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李隆基上位之后 李隆基为何着急处死上官婉儿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7-25)360

对李隆基和上官婉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隆基称帝后,为啥马上除掉上官婉儿,换做是你也忍不住。

在古时候最不缺的就是读书人,因为大家都希望能够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这些读书人考取功名为国效力,一步一步爬升,就是希望能够给家里人好的生活,但是在为官的过程中有很多不确定性的因素。

有的忠良被逼谋逆,有的奸臣青云直上,实在是令人大跌眼镜,李隆基大家都熟悉,他登基后也做出过立朝纲之事,那就是除掉了女政治家上官婉儿,很多人为她叫冤,但是根据一些史学家的考证,上官婉儿的真面目逐渐浮出水面,不少史学家都感叹,换成是你,也会忍不住除掉上官婉儿。

01上官婉儿是何方人士

很多喜欢追剧的小伙伴肯定会发现古时候姓复姓的人很少,但是基本上姓复姓的人都是名门望族,比如宇文化及,欧阳修等等,他们都在朝廷中担任一官半职,今天我们要说的上官婉儿也绝对不是个普通人。

上官的姓氏在唐代并不多见,一般复姓都是达官显赫的姓氏,所以上官婉儿的身份也不一般,上官婉儿出身于豪门世家,她的祖辈、父辈都是在朝中为官的,这一家人的智慧是公认的。

但是上官婉儿生不逢时,因为自己的祖父犯了一些政治错误,所以就连累了上官婉儿和上官婉儿的母亲,从原本的千金 *** 沦为奴婢只需要一个晚上。

李隆基上位之后 李隆基为何着急处死上官婉儿

被贬为庶人的上官婉儿在逆境中和母亲相依为命,贫穷、困苦并没有打倒上官婉儿,而且本身就出身豪门的上官婉儿的母亲对学问也很有研究。

于是上官婉儿就在母亲的栽培下,一边做着奴婢应该做的苦力,一边学习着文化知识,好在上官婉儿自幼聪慧过人,所以学起这些晦涩难懂的知识时并没有觉得困难,反而是有一套自己的理论。

原本就是出身高官世家的上官婉儿即使是被贬为庶人,她的一举一动也都在皇家的监视下,武则天听说了上官婉儿聪慧过人,也了解她是罪臣的后代,但是还是召见了上官婉儿。

此时的上官婉儿才十三四岁,但是面对武则天的连环提问上官婉儿丝毫不怯场,即使武则天的问题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来说有些过于的犀利了,但是她还是对他如流。

这个女娃娃聪明果敢仿佛让武则天看到了曾经的她自己,所以武则天就将上官婉儿招致自己的门下,上官婉儿在受了十几年的苦之后终于青云直上,带领母亲过上了好日子,上官婉儿的母亲很是欣慰,上官婉儿也立志要做一个好官。

李隆基上位之后 李隆基为何着急处死上官婉儿

但是女孩子在朝中做官的少之又少,所以上官婉儿必须加倍努力才能更加获得好的出路,于是上官婉儿就开始积极地为武则天出谋划策,或许是对武则天心存感激,又或者是对武则天心存崇拜,总之,上官婉儿的行事作风和武则天越来越像。

那上官婉儿又究竟是如何落到李隆基的手里的呢?她手上是不是有一些关于李隆基的秘密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

02煽风点火惹怒皇帝

话说上官婉儿在武则天的手底下已经被锻炼的越来越厉害了,在政治上,上官婉儿有很多独到的见解,深受武则天的青眼,但是随着武则天被请下台,上官婉儿就不得不重新找一明主了。

这是她就将目光放在了韦皇后和安乐公主身上,她煽动韦皇后学习武则天的做法,称皇称帝,韦皇后在上官婉儿一来二去的劝说下动了心,于是就陆陆续续的在皇宫内安插自己的人手。

李隆基上位之后 李隆基为何着急处死上官婉儿

这样一来,上官婉儿在韦皇后和安乐公主的身边又找到了一席之地,这都得益于上官婉儿的机敏以及对政治的把控。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韦皇后和安乐公主似乎并不能满足上官婉儿在政治上的野心,于是上官婉儿又为自己谋得一主,这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太平公主。

上官婉儿和太平公主在很多意见上都能达成一统,所以她们即是君臣,又像是闺蜜一样的关系令当时很多文武百官不满。

他们认为君即是君,臣即是臣,绝对不能僭越,可是太平公主对上官婉儿还是一如既往,这时就赶上了韦氏当权,韦皇后能够成就这样的大事是上官婉儿万万没有想到的。

但是在其位,事其主,上官婉儿只得想尽办法帮助李家稳固政权,李隆基当时也觉得不能将李家的江山易主,于是就起兵直接拿下了皇宫,将政权夺了回来。

这时上官婉儿觉得是个机会,是像李唐一族表决心的好时机,但是李隆基却直接下令将上官婉儿处死,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许多史学家都对此表示好奇,于是对这段历史纷纷展开研究。

