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历史上朱元璋杀胡惟庸到底是因为什么?

中国历史10年前 (2015-06-26)450

朱元璋,中国明朝开国皇帝,原名重八,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在野史中有很多相关的记载,称胡惟庸在家中布置了一大批刀斧手,然后专门邀请朱元璋到自己府上作客,打算直接弑君篡位!

历史上朱元璋杀胡惟庸到底是因为什么?

洪武十三年正月(公元1380年),正在大善殿勤政的朱元璋看着手中的奏章嗤之以鼻。这封奏章正是身为百官之首的左丞相胡惟庸所呈递的,他的老宅子里突然冒出一口泉眼,甘甜的泉水潺潺流出,喝上一口神清气爽。

按照胡惟庸的说法,这是大明朝自开国以来的祥瑞之兆,他不敢独享,所以禀报上来请朱元璋一同品尝。

朱元璋是农民出身,年轻的时候为了吃上一口饱饭屈身于地主豪绅的 *** 之下当起了放牛娃、甚至削发为僧,过了40多年食不果腹、胆战心惊的日子才夺得天下。回顾自己的一生,是靠自己步步血泪走到今天的,所以他对于这种“祥瑞”的说法自然是不相信的。可既然是胡惟庸亲自邀请,朱元璋也不好驳了他的面子,只好安排下去准备前去看看这个所谓的“天降祥瑞”。

当天下午,一台黄顶的轿子从宫中不缓不慢地前行,等走到外城的西华门时,一个太监突然冲出来拦住了去路,嘴里还止不住地嚷嚷着有歹人要加害皇上。

轿子里的朱元璋很是好奇,南京城可是国都、天子脚下,什么样的歹徒胆大包天竟然敢在国都对自己下手?便直接挑起帘子,示意小太监走上前来。

“小的名叫云奇,是内花园当值的中官。”小太监刚刚磕完头,就说出了令朱元璋听后大惊失色的一句话:“陛下,左丞相胡惟庸密谋造反,请您立刻回宫!”

话音刚落,朱元璋已是冷汗直流,寒风拂过更是觉得后背瑟瑟发抖:胡惟庸身为百官之首,朝中文武官员对他自然是十分敬重,手中的权力仅次于自己。在关系网错综复杂的朝中,他的一句话甚至能左右大局。如果胡惟庸要下黑手、而自己又疏于防范,后果不堪设想!

虽然察觉到了危机,但朱元璋好歹是从尸山血海中摸爬滚打过来的,前方越是凶险更是要迎难而上,看看胡惟庸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朱元璋让小太监云奇跟着轿子,并且命令侍从们继续朝着丞相府赶去,不过他留了个心眼,绕路来到丞相府后面的一处山上,居高临下、一眼望去隐秘的角落里果然都是手执利器、身负甲胄的士兵。

如果不是那个小太监,朱元璋这条性命恐怕就要交代在丞相府里,于是仓惶回宫后下令将胡惟庸本人及其党羽全部捉拿归案,牵扯到的人居然达到了三万之众。

历史上朱元璋杀胡惟庸到底是因为什么?

当然这只是野史中的臆想,根本没有直接证据证明胡惟庸采用了如此直接的 *** 谋逆。那么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左丞相胡惟庸究竟是怎么死的呢?从小明王龙凤元年到朱元璋洪武六年,在这18年里胡惟庸仕途向来都是顺风顺水、并且在此之后的7年时间里一直稳居丞相之位,朱元璋为什么突然要把这位首席大臣拉下马呢?胡惟庸案的背后,究竟存在怎样的猫腻呢?

从一个跑腿的杂役、到权倾朝野的左丞相,胡惟庸除了付出努力之外,还沾了“裙带关系”的光。

1355年,朱元璋迎来了他人生中的之一个高光时刻。在攻克了安徽和州之后,红巾军领袖郭子兴十分高兴,当即任命他为和州总兵官,一时间声名大噪。

当时朱元璋军中有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那就是智囊李善长。攻占滁州、获取郭子兴信任、再到现在打下和州,这期间都有李善长出谋划策的影子,正因如此朱元璋对他也是尊崇备至。

朱元璋刚坐上中兵官没多久,李善长就向他推荐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胡惟庸。

李善长为什么要推荐胡惟庸呢?说到底两人算是同乡,生逢乱世肯定要相互提携,于是李善长把胡惟庸引荐给了朱元璋。从最初的杂役、主簿、知县,一直扶摇直上成为太常少卿、中书省参知政事等重要的职务。

大家都知道,明初的时候朝廷里发生过两党之争:以刘伯温为首的浙东派、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派。很显然胡惟庸属于淮西派成员、并且还是李善长手下的得力干将。

公元1371年,57岁的李善长被迫称病辞官,朱元璋对他功成身退的态度感到高兴,果断赏赐了大量的财产和土地。李善长临行前,朱元璋为他设宴送行,酒过三巡之后便问道:“朝堂之上有谁能够堪当治国大任?”

