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田忌赛马讲的是什么故事?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8-19)370

田忌,战国时期齐国名将,生卒年不详。 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

田忌赛马原本出自《史记》,讲述了田忌在与齐威王赛马时,从战术上赢得了比赛的胜利,这个故事体现了田忌过人的智慧和卓越的军事才干。

但是这个故事告诉世人什么呢?难道它讲述的仅仅是田忌与齐威王赛马的场面吗?田忌后来又是怎样的结局?其实田忌赛马赢了比赛看似一战成名,实则是一个愚蠢的胜利,这也让后来的田忌大祸临头。

一、 齐国良将田忌

田忌赛马讲的是什么故事?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田忌出生在一个齐国的一个贵族,从小熟读兵书,聪明伶俐的他,很快便触类旁通,不仅让家里人都拍手叫绝,也引来了齐威王的赞美和重用。同时他不负众望,也为齐国立下赫赫战功,齐国也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田忌其实并没有如此令人佩服的军事才干,他之所以能为国家征战沙场,一路势如破竹,主要依靠一位出谋划策的军师,他就是孙膑。

曾经齐国使臣来到大梁,见到大梁的孙膑,才能和胆识都过人,是一个军事天才,便与他交谈,并且与他商量之后,把他带回了齐国,并介绍给当时的大将军田忌。

田忌起初并不相信此人的本领,结果与他一阵长谈后,他也意识到此人实力不可小觑,如果能得到他的帮助,军中便不用再担心没有可用之人,战事一定会势如破竹。

有一次,齐威王携众多王子皇孙一起设宴,并邀请各位大臣一同参加,齐威王举办一场赛马比赛,以千金下注。田忌带着孙膑一同参加比赛。了解比赛规则后,对孙膑说道:“先生看这场比赛如何取胜?”

孙膑酝酿一会儿说道:“将军大可放心,我已有良法。只需让你的上马对齐王的下马,你的中马对齐王的下马,你的上马对齐王的中马,如此三局两胜,便可取胜了。”

田忌听后恍然大悟,称赞不绝。到了正式比赛的时候,他果真如孙膑所说,与齐威王对战三个回合,步步为营,最终取得了比赛的胜利,赢得了千金。

这就是著名的“田忌赛马”。宴席结束后,田忌便向齐威王引荐了孙膑,说,“此人才华横溢,若能被大王重用,必将如虎添翼,助大王成就一番霸业。”齐威王听后便应允了田忌的请求,此次田忌为国作战,孙膑便是他的军师。

二、战功赫赫的田忌

自得孙膑相助后,田忌可谓是战无不胜。在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中,两人配合默契,攻无不克,一举取得了胜利,这场战争不仅让两人一战成名,也让齐国在战国时期立于不败之地,成为一方霸主,因为此战,魏国损失惨重,由盛转衰。

但在当时的齐国,田忌作为一员武将,除了擅长打仗,在朝廷并没有与别人争夺权势的智慧,再加上他功高震主,为人又大大咧咧,不知收敛,引得群臣嫉恨,很快便迎来了灾祸。

田忌赛马讲的是什么故事?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齐国的朝廷有这样一位大臣,文言文中描述到“身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齐国之美丽者也。”他就是相国邹忌。通过文言文《邹忌讽齐王纳谏》知道,邹忌外貌在当时肯定是数一数二,并且他劝诫齐威王要虚心纳谏,亲贤臣,远小人,可知他位高权重,并且能言善辩,集智慧与美貌于一身,自身也是不可多得的贤臣。

邹忌和田忌同样在朝为官,为齐国效力,一文一武,但是两人关系并不和睦,互相之间都有嫌隙,常常发生争执,在朝廷是也是互相制衡,各不相让。

但久而久之,田忌打下的胜仗越来越多,名声有越来越显赫,让邹忌心里很不安稳。他害怕田忌得齐威王器重,威望逐渐超过他,会对他不利。思来想去,他决定先下手为强,设计让田忌大祸临头。

三、邹忌的计谋

他让他的门客公孙阅安排人,来到街上找算命先生,小斯果然找到了一个两鬓斑白的算命先生,对他小声说道:“我是田忌将军的心腹,将军征战沙场多年,劳苦功高,立下汗马功劳,如今不想为人臣子,想要一展鸿鹄之志,先生您帮忙占卜一下吉凶如何?”

说罢便从袖中掏出一袋沉甸甸的银两,交给算命先生,那人见分量不少,便没有拒绝。算过之后小斯便离开了,前脚刚走后面公孙阅便带人抓捕了算命先生。

转眼间,邹忌便来到齐威王面前,义愤填膺地对他说:“臣无意冒犯,但事关国家,臣不敢不来禀报。这些年田忌名声在外,逐渐高过大王,而他自己也嚣张跋扈,丝毫不知道收敛,如今还想自立为王,有谋反之心,请大王一定要治他的罪!”

