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朱轼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6-08)98

朱轼(1665-1736年),字若瞻,一字伯苏,号可亭,瑞州府高安县艮下村人,系坡山始祖茂公派下第十六世孙。清朝中期名臣,著名史学家,乾隆帝师傅。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康熙三十三年,中进士,选为庶吉士。居官廉洁,刚正不阿,颇具惠政。历仕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官至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兼吏兵二部尚书。颇具惠政,世人颂其“束其励行,通经史百家”。乾隆元年,卒,时年七十二岁,谥号文端。次年归葬故里,乾隆帝御赐“帝师元老”。

朱轼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人物成就

乾隆帝师

帝师,皇帝的老师。帝,本文指的是清代为帝60年、创“乾嘉盛世”的乾隆皇帝,在这指的是乾隆皇帝的老师高安人朱轼。在高安,至今流传着和乾隆的故事。朱轼在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担任大臣,是三朝元老。皇四子爱新觉罗·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初入学,雍正命朱轼为师,在懋勤殿设讲坛,行拜师礼。朱轼对弘历的要求很严,连雍正也觉得过分了,就对朱轼说:“教也为王,不教也为王。”意思是说,对皇子,教育他做王,不教育他也做王,先生何必这么严格呢?朱轼答道:“教则为尧舜,不教则为桀纣。”意思是说,教育好他,就可以使他做尧舜那样的贤君,不教好他,就会成为夏桀、商纣那样的暴君。雍正见说得有理,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乾隆做了皇帝后,非常感激和尊重他的老师,曾亲自到高安来问候朱轼,朱轼用四盘二碗宴请皇帝,菜谱是:腊肉、肉皮、粉丝、闽笋四盘猪脚或冻鱼,肉圆子或薯粉圆子为二碗。这种筵席,一直在高安流传下来,人们称为“朱公席”。

政绩显著

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就在30岁时,朱轼考中进士,担任潜江知县,有德政,以清廉审慎著名,后来又任陕西学政、浙江巡抚等地方长官。任浙江巡抚,上任伊始,便把“清吏治,正风俗”做为急务。他说:“查吏莫先于奖廉惩贪,厚俗莫要于去奢崇俭。”就是说,要考察官吏,没有比奖励廉洁惩办贪污更重要的;要使风俗淳厚,没有比禁止奢侈、崇尚更要紧的。他下令取消巡府衙门的额外摊派,精简巡府的出入仪仗队。他办理政事十分勤勉,重要的事情一定要亲自办、亲自过问。因为他自奉廉洁,以身作则,把境内治理得井井有条,号通国之一。特别是他治海水,更是功绩著显。

清代,海宁、上虞一带多是海患,海潮给人民造成了灾难。在元代、明代筑提塘,提基尽是浮沙,多次崩塌。朱轼经过实地考查,反复研究,认为只有采用“水柜法”筑石堤,才能保持永久。所谓“水柜法”就是用松树、杉树等耐水木材,做成长丈余、高四尺的水柜,内塞碎石,横贴堤基,使其坚固,再用大石高筑堤身,附提别筑坦坡,高度大约为提身的一半,仍然用木柜为主干,外面砌巨石二三层,用来保护提脚,从此以后海担坚固,沿海的老百姓免除了水患。

康熙五十九年,朱轼任都察院长官左都御史,雍正三年授文华殿大学士,这就是担任宰相的职责了。朱轼救济灾民,安定社稷,保卫巩固边疆,都作出了贡献,成为了一代名臣。朱轼擢左都御史。六十年,山西、陕西大旱,朱轼差往山西劝粜给赈。他严惩贪官污吏,奖励富户、绅士捐献粮钱,救济灾民。他还组织劳力整治漕河水道,停收米船课税,以利粮食流通责任地方官设厂医治患病灾民。此后疏请山西建立社仓以备荒歉;大兴水利,引泉灌田,民受其利。

乾隆时,充世宗实录总裁,命协同总理事务。卒赠太傅。朱轼跻身相位,当朝一品,得到康熙帝的赏识、雍正帝的重用、乾隆帝的倚重,是康、雍、乾三世“恩宠极人臣之分”的显赫人物。

雍正元年,御赐“朝堂良佐”匾和题诗扇面,转迁吏部尚书,晋加太子太保,又加太子太傅,雍正视其为左右手。

朱轼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其他影响

朱轼出身于高安的一个农家,自幼苦读寒窗,通晓经史百家,是著名的经学家、文学家。历任潜江知县、陕西学政、奉天府尹、浙江巡抚、左都御史。雍正时,充圣祖实录总裁,拜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兵部尚书。

