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商鞅,吕不韦和李斯都对秦国有功 三人最后为何都没有得以善终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7-19)610

对秦国名相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商鞅、吕不韦、李斯三人都对秦有功,为何最后却没能善终?

秦国自秦孝公开始,秦国每一位君主的身边都有一位或者多位大才辅佐,如秦孝公时期的商鞅;秦惠文王时的张仪、公孙衍、司马错、樗里疾;秦武王时的甘茂;秦昭襄王时的魏冉、范雎等;秦庄襄王和秦始皇时期的吕不韦、李斯等。

商鞅,吕不韦和李斯都对秦国有功 三人最后为何都没有得以善终

正是这些人的辅佐下,秦国才日益强盛,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诸侯国,最终吞并六国,完成一统大业,不过大多外来臣子却没能落得好下场。他们虽然使秦国日渐强大,但最终不是被驱除出秦国,就是落得一个惨死的下场,如商鞅、吕不韦、李斯三人,那么他们三人为何都没有善终呢?

商鞅不得善终的原因

众所周知,秦国在战国时期的强大始于秦孝公时期推行的商鞅变法,可以说商鞅变法的发起人和主要执行人商鞅对秦国有重大的功勋。但商鞅最终却落得一个五牛分尸的悲凉结局,这是为什么呢?

普遍的说法主要有几点:商鞅推行的变法触及了秦国旧贵族的利益,因此得罪了秦国的宗室贵族,在秦孝公去世后,被宗室贵族针对,诬其谋反;商鞅为使变法能在秦国顺利推行,拿太子嬴驷开刀,得罪了之后的秦惠文王;最终秦惠文王继位后,为了解决宗室贵族的怨恨,诛灭了商鞅。

以此看来,商鞅没能善终是因为秦国宗室贵族的迫害,不过这只是表面原因。实际上商鞅之死怪不得别人,关键在于他自己,因为商鞅为推行变法一直给自己“掘坟”。

我们来看商鞅变法触犯贵族利益的三连发,也是商鞅为自己“掘坟”的三连发:首先是作为全面变法序幕的《垦草令》,其中一条就是削弱贵族、官吏的特权,让贵族加入到农业生产中,迫使贵族亲力亲为的劳动。

其次在之一次变法中废除了旧世卿世禄制,按照世卿世禄制,秦国的贵族和官吏是可以世袭的,父死子继,继续享有原来的封地和封地内的赋税。但按照变法规定“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贵族如果没有军功就不能享受原本的贵族待遇,还会沦为庶民。

最后在第三次变法中废除了贵族的“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制。在商鞅的三连发之下,秦国的贵族从身份、地位、特权、财产方面都遭到了打击,可以说在变法之后,秦国的贵族和平民百姓并没有太多的差别。这也导致变法遭到贵族们的强烈反对,商鞅本人也被贵族们痛恨。

商鞅,吕不韦和李斯都对秦国有功 三人最后为何都没有得以善终

若不是秦孝公在背后大力支持商鞅,相信商鞅早就死于秦国的贵族之手,也不用等到秦惠文王时才会惨死。即便将商鞅变法放到其他诸侯国推行,商鞅也不会善终,甚至连变法都无法展开,即便开始也难以成功,因为六国的君主无法向秦孝公那般全力支持商鞅,他们为了平衡国内的贵族也会赶走商鞅,甚至直接将商鞅杀死。

商鞅能顺利在秦国推行并完成变法,其关键原因是得到了秦孝公的大力支持。如果没有秦孝公的全力支持,商鞅是断然不可能在秦国顺利推行变法的,更别谈变法成功,可以说是秦孝公成就了商鞅变法,也成就了商鞅。在秦孝公去世后,商鞅失去了更大的靠山,被旧贵族诬以谋反罪,落得一个惨死灭族的下场。

就算秦惠文王没有动手,商鞅也难逃一死。不过商鞅如果做出一些改变,在完成变法后,可以急流勇退,从此退隐山林,也不至于无法善终。但商鞅并没有做,并且在秦孝公病重期间,独揽秦国的军政大权,更加激化了秦国的内部权力斗争,为其“掘坟”之路又添上了重要一笔。

