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从农夫变成开国皇帝,刘秀是如何做到的?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10-15)460

刘秀幼年时被叔父收养,成为普通农民,勤于农事,最后却能登基称帝,成为东汉开国皇帝,他是如何做到的?下面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刘秀开局的时候,虽然只是一个普通农民。但除此之外,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刘邦的九世孙,身上有着皇室正统的血液。而刘秀从一个农夫,变成东汉的开国皇帝。这个过程可以用三个词来描述:会用人、会打仗、知进退。

刘秀是刘邦的第九世孙子,他是长沙王刘发这一脉的后人。之所以会从皇族子弟,变成一个农夫,主要是因为汉朝当时实行的推恩令。

从汉武帝时期,汉朝开始推行推恩令。大致就是每个皇族去世后,其权力和地盘,都要分给好几个儿子。这就导致诸侯的权力和地盘越来越少,在郡县制的基础上,对权力的再次分割。诸侯的地方以前由长子继承,颁布推恩令之后改为由长子、次子、三子共同继承,蛋糕就那么大,土地越分越小,权力也逐渐收归中央。因此到了刘秀家的时候,他的父亲刘钦只是一个济阳县的一个小县令了。

汉哀帝元年,刘秀出生于济阳县。据史料记载,在他出生的那个晚上,屋子里并没有点蜡烛,但是屋子里却非常明亮,屋子里充满着红色的光线。古人好占卜,刘钦没想明白这种情况是好是坏,于是请人来算了一卦。来人对刘父说到,这是大大的吉兆,放心好了。正赶巧,刘钦房前的小米长了苗,异常旺盛,麦穗远远比一般的都多和饱满,因此刘钦给他的孩子取名叫做刘秀。

刘秀此人长得比较高大,而且嘴也大,这在史书中被称为与众不同的相貌。在刘秀的父亲刘钦死去后,刘秀和妹妹举目无亲,只好投靠南阳的叔叔刘良。寄人篱下的日子一点也不好过,处处受人的讥讽。寄养在叔叔家的日子里,刘秀对于农活比较上心,这也就成为了许多人口中的农民,他的哥哥还嘲笑他的所作所为,讥讽他干农活能有什么用?像我一样和侠士来往才是大丈夫所为。

从农夫变成开国皇帝,刘秀是如何做到的?

但后来的历史发展证明,刘秀其实比他哥哥更聪明。

后来刘秀到了长安读书,在这过程中,懂得了不少治国之道。之后不久,汉哀帝死了,当时汉朝外戚势力很庞大,达到可以左右朝政的地步。皇帝一死,太后王政君的家族集团,果断把控朝政。王政君的侄子王莽,先后立了汉哀帝的两个儿子为皇帝,虽然表面上王莽为汉臣,实为皇权的真正掌控者。在初始元年的时候,王莽不再有所顾忌,直接废除了刘婴,自己当上了皇帝,史称王莽篡位。

王莽当上皇帝后,另建新朝,另起年号。西汉在维持了214年的光景之后,终于退出历史舞台。但是王莽当上皇帝以后,由于改革过于直接,只顾着自己的利益,动了很多人的奶酪。既包括贵族利益,也包括许多普通老百姓。因此,没过多久之后,铺天盖地的反对王莽的起义开始了,其中就包括赤眉、绿林和铜马等农民起义军,也包括一些地主和豪强,纷纷起兵拉着队伍造反。

刘秀这一支血脉,虽说是正统,但是是比较远的一支。刘秀此人非常谨慎,不到起事的更佳时刻,绝不动手。他和他哥哥不一样,他的哥哥更多的是勇,并不是权谋。眼见着各地起义大军风起云涌,在经过再三的权衡之后,刘秀也决定起义反抗王莽。

