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白起一生战功赫赫,七十多岁还被赐死,原因是什么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10-09)420

在封建社会时期,沙场立功,封妻荫子,是不少武将的梦想。但战功太大了也不是好事,功高震主的人结局往往比较悲惨。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作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白起为秦国立下不世之功,可即便如此,他也逃不了兔死狗烹的怪圈。

秦昭襄王赐剑给白起,白起仰天长啸:

“我有什么罪过,落得如此下场?”

片刻之后,白起落寞道:

“我本就该死,长平之战,我坑杀了几十万降卒,这份业报足够死罪的!”

说完,引剑自刎。那么为何秦昭襄王容不下白起呢?

白起自己放弃了自己

长平之战,秦国取得大胜,而白起原来的计划是趁胜追击,将赵国覆灭。可是韩、赵两国为了保命,派出使者来劝说秦国丞相范雎,范雎在使者的花言巧语之下,同意割地和谈,战事才告一段落。

作为战术大师,白起很清楚,如果当时不能覆灭赵国,给赵国以喘息之机,那么很可能失败的将是秦国。一方面,白起杀了几十万赵人,这些人也都是有亲人朋友的,他们的亲属必定会对秦军仇深似海,想尽一切手段来报复。

其次,赵国的巨大损失,也会让其他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秦国,这也会让征服赵国的速度变慢。公元前259年正月,秦赵双方停战,而在这一年九月,秦昭襄王再次派兵进攻邯郸。

史料记载:

白起一生战功赫赫,七十多岁还被赐死,原因是什么

“其九月,秦复发兵,使五大夫王陵攻赵邯郸。是时武安君病,不任行。四十九年正月,陵攻邯郸,少利,秦益发兵佐陵。陵兵亡五校。”

在白起看来,这次出兵是必败无疑。由于白起患病,此次的统帅名为王陵,在进攻赵国的过程中,屡次受挫,甚至损失了五个军营。见预言成真,白起对秦王道:

“秦不听臣计,今如何矣!”

意思就是,您当初不听我的,现在没办法了吧,白起的话带着调侃和讽刺,而这句话也激怒了秦昭襄王。纵使白起的功劳再大,他也不能随便去调侃秦王,这是以下犯上,很可能会被杀头。

我们推断,此时的白起很可能已经放弃了自己。作为一位精明的武将,怎么会不懂君臣之礼,他激怒秦王,就是想一心求死。白起杀人太多,虽说他为秦国立下赫赫战功,但他内心的冲突和羁绊,也只能他一人来承受,在巨大的压力之下,白起很可能放弃了生的希望。

白起不配合出兵,惹恼了秦昭襄王

统帅王陵明显不能完成攻灭赵国的任务,所以秦昭襄王想再度启用白起。白起就好比一把锋锐的刀,只要拿起这把刀,就能将敌人手起刀落。不过,白起不想再继续做屠夫,秦王命令白起率兵出征,但白起予以拒绝。

史料记载:

“秦王自命,不行;乃使应侯请之,武安君终辞不肯行,遂称病。”

秦昭襄王曾亲自下令,白起拒绝赴任,之后秦王派丞相去请白起,白起本就跟范雎不睦,仍是不肯就任,最后呢,白起干脆再次称病。秦军在前线屡吃败仗,损兵折将,这已经让秦昭襄王十分上火了,白起还拒绝参战,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一怒之下,秦王便下令赐死白起。作为军事大师,白起自知不能取胜,但在其的指挥下,秦军必定可以减轻损失,单单这一点,也不是其他将领可比的。

奈何白起就是这般执拗,坚持不带兵,既然没有了利用价值,那么秦王也就没有必要再留白起的性命了。

范雎要对白起的死,负一定责任

白起跟宰相魏冉的关系很好,之所以白起能能成就举世功勋,也跟魏冉的提拔有莫大的关系。然而,范雎来后,魏冉被罢相,自此,白起跟范雎的关系也陷入僵局。

拜相之后,范雎为秦国制定了正确的战略决策,为秦国的统一大业立下汗马功劳,可由于范雎的刻意诋毁,白起也从此一蹶不振。

秦国之所以和赵国停战,很大程度上跟范雎有关。韩、赵派苏代去游说范雎,苏代不仅说服范雎停战,还成功挑起了白起和范雎的矛盾。

白起一生战功赫赫,七十多岁还被赐死,原因是什么

史料记载:

“赵亡则秦王王矣,武安君为三公。武安君所为秦战胜攻取者七十余城,南定鄢、郢、汉中,北禽赵括之军,虽周、召、吕望之功不益於此矣。今赵亡,秦王王,则武安君必为三公,君能为之下乎?虽无欲为之下,固不得已矣。”

如果继续让白起进攻邯郸,赵国必亡,那么白起的功劳将大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必定可以成为三公,一旦白起上位,那么范雎的地位便会岌岌可危。

为了自身的利益,范雎同意了苏代的建议,暂时停止了对赵国的征伐。如果范雎和白起勠力同心,那么赵国必亡,秦国的统一之路可能还会加快速度,但是,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

