王对中央政权的威胁是非常大的。如果停止了削藩,那么这个国家就有可能重新陷入四分五裂。

削藩这样的工作,是从刘邦就开始做起来了。刘邦是不可能完全实现削藩,但是从刘邦到汉惠帝到汉文帝再到他,削藩这个工作是一步步做下来的,是不可能停止的。

再一点,汉景帝并不是打不赢吴王刘濞。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七个国家一起造反。但是除了刘濞以外,其他人都只能算是乌合之众。而且当时的中央政权其实是很强大的。当年刘邦面对那么强大的异姓王,都能够一个一个地剪灭他们,何况是到了汉景帝时期,中央政权已经十分强大,地方政权,早已不足为惧了。

再说了,这仗还没有打呢,汉景帝怎么可能就忙着认输了。

其三,汉景帝绝对不能容忍造反之事。

这在古代任何时候,都是君王们特别重视的一个问题。如果谁要造反,皇帝立马就妥协,杀掉自己的人向造反者示好,那以后可能谁都敢举旗造反了。这样的话,国家还不乱套了?

汉景帝是一个聪明人,他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当然不会带坏这个头。

汉景帝杀晁错是为了阻止七国之乱?真相是什么

那么,既然汉景帝在杀晁错之前,就已经明白,杀掉晁错也不能够阻止七国的叛乱,他为什么还要杀晁错了?

我认为,道理只有一个,那就是汉景帝杀晁错的目的,是把刘濞逼到绝路上去。

这话怎么理解呢?

很简单。你刘濞不是打着“清君侧”的名义造反吗?你不是认为我的身边有晁错这样的奸臣吗?好呀,那我把奸臣晁错给杀掉,而且用“腰斩”这种严酷的刑罚来惩罚他。你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如果我杀掉了晁错,你还要动兵,只能说明你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清君侧”,而就是为了造反。这样一来,我要打你,也就理直气壮了。

而结果正如汉景帝判断的一样,当他杀掉晁错以后,吴王刘濞果然没有停顿下来。而汉景帝立刻让周亚夫主持军队进行讨伐,很快就平定了七国之乱。

由此可见,晁错不过就是汉景帝手中的一个棋子而已。汉景帝对待帮助过他的人,如此冷漠薄情而残忍,也可以看出古代帝王的心思有多么的可怕。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506/3574.html

“汉景帝杀晁错是为了阻止七国之乱?真相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乾隆继位后,是如何治理国家的?

乾隆继位后,是如何治理国家的?

弘历,清朝第六位皇帝,在位六十年,年号“乾隆”。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清朝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二月,康熙皇帝幸圆明园,时年十一岁的皇孙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受父命谒见康熙。康熙见到乾隆后,异常喜爱,不但马上将其接进皇宫养育,还亲自为其授课,对他的态度更是...

诸葛亮死后蜀汉还坚持了近30年 刘禅能力有那么强吗

诸葛亮死后蜀汉还坚持了近30年 刘禅能力有那么强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蜀汉在诸葛亮去世后能存续三十年是因为刘禅不弱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蜀汉是东汉末年由刘备建立政权,虽然自诩为汉室正统。但他实际上却是三国之中最弱的一方,曹魏坐拥江北十余州,孙吴也有江南三州。蜀汉之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根本没有资格作为一个独立国家存在...

明宣宗朱瞻基在历史上都有哪些爱好?

明宣宗朱瞻基在历史上都有哪些爱好?

明宣宗朱瞻基,明朝第五位皇帝,年号宣德。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聊斋志异》中说:“宣德(明宣宗朱瞻基的年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显然,朱瞻基爱促织是出了名的。除了这个爱好,朱瞻基还有鲜为人知的、更高雅的兴趣—文艺。朱瞻基出生后,明成祖朱棣觉得这个孙子长得非常像自己...

宋仁宗对曹皇后为什么那么残忍?真的毫无感情吗?

宋仁宗对曹皇后为什么那么残忍?真的毫无感情吗?

宋仁宗对曹皇后为什么那么残忍?虽贵为皇后,但曹氏却从未被皇帝恩宠过,宋仁宗对曹氏真的毫无感情吗?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曹皇后出身名门望族“真定曹氏”,她的祖父是北宋开国功勋曹彬,是宋太祖最信任的臣子,也是一位忠心宽和之人。因此,整个曹家备受宋朝皇室的关注。出身于这样的世...

于谦和岳飞相比 于谦的贡献真的比岳飞还要大吗

于谦和岳飞相比 于谦的贡献真的比岳飞还要大吗

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对于中国历史的走向,为什么说于谦的贡献要远大于岳飞,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1,岳飞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南宋时期抗金名将、与韩世忠、张俊、刘光世并称为南宋四大将,并位列首位。怒发冲冠,...

李继勋为北宋做出了哪些贡献?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李继勋为北宋做出了哪些贡献?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李继勋,北宋名将、宋太祖“义社十兄弟”之一。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他因为年龄最大,所以为十兄弟之首。李继勋也在十人之中升职最快,最先成为节度使。那李继勋是如何为后周与北宋建功立业的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一,早年从军李继勋早年从军,跟随后汉天雄军节度使郭威,在他手下担任护卫。广顺元年(...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 郭嘉真的比诸葛亮还要厉害吗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 郭嘉真的比诸葛亮还要厉害吗

对郭嘉不死,卧龙不出,郭嘉这个强项,竟是诸葛亮致命弱点?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人才辈出,谋士更是数之不尽,其中诸葛亮与郭嘉,分属于刘备与曹操两个对立的阵营,也都是重要谋士,因此常常被拿来比较,后世更有“国家部四,卧龙不出”之说,那么郭嘉真的比诸葛亮厉害吗?“郭嘉...

雍正设立秘密建储的用意是什么?

雍正设立秘密建储的用意是什么?

雍正帝是清朝自入关以来的第三位皇帝,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雍正上台以后,对天下宣布,他确立皇位继承人的办法,将采用“秘密建储制度”。雍正在宣布了这一决定以后,就把他的皇位继承人的名字,写在圣旨上,接着把圣旨放在“正大光明”匾额后面,从而完成了他所说的程序。但实际上,雍正自己首先违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