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刘文静的一生有何作为?他最后为何会被处死?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6-09)88

刘文静,李唐王朝的开国元勋、决策集团的核心人物之一,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

刘文静是唐朝名相,也是晋阳起兵的重要角色,为促成李渊反隋立下巨大功劳。可以说没有刘文静的督促,李渊后来就不能建立大唐,成为皇帝。那为何李渊还要处死立有大功的刘文静呢

刘文静的一生有何作为?他最后为何会被处死?

一,效力隋朝

刘文静是隋朝大臣刘韶之子,因刘韶为大隋战死沙场,所以他得以承袭父亲的官爵,获封仪同三司。刘文静长得身材高大,既有才干,又很有谋略,但是一直未得朝廷重用,只是担任晋阳县令。刘文静与晋阳宫监裴寂交好,经常同吃同睡。裴寂见天下大乱,对刘文静叹息说:“你我官小职卑,都没有什么财产,又遭逢乱世,以后该怎么办?”刘文静回答说:“天下虽然大乱,但只要你我二人齐心协力,不愁以后不能富贵。”

二,谋划反隋

大业十三年(617年),隋炀帝任李渊为太原留守,命他镇守太原。刘文静看出李渊胸怀大志,便与他结为好友。刘文静又看到李渊之子李世民很有才能,认为他年少有为,以后一定能成就像刘邦、曹操那样的大业。裴寂则对李世民没那么重视,认为他并非是刘邦、曹操那样的枭雄。

隋炀帝因为刘文静与反隋的李密是亲家,便让李渊将其抓捕。李世民有意反隋,便秘密去找刘文静商议此事。刘文静高兴地说:“天下大乱,不是商汤、周武那样的明主,不能安定天下。”李世民回答说:“你怎么知道没有,只是普通人不能分辨罢了。我今天来看你,正是为了和你商议天下之事,希望你好好地为我出谋划策。”

刘文静说:“现在李密包围洛阳,皇上躲在江都,到处都被反贼占据,只有真龙天子才能安定天下。只要有人能顺应天意,首倡义兵,一定能安定天下。现在太原百姓都畏惧盗贼,躲入城中。我当过数年县令,对其中的英雄豪杰十分了解,只要我振臂一呼,就会有十万人响应。令尊唐公手下也有数万精兵,只要你发布号令,没有人不敢听从?这样我们趁虚而入,夺取关中,号令天下,不到半年,就能成就帝业。”

李世民听了十分高兴地说:“你的计划正合我的心意。”于是秘密联络英雄豪杰,准备反隋。李世民准备妥当,时机也已经成熟,担心父亲李渊不肯反隋,于是忧心忡忡。刘文静见李渊信任裴寂,便想通过裴寂之口鼓动李渊,于是把李世民介绍给裴寂,三人一其策划反隋。

刘文静的一生有何作为?他最后为何会被处死?

三,晋阳起兵

隋炀帝因为太原副留守高君雅败给突厥,便命人将李渊囚禁。刘文静与裴寂趁机对李渊进谏说:“现在天下大乱,皇上却对唐公心怀猜忌,把别人的过错怪罪到唐 *** 上。事情已经十分危急,希望唐公早做决定。晋阳之地兵强马壮,府库充盈,正是上天赐给唐公的良机,借此成就大业。关中富饶,代王年幼,豪杰纷纷起兵反叛,百姓无所适从。只要唐公首倡义兵,西入关中,还怕不能成就大业吗?”李渊听从,于是坚定了反隋信心,与刘文静、裴寂、李世民做了详细谋划。

李渊命刘文静假传诏命,称隋炀帝要再次调集大军,讨伐高句丽。晋阳百姓因此忧心忡忡,对隋朝更加不满。刘文静又趁机劝裴寂说:“你没听说过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吗?唐公之命符合图谶,天下闻名,为何屡屡拖延,给自己留下灾祸。你应该劝唐公早些起兵,一旦你私自派宫女服侍唐公的事情泄露,恐怕你和唐公会人头落地。”裴寂听了十分害怕,于是多次催促李渊起兵。

