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朱元璋给孙子留下的悍将去哪里了?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8-02)360

朱元璋给孙子留下的悍将去哪里了?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1399年,22岁的朱允炆刚刚即位,年号建文,北方就传来晴天霹雳:他的皇叔、燕王朱棣打着“清君侧、靖国难”的旗号,挥师南下,往京城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打来了!

这就是明朝历史上很有名的“靖难之役”。

说是“靖难”,其实就是造反,说得好听而已。毕竟,当年明太祖朱元璋明确规定,必须由皇帝先召唤藩王靖难,藩王才能率部进京。现在,没有建文帝的召唤,朱棣就打到京城来,不是造反是什么?

总之,朱棣突然发难,让年轻的建文帝措手不及。他深知,自己这位叔父可不好对付。

朱元璋给孙子留下的悍将去哪里了?

朱棣,生于1360年,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朱元璋妻妾成群,子女众多,共生育26个儿子和16个女儿。在众多的皇子里面,朱棣最疼爱的有两个。一个是皇长子朱标,另一个就是皇四子朱棣了。

朱标和朱棣,一文一武。朱标性格温文儒雅、宽厚仁爱,在诸王中威信极高。不幸的是,年仅37岁就英年早逝。朱棣则颇有朱元璋的豪爽之风,他很早就敢于在马背上杀敌,在诸王中实属罕见。

朱棣的军事才能不在朱元璋之下。1380年,朱棣就藩燕京北平后,多次参与征伐残元的军事行动,曾经生擒蒙古悍将索林帖木儿,还收服了元朝太尉乃儿不花。这令朱棣在军队中拥有很大的影响,以至于在后来发起“靖难之役”后,“登高一呼,应者云集”,短短几个月,兵力就增至数万。

对于建文帝来说,局势很危急。虽然在朱棣起兵之初,只占据北平一隅之地,地盘小、势力弱、兵力少,但他很快就攻占了北平周边地区,排除了后顾之忧,站稳了脚跟。

建文帝迫切想派兵前去征伐朱棣,避免事态扩大。可是,放眼朝廷,能够率军作战的将领屈指可数;有资格与朱棣抗衡的将领更是如凤毛麟角。

我们知道,明朝开国时,名将辈出,徐达、常遇春、汤和、蓝玉、李文忠、邓愈、沫英等,个个都是身经百战的悍将。可是,当朱标死后,朱元璋立朱允炆为皇长孙,朱元璋担心朱允炆无法驾驭这些名将,将他们尽数诛杀。侥幸逃过一劫的,也老死的老死,病死的病死。所以,当朱棣发起“靖难之役”时,建文帝身边几无可用之将。

这是朱元璋做梦都没有预料到的吧?

朱元璋在确定立朱允炆为皇长孙后,对朱棣很不放心。他担心自己死后,朱棣将成为朱允炆的更大威胁,数次想对朱棣下手,派去探子搜罗朱棣谋反的证据。遗憾的是,很快朱元璋就去世了。

不过,朱元璋虽然诛杀了大部分开国功臣,仍然为皇长孙朱允炆留下了一名悍将。他叫耿炳文。

耿炳文是濠州(今安徽凤阳)人,是朱元璋的老乡。耿炳文生于1334年,比朱元璋小6岁。他的父亲耿君用,是朱元璋的嫡系人马,因战功累升至管军总管。当耿君用战死后,耿炳文就承袭父职,率领着父亲的军队,在战场上冲锋陷阵。

人们对徐达、常遇春、汤和等人的名字耳熟能详,对耿炳文却知之甚少。实际上,耿炳文的军事才能不亚于上述人等。他先后参与了征伐张士诚、徐达北伐等重大军事行动,屡立战功。1392年和1397年,耿炳文独自领军西征,平定内乱,圆满地完成了任务。1398年,奉命镇守辽东,保障大明王朝东北大门的安全。

鉴于耿炳文的累累战功,朱元璋在排列功臣时,将耿炳文与徐达一同列为之一等。

朱棣起兵后,建文帝首先就想到了开国功臣中硕果仅存的耿炳文,任命其为征虏大将军,率部北伐。当时,耿炳文已经65岁高龄了。为了大明王朝的安危,他毅然率军出征。

耿炳文军队号称30万,实际上只有13万人。这13万人疏于训练,战斗力并不高。而朱棣军队常年镇守边境,都是精锐力量。因此,两军相遇后,耿炳文连吃败仗。好在耿炳文迅速适应了环境,调整了部署,坚守真定,不与叛军作战。

这是一个十分高明的计策。因为叛军虽然战斗力强,可终究“名不正言不顺”,不能获得道义上的支持。同时后勤保障跟不上,难以持久作战。假以时日,一定能将叛军拖垮。

聪明如朱棣,何尝不清楚这一点?他猜到耿炳文的意图后,只围攻了3天,就撤退了。

这时候,建文帝的正确做法,就是继续使用耿炳文。可是,建文帝听说耿炳文吃了败仗后,极为担忧,他采纳了太常卿黄子澄的建议,以李文忠之子李景隆为大将军,代替耿炳文,率部50万征伐朱棣。

李文忠也是一名开国功臣,他19岁跟随朱元璋行军作战,之一次作战就立了功。其后,李文忠转战沙场,屡立战功,获封曹国公。他在开国功臣排行榜里位次第三,仅在徐达、常遇春之下。