但是起义总得有一个旗号,他们打的旗号,就是恢复汉高祖刘邦的基业。刘秀和从宛城起兵,后来来到了舂陵,遇到了他的哥哥刘縯,兄弟二人兵合一处将打一家。但是他们兵力稀少,更是缺少懂军事的将领,甚至于武器装备差到要骑牛代步。麾下军队的战力,自然也就可想而知了。

但是好在反对王莽的势力,实在过于庞大,刘秀弟兄和绿林军的队伍进行了合作,相互借助彼此的力量,并且成功将王莽派来平叛的将领杀死。在更始元年的时候,绿林军率先立了刘玄为帝。但是南阳一派的刘氏子弟,心中多有不服,内心虽然不承认,但是表面上还是要尊上。由于绿林军势力太过于庞大,而刘秀兄弟的军队,在反莽联军中力量比较弱小,只好委曲求全。

从农夫变成开国皇帝,刘秀是如何做到的?

刘玄被拥立为帝后,刘秀的哥哥被任命为大司徒,而刘秀本人则被任命为太常偏将军。新的朝代和新的皇帝的建立,使得王莽新朝大为震惊。王莽在惊慌之下,派出了大司空王邑与大司徒王寻发,调集了军队一共四十二万,向昆阳和宛城进发,打算将刘玄以及一系列集团扼杀在摇篮里。

历史上著名的昆阳之战,就此爆发。

在同年的五月份,王寻发和王邑率领着军队南下,并且与战场上的其余旧部会合。这庞大的势力,使得刘秀的部队不得不前往昆阳避其锋芒。但是刘秀在昆阳的部队人数,远远不如王莽的军队人多,才去去几千人。当时不少汉军都觉得应该放弃昆阳,去荆州坚守城池。然而刘秀认为,只有集中优势兵力,才能有自保的机会,如果分散部队,那么结局一定是失败。

做下决定之后,刘秀连夜带着几十人,向周围的根据地调兵遣将,一共加起来也就两三万人左右。王邑和王寻发等人自恃武力强大,选择了强攻昆阳城池,搭建云梯步步紧逼。刘秀背水一战,亲自带领数千人冲在最前头,与王莽军队厮杀在一起,汉军士气大为提高。

再之后,刘秀采用迂回策略,渡河前往敌军大本营。这时,王邑等人竟然还不以为然,不出全部兵力,仅仅带领数万人与刘秀展开搏斗,但是最终却因此战死。军营中的将领看到主帅双双被杀,顿时没了主心骨,纷纷倒戈逃跑。昆阳城中汉军则打开城门乘胜追击,一时间血流成河,昆阳保卫战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从农夫变成开国皇帝,刘秀是如何做到的?

当然,昆阳之战如果要详说的话,过程其实极为精彩。据说在两军开战之前,有大量陨石从天而降,砸到了王莽方面军队的大营里。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都戏称刘秀是大魔导师的缘故。但不管怎么说,凭两万人打垮四十万人,这种战绩,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刘秀本人的军事指挥能力,由此也可见一斑。

自此一战,刘秀声名远扬,王莽朝代根基动摇,不久之后,绿林军冲入皇宫杀死了王莽宣告了王莽朝代的结束。但是由于功高震主,刘秀的哥哥被刘玄莫名杀害。刘秀此时则是极为知进退,以退为进,彻底放弃兵权,开始做出一副声色犬马的样子,让刘玄对他放弃了警惕。

不久之后,刘玄对他彻底放松警惕,开始暂时信任刘秀,派刘秀前往河北平定反叛势力。刘秀终于等到了自己想要的机会,进入河北后,连战连胜,迅速建立了自己的根基。等到刘玄反应过来以后,刘秀已经在河北的根基已成,便和刘玄彻底决裂。公元25年,刘秀在今河北邢台地区登基,仍以汉为国号,史称后汉。

此时的刘玄,已经被赤眉军进攻杀死,起义军内部彻底四分五裂。而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刘秀率军南征北战,先定关中,再平陇西,最后攻略川蜀。自河北称帝以后,刘秀花了十二年的时间,终于扫平诸强,彻底统一了天下。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510/26001.html

