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燕王刘旦是什么出身?他为何没能继承皇位?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6-10)97

刘旦,汉武帝刘彻之子,母李姬。元狩六年,被册封为燕王。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在封建王朝时期,出现了很多的皇帝。每一个皇帝在临终之前,都会选好自己的继承人。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国家,长久地延续下去。有的时候,如果在继承人方面,没有明确作出规定的话,那么后期就会发生很大的分歧。而这样的内乱有些会成功,有些直接导致了一个国家的灭亡。朱棣谋反和秦始皇临终之前下遗诏,就是两个非常鲜明的例子。

但是这两件事情收获的结果完全不同,而今天我们要讲的也是关于传位的问题。发生在汉武帝时期,刘彻这辈子有很多的贡献。他本身是一个很有热血,很有骨气的人。当时他的祖先都选择了通过求和的方式,去谋求自己国家的太平。但是等到了他这一代,就决定壮大自己国家的军队,通过武力解决这样的斗争。用实力说话,才能让对方永远都不欺负自己的国家。

前期他的祖先为他制造了很多的财富,当时的国库非常空虚。但是征兵打仗是需要花钱的,扩充自己的军队也是需要大笔的银子。就这样能征北伐的汉武帝渐渐没有了,所以军队实力开始逐渐下滑。而这样带来最直观的后果就是,几代人积累的财富瞬间没有了。所以在汉武帝死后,留下的是一个漏洞百出的帝国。

当初汉武帝有六个儿子,是由六个不同的妃子所生。而这些人的成就各有不同,按照传统是继承皇位的,应该是皇后为妇人所生的,大儿子叫做刘据。开始他也的确是太子,也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当初的皇帝真的是十分看重这个大儿子。只不过后来因为巫蛊之事,他没有办法被逼出兵。而这相当于谋反的大罪,所以自然而然他的太子之位也被废除了。当时的汉武帝真的是异常失望。而太子因为这件事情最终上吊自杀了。从那之后,他对自己的每一个儿子都不信任。但是就算是这样的,也要考虑到底选谁成为下一个接班人。

燕王刘旦是什么出身?他为何没能继承皇位?

最终他选定的是年仅六岁的刘弗陵,汉武帝也算是很有眼光。因为他是一个明君,但实际上,当时最有机会继承皇位的接班人并不是他,而是燕王刘旦。最后第六个儿子当中,太子更先上吊自杀,其他的几个孩子,早就已经因病去世了。所以到了晚年,应该就只有刘旦了。当时太子已经没有了,所以这些人全都是庶子。那么既然选太子的话,就应该选众多儿子当中,更优秀的。当时更优秀的,莫过于当时的燕王刘旦。只可惜当时的皇帝并不喜欢他,甚至说特别讨厌。

皇帝之所以特别讨厌这个人,是因为他在自己面前,毫无遮拦说自己对皇位十分忌惮。这就是为什么自己的父亲,特别讨厌这个儿子。他不懂得谦让,本来自己的父亲已经不信任任何的儿子了,所以他在四年当中没有立任何一个太子。其实本身汉武帝刘彻在坐上这个皇位的时候,也不是嫡长子。所以他不会将长幼之分看得那么重,只不过他还是不会将刘旦选为下一个接班人。本来两个人就长时间缺乏感情交流,再加上这个人就算很优秀,但是他却十分不懂得谦让。所以最终汉武帝才决定,立刘弗陵为下一任皇帝,还让霍光来扶持他。

但是这件事情很快就传到了刘旦的耳朵里,对他来说真的是一个晴天霹雳。他不想要接受这样的事情,所以就起兵谋反。不过他并没有贸然行事,先是派兵到长安城内打听情况。事先派人去打探新继位的皇帝是谁,现如今多少岁?显然他对这个新继位的皇帝,有很多的不信任,甚至他还采取其他的方式,给霍光提出的建议。他本身是一个十分聪明的人,已识破他的诡计,所以为了断了他的非分之想,干脆没有采纳他的意见。

本来霍光是想要安抚他的情绪,所以就给了他很多的赏赐。但这样的事情反倒将刘旦惹怒了,他觉得自己本来就应该继承皇位,为什么是别人来赏赐我。心怀不满的她,最终决定联合其他各个王爷谋反,但是最终这场叛乱也没有成功,和他一起同盟的两个人被杀了,只有他还活着。当时念及他是皇亲国戚,所以就给予他一定的警告,告诉他不得再次谋反。

燕王刘旦是什么出身?他为何没能继承皇位?