听到皇帝的问题,李善长也不含糊,脱口而出便是胡惟庸的名字。在李善长看来,以胡惟庸的才能,领导淮西派打败浙东派是没有丝毫问题的。

于是在李善长的力荐之下,胡惟庸顺利晋升为左丞相。

胡惟庸权倾朝野七年之久,他究竟做了哪些令朱元璋恼火的事?

从成为左丞相的那天起,胡惟庸的权力欲望就开始无限膨胀起来,如果他能够收敛一些,或许还不至于落得身首异处的结果。

那么他究竟有多狂妄、做了多少朱元璋不能容忍的事呢?

胡惟庸做丞相之后,来往的宾客自然是络绎不绝,他们要么是来攀关系的、要么就是登门求办事的,带的见面礼肯定不在少数。短短几个月时间,胡惟庸收受的古玩字画、金银珠宝、布匹绸缎就积攒了整整一个库房。

对于胡惟庸的这些小动作,朱元璋肯定是知晓的,但他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胡惟庸虽然中饱私囊,但办事的能力还是有的,只需要适当地提醒就足够了。

可是朱元璋没想到的是,事态发展竟然出乎意料,胡惟庸居然在自己眼皮底下谋杀重臣。

历史上朱元璋杀胡惟庸到底是因为什么?

公元1375年,诚意伯刘伯温身染风寒一病不起,朱元璋得知后派胡惟庸带领御医前去看病。刘伯温是浙东派领袖,而胡惟庸是淮西派中的佼佼者,两方敌对势力见面自然免不了生出事端。

御医为刘伯温诊断之后,留下了几副中药,而胡惟庸趁人不备竟然下毒,刘伯温喝下药膳之后不久就去世了。

有人说毒杀刘伯温是朱元璋授意的,在我看来这个说法并不成立。刘伯温是明朝的开国功臣,又在浙东派里有着极高的声望。而且当时的他60多岁,早已隐退多年,手中既无兵权、又很少过问政事,根本没有任何威胁。朱元璋不会糊涂到去杀这样一个风烛残年的国之重臣,来往自己的脸上抹黑。

对于胡惟庸此举,朱元璋忍了下来,可是当所有的不满积累之后,爆发也是迟早的事。

杀了一个车夫,皇帝竟然让胡惟庸偿命,说到底是朱元璋不想再忍了。

时间回到胡惟庸生命中的最后一年,如果再给他一次机会的话,他肯定不会动那个车夫一根手指头!

“惟庸子驰马于市,坠死车下,惟庸杀挽车者。”

一驾马车正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肆意狂奔,全然不顾人群中的慌乱和咒骂,可就在车夫分神的时候,马车径直撞到了墙上,车里那位衣着华丽的年轻人被甩飞出来,当场毙命。

死者正是当朝丞相胡惟庸的儿子!

面对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惨结果,胡惟庸心中除了悲痛、还有怒火!为了宣泄心中的恨意,他把矛头指向了那名车夫,残忍地将他杀害。

相比较胡惟庸而言,车夫简直如同蝼蚁一般,可是这件事传出来之后,却恰好被早已对他不满的朱元璋抓住了机会。第二天早朝,所有大臣上奏完各项事务之后,朱元璋竟然屏气凝神,直勾勾地盯着站在最前面的胡惟庸,以少人偿命为理由,要求胡惟庸自杀给那个马夫偿命。

历史上朱元璋杀胡惟庸到底是因为什么?

对于这个要求,胡惟庸心中起初是不解的,只不过是个马夫而已,需要堂堂丞相偿命吗?但转念一想,他终于明白了,这是皇帝想取自己的性命而故意找的借口!

朝中的大臣也开始见风使舵,前一秒还站在胡惟庸身边任其驱使的他们、下一秒就迅速与他划清界限,并且狠狠地弹劾了一顿。

就这样胡惟庸死了,可是朱元璋在朝廷里的大清洗却没有就此停止。李善长、郑遇春、朱亮祖等1位公爵、21位侯爵也被牵扯进这场风波中身首异处。为了避免朝中再出现权臣欺上瞒下、拉拢党羽的例子,朱元璋随即废除了丞相制度!