白起的死,跟范雎有莫大的关系,为了防止白起再立战功,范雎必定会在秦王面前说白起的坏话,而恰巧白起性格执拗,上了这个圈套。

是时,秦王对范雎十分信任,在一定程度上,范雎可以左右秦王的判断,直至白起被赐死。

秦军久战之师,同样需要修整,杀白起可以缓解矛盾

白起曾经说过,秦军虽说消灭长平的赵军,但秦军同样损失过半,国内兵力也是相对空虚。当时如果再度进攻邯郸,诸侯国联合,在赵军的顽强抵抗下,秦军必败。

王陵无法攻下邯郸,秦昭襄王便换王關,但两个月后,邯郸仍然攻不下来。楚国的春申君、魏国信陵君率十万进攻秦军,秦王大败。不仅仅是白起,在一连的失利之后,就连秦昭襄王也有些灰心丧气了。

到了如此局面,或许杀掉白起,还能减缓一下与他国的矛盾,毕竟白起杀人实在太多,从始至终,死在白起手下的他国兵卒近百万人。在旁人看来,白起就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王,所以既然白起已经失去了利用价值,还不如杀掉他,减缓下与他国的矛盾,争取一定时间来修整部队。

白起被封为战神,一经封神,也就离灭亡不远了,只是没有想到,他最后一个杀的人,却是自己!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510/25039.html

“白起一生战功赫赫,七十多岁还被赐死,原因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朱标死后他的妻儿都是什么下场?

朱标死后他的妻儿都是什么下场?

朱标,明太祖朱元璋嫡长子,母孝慈高皇后马氏,让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朱棣在1402年打进南京,登基称帝后,第一件事,就是改换朱标的谥号。朱标在去世后,朱元璋给他谥号“懿文太子”。朱元璋去世后,朱允炆继位,追尊朱标为“孝康皇帝”。朱棣取得靖难之役的胜利,登基称帝后,改称...

武惠妃作为武则天的侄孙女,最后的结局为什么会那么惨?

武惠妃作为武则天的侄孙女,最后的结局为什么会那么惨?

众所周知武则天的侄孙女武惠妃下场不好,那么作为武则天的亲戚,她难道就没一点子政治智慧吗?为什么会落得满盘皆输的结局呢?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整件事情还得从武则天被迫退位开始说起,其实在武则天死后,家大业大的武家并没有倒下。武惠妃还被唐玄宗纳入后宫,备受宠爱。短短几年,她生了七个孩子...

深受皇帝宠信,韩安国最后为何又会郁郁而终?

深受皇帝宠信,韩安国最后为何又会郁郁而终?

俗话说得好伴君如伴虎,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皇帝成为了至高统治者,古代封建时期均为人治,皇上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利。韩长孺本名韩安国,长孺乃是他的字,他祖籍梁国成安县,后徙睢阳。他在西汉可是一位大人物,早年在邹县田先生之处学习《韩非子》和杂家的学说,后侍奉梁孝王刘武,担任中大夫之职,是刘武在七国之乱...

董袭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董袭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接下来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操与孙权爆发濡须口之战。江东十二虎臣之一的董袭负责守卫濡须口,阻挡曹军来犯。结果吴军在夜晚遇到风暴,战船有倾覆的危险,董袭明知乘船会沉没,但拒绝逃跑,结果落入长江淹死。为何董袭宁愿翻船被淹死,也不弃船逃命呢一,追随孙策...

朱元璋如果换成崇祯的话 朱元璋能解决明朝末年问题吗

朱元璋如果换成崇祯的话 朱元璋能解决明朝末年问题吗

把朱元璋换成崇祯皇帝,他能彻底解决内忧外患,实现复兴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提到一路上白手起家的朱元璋,其展现出来的魄力和眼光,是很多人都无法匹及的,而提到大明朝的覆灭,也会有不少人十分心疼崇祯皇帝,但是也有不少人说,如果朱元璋换成崇祯皇帝的话...

清朝官员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 上朝不太累下朝才要命

清朝官员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 上朝不太累下朝才要命

还不知道:清政府官员到底有多累?上班上朝不算累,真正要人命的是下班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统治了中国200多年。我们可以看到清朝带来的康乾盛世,将国力一度推向顶峰,也能看到清朝在晚年,大厦将倾时的落魄与无助。清朝的统治者是我们常...

后世对张温的评价如何?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对张温的评价如何?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张温(193年—230年),字惠恕,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官吏。少修节操,容貌奇伟。孙权召拜议郎、选曹尚书,徙太子太傅。出身江南四大姓之一吴郡张氏。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黄武三年(224),以辅义中郎将身份出使蜀汉,孙权原先害怕诸葛亮会有意留难张温,但张温不担心。在呈...

刘秀的一生有多完美?事业爱情都是满分答卷

刘秀的一生有多完美?事业爱情都是满分答卷

刘秀的一生有多完美?事业爱情都是满分答卷,打仗太顺利,2任皇后也不争风吃醋,就连儿子都不为了皇位而勾心斗角,简直让人觉得不够真实,顺利得波澜不惊,令人意外,可以说是真正开挂的第一人。刘秀的出生与戎马生涯刘秀与汉高祖刘邦是有血缘关系的,这一点已被史学家认可。刘秀是刘邦的九世孙,只不过从汉武帝开始,实施...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