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在经济与文学方面,第五琦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历史文化9年前 (2015-07-25)106

第五琦(712年-782年),字禹珪,京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中期政治家、理财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开元十四年(726年),第五琦以明经科入仕,历任御史中丞、御史大夫、京兆尹、太子宾客、户部侍郎判度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度支使、铸钱使和盐铁使等官职,封为扶风郡公。第五琦建策起江淮财赋,创榷盐法,改革货币制度,为安史之乱后的唐朝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建中三年(782年)八月去世,享年七十一岁,追赠太子少保。

主要成就

经济

建策起江淮财赋

第五琦的经济主张和临难 *** ,使惊恐不安的玄宗开始意识到,确保江淮财赋转运西北至关重要。于是,便定下经济大计,并让第五琦赴江淮,筹集和调运财赋。第五琦到任后,从开发财源着手,采取了比较宽松的经济措施,他反对竭泽而渔的做法,对稳定江淮经济形势起了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他筹措军需,设法重新打通联系东南和西北的经济生命线,征得肃宗赞同后,江淮财赋沿长江、汉水,走洋川郡,直抵扶风,终于开通了这一具有战略意义的转运线。经过第五琦的积极筹划和艰苦努力,至德二年(757年)二月,当陇右、河西、安西。西域城诸军会集凤翔时,江淮庸调也按时运至洋川和汉中,保障了军需的供给,为以后唐军收复两京,平定叛乱奠定了物质基础。值得指出,第五琦所采取的以租庸市轻货的措施,尽管在形式上因循了韦坚当初的做法,但是随社会环境的变化,轻货的含义和转运的目的完全不同,如果说韦坚是以奇珍异宝取悦于皇帝,那么第五琦则是筹措军需物资以助兵兴。第五琦调发江淮财赋较好地解决了稳定江淮经济和开通潜运这两大问题。

在经济与文学方面,第五琦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创榷盐法

第五琦借鉴平原太守颜真卿“以钱收景城郡盐,沿河置场,令诸郡略定一价,节级相输,军用遂赡”的成功经验,奏请唐肃宗。从此,唐代的盐业政策便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并直接导致魏晋以后长达数百年之久的私营盐业的终结。第五琦的食盐官营与桑弘羊的食盐专卖基本类似。所不同者,桑弘羊的食盐专卖主要控制收购和销售,而第五琦的食盐官营则完全垄断了产销。食盐官营后,第五琦核定的盐价比原来增加了10倍,主要应归因于物价上涨。第五琦的食盐官营曾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食盐官营政策仅仅推行了1年,便为朝廷增加了40万贯的财政收入,对于缓解财政危机起了很大作用。

改革货币制度

乾元元年(758年),正值朝廷组织军队围剿叛军时,担任铸钱使的第五琦奏请朝廷铸行“乾元重宝”大钱。“乾元重宝”钱法定直径1寸,每千枚重10斤。1枚“乾元重宝”钱法定兑换10枚流通中的“开元通宝”钱。“开元通宝”钱法定直径8分,每千枚重6斤4两。在直径和重量两方面,“乾元重宝”钱比“开元通宝”钱都要大一些。但是,1枚“乾元重宝”钱法定兑换10枚“开元通宝”钱,按含铜量计算,朝廷用10斤铜就可以从民间兑换64斤铜。所以,反复兑换更铸,铸行“乾元重宝”钱就成为朝廷发财的捷径,成为朝廷为了支持战争而从民间掠取钱财的有效措施。

在经济与文学方面,第五琦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乾元二年(759年),第五琦下令铸行法定兑换50枚“开元通宝”钱的大钱,仍然铭文“乾元重宝”,只是加大了重量,加厚了外廓。这种大钱,法定直径1寸2分,每千钱重量12斤,由于外廓厚重,所以被人们称为“重棱钱”或“重轮钱”。于是,“重棱钱”、“乾元重宝”钱及“开元通宝”钱三品并行流通。“重棱钱”最重、更大,但朝廷仅用12斤铜就可以从民间兑换320斤铜。“乾元重宝”切实解决了朝廷缺钱的困境,使朝廷最终赢得了平叛战争的胜利。

