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在发动兵变的时候 柴荣的亲信们为什么没有反抗
对赵匡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赵匡胤兵变,柴荣亲信为何不抵抗?
在众多谋权谋朝篡位的枭雄中,赵匡胤是最顾及脸面的一位。尤其是赵匡胤出身的五代十国时期,王朝更迭往往伴随着残酷的流血事件,上一个王朝的覆灭,也就代表着一个皇族的灭亡。但赵匡胤发动兵变后,其做法堪称“宅心仁厚”,他下令勿要伤害太后和幼主,不许侵犯朝廷大臣。
从后来的实践看,此话并不只是场面话,而是出自赵匡胤的真心,他确实想将谋朝篡位之事做的看起来“光明磊落”,以不落人口舌。赵匡胤本人做到了,但惋惜的是,还是有一位后周的将领惨死在政变过程中,导致赵匡胤的“和平禅位”,最终沾染上了后周忠臣的鲜血。而这个结局悲惨,成为后周唯一被杀的将领,就是韩通。
韩通起初是后汉高祖刘知远的部将,他十几岁时就加入大军,由于作战英勇,体格健壮,成为骑兵队长,屡建功绩。刘知远死后,郭威成为后汉的头号统帅,他被后汉隐帝命为枢密使,掌管兵权,此时韩通亦归郭威节制。
乾祐元年(948年),新帝即位,河中、永兴、凤翔三镇野心膨胀,趁机闹事,合兵造反,郭威奉命前去征讨。韩通在郭威麾下任先锋,他率领骑兵冲锋陷阵。一次作战中,韩通身被六创,仍坚持作战,将敌人打败。郭威自此注意到这个悍将,将他引为心腹大将。
韩通长时间在郭威手下作战,又成为郭威的心腹,所以郭威与后汉隐帝决裂后,韩通理所当然支持郭威,发动政变。韩通当时手握兵权,是后汉的重要将领,所以他的支持对于郭威成功谋朝篡位起到了重要作用。郭威称帝以后,奖赏韩通,任命他为雷州刺史。
郭威死后,柴荣即位,他同样是一位雄主,让韩通十分敬佩,决心为柴荣鞍前马后。柴荣亦十分器重韩通,不论是抵御契丹的进攻,还是征讨后蜀,韩通都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立下大功。
韩通从郭威到柴荣,侍奉后周两代君主,皆尽心竭力,履立功绩,是朝廷依托的重臣。柴荣没有亏待韩通,到论功行赏时,他因为韩通的忠心,让他作禁军的副统帅,并授予他节度使的官职。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局势微妙了起来。谁都没有想到,英明雄武的周世宗柴荣突然病死,留下了年仅7岁的儿子柴宗训和无依无靠的皇后。孤儿寡母,却掌控着后周的更高权力,他们的处境可想而知。
由于柴荣死的太突然,他几乎没有作出什么准备,只能匆匆提拔几个心腹,就一命呜呼了。柴宗训即位后,朝中就暗流涌动,谣言四起,大家都说有人可能要谋权,而绝大多数流言最终都指向赵匡胤。
柴宗训和太后不是不想对赵匡胤动手,但此时双方的力量差距过于悬殊。由于赵匡胤的蛰伏和低调,他的权势在柴荣死前没有遭到打击。等到柴荣死后,赵匡胤已经是殿前司的老大,而侍卫司的高级将领中,韩令坤是赵匡胤的结拜兄弟。殿前司和侍卫司合在一起,便可以掌管禁军,赵匡胤集团几乎垄断了整个禁军部门,可想而知他的实力有多么庞大。
在这个时候,禁军系统中唯一不属于赵匡胤势力集团的高级将领,只剩下韩通一人。没人了解柴荣死后韩通的态度,他也许是对柴荣忠心耿耿,所以决心守护太后和少帝,也许也是想要夺权,但不论是哪一种态度,韩通都和赵匡胤是对手。
两人注定是死敌,但惋惜的是,局势对于韩通太不公平。经过赵匡胤多年的经营,后周大军系统中绝大多数将领都是赵匡胤的人,其余的人也不敢和赵匡胤作对,韩通能够依靠的,只有太后和少帝的身份。
不过,韩通并未放弃,他相信背靠太后和少帝,自己与赵匡胤有一战之力。所以当赵匡胤于陈桥驿发动兵变的消息传回京师后,韩通并未屈服,他立即往皇宫中赶去,准备召集禁军,对抗赵匡胤。
可是韩通还是低估了赵匡胤的能量,他的眼线和势力遍布各地,赵匡胤自称兵变的发生是被迫的,是士卒们逼迫他“黄袍加身”,但事实证明,这次兵变蓄谋已久。
几乎就是在同步,当赵匡胤于陈桥驿兵变时,他的手下王彦超已经率军入京,准备接管京城,为赵匡胤扫除障碍。王彦超了解,禁军系统中不服赵匡胤的,大概只有韩通,所以他的首要目标就是韩通。
韩通还未入宫,就在大街上被王彦超拦住。韩通自知举兵已经来不及,所以连忙赶回家中,想要避祸。赵匡胤在王彦超临行前嘱咐过王彦超,不要擅自杀人,但是王彦超却自作主张,率兵将韩通全家杀光。
就这样,韩通死了,死在了赵匡胤政变的路上。韩通的死对于其余人来说是一个震慑,他满门被灭的惨状历历在目,就算还有人对赵匡胤不服,也不敢再站出来反对了。等到赵匡胤本人率军入城,不论是朝中的宰相,还是军中的将领,都对赵匡胤拜服,赵匡胤就这样顺利的夺得皇位。
不过赵匡胤本人对于韩通的死其实很不满,他要的不是朱温那样杀出来的暴威,而是通过怀柔的政策和强大的实力让人心悦臣服。赵匡胤下令勿伤少帝和太后,就是要宣传自己宅心仁厚的形象,但韩通的死,成为一个抹不去的污点。
赵匡胤为了拉拢人心,并且撇清与韩通之死的关系,将韩通以礼厚葬,并追赠他为中书令。毕竟,韩通全家已死,给他再大的官职,他也不可能从棺材里出来兴风作浪,世人却会因此举而赞扬赵匡胤仁厚。这就是赵匡胤的智慧,也是他最终能够成功的原因。
参考资料:
《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