李隆基上位之后 李隆基为何着急处死上官婉儿

最终,史学家得出结论,这都是由于上官婉儿曾经多次易主才导致这样的局面,任谁都不会相信上官婉儿不会背叛,即便是换做我们,也是忍不住会除掉她的,所以为了江山,李隆基不得不处置后患。

还有一层原因便是上官婉儿曾经煽动韦皇后做新的武则天,这就是在鼓励女性当权,在当时那样的男尊女卑的社会,李隆基不会让上官婉儿活下来,否则,如果上官婉儿继续煽动别人,这将又是一个隐患。

更何况,上官婉儿的私生活是非常混乱的,传言在武则天当权期间,上官婉儿甚至和武则天一样秽乱宫闱,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除掉上官婉儿的理由。

上官婉儿虽然机敏,但是她的品行不怎么好,所以李隆基不得不除之后快,但是我个人认为,李隆基最担心的还是上官婉儿凭借着一己之力作乱朝纲,使国家不在他的把控范围之内。

李隆基上位之后 李隆基为何着急处死上官婉儿

03结语

人无完人,上官婉儿不一定能得到所有人的喜欢,但是她的智慧确实是令人佩服,能够坐上大唐之一女官的人绝对不是善类,所以我想最后被处死也是她应有的结局吧!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07/11761.html

“李隆基上位之后 李隆基为何着急处死上官婉儿” 的相关文章

秦庄襄王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是如何成为秦王的?

秦庄襄王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是如何成为秦王的?

秦庄襄王亦称秦庄王,秦始皇嬴政之父,战国末期秦国国君。 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秦庄襄王是秦孝文王之子,秦始皇之父。他在位虽然仅有三年,但其子秦始皇却消灭六国,完成了秦国一百多年来一统天下的大业。《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那么秦庄襄王到底...

黄月英样貌丑陋,诸葛亮为何会娶她为妻?

黄月英样貌丑陋,诸葛亮为何会娶她为妻?

所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正是描写的诸葛亮。“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诸葛亮在中国人心目中是智慧的化身,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历来为世人所推崇。而且根据史书记载诸葛亮身长八尺,长得应该也非常帅,又满腹经纶,有匡扶天下之志。这样一个风流倜傥的人物,应该和美...

郑颢是谁?他为何会娶万寿公主为妾?

郑颢是谁?他为何会娶万寿公主为妾?

郑颢是唐朝人士,货真价实的贵门之子,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俗话说人生有两大喜事让人难忘,一个是“洞房花烛夜”,一个是“金榜题名时”。大中四年(850年),状元郑颢与万寿公主成婚,成为史上唯一的状元驸马。可在这大喜的日子里,郑颢却闷闷不乐,对宰相媒人白敏中恨之入骨。为何郑颢会怨恨让...

李建成的姐姐可谓是巾帼不让须眉 她若不死又会怎么样

李建成的姐姐可谓是巾帼不让须眉 她若不死又会怎么样

还不知道:巾帼不让须眉,李建成有一位姐姐,假如她不死,或将改写大唐历史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隋唐演义与三国演义几乎是起到了同样的作用,就是说,三国演义对三国时期起到了推动的作用,那么隋唐演义对隋唐时期也起到了推动作用。大部分人了解隋唐这段历史,都是通过隋唐演义,不...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 郭嘉真的比诸葛亮还要厉害吗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 郭嘉真的比诸葛亮还要厉害吗

对郭嘉不死,卧龙不出,郭嘉这个强项,竟是诸葛亮致命弱点?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人才辈出,谋士更是数之不尽,其中诸葛亮与郭嘉,分属于刘备与曹操两个对立的阵营,也都是重要谋士,因此常常被拿来比较,后世更有“国家部四,卧龙不出”之说,那么郭嘉真的比诸葛亮厉害吗?“郭嘉...

历史上赵禹的品性如何?最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上赵禹的品性如何?最后是什么结局?

一意孤行自出自于西汉·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的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某件事,是个贬义词。赵禹,西汉司法官。斄县人。早年间赵禹有些才华,以佐史的身份出任京都官府吏员,之后成为周亚夫的属官,不久之后受到了汉武帝的赏识,相继担任了御史、太中大夫等职。在那之后他与...

明朝时期朱元璋分封了多少大臣?爵位完整传承的为何会越来越少?

明朝时期朱元璋分封了多少大臣?爵位完整传承的为何会越来越少?

洪武元年正月,朱元璋即皇帝位于应天府,国号大明,年号洪武。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明朝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开始了明朝开国后的第一次大规模封赏功臣,其中,封爵者36人(不包括死后追封的功臣)。之后,随着明朝统一战争和对外战争的持续,朱元璋在长达十...

朱元璋准备夺走武将兵权的时候,乐韶凤是怎么做的?

朱元璋准备夺走武将兵权的时候,乐韶凤是怎么做的?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兵部尚书乐韶凤就是这样一个人,当朱元璋准备大释武将兵权的时候,他看出朱元璋的心思并抢先一步交出兵权,顺利躲过了朱元璋的屠刀。乐韶凤是明代初年的一个兵部尚书,出生在直隶滁州全椒县,关于其早年的经历,史书上记载不多,所以我们后人也无从知晓,只知道她在元朝末年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一个...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