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朱高炽的真正死因是什么?为何记载非常模糊呢?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10-10)430

关于朱高炽的死因,记载很模糊,朱高炽在位期间是明代发展比较微妙的阶段,加上朱高炽、朱高煦之间的争斗以及朱瞻基和父亲之间并不亲近的关系,让朱高炽的暴卒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后人分析朱高炽死因的时候,主要给出了两种解释,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一、病死

其中又分为两种可能性,一种是旧病复发,一种是突发疾病。先说旧病复发。朱高炽身体虚弱,是地球人都了解的事,朱棣不喜欢这个儿子,有一方面原因就是他身体不好。而且,朱高炽自幼体态丰腴,再加上常年养在深宫里,用我们今天的话说,他是典型的“三高人群”。随着年纪增长,朱高炽身上的一些旧病(心脑血管疾病)很有可能复发,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难以挽回生命。

朱高炽的真正死因是什么?为何记载非常模糊呢?

再说突发疾病。《明史》中有一处关于朱高炽沉迷女色的记载,为此他还和大臣吵得不可开交,这也颠覆了人们对他的固有印象。其实,朱高炽一直活得很憋屈,父亲朱棣不喜欢他,弟弟朱高煦盼着他早死,自己作为太子又不能主动撂挑子,每天还要把时间都花在处理军国大事上,日子要多苦有多苦。

终于有一天,朱高炽坐上了龙椅,不需要再看别人的脸色,稍微放纵一下欲望,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事情。只不过,朱高炽的身体过于虚弱,再加上突然放纵欲望,导致身体迅速被掏空,据说他还想通过服用丹药的方式来提振精神,结果反而诱发疾病,直接一命呜呼。

二、被谋杀

其中同样有两个方面的猜测,一是朱高煦谋杀了朱高炽,二是朱瞻基谋杀了朱高炽。先说朱高煦。作为朱棣的二儿子,朱高煦不仅长得帅,而且打仗勇猛,在战场上军功赫赫,深受父亲的喜爱。可以说,朱棣打心眼里想把皇位传位朱高煦,只不过在重视嫡长子继承制度的封建时代,他不敢轻易废除朱高炽的太子之位,兄弟俩也因此变成了仇人。

朱高炽即位后,朱高煦在山东就藩,但他并不老实,时刻关注着京城的动静,希望有一天能够效仿父亲朱棣,给大明代再来一次“靖难之役”。朱高煦有不轨之心是事实,但是在史书记载中,并没有查到关于他谋杀朱高炽的记载。

不过朱高炽死后,朱高煦倒是想在半路上截杀进京即位的“皇太孙”朱瞻基,惋惜刺杀行动失败了。之所以有朱高煦谋杀朱高炽的这种说法,完全是因为后人根据两兄弟之间的矛盾,添油加醋制造出来的假想故事。

再说朱瞻基。早在永乐九年,朱棣就册封朱瞻基为皇太孙,意思就是选择他作为大明代将来的皇帝。在十多年的时间里,朱瞻基的身份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正所谓“名分已定”,在天下人的心目中,朱瞻基就是朱高炽之后的皇位继承人。

因此,当朱高炽去世后,正在南京的朱瞻基火速进京,躲过了朱高煦的截杀,顺利赶到北京即位,几乎没有任何人对此有异议。不过,后人怀疑朱瞻基谋杀朱高炽,是因为有一个不易察觉的细节。

史书记载,朱高炽5月11日病重,命令杨士奇拟写遗命,派人立即送往南京城,让朱瞻基回来接班。但是朱瞻基6月3日就回到了北京城,前后只间隔了22天,也就是说,送信人用了11天时间从北京跑到南京,朱瞻基接到消息后,立即从南京出发,用了11天时间赶回北京,这可能吗?

由此可见,对于父亲的病情,朱瞻基应该十分清楚,甚至可以说,他“预料”到父亲会死,于是提前出发了,在半路上遇到了送信人,只有这样解释才适合现实情况。那么,朱瞻基为什么会预料到父亲的去世,是早就有大臣通风报信,还是说这一切都是朱瞻基的安排,至今仍是个谜。

个人认为,朱瞻基和朱高炽的父子关系并不好,这是事实,但是朱瞻基应该没有谋父谋朝篡位的动机。前文也说了,朱瞻基的“皇太孙”地位确立多年,朱高炽死后不传位给他才稀奇,他又何必冒着承担骂名的风险,做出丧失人伦的事情?

当然,有人会说朱高炽的执政方针让朱瞻基不满,他纵欲过度的事情也让朱瞻基感到愤怒,于是决定抢班夺权。但是,朱瞻基即位那年也只有27岁,而且正在南京负责再次迁都的事情,他犯得着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谋杀父皇吗?

朱高炽的真正死因是什么?为何记载非常模糊呢?

