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蓝玉最后为什么会被朱元璋斩杀?真相是什么?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9-28)361

蓝玉是明朝开国将领,一代战神,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巍峨延绵的钟山,锁住了连绵不绝的长江之水,作为江南佳丽地,帝王州的明朝又迎来了一位属于他的新主人。在鄱阳湖的血光和太湖的烟波之后,是击败了南方更大两个割据军阀陈友谅和张士诚,登基在金陵城的朱元璋。

蓝玉最后为什么会被朱元璋斩杀?真相是什么?

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作为开国皇帝,明朝开国六公爵为首的的文臣武将为朱元璋定鼎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人包括这些人在内的绝大部分开国功臣,还受到朱元璋的“特别关照”,那就是鬼头刀一枚,当然也包括那个能征善战的男人。

明朝开国之后,为了清洗功臣元勋们,朱元璋一手炮制了洪武三大案。其中的蓝玉案更是打击面积广,牵涉人数众多,直接将以蓝玉为首的政治集团一扫而光。

从年轻开始就在朱元璋的军队里面入股的蓝玉,也是一个相对大器晚成的人物,朱元璋刚刚开始创业的时候,手下汇聚了一大帮的能人。

外人包括徐达,常遇春,亲戚包括李文忠,朱文正,这时候日常的冲锋陷阵还轮不到蓝玉。他大部分的时间都跟着傅友德,徐达等人南征北战,这也为他未来的军事生涯打下了一定的坚实基础。

所谓金子总会发光,用在蓝玉身上更为恰当。因为能力十分出众,作为打仗好手的常遇春,也常对蓝玉交口称赞,并且多次向朱元璋保举。

北征塞外,南下川滇,各个战场上都有那个年轻人惊若翩鸿的身影,后人评论:

“蓝玉与沐英,同事疆场,为明立勋,不一而足。捕鱼儿海一役,谋虽出于王弼,而从善如流,不为无功。自是残元余孽,陵夷衰微,数十年无边患,谁谓玉不足道者?”

随着自己的步步高升和能力的提高,朱元璋开始逐渐的重视起了蓝玉这位将才。特别在带领军队帮朱元璋荡平西南之后,为了笼络巴结这位人才,朱元璋还和他打成了儿女亲家。

很快,在面对帝国那个最重要的敌人北元的时候,蓝玉的功劳彻底把他送上了古今名将的行列。大家都知道,雪战是一个很特殊的作战环境,正所谓吾之蜜糖,尔之砒霜。

假设能合理运用大雪天的这个特殊作战环境,往往能得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君不见唐朝的李愬,大雪天快马攻击蔡州,一举荡平了成为朝廷心腹大患多年的淮西镇。

蓝玉最后为什么会被朱元璋斩杀?真相是什么?

同样,蓝玉也利用大雪天,为北元送上了一曲灭亡的序章。战机稍纵即逝,在洪武二十一年的三月,蓝玉带领军队攻击捕鱼儿海。历经千辛万苦,蓝玉推进至百眼泉,它离北元皇帝的行营有40多里。

然而,敌人凭空消失了,没有发现敌人的踪迹,这是个麻烦。军队独自远征并深入,其他事情很容易说,供应是个大问题。可能连敌人的面都没见到,整个部队都要丧生于此。

幸运的是,蓝玉派出了哨骑,四处寻找试图在被发现之前找到敌人。好事多磨之后,巡逻骑兵发现了敌人。

北元军队在捕鱼儿海东北80多里处安营扎寨,蓝玉立即命令全军“人衔枚,马摘铃”直奔元军。当明军被杀北元看见时,北元军队看着这天降神兵惊呆了。

他们没有任何战斗准备,正准备转移。偏偏在这个时候,刮起了大风,到处都是灰尘,天黑如灰,对明军起到了很好的掩护作用。

在上天的帮助下,明军进行了一次突然袭击。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的北元军来不及列阵,成千上万的人在混乱中丧生。

此外,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元军从牧民变成了俘虏,各种车辆和大量后勤物资成为明军的战利品。

这是自霍去病和窦宪等人燕然勒功之后,汉族人主导的又一次对少数民族的军事大捷,蓝玉大将军居功至伟。

但军事上是个天才的蓝玉,在政治和情商上,却简直是个负分的存在。当时的朱元璋,执行的是和北元团结的长期准备工作。

但是蓝玉却在回来的路上喝醉酒,侮辱北元的皇妃,北元的王妃在遭到侮辱后,愤怒自杀,这就引起了朱元璋的大怒。

原本为了奖励蓝玉的军功,老朱已经拟好了封号,是为“梁国公”。粱国在古代的封爵中是为大国,比如汉文帝的儿子刘武就封为梁孝王。

蓝玉最后为什么会被朱元璋斩杀?真相是什么?