不过没过多长时间,他又决定谋朝篡位,当时是因为他看到一些宦官和霍光之间,发生了很严重的政治问题。他觉得这是一个好时机。而这些反抗霍光的人结成了同盟,决定选刘旦作为他们的指挥者。当时他们就想要挑拨皇帝与霍光之间的关系,刘弗陵本身年纪还小。他如果没有了霍光,那么他在朝廷当中的政权可能就没有那么大了。但刘弗陵本身是一个天资聪慧的人,他相信自己父亲的眼光,也相信霍光的为人。所以他并没有听信这些人的挑拨,反倒是将自己手中的权力,给了霍光。就这样,这些人的阴谋并没有得逞。

可是这些人并没有罢休,他们还是决定再次合谋。邀请霍光去家中参加家宴,在霍光来的路上将他劫杀,这样自己就可以废除刘弗陵。刘旦就可以成为新一任的皇帝了,这可惜这样愚笨的角色最终也是失败了。他和当时篡位的宦官都被抓到,刑部大牢当中被人乱棍打死。而刘旦发现自己做皇帝的事情彻底无望,所以决定跳河自尽,最终也是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性命。

其实刘旦本身也的确是很有才华,只可惜当初他并不懂得收敛,别看刘弗陵都是年纪较小,但是他为人十分正直,而且作为一个皇帝,他成为了一个十分贤明的君主。或者说,如果当年的刘弗陵在年长几岁的话,刘旦根本就没有机会谋朝篡位,以刘弗陵的才能,他很快就会将这个谋反的燕王,斩草除根。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506/3999.html

“燕王刘旦是什么出身?他为何没能继承皇位?” 的相关文章

姜维奉行诸葛亮北伐的国策 诸葛瞻为何还要反对姜维

姜维奉行诸葛亮北伐的国策 诸葛瞻为何还要反对姜维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姜维执行的是诸葛亮的北伐国策,为什么诸葛瞻还要反对姜维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邓艾带着两万军队偷渡进蜀国境内,刘禅派诸葛瞻率军前往抵抗。从《三国志》记下来的情况来看,诸葛瞻打这场仗,打得非常奇怪。有哪些奇怪的地方呢?(诸葛瞻剧照)一是当诸葛瞻带着军队...

孙尚香抱走刘禅时面对赵云十分嚣张 为什么看到张飞就怂了

孙尚香抱走刘禅时面对赵云十分嚣张 为什么看到张飞就怂了

孙尚香要抱走阿斗时,为何面对赵云很跋扈,看到张飞后却怂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孙权和刘备出现矛盾后,嫁给刘备的孙权的妹妹,就选择离开刘备回到江东,但是孙尚香在离开时,为了将来有个威胁刘备的筹码,她准备将刘备的儿子刘禅,也带到江东去。为了避免让...

卢谌留下了哪些作品?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卢谌留下了哪些作品?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卢谌(284年~351年),字子谅,范阳涿人。晋朝文学家,曹魏司空卢毓曾孙,西晋卫尉卿卢珽之孙,尚书卢志长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范阳卢氏。清敏有才思,初任太尉掾。永嘉之乱后,随父投奔姨父并州刺史刘琨,途中为汉赵刘粲所掳。辗转来到并州,拜司空从事中郎。并州...

如果朱棣没有清君侧的话 朱允炆的皇位能够做多久

如果朱棣没有清君侧的话 朱允炆的皇位能够做多久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没有朱棣的清君侧,朱允炆到底能干多久呢?四年还是十年?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建文元年,朱允炆开始削藩,为的就是抑制藩王,皇爷爷朱元璋亲自定下的九边十三王才是重点,可惜的是当削藩的大棒挥舞到燕王朱棣的头上时,朱棣看见之前的弟弟们被朱允炆这个侄子整的都...

正史中华佗是怎么死的?与曹操有何联系

正史中华佗是怎么死的?与曹操有何联系

说起曹操这个人物,后世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今天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三国时期,是一段风云诡谲、荡气回肠的历史时期。那段岁月,不仅仅有最热血的男儿活跃在政治舞台上,也还有身有所长者在庙堂之外留下诸多传奇,前者如曹操,后者如华佗。说起这两个人,颇有渊源。众所周知,...

三国时期关羽与黄忠二人的关系怎么样?

三国时期关羽与黄忠二人的关系怎么样?

关羽、马超、张飞、赵云和黄忠,被刘备封为了自己帐下的五虎上将。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正史为前后左右四方将军,封魏延为汉中太守,当关羽知道五虎上将中有黄忠时,非常不高兴,当即撂下狠话,说大丈夫不与老兵为伍,这明显是公开看不起黄忠。既然公开了,黄忠肯定知道,那么,黄忠服关羽吗?关羽死后,...

曹操和刘备一个武,一个文 孙权为什么还能三分天下

曹操和刘备一个武,一个文 孙权为什么还能三分天下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操能文,刘备能武,孙权什么都不会,凭什么三分天下?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刘邦论打仗不如韩信,论谋略不如张良,论治国不如萧何,在与项羽四年的楚汉战争中,没有打赢过一次,为什么刘邦能夺取天下?没错,就是用人,当领导的不需要事事强于对手,只需要正确、合...

历史上陈平的才能怎么样?

历史上陈平的才能怎么样?

陈平,,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之一,《史记》称之为陈丞相。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刘邦的谋臣陈平,虽比不上汉初三杰萧何、张良、韩信等人声名显赫,但也确实算得上一个风流人物。他出生低微,身处穷巷陋室,但胸存大志,广结高人,游学读书,投靠英主。他辅佐刘邦,屡出奇计,匡扶汉室,位及相位。虽然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