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顺治和康熙都是年少登基 两人为何都遭遇权臣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7-07)380

还不了解:顺治和康熙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幼年登基多坎坷,为何顺治和康熙都遭遇了权臣?

顺治和康熙这对父子皇帝,可以说是如同开挂般的存在。他们都是幼年登基,而且原本并不占据任何优势,但当他们亲政以后,却都为清王朝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不过,由于顺治英年早逝,故而使得人们更熟悉康熙,往往忽略了这位年轻有为的帝王。

爱新觉罗·福临,是皇太极第九子,其母是大名鼎鼎的孝庄文皇后。不过,在皇太极暴毙之时,福临还是是孩子,真正大权在握的是多尔衮和豪格。由于皇太极死前并未选立继承人,也没有留下遗嘱,使得手握重兵的多尔衮和豪格都觊觎皇位,争得不可开交。

多尔衮是皇太极同父异母的兄弟,豪格是皇太极长子,他们都是手握重兵且功勋卓著的人物,而且双方势均力敌。当时,明清战争已持续多年,双方战事焦灼。为了避免内讧而削弱自己的实力,多尔衮和豪格都未采用武力的方式解决皇位之争,最终选择了一个折衷的方式——由福临继位并选立摄政王辅政。

福临登基时年仅六岁,根本不具备决断能力,而孝庄当时也没有实权,这使得多尔衮、豪格等人成了把持朝政的权臣。后来,多尔衮又借机打压豪格,自己成了独掌大权的人,得以对清代上下发号施令。

顺治和康熙都是年少登基 两人为何都遭遇权臣

尽管顺治是清代入关后的之一位皇帝,但清军入关和初步一统的功劳,大半是要归功于多尔衮的。也正因如此,多尔衮后来也居功自傲,虽无皇帝之名,却有皇帝之实。

历史上的多尔衮,对顺治也是颇有微词的,甚至敢于在大臣面前直指小皇帝的问题。据《清史列传》记载,顺治七年时,多尔衮因悼念王妃抱病在床,结果他竟然当着锡翰等人的面,抱怨顺治未曾来府邸探视:

王寻以悼妃故,有疾。锡翰与内大臣席纳布库等诣第,王怨曰:“顷予罹此莫上之忧,体复不快,上虽人主,念此大故,亦宜循家人礼,一为临幸。”——《清史列传·多尔衮》

从君臣和礼法的角度来看,即便摄政王多尔衮是顺治叔父且具有奇功,但他终究是臣子,不该对天子心存怨言。可是,卧病在床的多尔衮,竟然敢于当着朝臣的面直指顺治“失礼”,足见他当时权势通天。

顺治和康熙都是年少登基 两人为何都遭遇权臣

有人说顺治亲政比较容易,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其实,如果不是多尔衮在边外狩猎坠马后因伤病而亡,顺治这个皇帝,很可能会沦为一个傀儡。多尔衮在顺治朝的地位有多高,完全可以从他死后顺治的反映中看出来:

多尔衮的死讯传来,史载顺治帝“震悼”。在获悉摄政王死因后,顺治下诏追尊其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同时定庙号为成宗。这样一来,在清十二帝之外,实际上还有一位“义皇帝”多尔衮。

当然,无论多尔衮生前权势有多大,终究会面临人走茶凉的悲剧。在多尔衮死后,一些政敌甚至是旧部,开始纷纷检举揭发摄政王的谋逆之举。最终,顺治给多尔衮定下了大罪,从尊奉为义帝的恭恭敬敬,转眼间成了开棺戮尸的反攻倒算。

顺治和康熙都是年少登基 两人为何都遭遇权臣

而与顺治类似,康熙登基时同样年幼,虽然此时孝庄已经今非昔比,可终究还是身居内宫,大权主要掌握在四大辅臣手中。在四大辅臣之中,德高望重的索尼只求明哲保身,使得鳌拜的势力越来越膨胀,最终成了威胁皇权的人物。

康熙为了加强皇权,也算是费劲了心机。起初,他曾试图借助苏克萨哈的力量与鳌拜对抗,但不成想鳌拜势大,不但未被扳倒,反而更加猖狂。后来,康熙设计擒获了鳌拜,将其终身监禁,才为自己的亲政扫除了障碍。

从顺康两朝的形势来看,皇帝亲政均面临着巨大障碍,但顺治却比康熙幸运,毕竟摄政王多尔衮因伤病而死,才让自己得以摆脱了沦为傀儡的命运。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其实这种相似倒也不仅仅是偶然的:

首先,顺治和康熙都是少年登基,这势必造成身边有朝臣把持朝政的局面。顺治朝的多尔衮、豪格和康熙朝的四大辅臣,都是在这种形势下膨胀起来的;