朱轼一生秉承“皇权专制加道德教化”为自己的政治主张和为官之道。在他出任潜江知县之治,认为教民易俗莫如圣谕十六条,即援用楚中乡语,注为训解,每月朔望,宣讲四乡。无论他在何处为官,都必强 *** 育的重要,办书院崇尚儒学。他三主会试,以“读对贤书而能发明其义蕴”为选才标准,在浙江任上刊印颁发了《大戴礼记》《仪礼节略》以及《张子全书》《颜氏家训》《温公家训》等书,使浙江风俗为之一变。

朱轼为官清廉刚正、望正朝端。时,康熙推崇朱熹学说,朱轼为当时朝廷御用程朱学派的重要代表。他生活俭朴,高安民间旧时流行的酒席“朱公席”,待客时多为四盘两碗,据说是朱轼宴请乾隆时所创。

朱轼还主张“民本”,“民可载舟,民可覆舟”。他在潜江,下车伊始,即下免粍之令,正供之外无丝毫多取。朱轼关心民生,对于营田水利各节,筹划举措,都事必躬亲。他在浙江督修海塘,多所创造,海宁、上虞等县常患海潮,朱轼采用“木柜法”作堤基,从而堤塘坚固,潮患免除,民则安之,所以人言“朱轼所修不塌”。

二百多年过去了,在二十世纪末的今天,人们只能从他留下的文稿,他的手书,以及碧落桥连同他的墓地等为数不多的文物中来凭吊这位为民兴利,为国选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朝堂良佐”。诗人袁枚有《朱文端公墓下之作》:“鹓鹭曾居之一班,衣冠常惹御香还。独将经术勷三圣,自起清风播九寰。玉魂骑箕苍昊上,石麟沐雨翠微间。寻思几滴西州泪,仰止松揪不忍攀”。朱轼的故事将永远流传下去,从采茶戏《南瓜记》里唱下去 。据史料考证,朱轼一生居官廉洁,刚正不阿,处事公正,执法严明,赈济灾民,广施惠政,被百姓称为“大清官”,他巡抚浙江,政绩更著,时称“轼持风谦,以身作则,境内之治,号通国之一。”是列入清史的显赫重臣和著名政治家之一。查同治《高安县志》记载,雍正皇帝曾于1723年赐与朱轼“朝堂良佐”御匾一块,以表示当朝皇帝对他的器重和信赖之情。

朱轼不但是历史上对政治有重大建树之杰出人物,而且还是一位博学多才、著述丰富、潜心教育、善育英才的著名史学家和教育家。他曾先后被雍正、乾隆皇帝召充为《圣祖实录》《世宗实录》总裁,其传世之作《周礼注解》《周易注解》《文端公集》以及《春秋钞》《历代名臣传》《历代名儒传》《仪礼节要》等至今在我国文史学术界影响甚大。乾隆帝在给朱轼的祭词中称“朱轼学术端醇,器资凝厚,早登词苑,蜚声著作之庭”。

在教育上朱轼不但培养出了乾隆皇帝这一文武兼备、治国称雄的杰出人才,而且在振一代文风、严格科举制度、兴办各类书院、选拔优秀人才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为此,雍正帝曾将一面优质苏州折扇贡品赐给朱轼,并在扇面上题诗一首以表彰。诗云:高岳生良佐,兴朝瑞老臣。南昌持藻鉴,北斗重权衡。忠岂唯供职,清能不近名。眷言思共理,为国福苍生。

朱轼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这把御扇一直被朱轼后裔珍藏下来,“文革”前捐献给当地人民 *** ,现收藏在高安市档案馆,高安市博物馆存有复制件。

朱轼御扇现仅存扇面,该扇面淡烟黄色底,洒金“皇榜纸”质,白宣精工裱托,色泽清丽。扇面横长54.5厘米,纵28厘米,右起竖书翰墨13行,题诗一首计字五十个于上,每字2—2.5厘米见方,书法圆润秀发,似仿松雪体,每行字数不一,疏密有致,颇具美感。题诗首字旁铃长条朱文印,诗后署“御笔赐尚书朱轼”一行,并铃雍正帝朱文御印2方。整个扇面完整无损,字迹清楚,印文可辨。据有关文物专家鉴定,确认此扇面为国家珍贵文物,对研究朱轼生平及其清代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轶事典故

朱轼出身于高安的一个农家。《朱氏宗谱》上曾记有北宋元丰年间,苏轼曾在赴筠州(后改瑞州)看望弟弟苏辙的途中,慕名游览过艮溪里,于是,流经艮溪里的河,便改叫苏溪河,艮溪里的山,也改叫坡山。艮溪里人以苏轼游此而认为是一大殊荣,对苏轼推崇备至。这种尊崇,也给朱轼以极大的影响。为此,他把学名取为朱轼。

后裔捐扇

朱轼后裔在捐扇时介绍了这面御扇记载的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雍正朝某年科考,皇帝钦定朱轼为主考官,侍郎刘碧为副主考官。

