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朓有何才能?被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奉为偶像到底是何方神圣
说起我国历史上最出名的诗人,大家一定会想到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毫无疑问,他们在诗歌创作方面的水平相当之高,值得被一代代后人作为偶像。不过,这两人心中却有着一个共同的仰慕对象,那便是南朝诗人谢朓,因为和年纪更长的诗人谢灵运同出一族,他也被称为“小谢”。
唐天宝十二年(753),李白登上位于宣州的“谢朓楼”,并赋诗道:“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在这里,李白称赞谢朓的诗风清新秀发,表现出了自己对他的尊敬仰慕。至于杜甫,则在《寄岑嘉州》中表示:“谢脁每篇堪讽诵”,可见他对谢朓的文笔也相当推崇,认为其每篇作品都十分值得诵读。能够得到李白、杜甫的敬仰和高度评价,这个在如今并不怎么知名的谢朓到底是何方神圣,有着怎样的超凡之处呢?
大明八年(464),谢朓生于陈郡阳夏县,也就是今河南省太康县一带。作为当时赫赫有名的豪门望族“陈郡谢氏”子弟,谢朓从小就热爱文学,且文章以风格清新华丽闻名。十八岁时,谢朓便依靠家族的恩荫轻松走上仕途,担任过许多清闲的官职,并且受到各方势力的厚待。
然而,在度过了一段清闲的时光后,谢朓还是被卷入了残忍的权力斗争当中。当时,野心膨胀的宗室大臣萧鸾为了给称帝做准备而拉拢了能够代表谢家势力的谢朓。尽管谢朓没有主动参与到斗争中去,却也目睹了宫廷中、朝堂上发生的一系列变故。甚至,就连曾经与他同为文人团体“竟陵八友”一员的王融也在争权中惨遭诛杀。
建武二年(495),谢朓被派到远离权力中心的宣州,也就是今安徽省宣城市一带。在这里,他进行了大量的文学创作,这也是他一生最为“高产”的时期。为了能够远离尘嚣,谢朓在郡城北部修建了一座高楼,并称之为“高斋”,这也就是上文提到李白所登上的“谢朓楼”的前身。据《宣城县志》记载,他“视事高斋,吟啸自若,而郡亦治”。
可惜的是,谢朓悠闲自在的“仕隐”生活没有持续太久,仅仅两年过后,他便被萧鸾派去辅佐自己自幼聋哑的庶长子萧宝义。也是在这一期间,谢朓经历了岳父王敬则从举兵谋反到举族遭诛,但自己却无能为力。王敬则被族灭的同一年,萧鸾也因病去世,其子萧宝卷继位后残暴昏庸,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
当时,外戚大臣江祏打算辅佐始安王萧遥光夺取皇位,而受到邀请的谢朓却认为自己曾经受到萧鸾的重用,不应该参加推翻其子统治的活动,于是婉拒。然而,谢朓的态度却被江祏认为是自命清高。另一方面,谢朓曾经因为看不惯江祏而出言讽刺,这次又在了解计划的情况下不愿同流合污。
于是,不想计策提前败露的江祏恶人先告状,联合始安王等人诬陷谢朓谋反。萧宝卷也实在昏庸,竟然信以为真,并下诏将谢朓关入了大牢。当时的谢朓不过三十六岁,却平白遭到诬陷,且在狱中不知受到了怎样的折磨和欺侮。最终,被关押的不久之后,这位那个时代最杰出的诗人便一命呜呼。
如今,谢朓传世的诗作还有两百余首,其中尤其以五言诗质量最为上乘。和抒 *** 漫情怀的李白、侧重描写社会现实的杜甫有些许不同,谢朓的诗功力往往体现在描写景物上,他笔下的文字秀丽且清新,且时不时将自己的真情实感巧妙融合其中,结合十分巧妙。此外,他的诗作平仄和谐、对仗工整,为后世律诗、绝句的形成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人物性格来看,谢朓自己的性格正如他在作品中体现出来的一样,相当自在超然,宛如与世无争的仙人。不过,与此同时他始终心系朝堂,既不愿意面对复杂血腥的权力斗争,又舍不得退出官场。也正因为这种举棋不定的矛盾态度,才导致他外任宣州时一直身处“仕隐”的尴尬处境,也才致使他最终被卷入斗争而死。
相比于愿意放弃一切“身外之物”栖身田园的陶渊明,出身豪门的谢朓并没有那般无所顾忌。客观来说,他也实在是缺乏政治天赋,或许归隐山林专心诗歌创作才是更好的选择。总而言之,谢朓对后世的诗文创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也做出了足够优异的贡献,不管是在景物描写还是音韵和谐方面,作为先行者和开拓者,他都足以受得起李白、杜甫这一等级人物的赞美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