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唐朝名将侯君集的一生是什么样的?最后的结局如何?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9-19)440

侯君集豳州三水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

说起中国历史上的名将,你能想起谁,韩白卫霍通常是人们更先想到的,其次可能是三国时代的关羽张飞杜预等等。

唐朝名将侯君集的一生是什么样的?最后的结局如何?

中国历史悠久,能被历史记住的名将,都是大浪淘沙经得起考验的,那绝对都是真刀真枪打出来,有赫赫战功的。

就说大家最不熟的杜预吧,他有个十三世孙鼎鼎大名,他就是杜甫,当年杜甫没有成名的时候,经常以我是杜预的十三世孙感到自豪和骄傲。

杜预人称杜武库,王勃的《滕王阁序》里面说的“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就是拍马屁的经典妙笔,把这个王将军比作是杜预,他的主要功绩是灭了吴国。

名将是个稀罕物,如果你恰巧在某个时间点上出现,更好是乱世,你通过努力,再加上运气好,不怕死,或许能成为名将。

但是如果你恰好生活在唐代,那么恭喜你,你成为名将的概率会大大增加,唐朝初年可谓是名将如云,名臣如雨,一大批的中国历史上顶级的文臣武将扎堆出现。

这可没有任何夸大的成分,标准也丝毫没有降低,在唐朝你要是不灭一两个国家,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名将。

唐朝的名将多,但是一点也不惨水,比如说唐太宗李世民最信任的名将侯君集,他就曾经灭了高昌国,这在唐朝的名将中完全不算什么,但侯君集的一生却非常的跌宕起伏,他一生的荣耀于耻辱,用两个字就能总结,谋反。

侯君集一生两次谋反,一次成功,一次失败,成功的这次,让他名利双收,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失败的这次让他坐罪处死,家人流放岭南。

侯君集的一生,包括这两次谋反,都深深地和李世民嵌套在了一起,他的荣耀和失败,都是李世民给的,甚至是最后的死亡,如果换做其他皇帝,可能他就不用死了。

唐朝名将侯君集的一生是什么样的?最后的结局如何?

给他打来的荣耀的这次,就是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的秦王府可以说是倾巢而出,连长孙无忌这种文官都亲自上阵。

玄武门之变就不多说了,只是有一点需要注意,侯君集是参与了政变的,当时具体做了什么,并没有说,前面我们分析过,这是李世民修改了史书的结果。

真实的玄武门之变应该是有两个战场,一个是在玄武门,杀死李建成和李元吉,一个是在太极宫,控制李渊。

控制李渊的这部分,实际上史书中是被故意隐藏的,没有控制李渊这一步,杀死李建成和李元吉就没有任何意义,但李世民是在无法背负这样的罪名,于是史书里就轻描淡写的说,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李渊和亲信在划船游玩,实在是让人难以相信。

综合当时的情况和后面李世民的反应来看,侯君集应该就是那个控制李渊的人,因为对玄武门功臣的封赏来看,并不突出成绩的侯君集被封为左卫将军、潞国公,太宗皇帝也说,玄武门之变侯君集出力颇多。

从此侯君集就飞上枝头变凤凰,从秦王府不知名的小将变成了帝国显赫的大将军,领兵出征为国杀敌,那也是李世民的得力干将。

但人都是会变得,尤其是国家进入正轨之后,偃武修文成为太宗时期的国策,文臣多少还是要比武将高一点,尤其是在约束武将方面,唐太宗李世民是丝毫不吝惜,经常敲打这些功臣宿将。

侯君集灭了高昌国,如此大功一件,人都还没到长安,参他的本子已经到了,说他藏匿了高昌国的珍宝。

古代打仗,破城之后的劫掠是很正常的事情,也许侯君集确实是有点贪,但这事本质上不是什么大事,当年李靖带兵回来,也别人以同样的理由参奏过。

但显然李靖的境界远比侯君集要高,不但是兵法上面,李世民让侯君集跟着李靖学习,看来侯君集只学会了打仗,没学会做人。

李靖率领部队,在高原上九死一生,大破吐谷浑之后,同样被人参奏说他劫掠钱财,李靖是啥也没说,闭门谢客。

但是侯君集呢,自以为看透了这是李世民的权谋术而已,打了胜仗完全没有封赏,大发牢骚,甚至还跑去跟张亮诉苦,说自己气的都想谋反了。

唐朝名将侯君集的一生是什么样的?最后的结局如何?

古代说这话那可是要杀头的,张亮也是玄武门之变的参与者,当时同样也是受到排挤,张亮来告发侯君集要谋反,李世民问清楚缘由之后,也就没有再追究,武将发发牢骚有时候也正常。

说说胡话,太宗没有放在心里,但有人记住了,他就是李承乾,当时的太子,因为自己的储君之外危在旦夕,纠集了一帮功勋二代们,准备先下手为强。

所以他要找个重量级人物入伙,于是他们找到了侯君集,没想到侯君集还真答应了,反正他十七年前已经干过一次这样的事情。

可惜李承乾的太子府不是十七年前的秦王府,还没等到他们发动政变呢,就被告发了,结果一干人等全都被抓了。

一开始侯君集还是什么都不说,没想到他的女婿出卖了他,真是祸起萧墙家门不幸呀,此时李世民的表现很有意思。

他担心侯君集受到狱卒酷吏的折辱,于是亲自审问侯君集,而且最后坐实之后,李世民居然替侯君集求情,说他有功于国家,能不能不杀他,结果群臣们都不同意。

这件事其实在历史上也算是奇葩了,皇帝居然为一个造反的人求情,可见当年的玄武门之变,侯君集真的居功至伟,要不然多年后,李世民居然还念着他的功劳,连谋反这种十恶不赦的大罪都不愿意处死侯君集。