可是,父亲是悍将,儿子却不一定。李景隆尽管从小熟读兵书,却没有什么实战经验。让这样的“纸上谈兵”之辈代替耿炳文,基本上就是一场军事冒险。当朱棣听说李景隆替代耿炳文的消息后,大笑,他说:“(李景隆)智疏而谋寡,色厉而中馁,骄矜而少威,忌刻而自用。未尝习兵,不见大战。以五十万付之,是自坑之也。”

在朱棣看来,李景隆的军事素质比耿炳文差远了,又没有打过仗,派他出战,简直是建文帝自己坑自己。

果然如朱棣所预料,很快,李景隆就在郑村坝、白沟河被朱棣军队击败,丧师数十万。建文帝好不容易凑齐的50万军队,被李景隆败得精光。

更重要的是,在这之前,明朝军队对朱棣叛军持进攻状态。在那之后,攻守形势逆转,明朝军队再也难以发起像样的主动进攻了,只能坐等灭亡……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508/13301.html

“朱元璋给孙子留下的悍将去哪里了?” 的相关文章

元文都:隋朝时期大臣,他为何被王世充所杀?

元文都:隋朝时期大臣,他为何被王世充所杀?

元文都(?~618年),河南洛阳人,鲜卑族,隋朝时期大臣,北魏景穆帝拓跋晃后代,北周小冢宰元孝则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个性耿直,颇有才干。初仕北周,拜右侍上士。隋朝开皇年间,历任内史舍人、库部郎中、考功郎中、太府少卿。隋炀帝即位后,历任司农少卿、司隶大夫、御史大夫、...

曹操宁负天下人都不负自己 曹操为何没有不负蔡文姬

曹操宁负天下人都不负自己 曹操为何没有不负蔡文姬

还不知道:枭雄曹操,宁可负天下人,为何却唯独不负蔡文姬?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建安十一年,枭雄曹操正在府中宴请宾客,就在众人喝得正尽兴之际,侍从慌慌忙忙地来到曹操的身边嘀咕了几句,曹操就放下酒杯对在座的宾客说道:“蔡中郎”蔡邕之女蔡文姬现在就在屋外,我给大家今天引...

雍正上位后对好几个兄弟下手 雍正为什么要放过老十

雍正上位后对好几个兄弟下手 雍正为什么要放过老十

还不知道:雍正皇帝上台后,囚禁了好几个兄弟,为何只放过了老十?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雍正放过老十胤?的目的,可谓是“心机重重”。康熙末年,一场声势浩大,且影响深远的“九子夺嫡”风波,让康熙皇帝的几个儿子,主动或是被迫地参与进来。最终,在经过激烈“角逐”后,皇四子胤...

崇祯皇帝如果选择南迁的话 明朝最后还会延续下去吗

崇祯皇帝如果选择南迁的话 明朝最后还会延续下去吗

对如果崇祯皇帝迁都南京,明朝能延续下来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不太可能,毕竟南迁的皇帝没啥好下场。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后,绝望之际的崇祯帝在煤山自缢而亡,享年三十四岁。崇祯皇帝死亡消息传到南方后,明朝各位宗室成员相继建立了不少政权,因而我们统一...

三国时期张苞和关兴死后,诸葛亮的表现为何如此反常?

三国时期张苞和关兴死后,诸葛亮的表现为何如此反常?

诸葛亮,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后,辅佐刘备南征北战、攻城略地。最终,成功建立蜀汉政权。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后不久,赵云病死,诸葛亮听到赵云病死,跌足而哭,说国家损失一个栋梁,我少了一臂,而张苞和关兴去世,诸葛亮得到消息,不仅大哭,并且都昏倒在地,诸葛亮为何会昏倒呢?张苞...

李世民在死前并没有处死武则天,是因为什么?

李世民在死前并没有处死武则天,是因为什么?

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627年9月4日-649年7月10日在位。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有句话叫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唐王李世民可能做梦都不会想到,自己的一个小妾,既然成了夺他李家江山的人。武则天,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响当当的正统女皇帝,在李世民之后,没有被殉葬,反而与李世民的儿子李治私通,直...

韩信被骗入宫里被宫女用竹签活活戳死 韩信为何死的那么惨

韩信被骗入宫里被宫女用竹签活活戳死 韩信为何死的那么惨

对“兵仙”韩信死得有多惨?被宫女拿着竹签活活戳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韩信这个名字,在中国可以说是妇孺皆知,他是西汉有名的开国功臣,为西汉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被封淮阴侯。同样是“汉初三杰”之一,萧何和张良活了64岁,唯独韩信只活了35岁。在古代,能活到60岁的人...

安禄山一人之力就毁掉了半个盛唐 安禄山晚年为何死在儿子手里

安禄山一人之力就毁掉了半个盛唐 安禄山晚年为何死在儿子手里

对唐朝的风云将领安禄山,为何晚年死在了自己儿子手中?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起唐朝的风云将领,安禄山是不得不提的一位。出身西域的安禄山长得人高马大,很能打仗,且一人精通六国语言,不要说放在那个时候,就算是放在今天那也是个不折不扣的人才。让人唏嘘的是,这样一个几乎靠一...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