田忌赛马讲的是什么故事?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说着便派人把算命先生带到殿中,算命先生头也不敢抬,便颤颤巍巍的说了一大堆话,坐实了田忌的罪名。齐威王听后恼羞成怒,就立即下令抓捕田忌。

田忌闻讯心里惶恐不安,但迫于无奈便连夜逃到楚国。他知道是邹忌看不惯他得大王器重,便从中作梗,陷害自己,但此事没有回旋余地,齐威王也不会再容下自己。

果不其然,齐王知道后大怒,一时间牵连甚广,连平时和田忌关系好的许多功臣也被齐威王下令关押。这场轩然 *** 在齐国逐渐蔓延。

田忌本是齐威王的左膀右臂,为何齐威王听信一面之词就治罪他呢?其实这并不全是邹忌的陷害。君王需要有能力的臣子为他稳固江山,同样也害怕他们功高震主,从而产生谋逆之心。

齐王便是因为长期害怕田忌的威望壮大,会动摇自己的江山社稷,所以早就想除之而后快,邹忌的计谋也正好合齐王的意,所以齐王便不由分说地痛下杀手。

其实田忌本是为国尽忠,是一个值得信赖的臣子,但他为人不知谦卑,正如他在赛马局中,不知道隐藏实力,居然敢赢过君王,锋芒毕露,难免会引来杀身之祸。田忌赛马的故事不仅向人们展示了田忌的过人才华,也告诉世人,要具备本领是一回事,但要活到最后,更要懂得明事理,知进退,在上级面前要明哲保身,保留自己的能力,才能免遭祸患。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508/16088.html

“田忌赛马讲的是什么故事?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长平之战白起坑杀赵国四十五万大军 白起是怎么做到的

长平之战白起坑杀赵国四十五万大军 白起是怎么做到的

对长平之战,白起是如何做到坑杀赵国四十五万将士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长平之战中,虽然赵国前后投入了四十五万兵力,但秦将白起分割包围赵军后,赵军兵力已经不足四十五万,当然秦军也有一定伤亡,因此武安君白起实际坑杀的赵军并没有四十多万。在长平之战前期的对峙消耗战中,秦...

裴頠的一生有哪些成就?他带来了哪些影响?

裴頠的一生有哪些成就?他带来了哪些影响?

裴頠(wěi)(267年—300年),字逸民,河东郡闻喜县人。西晋大臣、哲学家,司空裴秀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裴頠出身魏晋士族河东裴氏,为人颇有雅量,见识高远,通古博今。初为太子中庶子、承袭父亲爵位,迁散骑常侍,转国子祭酒兼右军将军,拜侍中、光禄大夫、尚书左仆射等官...

诸葛亮被封侯的原因是什么 刘备为何托孤给他

诸葛亮被封侯的原因是什么 刘备为何托孤给他

章武三年,刘备在永安病危,从成都把诸葛亮召来,托付自己的身后事。刘备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胜过曹丕十倍,一定能安定国家,最终成就大事。如果我的儿子值得辅佐,你就辅佐他;如果他实在资质太差不足以辅佐,你就自己做君主吧。”诸葛亮哭着说道:“臣一定竭尽全力,忠贞侍奉,到死为止。”刘备临终时,把鲁王叫过来对...

胤祥死后他的子女后代都是什么结局?

胤祥死后他的子女后代都是什么结局?

胤祥,生母敬敏皇贵妃章佳氏,康熙帝第十三子,与雍亲王胤禛关系最亲密。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在康熙的诸多皇子中,十三阿哥胤祥绝对是个很出彩的人。他不光能文善诗,书画俱佳,还“精于骑射,发必命中”。因此他的年少时便深得康熙宠爱,经常在康熙出巡时随驾左右。在康熙的诸皇子中,胤祥和...

韦曜:东吴重臣、史学家,长期从事史学编纂事业

韦曜:东吴重臣、史学家,长期从事史学编纂事业

韦曜(204年―273年),本名韦昭,字弘嗣,吴郡云阳县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臣、史学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少时好学,善于作文。早年曾任丞相掾、西安县令、尚书郎、太子中庶子、黄门侍郎、太史令等职。吴景帝孙休时期,担任中书郎、博士祭酒,管理国子学。吴末帝孙皓即位后...

东汉末年杨家也是四世三公 杨家为何没有起兵成为诸侯

东汉末年杨家也是四世三公 杨家为何没有起兵成为诸侯

还不知道:东汉末年,杨家也是四世三公,为什么没有如袁绍起兵成为诸侯?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袁绍是东汉末年军阀,汉末群雄之一。他出身于汉末名门“汝南袁氏”,自高祖父袁安起,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袁家祖上积攒的基业非常雄厚,这也是他能够在乱世迅速崛起的最大的原因之一了。...

曹操和孙权作为一方霸主 两人之间有没有见过面

曹操和孙权作为一方霸主 两人之间有没有见过面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同为汉末三国一方豪杰,曹操和孙权有没有见过面?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东汉末年,曹操、孙权各自作为一方霸主,乃是当时当之无愧的英雄豪杰,那么两人是否见过面呢?关于这个问题,个人认为有两个答案,正史中两人应该是没有见过面的,但在《三国演义》中,两人却是...

刘秀的一生有多完美?事业爱情都是满分答卷

刘秀的一生有多完美?事业爱情都是满分答卷

刘秀的一生有多完美?事业爱情都是满分答卷,打仗太顺利,2任皇后也不争风吃醋,就连儿子都不为了皇位而勾心斗角,简直让人觉得不够真实,顺利得波澜不惊,令人意外,可以说是真正开挂的第一人。刘秀的出生与戎马生涯刘秀与汉高祖刘邦是有血缘关系的,这一点已被史学家认可。刘秀是刘邦的九世孙,只不过从汉武帝开始,实施...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