朱元璋忍了七年才杀掉胡惟庸,我们可以理解成皇权对相权的碾压,之所以要隐忍七年之久,是因为相权在很多时候都能够聚集一批利益集团,杀掉丞相容易,但击破这个利益集团是什么困难的。

这也是为什么胡惟庸死后,又有三万多人被相继诛杀、其中甚至还有20多位公侯的原因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506/6828.html

“历史上朱元璋杀胡惟庸到底是因为什么?” 的相关文章

后世是如何评价裴楷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裴楷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裴楷(237年-291年),字叔则。河东闻喜人。三国曹魏及西晋时期大臣、名士,东汉尚书令裴茂之孙,曹魏冀州刺史裴徽之子,西晋司空裴秀的堂弟。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裴楷出身著名世族“河东裴氏”,年少时就有名于世,擅谈《老子》、《易经》。最初被钟会推荐给司马昭,任相...

雍正很少近女色,唯一宠幸过的宫女是谁?

雍正很少近女色,唯一宠幸过的宫女是谁?

众所周知雍正是工作狂,很少近女色,据史料上面的记载,雍正一生最宠爱的嫔妃是年羹尧的妹妹年氏,可是他还宠幸过一位宫女,这位宫女到底有什么样的魅力,可以让雍正动心呢?大部分稍微了解史料如何记载的人都知道,古代的女子身份是很低的,即使作为妃子,在史料上面也不一定有记载。即使记载了,也很少会记载妃子的全名,...

都是五子良将之一,于禁有假节钺而张辽没有,是为何?

都是五子良将之一,于禁有假节钺而张辽没有,是为何?

假节钺代表皇帝的出行,凡持节的使臣,就代表着皇帝亲临,象征皇帝与国家,可行使相应的权力。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曹操手下有五子良将,分别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五子良将个个能征善战,统兵打仗都不含糊,曹操都非常重用他们。这里面,于禁是五人中,唯一的一个假节钺,其余四位都是假节...

汉景帝开创出了文景之治 汉景帝算是一位明君吗

汉景帝开创出了文景之治 汉景帝算是一位明君吗

还不知道:开创文景之治的汉景帝,算不算明君?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虽说汉景帝接棒汉文帝,开创了大一统王朝的第一个盛世局面——文景之治,但在很多人的认识里,仍觉得汉景帝算不上明君。无论是性格,还是处事方式等,汉景帝的表现,总让人觉得,他的明君头衔是蹭来的。所以,我们...

司马懿在害怕什么事情 司马懿为何等到70多岁才造反

司马懿在害怕什么事情 司马懿为何等到70多岁才造反

司马懿活了73岁,他为何到70高龄才夺权,司马懿到底在怕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220年,司马懿盼天盼地的终于盼到了曹操死,这下,他不用时时刻刻紧盯着曹操了,担惊受怕的日子到头了,他司马懿的春天也该来了。曹操死后,曹丕继承了曹操的一切,成...

三国时期刘禅继位之后,是如何亲政的?

三国时期刘禅继位之后,是如何亲政的?

刘禅,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任皇帝,公元223-263年在位。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三国历史,历来受到国内学者的广泛研究,成果丰硕。如研究刘禅个人形象及评价的有管维良的《刘禅昏庸说质疑》,文章充分肯定了刘禅的施政措施,并强调他并非昏庸无能,而为“仁敏”“爱德”的“明主”。罗开玉、谢辉...

海瑞的一生是什么样的?关于他的评价如何?

海瑞的一生是什么样的?关于他的评价如何?

海瑞是明朝著名清官。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宋有包青天,明有海青天。在民间,海瑞常常跟包拯并提,因为海瑞在明朝,也是有名的清官。海瑞一生历经明朝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不但得到了重用,而且他为官一方,得到了老百姓的爱戴,朝中上下,对他的褒奖多于贬低。海瑞字汝贤,号刚峰,从他的号...

徐盛:三国时期东吴名将,曾获得君主大壮

徐盛:三国时期东吴名将,曾获得君主大壮

徐盛(生卒年不详),字文向,琅邪莒县人,三国时期孙吴名将。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早年徐盛抗击黄祖,因功升为中郎将。在濡须浴血奋战。刘备伐吴地时,徐盛跟随陆逊攻下蜀军多处屯营;曹休伐吴时,徐盛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以少抗多,成功防御。因前后战功,徐盛先后升任建武将军、安东将军...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