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成骧能成为当朝状元是如何做到的?真相是什么
科举考试,是古代大多数读书人出官人仕的唯一途径,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要想进入官场,亦或者是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那么唯一的 *** 就是经历十年寒窗苦读,达到学富五车的地步,然后去参加科举考试,如果能够登科及第,那么自此之后便是飞黄腾达,就算名次靠后也能谋一个官职,如果有机会的话,更是能够得到晋升,成为朝中声明显赫的大臣,当然,要想平步青云,还可以在考试之中成为状元,那样的话将会直接被皇帝所重用。
或许有人认为成为状元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是实际上并非只是通过笔试就能成为状元,也有一些其他特殊的途径,就比如在古代有这样一位传奇的穷状元,他在考试的时候只写了八个字,皇帝看后却落泪了,当即便下旨钦定状元是他,那这是怎么回事呢?
01
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和发展
科举制度可以说是古代封建王朝时期一项非常重大的发明,科举制最早出现在隋朝时期,由隋文帝所设立,他想通过考试这种方式来选拔人才,因为在此之前其他的王朝采用的都是征辟制,察举制以及九品中正制,这些选拔人才的 *** 大多都是看这个人的人品或是家世背景,前两种还好,选拔的起码是一些有道德的人,但是九品中正制就是一种完全的世袭垄断。
除此之外,这三种制度在后期也出现了很大的变质,不但不能够选拔出优秀的人才,反而还出现了官官相护,官私勾结的现象,这导致朝堂之上可用之人寥寥无几,冗官的局面越来越严重,而社会上那些真正有才能的人却不得重用,很多人一身本领毫无用武之地,只能估计一生。
为了改变这样的现状,隋文帝当即选择一种公平,客观地选拔官员的方式,科举制也因此应运而生,不得不说这种制度是非常有效果的,虽然具有一些封建社会的局限性,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为那些很苦的学子提供了进入官场的途径,也为他们实现理想和抱负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朝廷也有机会去吸纳更多的人才,最起码不会出现无人可用的局面。
而等到唐宋时期,随着文化的发展,科举制度也更加完善,武则天更是开创了武举,让那些不识文字却有一身武艺的人也有了报效国家,改变人生命运的途径,这也让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看重家世背景转变到看重个人才能。
不过,科举制度无论怎样发展都有着一定的缺陷,很多王公贵族仍然可以凭借强硬的手段或是自己的身份地位,给子女开创出更加便捷的途径,而且科举制度虽说重视才能,但是也忽视了对个人道德素质的培养。
同时在科举制度后期,也就是在清朝的时候,有着很强的封建腐朽气息,采用八股取士的做法来选取人才,这极大的束缚了当时学子的思想,也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但从总体来说,科举制度仍然是非常重要的选官制度。
02
只写八字,却赢得状元
在科举制度的后期,除了通过笔试外还有一项特别重要的考核,那就是殿试,所谓殿试就是由当朝的皇帝亲自面见主考官所选 *** 的排名靠前的几位学子,由皇帝来亲自定夺这些人最终的排名,谁是状元,谁是榜眼,谁是探花也根据这次殿试的成绩来判断。
而我们今天所要讲到的主人公名为骆成骧,他就是光绪年间有名的科举状元,他和大多数学子一样,都是出身于贫苦人家,只不过他天生比较聪明,后天又肯努力上进,所以在众多学子之中脱颖而出,不过即便如此,在当时诸多学子的排名之中,主考官也只是把他排在了第八位,如果按照正常的成绩来评判,骆成骧是没有机会成为状元的,就连进入前三甲的资格都没有。
不过这一切却在面见光绪皇帝的这次殿试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众学子的到来,光绪皇帝也开始了对这些人的策问,他提出自己的要求“言词异切,文句恳诚,辨理精微”,众学子了解之后开始奋笔疾书,都想在这次考试之中展现出自己所有的才华和水准,可骆成骧则不同,他不慌不忙的拿起笔,只写了八个字:“主忧臣辱,主辱臣死”。
光绪皇帝看到后不禁潸然泪下,从这句话中他能感受到骆成骧对国家,对自己的这份忠心,而且这八个字也说进了光绪的心坎里,要知道在此时是慈禧太后垂帘听政,而清朝正走向破败灭亡的结局。
不仅如此,还饱受西方强国的欺辱和侵略,光绪皇帝没有实权,对此也是焦急万分,而选拔人才的目的也是希望能够有一位和自己心意相通的臣子,辅佐自己改变此时的状况,而骆成骧就是他要找的人,所以当即便下旨:状元就是你了。
03
一心为国为民的穷状元
等到骆成骧成为当年的新科状元之后,他也没让光绪帝失望,在后来为官期间,对于国家大事毫不懈怠,更是积极的对当时的社会情况进行变革,还支持光绪皇帝去进行维新变法,而他也是常年奔波各地,希望能够在这种危机关头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实现救亡图存的目的。
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位穷状元,能够在朝中担任高官,也是当时名震一时的状元,按理说就算不能过上大富大贵的生活,简单的富裕还是没有问题的,不过,事实并非如此,因为骆成骧一生清廉勤俭,从不喜欢奢侈的生活,自己的俸禄以及赚取的钱财悉数用于社会建设方面。
就比如设立当时的国术馆,就是由他筹钱建立起来的,别看他是一个文人,但在武术这方面,他也是大力提倡的,毕竟当时的清朝实力太过弱小,只有发展壮大自身的军事实力,才能够抗衡强敌来袭。
因为常年散财于他人,所以骆成骧一家人几乎都是过着比较贫苦的生活,一日三餐吃的也都是家常便饭,没有什么山珍海味,有时候甚至穷到连家里都没有存粮,可以说他是历史上少有的,过得比较清贫的状元。
04
骆成骧是一位值得后人敬佩的官员,在朝为官,心系天下,别看一生贫苦,但是他的精神是富足的,他值得后世人们的尊敬和推崇,他也是所有官员的一个典范,俗话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烤红薯,既然身为一方父母官就要肩负起肩上的责任和重担,为国为民,秉持初心,这样才能够不负国家的信任,也才能对得起百姓的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