但在这件事情之后,蓝玉的爵位变成了“凉国公”,虽然东晋十六国中的确有这么个割据政权,但是偏安一隅的小国自然赶不上前者。再者回到南京之后的蓝玉,用一系列的骚操作,直接将自己送上了断头台。

“乃身邀宠眷,志满气溢,既不能急流勇退,复不能恭让自全,遂致兔死狗烹,引颈就戮。明虽负德,蓝亦辜恩。藉非然者,玉氏子孙,亦何至不沐氏若乎?前后相照,一则食报身后,一则族灭生前,后之君子,可以知所处矣。”

之前在面见朱元璋的时候,蓝玉经常前呼后拥,老早就让朱元璋心里很不得劲,到底你是皇帝还是我是皇帝?除此之外,平日里居功自傲,日渐恣意骄横,甚至强占民田。

而这件事情,只是一个导火索,更是加速了双方的决裂。

最重要的是,蓝玉一直和朱标的关系十分的好,再加上常遇春的关系,双方基本上一家人。但是这时候朱标已经作古,朱允炆作为一个没有威望的小青年,自然驾驭不住飞扬跋扈的蓝玉。若不能尽快铲除,蓝玉必然成为粱冀,杨坚等权臣。

于是一番思考之下,蓝玉自然在朱元璋的生死簿上面挂上了号。为了皇家的权威,再加上自己的不检点,蓝玉和他所谓一万五千名同党,自然一梦悠悠赴黄泉。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09/23124.html

“蓝玉最后为什么会被朱元璋斩杀?真相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刘据死后的谥号是什么?戾是什么意思?

刘据死后的谥号是什么?戾是什么意思?

刘据,汉武帝刘彻的嫡长子,生母为卫子夫。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我们知道,古代的人,如果从旁支上位当了皇帝,或者从黎民百姓到当皇帝,都会对自己的父亲、祖父,乃至于更久远的祖先进行追谥。这种追谥,如果祖上确实积累了战功,当然需要进行追谥。比如曹丕把对曹魏建国立下大功的父亲曹操...

诸葛亮北伐如此艰难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穷兵黩武的北伐

诸葛亮北伐如此艰难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穷兵黩武的北伐

对诸葛亮明知北伐艰难,为何宁愿冒着“穷兵黩武”之名,屡屡北伐? 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用五个字道出了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本意,但是实际上,诸葛亮北伐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此,他还有一个不能宣之于口的原因。前《出师表》与《后出师表》初中课本上就学过的...

愉妃珂里叶特氏能陪伴乾隆59年,她是个什么样的人?

愉妃珂里叶特氏能陪伴乾隆59年,她是个什么样的人?

乾隆一生极为风流、极为多情。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珂里叶特氏,亦称海佳氏,世居科尔沁草原。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HaigiyaHala。清朝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海佳氏多冠汉姓为海氏、佳氏、潮氏等。珂里叶特氏,员外郎额尔吉图之女,生于康熙五十三年五月初四(1714年6月15日)。除此而...

密折制度到底是什么样的 雍正为何大力推行

密折制度到底是什么样的 雍正为何大力推行

你真的了解雍正大力推行的密折制度是如何运行的?吗?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康熙四十五年,王云锦是第一名,雍正皇帝是65;年纪大了,难免会放松,找几个老友来家中打牌,打到最后一副扑克牌;第二日,王云锦向雍正行礼,雍正从袖中取出王云锦遗失的牌,并表示要带回去继续玩,这可把王云锦惊出一身冷汗。...

有哪些与李贽相关的轶事典故?如何评价李贽?

有哪些与李贽相关的轶事典故?如何评价李贽?

李贽(1527年~1602年),汉族(一说回族 ),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嘉靖三十一年举人,不应会试。历共城教谕、国子监博士,万历中为姚...

夏侯惇在曹魏的地位怎么样?曹操为何会如何信任他

夏侯惇在曹魏的地位怎么样?曹操为何会如何信任他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晋升魏王,汉朝百官都改用魏国的官号而非汉朝的官号,只有夏侯惇仍用得是汉朝官号。夏侯惇对此感到不安,于是向曹操提议让自己也改用魏国官号。曹操听了说:“你是我的朋友,我怎么能委屈你做我的臣子。”由此可见曹操对夏侯惇...

曹操和孙权作为一方霸主 两人之间有没有见过面

曹操和孙权作为一方霸主 两人之间有没有见过面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同为汉末三国一方豪杰,曹操和孙权有没有见过面?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东汉末年,曹操、孙权各自作为一方霸主,乃是当时当之无愧的英雄豪杰,那么两人是否见过面呢?关于这个问题,个人认为有两个答案,正史中两人应该是没有见过面的,但在《三国演义》中,两人却是...

历史上关羽和马超相比 两人谁的武艺更高

历史上关羽和马超相比 两人谁的武艺更高

对正史关羽与马超相比,到底谁的武力更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三国演义》中,马超与关羽并列五虎上将,那么历史上的马超与关羽,谁的武艺更强?诸葛亮对马超的评价话说关羽在荆州,得知马超投降刘备,他听说马超乃是闻名西凉的一方枭雄,而且曾经一度击败曹操,没有见过马超,又...

评论列表

谢磊
谢磊
8分钟前

蓝玉作为明朝开国将领,英勇善战、功勋卓著,然而在政治情商上却欠缺周全考虑自身行为对皇权的影响及潜在风险意识不足导致最终悲剧结局令人唏嘘感叹其命运多舛同时也警示后人权力与荣耀背后需以谨慎和智慧应对复杂局势和人际关系挑战方可保全自我避免走向不归路!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