但这事有趣也有趣在这个地方,侯君集最后还是被杀了,李世民问他还有没有什么心愿,他所希望给自己保存点血脉,最终侯君集的家人只是被流放,没有被杀。

为什么李世民都不希望侯君集死了,他还是会被杀,这就要说道贞观为什么会是中国历史上更具有典范意义的时代,因为这个时代里,皇帝尊重法律和大臣,宰相也有非常大的权力,皇帝的命令,不经过中书省附署,是不能生效的。

这种集体决策权,相互制衡,皇帝的命令不大于国家法律的时代,被看作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完美的时代,李世民也因为被后世称为千古一帝。

这也许就是侯君集的命,遇到了李世民,给了他十七年的荣华富贵,最终一切又成了过眼云烟,这种事换了别的皇帝,专断独行也许就不用死了,可偏偏是李世民,一个尊重法律和群臣的皇帝。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509/21533.html

“唐朝名将侯君集的一生是什么样的?最后的结局如何?” 的相关文章

裴頠:西晋大臣、哲学家,为人颇有雅量,见识高远

裴頠:西晋大臣、哲学家,为人颇有雅量,见识高远

裴頠(wěi)(267年—300年),字逸民,河东郡闻喜县人。西晋大臣、哲学家,司空裴秀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裴頠出身魏晋士族河东裴氏,为人颇有雅量,见识高远,通古博今。初为太子中庶子、承袭父亲爵位,迁散骑常侍,转国子祭酒兼右军将军,拜侍中、光禄大夫、尚书左仆射等官...

胡威:曹魏征东将军胡质之子,以廉洁慎重而闻名于世

胡威:曹魏征东将军胡质之子,以廉洁慎重而闻名于世

胡威(?—280年),字伯武(又作伯虎 ),一名貔,淮南寿春人。曹魏至西晋时期名臣,曹魏征东将军胡质之子。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胡威早年就自勉立志向上,与父亲都以廉洁慎重而闻名于世。历任侍御史、安丰太守等职。后升为徐州刺史,在任上,勤于习政,使教化之风盛行一...

历史上朱元璋曾狠心赐死过自己的两个儿媳,是因为什么?

历史上朱元璋曾狠心赐死过自己的两个儿媳,是因为什么?

常人言“伴君如伴虎”,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悠悠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历经20多个朝代,诞生了400多位皇帝。在这些帝王中,能像朱元璋一样白手起家者,为数并不多。朱元璋是典型的乞丐皇帝、平民皇帝或者说是草根皇帝。从这一点上来说,朱元璋值得敬佩。对于朱元璋的评价,在中国历史发展当中,历来褒贬不一。如果非...

在攻打楚国前,王翦要了什么样的奖赏?

在攻打楚国前,王翦要了什么样的奖赏?

王翦,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王翦为求自保,向秦王要田要地要房屋的事情,在后世广为流传。这事讲的是,秦王在灭赵国、残燕国、亡魏国之后,准备攻打强大的楚国。于是他问王翦怎么打?王翦说,得给60万兵力。秦王觉得兵力太多了,于是问王翦的副手李信。李信说,只需要20万兵力就...

身为秦国将领的樊於期 樊於期为什么还要选择背叛秦国

身为秦国将领的樊於期 樊於期为什么还要选择背叛秦国

对樊於期身为秦国将领,为什么要叛秦?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兮一去不复返”,荆轲刺秦的故事,想必大家应该都耳熟能详吧。荆轲为什么能够接近秦始皇呢?那是因为他献上了秦国叛将樊於期的头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樊於期本来是秦国非常重要的将领,他的地位甚至...

萧何为什么不能给韩信一条生路,救他一命?

萧何为什么不能给韩信一条生路,救他一命?

众所周知韩信是汉朝的开国功臣,熟读兵法,计策超群,他“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那么既然萧何前期帮了他,后面为什么不能给韩信一条生路,救他一命?韩信本身就有将帅之能,又颇有魄力和野心,在刘邦麾下很快就得到重用,被拜为刘邦的大将军,在当时的楚汉作战,刘邦多采纳韩信建议,且都获得成功,可以说,楚汉战争就是韩...

刘邦死后吕雉对后宫女人下手 吕后为什么善待薄姬

刘邦死后吕雉对后宫女人下手 吕后为什么善待薄姬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邦死后,吕雉报复后宫,为何偏偏厚待薄姬?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聪明的人在一些事情上看似不懂,实际上已经做好相关部署,为的就是完成最终目标。薄姬是个聪明的女人,深知自己作为妾很难斗得过正妻吕雉,因而表面上不和吕雉对抗,实际上步步为营,而且手段都很高...

毛玠当初深得曹操的器重 曹操为何差一点将人杀了

毛玠当初深得曹操的器重 曹操为何差一点将人杀了

还不知道:毛玠是曹操的重臣,劝其迎接汉献帝,后来为何差点被杀?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建安十八年(216年)五月,曹操进封魏王,但是曹魏集团内部却并不平静,发生了一件大事,追随曹操二十多年的重臣毛玠被逮捕下狱!毛玠虽然在《三国演义》的没什么特殊的事迹,不过在历史上还...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