文学

独孤及有《与第五相公书》说:“俯示《送丘郎中》两首诗,文辞清新比兴深刻,一般常情是不能达到的。‘阴天闻断雁,夜浦送归人。’除了醇浓艳丽闲情逸致之外,文句美好凄惨,比向来所看到的,文才又有增加。特地吟诵叹咏,与吴地文人大谈起这首诗来。” 又说:“昨天见到《送梁侍御》六韵,清新艳丽美雅,妙语绝伦今时,隐约映衬《诗经》和《楚辞》,吟诵不足。”按道理来讲,第五琦乃是替朝廷搜刮赋税的官员,诗文不足称道,而独孤及却如此褒奖他。仅看第五琦的《送丘郎中》诗中十字,诚然是佳句,就知唐人善于作诗的人太多了,不必是作诗的名家也可以为后世称道。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507/11844.html

“在经济与文学方面,第五琦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的相关文章

古代皇帝选妃侍寝只有翻牌子吗 千万别被清宫剧给骗了

古代皇帝选妃侍寝只有翻牌子吗 千万别被清宫剧给骗了

对皇帝就寝都是“翻牌子”?错,别让清宫戏限制了想象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话说,1644年清军入关的最大贡献,就是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电视事业。被“清宫戏”轰炸得太久,大家都知道了皇帝陛下晚上选妃侍寝的小秘密:翻牌子。然而,古代帝王那么多,选妃侍寝的手段怎么可能只是“...

历史上宇文化及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历史上宇文化及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在隋朝历史中,宇文化及被称为隋朝的第一奸臣,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宇文化及弄权朝堂,发动兵变,最终不但杀了皇帝,还霸占了皇后。不过这样的人总归没有什么好下场,在墙倒众人推之际,他兵败如山倒,面对自己必死的命运,无奈的他,在临终之前说了一句悲壮的话,而...

徐干:东汉末年文学家、哲学家,以诗、辞赋、政论著称

徐干:东汉末年文学家、哲学家,以诗、辞赋、政论著称

徐干(170-217年),字伟长,北海郡剧县人。东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诗人,“建安七子”之一。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自幼勤奋好学,博闻强识。曹操平定北方后,担任司空(曹操)军谋祭酒掾属,转任五官中郎将(曹丕)文学掾。建安二十二年(217)春天,染疾去世,...

盘点3位被废黜的皇后,她们分别是谁?

盘点3位被废黜的皇后,她们分别是谁?

盘点3位被废黜的皇后,她们分别是谁?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人们都说结发夫妻,不论是普通百姓,还是皇家贵族间,对自己的原配应有尊重和情义存在。毕竟陪伴丈夫度过了艰难岁月,而且不管是因何缘故而走到了一起,小编认为不能抛弃自己的糟糠之妻。可是史上却有很多皇帝废掉了自己的皇后,忘却了最初...

在古代皇帝外访为了证明自己的身份,是如何做的?

在古代皇帝外访为了证明自己的身份,是如何做的?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古装剧一直以来都是一种比较流行的文化,以我们熟知的古装剧集来看,皇帝的微服私访在其中是常有出现的,这是以一种演绎化的手法来将故事推向高潮。而说到古代的皇帝们,其实也还是挺有意思的,先不说他们坐拥天下吧,有的皇帝还喜欢经常的微服私访,但是...

萧子云:豫章王萧嶷第九子,他在文学方面有哪些成就?

萧子云:豫章王萧嶷第九子,他在文学方面有哪些成就?

萧子云(487年-549年),字景乔,南朝齐宗室,南朝梁史学家、书法家、文学家,“三萧”之一,齐高帝萧道成之孙,豫章王萧嶷第九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勤奋学习,文采过人,善于草隶。建武四年(497),受封新浦县侯。梁武帝即位后,历任秘书郎,后迁太子舍人、司徒左...

历史上子婴的真实身份是什么?真相是什么

历史上子婴的真实身份是什么?真相是什么

子婴是一个仅在位46天的皇帝,身世不详,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中国古代历史有太多难解之谜,但已经发生的事件,必定有其无可逆转的真相。秦朝末代之王子婴其人之身世,在千百年来无论是史家学者还是市井坊间,都是一个倍受人们追根究底、津津乐道的费思谜题。而中国史界最为让世界震惊的是,历朝历代的...

在古代皇帝为何会出现子嗣缺少的现象?

在古代皇帝为何会出现子嗣缺少的现象?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在古代,皇帝是最高统治者,为了延续皇家血脉,继续皇族的统治,皇帝的后宫就会充实非常多的妃子,这就是俗称的“三宫六院”。娶这么多的妃子,就是为了诞生更多的子嗣,但在很多历史记载中发现,并不是每个嫔妃都能怀孕从而生下子嗣的,而在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