开考前一天,雍正帝密召两主考官定下考题。当天下午,国舅命其亲信给正副主考官各送来黄金、锦缎等贵重礼品,意欲请主考关照他的儿子,与此同时,刑部、工部、户部等一些官员也分别送来不少礼品,均请求主考官关照其亲朋好友。刘碧贪财将考题泄露,朱轼却连夜带全部礼单、礼品进宫禀告皇帝,雍正大怒,立即要治罪刘碧和国舅等官员。朱轼则请雍正帝暂不处理人事,先将考题重新出过。结果考后国舅等送礼官员亲属子女名落孙山,而考中者尽为文章锦绣、见解独特的优秀人才。雍正帝为此赞赏朱轼“尽拨佳文、摒除弊端”,并赐题诗御扇于朱轼,以示奖赏。从御扇题诗首句“高岳生良佐”与雍正帝曾赐朱轼御匾“朝堂良佐”这一语气分析,此御扇为雍正帝赐赠朱轼完全可信。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506/3629.html

“朱轼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的相关文章

诸葛亮死后为什么要口含七粒米 诸葛亮有什么用意存在

诸葛亮死后为什么要口含七粒米 诸葛亮有什么用意存在

对三国诸葛亮死的时候,为何口含七粒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我们谈起三国时期,一定会被那段时期所发生的事迹所惊艳。事实也的确如此,在那段时期里一些经典人物用他们自己的行动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传奇故事,也让那个乱世增添了靓丽的一笔。而我们谈起三国里的人物时,大...

历史上张良是个什么样的人?品性如何?

历史上张良是个什么样的人?品性如何?

作为中国历史上鼎鼎大名的谋士之一,很多人都知道张良的事迹,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张良,字子房,汉初三杰之一,智慧的化身。懂得功成身退,是汉初三杰唯一独善其身的,没有受到猜疑迫害。刘邦称赞他“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后世评价颇高,被...

苏麻喇姑未嫁的原因是什么 苏麻喇姑真的是为了康熙吗

苏麻喇姑未嫁的原因是什么 苏麻喇姑真的是为了康熙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苏麻喇姑一生未嫁,真的是为了康熙皇帝吗?里面有什么原因?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1。《康熙王朝》中的故事有一部很经典的电视剧《康熙王朝》,相信不少人都看过,令人深刻的便是里面康熙皇帝和苏麻喇姑的故事。在电视剧中,苏麻喇姑和玄烨青梅竹马,两人从小关系就...

年羹尧被贬为杭州将军是什么级别 这个官职权力很大吗

年羹尧被贬为杭州将军是什么级别 这个官职权力很大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年羹尧从大将军被贬为杭州将军,这是属于什么级别?有多大权力?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雍正三年(1725年)名将年羹尧与雍正君臣失和,被从抚远大将军和陕甘总督的职务上改任为杭州将军,因此都认为年羹尧属于被雍正贬官了,其实年羹尧出任的杭州将军从官级上来说...

诸葛亮为何要坐在轮椅上?原因是什么?

诸葛亮为何要坐在轮椅上?原因是什么?

诸葛亮,东汉末年人物,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在民国时期之前,中国经历了二十多个朝代,每个朝代都出现过很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许许多多堪称“智多星”一般的人物,曾在古代史中留下过绚丽的诗篇。而在这些灿若繁星的历史人物中,三国时期的诸葛亮绝对是非常明亮的那一颗。苏东...

裴松之:东晋至刘宋时期官员、史学家,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裴松之:东晋至刘宋时期官员、史学家,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裴松之(372年~451年),字世期,河东郡闻喜县人,东晋、刘宋时期官员、史学家,为《三国志注》的作者,与其子裴骃、曾孙裴子野“史学三裴”之称。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裴松之出身世代公卿的士族河东裴氏,八岁熟知《论语》《毛诗》,初仕东晋,历任殿中将军、员外散骑侍郎、故鄣县...

春秋时期有哪些被史籍记载的女性,她们有哪些事迹?

春秋时期有哪些被史籍记载的女性,她们有哪些事迹?

春秋时期有不少美女,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1。夏姬夏姬(约公元前640年前后―?),姬姓,名“少(上孔下皿)”,春秋时期郑国公主。夏姬是郑穆公的女儿。夏姬是春秋时代公认的四大美女之一,与多位诸侯、大夫通奸,引出一连串的历史事件。史载她三次成为王后、先后七次嫁给别人为夫人...

都是五子良将之一,于禁有假节钺而张辽没有,是为何?

都是五子良将之一,于禁有假节钺而张辽没有,是为何?

假节钺代表皇帝的出行,凡持节的使臣,就代表着皇帝亲临,象征皇帝与国家,可行使相应的权力。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曹操手下有五子良将,分别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五子良将个个能征善战,统兵打仗都不含糊,曹操都非常重用他们。这里面,于禁是五人中,唯一的一个假节钺,其余四位都是假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