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曹魏东线将军是谁 司马懿为何染指不了东线兵权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6-18)450

对曹魏东线兵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司马懿为何无法染指曹魏东线兵权?你也不看看历任征东将军是谁?

三国时期曹魏成为了“三足鼎立”的更大赢家,这样全赖于曹魏有着诸多有勇有谋的将领,当然他们最强大的“武器”便是司马懿。此人的智谋与诸葛亮齐名,但却比诸葛亮和周瑜都活得久。

所以当蜀汉和东吴都失去自己的“智囊团”之首的时候,曹魏还有一大批帮他们出谋划策的人。除此之外,曹魏的胜利还与他们的排兵布阵有很大的关系。

曹操执政时期有四个非常重要的军事战略要地,分为东西南北线。到了曹丕和曹叡时期,随着领域范围的变动,重要战线变成了东、西、南这三条,而东线因为镇守的人权利太大让司马懿一度不敢染指。

曹魏东线将军是谁 司马懿为何染指不了东线兵权

东线战略要地

在三国时期,合肥一直都是兵家必争之地,这也是曹魏抵抗东吴和蜀汉的重要战略要地,赤壁之战后,三国之间一直在合肥这个地方徘徊不定。

曹操一直都特别重视合肥这个地方,当年赤壁之战刚结束不久,孙权想借着曹魏大战势弱的情况下去攻打合肥,结果惨败。正是因为曹操知道这个地方的好处,所以一直派遣自己的心腹大将去镇守。

当时东吴如果要北上征讨曹魏的话,有三条路线可以选择,但合肥这条线路是他们的首选。因为合肥这条线主要以水路为主,且路程也是最短的,不仅能蓄力兵力,还能满足后方补给的跟进。

曹魏东线将军是谁 司马懿为何染指不了东线兵权

所以被孙权这么一偷袭,曹操就立马意识到这条线路对于东吴存在的意义。因此大战一结束,曹操立马任命刘馥为扬州刺史,让他在此建立起曹魏东线的超强防御体系。

结果是非常完美的,这充分体现了曹操的高瞻远瞩,此后孙权想攻打合肥已经失了先机,再也没有机会了。光有防御体系也不成,曹操还把张辽、乐进、李典这些大将派过来镇守合肥。

曹丕登基后不久,镇守东线的张辽因病去世,于是曹丕便委任曹休为镇南大将军汝南郡召陵县抵御孙权,当时孙权屯兵在历阳,曹休派兵渡江去偷袭孙权的大营,然后烧掉了东吴在芜湖的数千家军营。

随后曹休就被曹丕任命为征东大将军,兼领扬州刺史并进封为安阳乡侯。至此后曹休就一直镇守在东线战略要地,一直到曹叡继位时期,他也还是名震江东的人物,那么此时的司马懿在干什么呢?

掌控军权

司马懿是个有大才的人物,他的脑子里从不缺乏谋略,从他前期利用孙权和关羽之间的矛盾,设计让他们互相残杀,使得曹魏坐收渔翁之利中就能看得出来,他的谋略绝不比诸葛亮差。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大才之人,被曹操放在丞相府做文学掾后长达11年。只因为曹操不太信任司马懿这个人,总觉得他会霍乱自己家的政权。

而司马懿的人生转折点就是被曹操任命为太子中庶子,在辅佐曹丕期间他利用各种机会展现自己的谋略,得到曹丕的夸赞。而他的努力也是值得的,曹丕继位之后对他委以重任。

在曹操时期司马懿从未有机会掌控兵权,曹丕登基后给了他很多的机会。因此当曹休已经成为征东大将军的时候,司马懿的军功之路才刚刚起步而已。

起初曹丕让司马懿镇守在许昌,然后逐步成为荆州地区的主帅。曹丕去世后,遗诏中任命司马懿、曹真、曹休和陈群为辅政大臣,这四个人当中,除了司马懿之外,各个都是军功赫赫的大将军。

曹魏东线将军是谁 司马懿为何染指不了东线兵权

曹叡继位之后,司马懿被调任到西线作战,诸葛亮发动北伐战争,曹真在对战中去世,曹叡便让司马懿接替曹真去抵御诸葛亮。北伐战争胜利后,司马懿又被调派到辽东去平定公孙渊的叛乱。

从司马懿的发迹之路可以看出,他南线、西线和北线都去过了,唯独东线没有他的份。造成这个原因主要是东线地区的统帅是曹休,作为四大辅臣之一,他的地位远高于司马懿之上。

且不论曹休皇亲国戚的身份,他镇守东线这么多年,其势力早已根深蒂固。而且这些年他在与东吴的作战中屡屡胜利,更是拥有着威望和民心,光这些都是司马懿比不上的。

虽然司马懿在北伐和平定辽东上也建有军功,但其功绩相比曹休还远远不够。而且东线一直都是曹魏非常重视的战线,从曹操开始他们就有一个习惯,那就是镇守东线的必然要是亲信大臣,要么就是曹氏的宗族势力才行。