吕不韦没能善终的原因

对于这位传奇的商人丞相,关于他的事迹相信大家都了解一些。吕不韦原本只是一介商人,但他凭借独特的眼光,看中了在赵国为质的秦国公子嬴异人,当时的嬴异人只是一个落魄的秦国公子,吕不韦却有大魄力,不惜散尽家财,凭一己之力将嬴异人推上秦国的王位,成为秦庄襄王。

吕不韦也因此被秦庄襄王任命为秦国丞相,封为文信侯,以河南洛阳十万户作为食邑,成为秦国更大的封主,从此吕不韦走进秦国的更高权力中心。之后秦庄襄王去世,吕不韦又被拜为相邦,并成为嬴政的“仲父”,因嬴政幼年,开始把持秦国朝政,成为秦国实际掌权人,权倾天下。

后因嫪毐之乱牵连,被罢免相邦之职,回到封地洛阳,最终被秦王逐渐逼迫下,选择自尽而亡。原因是吕不韦回到封地后,还有很多的宾客和六国使者前去拜访,从而引起嬴政的担心。

商鞅,吕不韦和李斯都对秦国有功 三人最后为何都没有得以善终

吕不韦最终自尽看似是被秦王逼迫,其实也在于吕不韦自身。吕不韦在牵连嫪毐之乱中本难逃一死,但嬴政最终还是选择将他放回洛阳,此后吕不韦只要安分守己,谢绝拜访的宾客和各国使者,也不会被秦王担心叛乱,基本上是可以颐养天年,落得善终结局。

李斯错误的选择,为最终惨死埋下了祸根

众所周知,丞相李斯是因为赵高的陷害才落得惨死的结局,不过李斯惨死是因为自己错误的选择。如果李斯没有和赵高同流合污,拥立始皇幼子胡亥为帝,赵高也无法掌握朝政实权,李斯又如何能被赵高害死呢?

商鞅和吕不韦无法善终虽然很大原因也在于自己,但也是秦国君主的选择,而李斯无法善终完全自作自受。李斯在秦始皇在位时不仅没有遭到打压,还颇受始皇重用,从吕不韦相府的一介舍人,被秦始皇多次提拔,在秦朝建立后,又任命为秦朝的丞相,可见秦始皇对李斯还是信任和看重的。

商鞅,吕不韦和李斯都对秦国有功 三人最后为何都没有得以善终

如果秦始皇病逝后,李斯没有选择和赵高密谋,拥立胡亥为帝,而是选择拥立扶苏登基为帝,即便不能继续做丞相,也能做个其他官职。以公子扶苏的仁慈和李斯辅佐秦始皇的功勋,扶苏断然不会残害功臣李斯,就算扶苏让蒙恬做丞相,蒙毅做国尉,李斯也可以做个廷尉,或者位列九卿的其他职位。

即便再惨,李斯也不至于落得一个惨死灭族的下场。以李斯的才智却被赵高一介侍从说动,他也不想想,赵高作为一个侍从都敢有谋逆之心,最终还能成功,可想而知,赵高是一个极有野心之人,并且赵高还是胡亥的老师,胡亥该和谁亲近,李斯只要多思索一番,难道想不到吗!

李斯选择和赵高密谋,就是与虎谋皮,最终被赵高陷害惨死,也只能说是自作自受罢了!

商鞅,吕不韦和李斯都对秦国有功 三人最后为何都没有得以善终

结语:

秦国之所以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诸侯国,很大原因是商鞅对秦国推行的变法,可以说商鞅对秦国的崛起图强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样也为自己埋下了祸根。因为商鞅对秦国的功劳太大了,以至于秦国的百姓只知商君而不知君上,如果商鞅不死,秦孝公之子嬴驷就无法成为真正的秦王。

吕不韦也是如此,吕不韦被秦庄襄王任命为秦国丞相后,吕不韦便开始逐渐掌握秦国的朝政大权,无论是秦庄襄王在位时,还是嬴政年幼无法亲政前,吕不韦更像秦国实际的君主。即便被赶出咸阳,回到封地后,仍然还有各诸侯国的宾客使者前去拜访,可见其影响力之大,如果他不死,秦王就难以心安。

比起商君和文信侯,丞相李斯身上的光芒就显得比较暗淡,无论是在秦始皇在位时,还是秦二世统治期间,李斯基本上就是个辅佐的角色。他既做不到商君那般独揽秦国军政大权,也无法做到吕不韦的权倾天下,这也是秦始皇能继续留下他的原因,但李斯最终为了一己之私,选择与赵高同流合污,为其惨死埋下了祸根。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07/10801.html