刘武周在马邑起兵反隋,投靠突厥,逼近太原。李世民与刘文静等人便以抵御刘武周为名,招募士卒,同时调出晋阳库存财物作为反隋之用。太原副留守王威、高君雅对李渊的所作所为心怀疑虑,便想除掉李渊。刘世龙得知此事,便秘密告知李世民。李世民便与刘文静商议除掉王威、高君雅之计,派人诬告二人谋反。

李渊与王威、高君雅在晋祠议事,刘文静与刘政会便声称有大事禀报,有人想要谋反。李渊便让刘政会将状纸交给王威、高君雅二人观看,刘政会不肯,声称谋反的便是二人。李渊故意吃惊地说:“怎么会有这种事!”然后询问王威、高君雅是否为真,二人称谋反的就是刘文静与刘政会,刘文静于是派人把王威、高君雅关押。

不久李渊在晋阳起兵,自称大将军,封刘文静为军司马。刘文静劝李渊以迎隋炀帝回长安为名起兵,同时派人结好突厥。李渊听从,于是派刘文静出使东突厥。始毕可汗问刘文静说:“唐公为何起兵?”刘文静回答说:“隋文帝废长立幼,传位杨广导致天下大乱。唐公作为大隋外戚,不忍心看着天下大乱,想要起兵拥立明主。希望与可汗一起攻入关中,人口土地归唐公,金银财宝归可汗。”始毕可汗大喜,派人支援李渊,又送好马千匹。

李渊见东突厥支援精兵良马,十分高兴,称赞刘文静立了大功。李渊派刘文静为先锋,让他攻打潼关。隋将屈突通派部将桑显和抵御刘文静,双方苦战半日,隋军占据优势。刘文静认为桑显和占据优势,一定会有所懈怠,便派奇兵突袭,大败桑显和。屈突通见大军惨败,便让桑显和镇守潼关,自己前往洛阳。结果屈突通一走,桑显和就投降刘文静。刘文静派人追击屈突通,将其抓获。李渊大喜,封刘文静为司马、光禄大夫、鲁国公。

四,鸟尽弓藏

刘文静的一生有何作为?他最后为何会被处死?

武德元年(618年),李渊登基称帝,封刘文静为纳言。李渊经常邀请大臣一起吃饭,刘文静进谏说:“皇帝尊贵的如同天上的太阳,不应该与大臣过于亲近,言谈中还互相称呼名讳,这样显得不够庄重。”李渊没有听从。后来刘文静在隋朝的律令基础上制定了唐律。

薛举派兵进攻关中,李渊于是派李世民、刘文静抵御。李世民命刘文静坚守不战,但他却听信殷开山之言,出兵作战,结果唐军惨败,他也被罢官夺职。后来刘文静再随李世民出兵,击败薛仁杲,得以官复原职,担任民部尚书。

刘文静认为自己的才能远在裴寂之上,又屡立战功,但官位却在裴寂之下,因此十分不满,经常与裴寂发生争执,双方自此交恶。刘文静对弟弟刘文起表达自己对裴寂的不满,声称要杀了裴寂。刘文静有个爱妾失宠,便把刘文静的事情告诉哥哥,她哥哥于是向朝廷举报刘文静谋反。李渊于是派裴寂、萧瑀调查此事。

刘文静交待自己确实不满,但没有谋反之心。李渊则对群臣说:“刘文静说的话,就是要谋反。”李纲、萧瑀知道刘文静没有谋反,于是向李渊劝谏。李世民也以刘文静是晋阳起兵的之一功臣为由,劝李渊赦免刘文静。李渊本来就对刘文静不满,于是采纳裴寂之言,杀刘文静、刘文起。刘文静死前叹息说:“鸟尽弓藏这句话果然没错。”

总的来说刘文静是晋阳起兵的之一功臣,为唐朝的建立巨大功劳,但他与李世民过于亲近,又居功自傲,攻击李渊的心腹裴寂,引起李渊的强烈不满。李渊为了打压李世民的实力,保持李建成与李世民的势力平衡,执意处死了刘文静。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06/3820.html

“刘文静的一生有何作为?他最后为何会被处死?” 的相关文章

三国时期魏延与马岱的实力怎么样?有何差距

三国时期魏延与马岱的实力怎么样?有何差距

俗话说乱世处英雄。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马超攻打葭萌关,张飞请战,诸葛亮命令魏延带领五百人马先行,让张飞做第二队,魏延先到了葭萌关,魏延想抢张飞的头功,结果遇到马岱。当时,魏延以为是马超,上前和马岱交手,不到十合就打败了马岱,马岱败走,魏延追赶时,没防备,被马岱射中...

