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上范增扮演着什么角色?他是何表现?
鸿门宴出自《史记·项羽本纪》,讲的是秦朝灭亡后(公元前206年)两支抗秦军队的领袖项羽和刘邦在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鸿门举行的一次宴会。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鸿门宴上,刘邦以如厕为由,中途离开饭局,留下张良致歉。张良面见项羽,赠送白璧一双,项羽接受玉璧,置之于桌。亚父接过玉璧,放在地上,拔剑击而破之,怒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当时,项羽军在鸿门,刘邦军在霸上,两地相距40里。如果从郦山脚下,取道芷阳小路走,两地相距20里,刘邦对张良说:“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秦汉一里等于415.8米,与今天相差不太大,二十里约等于今天的8.3公里。
一般来说,十公里跑步,如今世界冠军实力在25分钟以下,普通人大约需要50分钟上下,如果是走山路或小道,需要的时间将会更长。更何况,项羽有四十万大军,涉及范围很广,刘邦在项羽军中行走时,速度必然不敢太快,且史书记载刘邦“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逃离。因此,从鸿门到霸上,粗算刘邦大约需要40分钟左右。
司马迁记载刘邦对张良说“等我到了军中,你再进去(见项羽)”,这一记载不太合理,项羽与范增不可能苦等刘邦如厕40分钟而没有反应。如果果真如此的话,范增能力100%的有问题;如果范增尽早发现不对的话,在还有挽救的时间时,为何不立即派兵追杀刘邦?
作为秦汉交替之际的风云人物,范增充满了传奇色彩,七十岁出山,犹如八百年前的姜子牙,传统观点往往认为项羽不能用人,于是范增以悲剧收场,让后人唏嘘不已。
后人对范增的推崇,源于预言了刘邦成功、项羽悲剧,但对于范增的能力,至少并未得到普遍认可,质疑颇多,其中宋朝丞相洪迈评价格外辛辣,直言“世谓范增为人杰,予以为不然”,清朝王鸣盛指责“范增谬计,既误项氏,亦误怀王”。
古今文人,对待同时代的张良一致称赞,为何对范增却有褒有贬,那么范增的为人与能力到底如何?不妨回顾一下范增的经历。
范增出山之后,之一件事就是说服项梁等人扶立楚王的后裔,指出陈胜之败在于不立楚王之后而自立,无法调动楚人复国的积极性,因此如今要吸取教训,最终项梁等人找到替人放羊的楚怀王熊槐之孙熊心,复立为楚怀王。
对于这一谋略,有人叫好有人说坏,清朝文人王鸣盛认为是谬计,当时“六国亡久矣,起兵诛暴秦,不患无名,何必立楚后,制人者变为制于人”,项梁本来可以自立,范增建议立楚王是馊主意,反而让项氏受制于人。之后,楚怀王用宋义、刘邦制衡项羽,而项羽又杀掉楚怀王,两相斗争两相失败,所以是“范增谬计,既误项氏,亦误怀王”。
第二件是救赵,楚怀王任命宋义为上将,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但在项羽袭杀宋义时,范增冷眼旁观。事后,范增末将身份没了,应被项羽收走兵权。乱世之中,兵权才是硬道理,范增本与项羽平起平坐,都是楚怀王的臣子,如今却成了项羽的属下,到底是范增自愿,还是迫不得已交出兵权?
第三件鸿门宴,暂且不谈。
第四件是反间,陈平施展反间计,导致范增与项羽矛盾爆发,范增无奈回乡。
公元前204年项羽将刘邦围困在荥阳,楚军多次切断汉军粮道,刘邦危在旦夕,于是就向项羽求和。项羽打算同意,范增说:“此时很容易就能击败汉军,如果现在把他们放走而去征服,以后一定会后悔的!”于是项羽与范增急攻荥阳。
但这时陈平设计,离间了项羽与范增的关系。项羽使者见刘邦时,刘邦准备了隆重的宴席,结果刘邦对使者说“我们以为是亚父的使者,没想到却是项王的使者”,随即换成粗陋食物。使者回来汇报,于是项羽怀疑范增与刘邦勾结,渐渐夺去了范增的权柄。范增由此大怒,就此告老还乡,还没有走到彭城,就生病而死。
围攻荥阳,体现了范增的战略眼光,在范增四件事中,唯有这一件得到公认,但当时刘项早已彻底识破脸皮,因此继续围攻刘邦的判断不能说有多高明,只能说是正常谋略水平。之后,范增就中了陈平的反间计。
由于历史是胜利者的宣言,作为失败者的范增与项羽,很多光辉事迹极有可能未能记载,但就上述四件事来看,范增谋略水平与他的历史地位极不相称。也就是说,范增的能力极有可能被夸大了,由此再来回顾鸿门宴上范增的表现,反而就能说得通了。
鸿门宴上,刘邦是客人,项羽是主人,刘邦有大功,项羽是主帅,在项羽组织的宴会上私下杀掉刚刚立下大功的客人刘邦,天下人如何看待项羽,还有谁敢与项羽一块愉快的玩耍?因此,鸿门宴上杀刘邦,绝对是一个馊主意。
即便准备在宴会上杀刘邦,范增焉能不考虑到突发事件,不准备相应的预案,不安排人手紧盯刘邦等人,随时汇报刘邦行踪?当刘邦离开时,范增应该立即启动预案,或是阻挠刘邦离开,或是立即派兵追杀刘邦等。在项羽地盘,换成任何一个正常人,对付刘邦的手段都是数不胜数,更何况范增是项羽亚父,手上也掌握着一些权力,连项氏项庄都听范增的话。
尤为重要的是,欲杀刘邦,范增机会多得是,由于刘邦只有百余人赴宴,因此范增可以策划多场意外,还不用项羽背负责任,比如:伪装成秦军,在刘邦赴宴的路上截杀;刘邦来到鸿门时,安排齐、赵、魏等盟军中某一支截杀刘邦;宴会上气氛融洽,但在刘邦回去的路上,事先安排士兵截杀。
再退一步,在鸿门宴上,范增完全可以不必搞什么含蓄的项庄舞剑,直接刀斧手下场杀了刘邦,简单干脆直接,生米煮成熟饭,让项羽只能接受。
总之,连刘邦在内的五个人,就这么从范增眼皮底下潇洒地走了,挥一挥衣袖不留下一片云彩,简直是千古奇闻。
通过史书记载来看,尤其鸿门宴上的范增表现,说范增是顶级谋士很难让人信服,所以就难怪宋朝丞相洪迈曾说,“世谓范增为人杰,予以为不然。夷考平生,盖出战国纵横之余,见利而不知义者也。”
更为重要的是,项羽袭杀宋义,范增坐而视之;项羽坑秦降卒,杀秦子婴,火烧秦宫,范增尽皆不发一言……不仅反映出范增谋略能力问题,还反映出范增人品问题,宋朝苏洵认为范增已经七十岁了,却“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