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赵孟頫:楷书四大家之一,揭秘其生平经历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10-04)520

赵孟頫(fǔ)所创的“赵体”书,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为“楷书四大家”。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赵孟的人生经历。

一。宋室之后,南宋灭亡后居家苦读

赵孟頫于宋理宗宝祐二年九月十日(1254年10月20日),出生在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为宋太祖子秦王赵德芳之后。他的五世祖为宋孝宗的父亲、秀安僖王赵子偁;四世祖为崇王赵伯圭;其曾祖赵师垂、祖父赵希戭、父亲赵与訔,都在南宋朝当过高官。因此,赵孟是名副其实的宋室之后。

赵孟頫11岁时,父亲去世,由其生母丘氏抚养。他自幼聪明好学,读书过目不忘,能下笔成文,写字运笔如风。14岁时,赵孟因其家世代为官,入补官爵,并通过吏部选拔官员的考试,调任真州司户参军(南宋七品官)。

不幸的是南宋后来灭亡了,赵孟只能闲居在家。这时母亲对他说:“圣朝必收江南才能之士而用。你不多读书,如何超乎常人?”听从母亲之言他更加努力读书,并拜老儒敖继公研习经义,其学业日益长进,名声也逐渐大了。这给他后来成为文学大家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赵孟頫:楷书四大家之一,揭秘其生平经历

二。元朝重用,借势救民除奸

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元朝行台侍御史程钜夫奉诏搜访隐居于江南的宋代遗臣,赵孟以名列榜首被选中,且单独被觐见元世祖忽必烈。忽必烈见赵孟才气豪迈,神采焕发,如同神仙中人般,于是非常高兴。

忽必烈随即命赵孟起草设立尚书省的诏书,以颁布天下。当看了他写的诏书后,忽必烈称赞道:“说出了朕心中所要说的话。”

朝廷曾召集百官于刑部,商讨制定刑法,当众人认为凡贪赃满至元宝钞二百贯者,都应论死罪时。赵孟以钞法创立后的几十年内,已大幅度贬值为由,予以坚决反对。

有人见赵孟年少,又是来自南方,认为他不了解元朝国情,还指责他反对以宝钞来定罪,是想阻碍宝钞的流行。赵孟理直气壮地反驳道:“刑法是关系到人命的生死,必须分别轻重。我奉诏参与商议,不敢不言。你不讲道理,企图以势压人,这是不行的!”那人被说得哑口无言。

忽必烈听后非常赏识赵孟,本打算重用他,但遭到了一些人的阻止,没能如愿。赵孟经过此事,也一下子明白了自己的特殊身份,目前在元朝工作,作为一个 *** 不应该过分直谏,而应该借势而为,因此在后来的建言中,他改变了策略,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发生地震,北京尤其剧烈,死伤数十万人,忽必烈亲驻龙虎台,召集集贤、翰林两院官会议,询问此次天灾发生的原因及消灾的办法。但是大臣们都害怕丞相桑哥,不敢说实话,只是泛引《经》、《传》及五行灾异的话,不敢触及时政。

赵孟与阿剌浑撒里(忽必烈的近臣)非常友好,就劝他去奏请忽必烈大赦天下,免除赋税,这样就可能消除天灾。阿剌浑撒里按照赵孟的意见向忽必烈奏禀,并得到忽必烈的允许。

诏书已经草拟完,桑哥知道后大怒,说这不是忽必烈的旨意。赵孟挺身而出,对桑哥说:“百姓死亡已尽,那些未征上来的钱粮到哪里去征?若不及时免除,以后若有人将此未征之数千万钱粮作为损失而归咎于尚书省,这岂不深深连累了丞相?”桑哥也明白其利害关系,所以只有同意全部免除赋税。百姓因此而获救。

为了彻底铲除奸臣桑哥,赵孟又心生一计,他对忽必烈的亲信彻里说:“如今,桑哥的罪恶甚于贾似道(南宋奸臣),而我等不加指责,将来如何能推卸责任?但我毕竟不是陛下亲信之臣,说话陛下必不听从。侍臣中读书知理、慷慨有气节而又为陛下所亲信的人中,没有能超过你的。捐出自己生命而为百姓除害,是仁者之事,希望你能这样!”

彻里果然去向忽必烈揭发桑哥的罪恶。忽必烈听后大怒,命卫士将他掌嘴,彻里口鼻血涌,倒在地上。再问时,彻里还是坚决斥责桑哥的罪行,大臣也相继指责桑哥,忽必烈只有将桑哥按罪诛杀,并废除尚书省,凡有罪的大臣也统统罢官。

赵孟就这样成功借势铲除了这位罪大恶极的奸臣。

三。受元朝皇帝重用,继承与发展汉族文化

赵孟頫一生中曾受元世祖、武宗、仁宗、英宗四朝礼遇与敬重。他历任集贤直学士、济南路总管府事、江浙等处儒学提举、翰林侍读学士等职,累官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

