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古代知县和县令只相差一个字 两者有什么不同

历史文化10年前 (2015-06-15)1460

还不了解:古代知县和县令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知县”和“县令”有何不同?

很多人以为 “知县”和“县令”都代表着一县之长,但这二者其实并不能够一概而论。你是否了解这两者间的区别呢?“知县”和“县令”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区别。

从地位来看,县令是地方长官,而知县却是暂管县级政务的中央官员。虽然二者的权力范围相差不大,但知县身为中央官,地位自然比身为地方官的县令高许多。

正因如此,“县令”往往只是一个地方官,并无太大的上升空间;而“知县”一职则可以帮助新步入仕途的才俊们积攒经验。例如王安石进士及第之后,先是担任了淮南节度判官,之后又前往鄞(yín)县担任知县,最后因为政绩颇丰,被调回京城。

古代知县和县令只相差一个字 两者有什么不同

从产生方式来看,不同于知县“科举制”的选官方式,县令的产生大多是基于察举制,由高官或名门望族推荐人才,或是凭借对世家大族的“恩荫恩赐”。

因此,“县令”一般由当地的名门望族子弟担任,他们对本县更加了解,甚至称得上是当地的“土皇帝”。

反观知县,表面上地位高,却还需要向当地势力作出妥协。但转念一想,中央设立知县,本就是为了打压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因此,知县在这个地方受挫也是不可避免的。

但在品级方面,县令和知县却称得上是“一脉相承”;历朝历代县令和知县的品级因大县和小县的不同,都有着较大区别。如唐朝的县令品秩更低为从七品,更高如河南洛阳等地可达正五品。又如宋代中后期,县令被知县代替,此时知县的品级更高五品,更低从八品。

古代知县和县令只相差一个字 两者有什么不同

至于为什么“县令”和“知县”有这些不同,还要从为什么要设立这两个官职说起。

说到“县令”,就不得不说到“郡县制”的推广;毕竟是先有县,才有县令。众所周知,在战国时期,秦国凭借着商鞅变法,从一个边陲小国一跃成为傲视群雄的政治军事强国;而“废除分封制,在全国推行县制”就是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之一。

商鞅将县作为地方行政单位,并在县设令以主持县政,设丞为副县令,设尉负责军事;县下辖若干乡镇。后来秦国又在新兼并的地区设郡,郡的范围较大,带有边防军事管理的性质。至此,秦的郡县制逐渐形成。由此可见,县令就是一个县的更高长官。

郡县 *** 为巩固封建统治的根本政治制度之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除了汉朝,后面的东汉三国、魏晋隋唐都继承了郡县制;当然,郡县制的具体内容随着时代背景的变化也有了更多发展。

古代知县和县令只相差一个字 两者有什么不同

如在南北朝时期,还会将县按照人口数量的不同,对其进行分级。南朝时,以县人口是否达到“五千口”为标准,区分“上县”与“下县”;到了北朝,更是将县分为九等。

但从五代时期开始,藩镇割据,各自为政。形式上,各藩镇仍然听命于皇帝;但实质上,地方割据势力早已控制了地方实权。县作为基础的地方行政单位,自然饱受割据势力的争抢;此时的“县令”,看上去仍是朝廷委派,但实际上早就沦为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傀儡,没有实权。

到了宋代,宋太祖赵匡胤为了防止唐末五代,藩镇割据势力导致的分裂局面再现,实行崇文抑武的政策;并且为了削弱官员的权利,改革地方基础官职、实行一职多官制。

古代知县和县令只相差一个字 两者有什么不同

以县为例,宋代按照人口的多寡和位置的轻重,将县分为望、紧、上、中、下五类;由此,县有不同级别、“一县之长”亦有不同级别。对于那些人口较多、位置重要的县,则由中央派遣朝官对其进行治理;这些从中央委派到地方、掌管一项事务的官员称为“知县事”,亦称为知县。而对于一般的县,则按照以往的规定,设置“县令”负责当地政务。

北宋时期,每年通过科举考试大量授予官职,派往地方的知县的人数也越来越多,逐渐取代了以往长期设立的县令。久而久之,人们也就以“知县”指称县的更高长官了。到了明清时期,“知县”甚至完全取代了“县令”。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506/4944.html

“古代知县和县令只相差一个字 两者有什么不同” 的相关文章

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李贽有何成就和主张?

