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七品知县的地位真的很低吗?
古代七品知县的地位真的很低吗?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的官员们都是分品级的。例如阁老、尚书、总督这都是高级官员,中国古代的官职从一品到九品一共18个等级。一般来说,知县是七品官,那种特别小的县,知县为八品。知县是一个县里级别更高的官员,掌握很多权利。但是除了知县,还有一个官员不能惹。虽然这种官只是九品,但比知县更加可怕,那就是巡检。巡检是正九品武官,拥有一些连知县都没有的便利条件。
在一个县里,一般都6位有品级的官员,其中县衙里就有三位,分别是七品知县、八品县丞和九品主簿。与现在的情况不同,在中国古代社会,知县拥有一个县的绝对权力,县丞和主簿根本说不上话,所以也被称为摇头老爷。正所以破家的知县,灭门的府尹,说的都是主官。一个县的所有事务都归知县惯例,比如教育、河工、钱粮、刑名等等,这都是知县的事情。因此在古代社会,那些地方乡绅对知县都是毕恭毕敬,除非自家有靠山。
但是知县毕竟都有任期,在一个地方做了几年知县以后,哪怕不升官,也会调到其他地区。所以说那些有势力的乡绅对知县虽然客气,但是也并不害怕。但是对于另一种官,就非常的头疼的。上文中说到一个县有6位有品级的官员,除了知县、县丞和主簿,还有三位巡检老爷。巡检是武官,也是更低级的九品官。按照道理没有什么可怕的,但真实的情况恰恰相反。巡检这个官职出现于宋朝,到了明朝已经十分成熟。
按照明朝的规定,每个县有三名巡检,这3位巡检分别驻扎在不同的乡镇。根据朝廷的编制,每个巡检下边都有100多人的武装力量。这些队伍没有火器等犀利武器,但刀枪棍棒还是有的。巡检的任务是维持地方治安、缉捕盗贼、查处私盐等等,算是一个地方的土皇帝。与高高在上的知县不同,巡检这个职位是可以世袭的,这是最可怕的地方。如果一个乡绅得罪了巡检,他随时都要警惕巡检老爷挑毛病。
虽然知县是七品,但是根本管不到巡检,因为巡检是武官,直接归兵部管理。作为九品官,而且一个县就有3个,天下那么多州县,巡检的数量是非常大的。对于兵部武选司郎中来说,连七品的把总都没有功夫安排,九品的巡检更不放在眼里。而且武选司也没有那个精力挑选武官,所以就默认了可以世袭的实际情况。顺便说一句,对于军人们来说,一提起武选司立刻两眼放光。如果能在武选司郎中那里有个好印象,那自己升官的日子就不远了。
由于巡检没有 *** ,而且可以世袭。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家族势力,而且盘根错节。地方上的乡绅们根本就不敢得罪,当然了,如果乡绅自己家有人做高官就什么都不用怕。直到清朝康熙时期,朝廷的大佬们发现了这个问题,才取消了世袭的特权。而且对巡检进行了改革,巡检不再隶属于兵部,而是隶属于吏部,开始由知县直接管理。在此之后,知县除了能够动用衙役之外,还能调动300多人的地方武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