赵匡胤和赵光义都是皇帝 两人谁的治国才能更高

赵匡胤和赵光义都是皇帝 两人谁的治国才能更高

同样都是开明的君主,赵匡胤和赵光义相比,谁的治国才能更高?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赵匡胤、赵光义作为兄弟,两人都是大宋朝较为开明的君主。对于治国来说,两人相比,赵匡胤更突出一些,更优秀一些,是大宋王朝体制的建立者,奠基人,并基本完善了有宋一朝的治世...

朱元璋派遣和尚去各藩地辅佐,是什么用意?

朱元璋派遣和尚去各藩地辅佐,是什么用意?

朱元璋,中国明朝开国皇帝,年号“洪武”。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明史·姚广孝传》中,非常明确地记载了朱元璋在全国各地选拔和尚,以及把和尚派给各藩王的故事。“洪武中,诏通儒书僧试礼部。”“高皇后崩,太祖选高僧侍诸王,为诵经荐福。”第一段文字讲的是,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

杨修聪明绝顶都被曹操杀了 曹操为何没有杀司马懿

杨修聪明绝顶都被曹操杀了 曹操为何没有杀司马懿

对曹操为何斩杀聪明绝顶的杨修,却不杀有“狼顾之相”的司马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出兵汉中时,命人抓住主簿杨修,手起刀落,砍掉了他的脑袋,并将头颅挂于军营门外。杨修被杀的罪魁祸首竟然是一只“鸡肋”,不过背后还有两个真正的原因。杨修的罪名是“扰乱军心”。曹操此次出...

太子朱标去世之后 朱元璋为何会传位给朱允炆

太子朱标去世之后 朱元璋为何会传位给朱允炆

对朱元璋为什么要传位给朱允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1392年,大明太子朱标去世了,这对朱元璋来说,是双重打击。一方面,是亲情上的打击。朱标是朱元璋的嫡长子,是他最亲的儿子,在他心中,他和马皇后,朱标三个人,才是其乐融融的一家人,其他儿子们,那都是来凑数的。一方面,...

李恢: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平乱建功,稳定南中

李恢: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平乱建功,稳定南中

李恢(?~231年),字德昂,建宁郡俞元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为建宁郡督邮。刘备攻占益州后,拜为功曹书佐、主簿,迁别驾从事。蜀汉建立后,任庲降都督、交州刺史,跟随丞相诸葛亮讨平南中四郡的叛乱,立下赫赫战功,拜安汉将军,封汉兴亭侯,领建宁...

曹操将荀彧弄死之后 最后造成的后果到底有多严重

曹操将荀彧弄死之后 最后造成的后果到底有多严重

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荀彧被曹操所杀,后果有多严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曹操麾下向来不缺少顶尖的猛将和谋士,但在他庞大的智囊团中,最受曹操重视的除了郭嘉外,就是荀彧了。郭嘉擅出奇谋,曹操采取他的计策,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可惜天妒英才,郭嘉38岁时在行军途中因病去世。曹操在兵败赤壁后还痛哭...

王守仁是什么人?他是如何平定朱宸濠之乱的

王守仁是什么人?他是如何平定朱宸濠之乱的

宁王之乱是明朝的宁王朱宸濠发动的意在夺取皇帝位的叛乱,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王守仁只是一介书生,虽然之前他曾经率军平乱。但是平乱结束后,他已经把兵权交回朝廷。也就是说,实际上他手中根本就没有兵。而当时宁王朱宸濠手中有10万大军,可以称得上是人才济济、兵强马壮。但是,最终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