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李贽有何成就和主张?

李贽(1527年~1602年),汉族(一说回族 ),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嘉靖三十一年举人,不应会试。历共城教谕、国子监博士,万历中为姚...

王恂作出了哪些贡献?将古代历法体系推向高峰

王恂作出了哪些贡献?将古代历法体系推向高峰

王恂(1235年—1281年),字敬甫,中山唐县(今河北唐县)人,元代数学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恂跟刘秉忠学习数学、天文、后与郭守敬一道从刘秉忠学习数学和天文历法,精通历算之学,王恂任太史令期间,分掌天文观测和推算方面的工作,遍考历书四十余家。 他在《授时历》的编...

在文学方面,王粲有哪些成就?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在文学方面,王粲有哪些成就?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王粲(177年—217年2月17日),字仲宣,东汉末年文学家、官员,“建安七子”之一,太尉王龚曾孙、司空王畅之孙。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王粲自少即有才名,为学者蔡邕所赏识。司徒想征辟他为黄门侍郎,王粲因为长安局势混乱,没有赴任,选择南下依附荆州牧刘表,但未受到刘...

古代皇帝也需要吃饭 皇帝的御膳到底是什么样的

古代皇帝也需要吃饭 皇帝的御膳到底是什么样的

对古代皇帝吃饭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皇帝吃的御膳,到底是些什么东西?在封建集权时代,皇帝代表着";九五";的荣誉,也是人民心目中的头号人物。因此,皇帝不仅会起到以身作则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皇帝的生活极其奢华。毕竟,一些神话的天子形象,在各个方面都...

萧统在文学与政治方面有哪些成就?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萧统在文学与政治方面有哪些成就?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萧统(501年-531年5月7日),字德施,小字维摩,南朝梁宗室、文学家,梁武帝萧衍长子,梁简文帝萧纲和梁元帝萧绎长兄,母为贵嫔丁令光。 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萧统于天监元年(502年)被册立为太子。他举止大方,在东宫以仁德而闻名,受朝野及百姓爱戴。后因“蜡鹅厌...

历史上真实的李隆基是什么样的?都经历了什么

历史上真实的李隆基是什么样的?都经历了什么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统一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倘若说起唐朝,世人都会想到一幅盛世景象,而将唐朝带上盛世之路的人包括了唐太宗、武则天以及唐玄宗。但是对于唐玄宗,人们的争议还是比较多的,因为此人虽然给唐朝带来了盛世景象,但是却也给唐朝带来了衰败。正是因为唐玄...

历史上真实的武则天到底有多漂亮?

历史上真实的武则天到底有多漂亮?

历史上真实的武则天到底有多漂亮?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据说,武则天的出生地四川广元在武周时期就建有她的祀庙“皇泽寺”留存有一尊唐代石刻“武后真容像”,雕凿的是武则天身作比丘尼装的晚年坐像,完全是一个垂暮老者难状其美。流传如今的有...

在书画、文学方面,薛稷有着怎样的成就?

在书画、文学方面,薛稷有着怎样的成就?

薛稷(649年—713年),字嗣通,蒲州汾阴(今山西省万荣县)人。唐朝大臣、书画家。隋朝内史侍郎薛道衡曾孙、中书令薛元超之侄。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薛稷在武周时期举进士出身,转中书舍人,迁谏议大夫、昭文馆学士,交好相王李旦,结为儿女亲家。景云元年(710年),拜...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