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周文王是什么形象?他真的忠于周朝吗?
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第三个奴隶制王朝。周王朝一共传国君32代37王,享国共计790年。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
作为商周之际的风云人物,周文王不仅是周代商的关键人物,还是儒家眼里的完美表率。但在周文王身上却有一段历史公案,即“文王受命称王”之事,宋朝之后儒家学者极力否认文王称王,唐朝之前学者认可文王称王,为何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为何文王称王让后世儒家无法接受?
封神演义中的周文王愚忠形象
《封神演义》第二十九回“斩侯虎文王托孤”,周文王临终托孤,字字感人至深,一个忠君爱民的周文王形象跃然纸上。
对姜子牙说:“倘吾死之后,纵君恶贯盈,切不可听诸侯之唆,以臣伐君。丞相若违背孤言,冥中不好相见”,说罢泪流满面,让人读之唏嘘。
对儿子姬发:“纵天子不德,亦不得造次妄为,以成臣弒君之名。”
自我感慨说:“商虽无道,吾乃臣子,必当恪守其职,毋得僭越,遗讥后世。睦爱弟兄,悯恤万民,吾死亦不为恨。”
按照这种说法,周文王一直恪守商朝忠臣本分,临终之时不忘告诫儿子忠君爱民,哪怕纣王残暴无道也要恪守其职,不准以臣伐君。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按照艺术创作基本理论,《封神演义》对周文王形象的塑造,应该是以周文王忠于商朝、忠于纣王为基础,然后在此基础上适当夸张渲染。那么,历史上的周文王真有如此忠诚吗?其实,《封神演义》作者既违背创造理论,又没有违背,因为姬昌是否称王有一场争议,直到现代发现战国竹简上刻写的五个字,才证实儒家曲解历史,周文王果然是个大反贼。
周文王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胡适评价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在周文王忠不忠于商朝的问题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唐朝时期,学者刘知几《史通·疑古》记载:“夫天无二日,地惟一人。有殷犹存而王号遽立,此即春秋楚及吴越僭号而陵天子也”。梁肃在《西伯受命称王议》中,认为所谓周文王称王之说是“反经非圣”。总得来说,唐朝儒家学者比较含蓄的质疑“文王称王”。
宋朝时期,儒学极度繁盛,出了很多大儒,欧阳修在《泰誓论》中极力辩驳,认为文王受命称王的看法为“妄说”。受到宋朝大儒影响,明清学者们开始认为“文王受命称王”之说是假的:一可能是“司马迁不达理道之舛”,司马迁搞错了,二可能是汉朝刘歆(支持王莽称帝的汉朝宗室,刘向之子)篡改史记等史书,故意将“文王受命称王”放进书中。
客观地说,唐宋学者的质疑未必没有一点道理,那么司马迁《史记》中是如何记载的呢?
《史记》记载:诸侯闻之,曰“西伯盖受命之君”。。。。。。。诗人道西伯,盖受命之年称王而断虞芮之讼,后十年而崩,谥为文王。司马迁证实周文王晚年已经自称为王,《诗经·大雅·文王》篇中也说姬昌晚年称王。对于这一事实,汉唐文人基本都给予认可,并未提出什么质疑。
其实,无论姬昌有无称王这一历史事实,透过历史上的这一场争议,可见白的可以被描成黑的,黑的也可以被洗白。
通常来说,历史是越早越可能真实,越晚越可能被篡改,先秦与汉朝史书上的记载,应该可以说明姬昌称王的事实了。但欧阳修等的质疑与驳斥也存在一定道理,那么周武王到底有没有称王呢?而且,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里,真相只有一个,肯定是有人搞错了或说谎了,那么是司马迁搞错了,还是欧阳修胡扯呢?
周原甲骨文再引争议
大约公元前1150年左右,周文王祖父古公亶父迁都,从豳地迁至周原。大约百年后,周文王又迁都至迁丰(今长安县沣西),但周原仍是周人政治活动的重要场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考古专家在周原地区出土了周初甲骨,其中一些甲骨中同时有“周方伯”和“王”的内容,于是“文王是否受命称王”又再起争议。
原因很简单,对于其中“王”的解读,部分学者认为是指商王,姬昌是“周方伯”,部分学者认为“王”就是指姬昌。由于周原甲骨文词晦涩难懂,至今未能全部释读,加之周原甲骨文数量有限,所以一直没能真正解决这个历史悬疑。
战国竹简上的五个字一锤定音
2008年,清华校友在海外发现一批战国楚简,拍下之后赠送给了清华大学,一共约2500枚,这就是“清华简”。竹简上记录的“经、史”类书,大多数前所未见,曾任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专家组组长的李学勤教授评价说,“这将极大地改变中国古史研究的面貌,价值难以估计”。
一,姬昌称王是历史事实
清华简中的《保训》,是周文王临终前的遗训,核心思想就是“中道”和“阴阳和谐”,对华夏文明影响至深。但《保训》开篇之一句五个字,让学者非常兴奋,基本平息了文王是否受命称王的历史争议。
《保训》:“隹王五十年,不豫,王念日之多鬲,恐坠保训。戊子自演水,己丑昧爽至□,病,述保训,令史书之。”
结合先秦与秦汉史料,“隹王五十年”这五个字一锤定音,明确无误的指出周文王身前已经称王,是商纣王的反贼。
二,姬昌何时称王存在争议
根据《周本纪》记载,由于周人势力越来越大,让商朝忧心忡忡,崇侯虎诋毁姬昌,于是纣王将姬昌囚禁在羑里。经过一番贿赂营救,纣王将姬昌释放,甚至还“赐之弓矢斧钺,使西伯得征伐”。姬昌出狱之后,暗中推行仁政,在“断虞、芮之讼”这一年受命称王,即周文王在位的第42年。
“隹王五十年”这五个字比较含糊,没有指出姬昌何时称王,但存在二种解释。
1,姬昌晚年称王,后人尊敬他而说“隹王五十年”。
2,最直白的一种解释,即姬昌做了五十年的王。
如果姬昌继位之初就已称王,那么商周关系就有必要重新审视。当然,从姬昌一直“事殷”来看,后一种可能性比较小。
三,姬昌在位50年还是51年
《史记》等正史记载“西伯盖即位五十年”,或文王“享国五十年”,但《吕氏春秋·制乐》记载的却是:“文王立国五十一年而终”。
从清华简《保训》这一句话中可知,周文王在位第五十年时身患重病,于是留下遗嘱。由此推断,周文王应该死于留下遗嘱之后不久,即“即位五十年而终”之说更符合历史。
宋朝之后,儒家门徒为何曲解姬昌称王之事?原因很简单,姬昌晚年称王这一历史让儒家门徒不爽,周文王是儒家眼里的完美表率,如果他乱命裂土称王,岂非无君无父,背叛了正统商纣王,违背儒家忠君爱国的正统伦理理念,也无法塑造周文王“至德”的形象!
所谓“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大概就是这样,“文王受命称王”本来没什么争议,但儒家倡导忠君,要树立封建社会的正统伦理观念,而文王是商臣却“以臣反君”,与儒家思想严重相悖,于是儒家不惜曲解历史,硬生生的将原本没有争议的历史给逆转了过来,搞出一段千年争议,以至到明朝还出现《封神演义》中文王遗嘱这等夸张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