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宰相贾昌朝简介:今存《群经音辨》、《通纪时令》等书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贾昌朝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贾昌朝 (997年—1065年),字子明。真定获鹿(今河北获鹿)人。北宋宰相、训诂学家、文学家、书法家。
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年)赐同进士出身,任为国子监说书。宋仁宗朝,历任天章阁侍讲、参知政事、枢密使、同平章事、判大名府等职。官至左仆射、观文殿大学士、判尚书都省,封魏国公。治平二年(1065年)去世,年六十八。追赠司空兼侍中,谥号“文元”。宋英宗亲题其墓碑为“大儒元老之碑”。
贾昌朝一生博学善论 。有文集三十卷,今已佚。今存《群经音辨》、《通纪时令》等书。其中《群经音辨》为中国古代之一部多音多义字手册。
人物生平
宋天禧初(1017年),宋真宗曾祈谷南郊,贾昌朝于道左献颂辞,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任晋陵主簿。赐对便殿,任国子监说书。孙称其讲说有师法。后又改颖川郡王院伴读,再适殿中丞,历知宜兴东明县。孙侍读禁中,以老辞,举荐贾昌朝代之,诏试中书,不久复国子监说书。
景祐(1034年)中,置崇政殿说书,以授昌朝。天章阁置侍讲,亦首命昌朝充任。累迁尚书礼部郎中,进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迁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兼羊国子监。上书陈“边防六事”,多施行之。
庆历三年(1043年)拜参知政事,以工部侍朗充枢密使,五年,拜相,拜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担举编修《唐书》。
庆历七年(1047年)春旱,帝避正寝减膳,贾昌朝援引汉朝因灾异册免三公的故事,上表乞 *** 知政事,遂任昌朝武胜军节度使、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大名府、兼北京留守司河北安抚使。帝赐银饰坐轿,随之因征贝州军校王则起义有功,移山南东道节度使,又移判郑州。同年,拜尚书右仆射、观文殿大学士、判尚书都省。年内,仍求外任,复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右仆射检校太师兼侍中,判郑州。昌朝固辞仆射侍中,改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母丧,去位。服除,判许州。召对迩英阁,行前,复判大名府河北安抚使。时河决为患,昌朝请修河故道。
嘉祐元年(1056年)封许国公,兼侍中,不久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枢密使。嘉祐三年宰相文彦博请罢,谏官怕昌袁代相,乃言昌朝建大第,勾结宦官等,遂以镇安节度使、右仆射检校太师侍中兼充景灵宫使,出判许州。又以保平军节度陕州大都督府长史移大名府兼安抚使。英宗即位,徒凤翔节度使,加左仆射、凤关怀尹,封魏国公。
治平元年(1064年),以侍中守许州,力辞不许。次年因病留京师,以左仆射观文殿大学士判尚书都省卒,年六十八岁。追赠司空兼侍中,谥号“文元”。宋英宗亲题其墓碑为“大儒元老之碑”。著有《群经音辨》(中国古代之一部多音多义字手册)、《通纪时令》、《奏议文集》122卷。
人物评价
孙奭:君当以经术进,如二公(路随、韦处厚)。
脱脱:此五人(贾昌朝、陈执中、刘沆、冯拯、梁适)者,皆以文吏为宰相。……冯拯议论多迎合王意,昌朝明经术而尚阿私,梁适晓法令而挟智术,斯君子所不与也。
个人作品
《咏凌霄花》
披云似有凌霄志,向日宁无捧日心。
珍重青松好依托,直从平地起千寻。
《曲水园》
画船载酒及芳辰,丞相园林潩水滨。
虎节麟符抛不得,却将清景付闲人。
《繁城魏受禅台》
服殷自古称文王,几见符膺把纣亡。
谁谓老奸亟篡事,禅台空立在繁昌。
《木兰花令》
都城水绿嬉游处。仙棹往来人笑语。红随远浪泛桃花,雪散平堤飞柳絮。
东君欲共春归去。一阵狂风和骤雨。碧油红旆锦障泥,斜日画桥芳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