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四杰:推动唐朝文学发展,但他们的命运却十分悲惨
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其形式多种多样、其风格丰富多彩,留下许多冠绝古今的诗篇。能拥有这样的成就与地位,唐朝诗歌的发展肯定不是一蹴而就的。唐朝初期还保留着宋齐梁陈以来的靡靡之风,语句华美但苍白无力的宫廷诗十分流行,王勃、杨炯、卢照龄、骆宾王四人为扭转这样的文学风气做出杰出贡献,他们被誉为“初唐四杰”,简称“王杨卢骆”,是初唐文坛上新旧过渡时期的杰出代表人物。
初唐四杰虽然只是初步扭转了文学风气,但他们推动了唐朝诗歌创作向健康方向发展,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畅想,留下很多珍贵篇章。令人遗憾的是,这四位为唐代文学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人,他们的结局都很悲惨,下面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
王勃
王勃,字子安,他出生于一个名门望族,幼年时期就展现了杰出的文学才能,被称为神童,然而他的所有惊艳年岁都停留在了年少时光。王勃年少成名,成为当时朝廷最年轻的命官,过于顺遂的仕途让他放松警惕,为沛王助兴而写下的《檄英王鸡文》引起唐高宗的不悦,一纸诏书将王勃贬官出了京城。再次担任参军一职后,又被陷害再次被贬,还因自己的失误牵连了父亲。
王勃在前往交趾看望父亲的途中,创作了传世名篇《滕王阁序》。见过父亲后,王勃继续南下,当时正值夏季, 南海风高浪急,王勃不幸溺水,因为受到了惊吓不久后便去世了,年仅二十七岁。
杨炯
杨炯,字令明,幼年时聪颖博学,文采出众,少年成才,被称为神童。杨炯是个有真才实学的人,他一生都渴求被重用,但是天不遂人愿,心怀经国理想的他,年近三十才成为一个九品小官。他不满于现状,始终为自己仕途的不顺而伤感。最后在出任盈川县令时,卒于任上,享年四十三岁。
卢照龄
卢照龄,字升之,号幽忧子,他的家世显赫,幼年时学问广博、出口成章,是个年少成年之人。他的一首七言古诗《长安古意》是属于唐代的声音,被后世奉为经典,但也正是这首诗得罪了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卢照龄因此锒铛入狱。他的家人多次营救都没成功,后来在友人的帮助下才出狱。
出狱后的卢照龄没有最初的意气风发,留给他的只有病痛与颓废。卢照龄染上了风疾病,后来又因服用丹药而手足残疾,最后因为仕途的失意以及病痛的折磨,绝望之下自沉颍水而亡。
骆宾王
骆宾王,字观光,他是初唐四杰中最富才情、政治素养更高的一人。七岁时写下一篇《咏鹅》,使他成为远近闻名的神童。父亲去世后,原本家庭条件优越的骆宾王只好过着孤苦无依的贫困生活。成年后参加科考试结果竟然名落孙山,之后便走上了漫长的求职之路。骆宾王是个直言不讳的性格,这样的性格注定不适合官场生活,几度被排挤丢官。他曾站在武则天的对立面,协助徐敬业起兵,在徐敬业兵败被杀后,骆宾王落魄跳水逃生,从此不知去向。有人说他被乱军所杀,也有人说他遁入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