如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待赵孟甚厚,往往只呼其字而不呼其名,在与侍臣谈论文学之士时,将赵孟比作唐代李白、宋代苏轼,称赞他品行纯正,博学多闻,书画绝伦,又精通佛学及老庄之学,这些都是人所不及的。

赵孟頫非常清楚自己的 *** 身份,知道为元朝服务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在晚年他逐渐隐退,延祐六年(1319年)借病乞归。至治二年(1322年),赵孟逝世,享年69岁。获赠江浙中书省平章政事、魏国公,谥号“文敏”。

赵孟頫虽然长期为元朝工作,但他在逆境中始终不忘继承与发展汉族文化。他博学多才,能诗善文,还通经济之学;尤其以书法和绘画的成就更高。

赵孟頫:楷书四大家之一,揭秘其生平经历

在绘画上,赵孟开创了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赵孟亦善长篆、隶、真、行、草书,尤其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他创立了“赵体”书,因此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

总之,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的官员、书画家与诗人赵孟,不仅是汉族人,而且还是赵氏皇族之后,却因生活所迫服务于元朝,他能在逆境中求生存,并且继承与发展了汉族文化。因创立“赵体”书,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

赵孟身处逆境,不忘借势爱护民众、巧妙铲除奸臣的可贵品德值得称赞;他不顾名声受损,仍然继承与发展了汉族文化的精神值得人们学习;他创作的书画珍品更是值得我们鉴赏。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510/24202.html

“赵孟頫:楷书四大家之一,揭秘其生平经历” 的相关文章

元文都:隋朝时期大臣,他为何被王世充所杀?

元文都:隋朝时期大臣,他为何被王世充所杀?

元文都(?~618年),河南洛阳人,鲜卑族,隋朝时期大臣,北魏景穆帝拓跋晃后代,北周小冢宰元孝则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个性耿直,颇有才干。初仕北周,拜右侍上士。隋朝开皇年间,历任内史舍人、库部郎中、考功郎中、太府少卿。隋炀帝即位后,历任司农少卿、司隶大夫、御史大夫、...

荀组:西晋时期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荀组:西晋时期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荀组(257年—322年12月6日),字泰章(《晋书》作大章,大字在当时常作为泰字的简写,当以墓志为正),颍川颍阴人,西晋大臣。东汉司空荀爽玄孙,司徒荀勖第三子,司空荀藩之弟。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夷雅有才识,深得太尉王衍称赞,荐为司徒左西属、补太子舍人。历任左...

韩信打仗那么厉害 韩信的师傅到底是谁

韩信打仗那么厉害 韩信的师傅到底是谁

对韩信为何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他的师父是谁?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提起楚汉时期的韩信,我们可谓是老少皆知的。韩信指挥的军事战争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西汉王朝的大半江山都是韩信打下来的。韩信是军功赫赫,也被萧何誉为“国士无双”。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战绩的一位战神般的人物...

董袭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董袭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接下来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操与孙权爆发濡须口之战。江东十二虎臣之一的董袭负责守卫濡须口,阻挡曹军来犯。结果吴军在夜晚遇到风暴,战船有倾覆的危险,董袭明知乘船会沉没,但拒绝逃跑,结果落入长江淹死。为何董袭宁愿翻船被淹死,也不弃船逃命呢一,追随孙策...

孙暠: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他的一生有哪些事迹?

孙暠: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他的一生有哪些事迹?

孙暠,吴郡富春人,三国时期吴国的宗室,东汉末年东吴将领,孙坚之弟孙静长子。孙策死后,夺权未遂。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孙暠,东吴宗室,孙静长子。建安五年(200年),孙策被旧仇吴郡太守许贡门客杀害。各地官员都打算奔丧,因时任富春长之虞翻在富春为孙策守丧,引...

同样都是权臣又是后代篡位 曹操和司马懿有什么不同

同样都是权臣又是后代篡位 曹操和司马懿有什么不同

曹操和司马懿都是权臣秉政,子孙篡位,二人有何不同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曹操和司马懿都是一代权臣,实际上的篡位者。子孙顺利登基。但二人在本质上根本不是同一个类型的人 。二人的道德都算不上高尚,对于曹操和司马懿这样的人来说。道德过于奢侈,成大事不...

孙桓:三国时期吴国将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孙桓:三国时期吴国将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孙桓(198年-223年),字叔武,吴郡富春人,三国时期吴国建武将军。孙河第三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仪容端正,器怀聪明,博学强记,能论议应对,孙权常称为“宗室颜渊”。初擢为武卫都尉。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参与由吕蒙指挥的袭击荆州行动,从讨关羽于华容,招揽...

司马冏是什么人?他最后是如何被杀的?

司马冏是什么人?他最后是如何被杀的?

司马冏,齐王司马冏,字景治,是西晋八王之乱中其中一王。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永康二年(301年),西晋齐王司马冏首先起兵讨伐篡位的司马伦。最后司马伦兵败被杀,司马冏威望大增,成为辅政大臣。但司马冏辅政不到一年,就被长沙王司马乂诛杀。为何除掉逆臣的司马冏会迅...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