“从农夫变成开国皇帝,刘秀是如何做到的?” 的相关文章

刘邦对战项羽输了30多次 刘邦为什么还能夺得天下

刘邦对战项羽输了30多次 刘邦为什么还能夺得天下

对刘邦与项羽对战,惨遭30连败,为何还能赢得天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邦打架的水平有多菜?史书上记载,刘邦跟项羽打仗,是每仗必败,有好几次还被项羽逼到了死角,堵到河边打,光淹死的将士就有十几万,过了河接着打,又遇到一条河,又被淹死十几万。要不是萧何这个霸道总裁在后...

历史上寇准的悲惨结局到底是如何造成的?

历史上寇准的悲惨结局到底是如何造成的?

寇淮是北宋的名相大臣,他是一个忠实正直的人,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寇准是一个对北宋做出了卓越贡献的人。皇帝都喜欢杀功臣。当功臣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时候,皇帝忌惮功臣功高震主,往往会想办法把功臣杀掉。不过,宋真宗虽然两次贬谪寇准,但是并没有杀他。宋真宗没有杀寇准,但寇准的结局依然...

除了刘禅刘备还有其他儿子 刘备为何还传位给刘禅

除了刘禅刘备还有其他儿子 刘备为何还传位给刘禅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有4个儿子,为何偏要传位给刘禅,难道就没有更好的选择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刘备的一生中有那么多儿子,为什么偏偏把皇位传给刘禅呢?提起刘禅,一定能想到“乐不思蜀”这个典故,既然刘禅这么不求上进,难道刘备当初是选错储君了吗?蜀汉在夷陵之战战败后...

孙权夺下荆州后为什么要杀关羽 孙权为何不留下关羽

孙权夺下荆州后为什么要杀关羽 孙权为何不留下关羽

还不知道:孙权拿到了荆州,还杀关羽有意义吗?为何不留着关羽做政治筹码?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十二月,一代名将关羽于麦城突围时,被东吴将领马忠抓获,随后被处死,《三国志·关羽传》中记载: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以关羽的咖位,处...

李严能够和诸葛亮分掌军政大军 李严到底是什么人

李严能够和诸葛亮分掌军政大军 李严到底是什么人

李严究竟是什么人?为什么要让他跟诸葛亮分掌军政大权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李严是东汉末年南阳人,少时便以才干闻名于世,先后在刘表和刘璋手下任职,后在刘备进攻益州时,看出刘璋大势已去的他转投在刘备帐下,逐步受到刘备重用,一直到其临终托孤。要李严同...

顾邵:三国时期吴国大臣,博览群书,以善于识人为名

顾邵:三国时期吴国大臣,博览群书,以善于识人为名

顾邵,字孝则,吴郡吴县人。汉末三国时期吴国大臣,丞相顾雍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博览群书,与舅舅陆绩齐名,胜过陆逊、张敦、卜静等人。名声广扬,远近闻名,孙权将孙策之女许配于他。以善于识人为名,官至豫章太守。人物生平顾邵博览群书,少年时与舅舅陆绩齐名,胜过陆逊、张敦、...

有哪些与李贽相关的轶事典故?如何评价李贽?

有哪些与李贽相关的轶事典故?如何评价李贽?

李贽(1527年~1602年),汉族(一说回族 ),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嘉靖三十一年举人,不应会试。历共城教谕、国子监博士,万历中为姚...

朱桓:三国时期东吴名将,为人高傲但善养士卒,轻财重义

朱桓:三国时期东吴名将,为人高傲但善养士卒,轻财重义

朱桓(177年-238年),字休穆,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骠骑将军朱据从兄、镇南将军朱异之父。朱桓官至前将军、青州牧,假节,封为嘉兴侯。出身江东吴郡四大姓之一吴郡朱氏。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东汉建安五年(200年),朱桓成为余姚长,为当地人民解决瘟疫,又招募士卒...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