“商鞅,吕不韦和李斯都对秦国有功 三人最后为何都没有得以善终” 的相关文章

孙权当初强调不能杀关羽 孙权最后为何还是下手了

孙权当初强调不能杀关羽 孙权最后为何还是下手了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三国中,东吴孙权一再强调不能杀关羽,背后原因是什么?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孙权一再强调不能杀关羽,但是最后他还是杀了关羽?这个中原因,我当然知道,因为对于孙权当时的心情我感同身受。我所说的感同身受当然不是指杀关羽事件,而是指孙权那种犹豫不决的心情。...

历史上朱元璋与苏坦妹之间有何故事?

历史上朱元璋与苏坦妹之间有何故事?

明太祖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 年号“洪武”。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刘辰的《国初事迹》记载了一件事,朱元璋的部下送给他一个名叫苏坦妹的美女,同时她也是一个才女。可是第二天朱元璋就把她杀掉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苏坦妹剧照)苏坦妹是浙江金华人,出身于书香人家,由于自幼耳濡目染,长大后不...

司马懿在古稀之年才造反 司马懿在隐忍什么

司马懿在古稀之年才造反 司马懿在隐忍什么

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将曹家三代都“熬死”,70岁时才敢造反,司马懿为何隐忍怕什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东汉末年到三国可谓群雄逐鹿,大家都知道的事,混战那么多年,最终被司马家族的人一统了天下,而有这样的结局,司马懿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司马懿早...

唐安公主:唐德宗李适长女,聪慧孝顺,深得帝心

唐安公主:唐德宗李适长女,聪慧孝顺,深得帝心

韩国公主(762~784年),李氏,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唐朝时期公主,唐德宗长女,唐顺宗同母妹妹,母为昭德皇后。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初封唐安公主,聪慧孝顺,深得帝心,下嫁秘书少监韦宥。朱泚之乱时,随父逃亡梁州。兴元元年,卒于城固县,时年二十三岁。贞元十...

樊哙对刘邦如此忠心 刘邦临死前为何对他下手

樊哙对刘邦如此忠心 刘邦临死前为何对他下手

还不了解:刘邦杀樊哙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邦死前为何要除掉忠心的樊哙?作为白手起家建立汉朝的开国帝王,汉高帝刘邦在与西楚霸王项羽争霸天下的过程中,好几次险些丧命,都依靠手下逃出生天,其中,最广为流传的便是鸿门宴。千钧一发之际,樊哙不顾性命闯入营帐,帮助刘邦逃出生...

赵瑚儿:宋徽宗赵佶第十三女,靖康之变后被分配到洗衣院

赵瑚儿:宋徽宗赵佶第十三女,靖康之变后被分配到洗衣院

赵瑚儿(1110年 - ?),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十三女。封号成德帝姬。母亲是显肃皇后·郑氏。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经历靖康之变(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时十八岁,靖康之变后,与徽、钦二帝一起被俘北上,五起北行,押往金国。初嫁向子房。靖康之变后,于天会六年...

孙桓是什么人?夷陵之战中他的表现怎么样?

孙桓是什么人?夷陵之战中他的表现怎么样?

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刘备称帝后对东吴发动的第一场重大战役,今天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关羽被东吴孙权偷袭荆州,兵败被杀,刘备大怒,不听群臣劝解,执意率军伐吴,大军所到之处,兵锋所指,势如破竹,而后,东吴大将陆逊采用火攻,火烧连营,刘备惨败。刘备败逃时,被东吴一员大将追杀的非常窘迫,差点丧命,...

范仲淹在搞新政的时候 皇帝宋仁宗为何扛不住压力

范仲淹在搞新政的时候 皇帝宋仁宗为何扛不住压力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宋仁宗和范仲淹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范仲淹搞新政,宋仁宗为何扛不住压力认输?北宋仁宗在位期间,这位北宋所有皇帝中,最不爱折腾的皇帝,曾就北宋遇到的冗兵、冗员(官)、冗费这三冗困境,搞过一次改革,因为改革的时间是在庆历三年到五年初,所以史称“庆历新政...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