由此可见,朱高炽去世确实是一个突发事件,只不过明代特殊的官僚体制,让朱瞻基能够之一时间探听到京城的动向。此外,朱瞻基提前返回北京城,一是为了早点即位,二是为了防止朱高煦图谋不轨,毕竟朱高煦的封地在山东,如果他兴兵作乱,北京城可就危险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510/25205.html

“朱高炽的真正死因是什么?为何记载非常模糊呢?” 的相关文章

武惠妃作为武则天的侄孙女,最后的结局为什么会那么惨?

武惠妃作为武则天的侄孙女,最后的结局为什么会那么惨?

众所周知武则天的侄孙女武惠妃下场不好,那么作为武则天的亲戚,她难道就没一点子政治智慧吗?为什么会落得满盘皆输的结局呢?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整件事情还得从武则天被迫退位开始说起,其实在武则天死后,家大业大的武家并没有倒下。武惠妃还被唐玄宗纳入后宫,备受宠爱。短短几年,她生了七个孩子...

历史上对朱熹的评价并不怎么好 朱熹是虚伪的人渣吗

历史上对朱熹的评价并不怎么好 朱熹是虚伪的人渣吗

还不知道:伟大的思想家朱熹,真是虚伪人渣,还是被人故意抹黑的真君子?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我想儒家这一学派除去孔子,最被大家熟知的应该就是朱熹了吧。朱熹在这一方面的造诣也是特别的高,他虽然生活在南宋时期,但是他的思想一直都影响着元明清三个朝代。朱熹的思想并没有比孔...

司马略:西晋宗室、将领,孝敬慈顺,谨慎谦恭

司马略:西晋宗室、将领,孝敬慈顺,谨慎谦恭

司马略(?―309年),一作司马简,字元简,河内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四弟曹魏东武城侯司马馗之孙,高密文献王司马泰第三子,东海孝献王司马越之弟,西晋宗室、将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司马略孝敬慈顺,谨慎谦恭地对待贤士,很有父亲司马泰风范。元康初年,与华恒等同在东宫...

胡威:曹魏征东将军胡质之子,以廉洁慎重而闻名于世

胡威:曹魏征东将军胡质之子,以廉洁慎重而闻名于世

胡威(?—280年),字伯武(又作伯虎 ),一名貔,淮南寿春人。曹魏至西晋时期名臣,曹魏征东将军胡质之子。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胡威早年就自勉立志向上,与父亲都以廉洁慎重而闻名于世。历任侍御史、安丰太守等职。后升为徐州刺史,在任上,勤于习政,使教化之风盛行一...

雍正盛宠李卫长达十三年 乾隆为何不待见李卫

雍正盛宠李卫长达十三年 乾隆为何不待见李卫

还不知道:雍正宠他13年,乾隆为何不待见他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一朝天子一朝臣”在前面一个朝代受宠的大臣,到了后面一个朝代,可能并不被皇帝待见。因为不同的皇帝有不同的治国理念,李卫就是这个不被新朝皇帝乾隆帝待见的大臣。他身在庙堂,兼顾江湖,雍正宠他13年,乾隆为...

刘璋:东汉末年宗室、军阀,父亲刘焉死后继任益州牧

刘璋:东汉末年宗室、军阀,父亲刘焉死后继任益州牧

刘璋(生卒年不详),字季玉,江夏竟陵人。东汉末年宗室、军阀,益州牧刘焉幼子,在父亲刘焉死后继任益州牧。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璋为人懦弱多疑。汉中张鲁骄纵,不听刘璋号令,于是刘璋杀张鲁母弟,双方成为仇敌,刘璋派庞羲攻击张鲁,战败。后益州内乱,平定后,又有曹操将前...

历史上司马懿为何要拒绝曹操征辟?史书上是如何记载的?

历史上司马懿为何要拒绝曹操征辟?史书上是如何记载的?

司马懿三国魏河内温人,字仲达。出身士族。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司马懿拒绝曹操征辟,历来被视为其狡诈隐忍的表现,许多影视作品都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渲染。有的说他装病7年,有的说他自己压断了双腿,至于原因也是众说纷纭。有说看不起曹操的出身,也有说是忠心汉室,其实这些都不得要领,在我看来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

庆贵妃陆氏出身不高,为何能一生享尽殊荣?

庆贵妃陆氏出身不高,为何能一生享尽殊荣?

庆贵妃陆氏是乾隆后宫里非常特殊的一个妃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庆贵妃陆氏的出身,在《清史稿》中并没有记载,只是说她是陆士隆之女。陆士隆是汉人,也并不是权高位重的官员,因此,陆氏坐定了是汉女出身。根据满清后宫祖制,皇帝的嫔妃必须从满洲八旗显贵中择选。因此汉女想在后宫占一席之地,...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