其次,清初皇权尚处强化阶段,自努尔哈赤时代开始,后金和大清的军政大权并非完全听从大汗和皇帝一人,而是要兼顾议政王大臣的意愿,影视剧中多次出现的“八王议政”,便是由此演化而来的;

顺治和康熙都是年少登基 两人为何都遭遇权臣

再次,尽管明清时期是皇权不断强化的阶段,但这种强化又是相对的,即便是明代废黜了丞相,实行权分六部,可后世皇权与相权的矛盾还是会以其他的形式出现,这是不可避免的;

另外,包括鳌拜等一批权臣在内,其实都是清初的功臣,这些人在多尔衮时代似乎并不显眼,可及至多尔衮死后,他们的权力势必会膨胀起来,加之顺治英年早逝,继位的康熙又是一位幼主,这势必会再次重蹈顺治朝的覆辙。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07/8694.html

“顺治和康熙都是年少登基 两人为何都遭遇权臣” 的相关文章

刘备在攻打东吴的时候 刘备为何不带上诸葛亮

刘备在攻打东吴的时候 刘备为何不带上诸葛亮

对刘备讨伐东吴,为何不带上诸葛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并非诸葛亮不支持伐吴那么简单!本质原因乃是刘备不信任诸葛亮!夷陵之战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是刘备走向人生巅峰的一年,因为这一年刘备首次在正面对战中击败了曹操,取得了汉中大捷!然而,这一年也是刘备人生最黑...

诸葛亮有能力废刘禅吗 诸葛亮为什么没有废掉刘禅

诸葛亮有能力废刘禅吗 诸葛亮为什么没有废掉刘禅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为什么不废刘禅,这三点注定他只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演义》中刘备与东吴的大战失败后,在白帝城病危,将诸葛亮招到白帝城,将儿子也就是后主刘禅托付给诸葛亮,并称如果刘禅不行,诸葛亮可以取而代之,刘备泣曰:“君才十倍曹...

司马懿在夺权的时候 期间为何没有多大的阻力

司马懿在夺权的时候 期间为何没有多大的阻力

还不知道:为什么司马懿篡魏的过程中没有太大阻力?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原因很简单,因为司马懿自己篡魏这个行为就是曹魏自己鼓励的结果。我们要知道,今天我们去看待过去的历史,本身就带着一份上帝视角了。今天我们能够获得的历史认知,也是漫长时间积累下来的结果,如果我们生活...

姜冏:蜀汉名将姜维之父,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姜冏:蜀汉名将姜维之父,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姜冏(?~214年),字仲奕,天水郡冀县人,汉东末年将领,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姜维之父。曾担任天水郡功曹。建安十九年,平定羌胡,兵败阵亡。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姜冏(?~214年),字仲奕,天水郡冀县(今甘肃省甘谷)人。三国时期曹魏功曹,蜀汉大将军姜维之父。...

有哪些与潘皇后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她的?

有哪些与潘皇后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她的?

潘淑(?-252年),会稽句章人,是吴大帝孙权的皇后,吴少帝孙亮的母亲。和孙权是中国历代帝后中年龄差距较大的一对。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潘淑少时与姐姐俱没入织室,后得宠幸拜为夫人,其容貌和宠爱流传到后世,世称神女、江东绝色。太元元年(251年)、立为皇后。神凤元...

孙权为何要偷袭关羽,致使两国连盟关系破裂?

孙权为何要偷袭关羽,致使两国连盟关系破裂?

关羽在随后几千年一直到现在,被供奉崇拜,被尊称为关公、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十月,东吴孙权趁关羽北伐襄、樊之际,遣吕蒙、陆逊等分兵偷袭荆州。十二月,关羽穷途被俘杀,东吴占据了原刘备集团所属的全部荆州州郡。这一战对三国历史走向的影响是巨大的,蜀汉政权的...

后世是如何评价步骘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步骘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步骘(zhì)(?-247年),字子山,临淮郡淮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早年避难,进入江东,担任讨虏将军(孙权)主记。历任海盐县长、车骑东曹掾、徐州治中、鄱阳太守。建安十五年(210年),出任使持节、征南中郎将、交州刺史。平定交州有功,加位平戎将军...

司马懿拒绝后人为他扫墓,是因为什么?

司马懿拒绝后人为他扫墓,是因为什么?

三国时期的名人司马懿,可谓是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于首阳山为土藏,不坟不树;作顾命三篇,敛以时服,不设明器,后终者不得合葬。这是司马懿临终前立的遗嘱。作为三国时期的流量人物,司马懿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谋略家,按理说这样的人物在死后必...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