司马懿在河南当地本就是宗族大家,按照曹魏的传统他是不能执掌一方军权的,因为这会助长宗族的势力,进而造成割据局面的发生,继而危害曹魏的社稷。

所谓了防止这样的事情发生,曹魏一般会将人安排到异地执政。而合肥离河南地区实在太近了,所以考虑到势力的平衡,曹叡也不会把司马懿放到东线去。

曹魏东线将军是谁 司马懿为何染指不了东线兵权

历代征东大将军

不过从曹魏历年来委任的征东大将军来看,司马懿也没有机会染指东线战略要地。曹休在曹叡时期已经成为了军队的更高统帅,后来他在石亭之战中战败,不久因为毒疮发作而身亡。

随即接替曹休的便是满宠,他是三国曹魏诸多将领中比较容易被忽略的一个。实际上满宠在荆州时期一直参与和东吴大军的战斗,且屡立战功,司马懿当时还是他的部下。

满宠被迁为东线统帅之后便开始在合肥进行全新的战略布局,而起打得孙权毫无招架之力。曹叡去世后,满宠继续辅佐曹芳被称为四代元老,后来因为年纪大而退居一线。

满宠退下来之后,王凌接替他的职位统领东线战区。王凌的出身也非常好,他是东汉时期司徒王允的侄子。当年石亭之战中,是他力挽狂澜救下了被包围的曹休。

而司马懿能够最终拿下东线的兵权,也是从王凌这里找到了突破口。王凌成为东线主帅的时候,司马懿已经掌控了曹魏的朝政大权。此时大将军曹爽积极的笼络王凌,他们密谋要改立曹彪为王。

后来此事被司马懿知道后,他便设计以谋逆罪处死了曹爽,随后王凌也被牵连遭灭三族。司马懿就此也位列相国,可谓是权倾朝野,这也给司马家族的壮大奠定了政治基础。

曹魏东线将军是谁 司马懿为何染指不了东线兵权

因此司马懿一直不敢染指东线的原因除了皇帝不放权之外,还因为镇守东线的人实在不好惹,个个不是亲信大臣就是功名显赫的大将军,他们任何一个人都比司马懿更适合统领东线。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506/5376.html

“曹魏东线将军是谁 司马懿为何染指不了东线兵权” 的相关文章

垓下之战项羽被困时还有十万部队 项羽为何丢下大军就跑

垓下之战项羽被困时还有十万部队 项羽为何丢下大军就跑

对项羽手握十万精兵强将,面对围困时,他为何要选择抛弃大军跑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楚汉争雄中,项羽在鸿门宴上没能杀掉刘邦,让刘邦潜逃回大本营,开启新一轮的天下皇位争夺。双方的拉锯战越拖越久,项羽逐渐陷入了被动的局面,最终围困在垓下。此时的汉军和其同盟的势力就已经...

刘璋:东汉末年宗室、军阀,父亲刘焉死后继任益州牧

刘璋:东汉末年宗室、军阀,父亲刘焉死后继任益州牧

刘璋(生卒年不详),字季玉,江夏竟陵人。东汉末年宗室、军阀,益州牧刘焉幼子,在父亲刘焉死后继任益州牧。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璋为人懦弱多疑。汉中张鲁骄纵,不听刘璋号令,于是刘璋杀张鲁母弟,双方成为仇敌,刘璋派庞羲攻击张鲁,战败。后益州内乱,平定后,又有曹操将前...

乾隆死后为什么选择和令妃合葬 两人是真爱吗

乾隆死后为什么选择和令妃合葬 两人是真爱吗

对乾隆皇帝死后,为何要选令妃合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乾隆三十年,乾隆要第四次南巡,所谓“南巡”就是去江南游玩,顺便找个民间美女调剂一下口味。那拉皇后太了解乾隆了,知道他出去,一定粘花惹草。于是死活不同意,并以“断发”为威胁。在清朝,满人女子断发,是很严重的一种行...

朱棣为呵会发动靖难之役?与姚广孝有何关系?

朱棣为呵会发动靖难之役?与姚广孝有何关系?

靖难之役是建文元年(1399年)到建文四年明朝统治阶级内部争夺帝位的战争。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朱棣当年想造反,其实他的心中是十分犹豫的。犹豫的原因,是因为害怕造反无法成功。毕竟他只是一个藩王。从古至今,藩王造反的不少,但获得成功的则寥寥可数。根本的原因,是因为藩王在用一个小小的...

嘉靖皇帝的一生中有过几次皇后?分别都是谁?

嘉靖皇帝的一生中有过几次皇后?分别都是谁?

嘉靖皇帝朱厚熜,明朝第十一位皇帝,在位四十五年。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明世宗的三位皇后都没有得到善终,各自命运多舛。陈后心胸狭窄,张后没有赢得欢心,方后死于非命。她们三位在历史上虽然没有被沦为政治牺牲品,可凄惨的结局总不免让人觉得些许惋惜。拨开历史迷雾,一起走进那个王朝。...

黄巢用六十万大军攻破长安 唐朝为何没有被推翻

黄巢用六十万大军攻破长安 唐朝为何没有被推翻

你真的了解黄巢拥兵六十万,攻破长安城,为何却无法推翻唐朝?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880年十二月初一,黄巢率领六十万大军攻破了潼关,兵锋直指唐朝的都城长安。唐僖宗闻讯后仓皇出逃,黄巢坐在金色的肩舆上,在众多将士的簇拥下,浩浩荡荡地进入了长安城。黄巢实现了“满城尽带黄金甲”的誓言,并在长安...

姜维被称为幼麟 正史中国的姜维才华有多大

姜维被称为幼麟 正史中国的姜维才华有多大

对姜维在正史上究竟有多大的才华能被称为“幼麟”?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姜维十一次北伐,大胜两次;小胜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败一次,小败一次。蜀汉灭亡之后,姜维仍执着于复国,拖死了钟会、邓艾和他自己,他的一生无愧于蜀汉。姜维独凭气力高,九伐中原空劬劳。《三国演义》中说...

朱桓:三国时期东吴名将,为人高傲但善养士卒,轻财重义

朱桓:三国时期东吴名将,为人高傲但善养士卒,轻财重义

朱桓(177年-238年),字休穆,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骠骑将军朱据从兄、镇南将军朱异之父。朱桓官至前将军、青州牧,假节,封为嘉兴侯。出身江东吴郡四大姓之一吴郡朱氏。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东汉建安五年(200年),朱桓成为余姚长,为当地人民解决瘟疫,又招募士卒...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