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姬昌传位给姬发的原因是什么?有何考虑?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10-17)490

姬昌周朝奠基者,西伯昌四十二年,姬昌称王,史称周文王 ,在位50年。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

历史上的周文王,与正妻太姒一共育有十个嫡子,其中伯邑考是嫡长子,姬发(周武王)是嫡次子,但为何周文王却最终传位于嫡次子姬发?

众所周知,在继承制度上,周朝有严格的制度,即“嫡长子继承制”的宗法制度,不容打破,所谓“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说到底,不管其他嫡子、庶子贤不贤或长不长,嫡长子享有继承优先权,除非嫡长子自己死活都不想继承。既然如此,为何周文王不是传位伯邑考,而是传位嫡次子姬发呢?

周文王与正妻太姒,一共生有十子,分别是长子伯邑考、次子周武王姬发、三子管叔鲜、四子周公旦、五子蔡叔度、六子曹叔振铎、七子郕叔武、八子霍叔处、九子康叔封、十子冉季载。

据《毛诗正义》引《大戴礼》记载,周文王十三岁时,生下长子伯邑考,十五岁时,生下次子周武王,因此伯邑考与周武王年纪只相差二岁。

但历史上的周文王一共活了97岁,临终之前才传位姬发,大概算一下,姬发继位时已经82岁,伯邑考已经84岁。那么,会不会是伯邑考死在周文王之前,所以无法继位呢?我们先来看一看史书上记载周文王为何传位周武王的。

周文王之妻太姒为人正派,伯邑考十兄弟深受母亲太姒教诲,从小到大没有做过背常理、荒唐离谱之事。但龙生十子,不尽相同,周文王十子中,只有周武王和周公旦德重才高,是辅助周文王的左膀右臂,所以周文王舍弃伯邑考,而立周武王为继承人。

姬昌传位给姬发的原因是什么?有何考虑?

《史记》:同母昆弟十人,唯发﹑旦贤,左右辅文王,故文王舍伯邑考而以发为太子。及文王崩而发立,是为武王。伯邑考既已前卒矣。

司马迁还提到了一点,就是伯邑考死于周文王之前。因此,既然姬发、姬旦比伯邑考更有才华,且伯邑考又早已去世,所以周文王只能传位嫡次子姬发。

伯邑考到底如何死的呢?《史记》中没有记载,但三国时期皇甫谧的《帝王世纪》中,却提到了一个传说,经《封神演义》流传而广为人知:纣王囚禁周文王于羑里之时,伯邑考还在商朝做人质,担任为商纣王驾车之职,纣王为何试探周文王,就把伯邑考给烹杀了,做成肉羹赐给周文王,并说:“圣人应当不会吃自己儿子做成的肉羹。”周文王最后还是吃下肉羹。商纣王评价说:“谁说西伯侯是圣人?吃了自己儿子做成的肉羹尚且不自知。”

汉朝还有一些史书,提及周文王不传位伯邑考时,还有两个自相矛盾的说法,但背后隐藏的历史真相却让人惊心动魄。

《尚书中候》记载:“文王废伯邑考,立发为太子。”

这是说伯邑考犯下大错,或是周文王出于立贤,甚至或是姬发犹如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一样逼宫,最终周文王不得不废掉伯邑考,然后立嫡次子姬发为太子。但伯邑考下台,更大得利者是姬发,因此“文王废伯邑考”的背后,是不是有姬发的推动?

《春秋繁露》记载:“伯邑考知群心贰,自引而退,顺神明也。”

一个“贰”字,说明伯邑考在朝中势力不足,群臣有二心,不支持他反而支持姬发,于是伯邑考主动退让,避免被杀。但周文王还在位,加上他又是嫡长子,王位的更先继承人,为何伯邑考害怕这一点呢?真相可能是姬发势力太大,甚至已经架空了周文王,这让伯邑考忌惮不已,只能主动退让。

这两则记载,可能都透露一个残酷的真相:姬发可能与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一样,设计除掉了登上王位的更大障碍伯邑考!

伯邑考的死后离奇之事,可以佐证以上猜想。

上文说了,“周文王十三岁时,生下长子伯邑考”,而周文王驾崩时,伯邑考已经84岁,必然儿孙满堂。

即便是“纣王烹杀伯邑考”之说成立,按照《史记》记载,纣王释放周文王之后,又过了几年,周文王正式称王,其后“称王50年”,根据周文王活了97岁推算,“纣王烹杀伯邑考”应该是周文王45多岁左右的事情。周文王40多岁时,伯邑考在30岁上下,也必然有不少子女。

姬昌传位给姬发的原因是什么?有何考虑?

更为重要的是,即便伯邑考子女全部被杀,或没有生育一个儿子,但在讲究孝道的古代,往往也会从宗族给他过继一子,以便有人祭祀伯邑考。因此,伯邑考无论亲生儿子,还是过继子,总归会有一个!

但奇怪的是,周武王灭殷之后,大肆册封姬姓诸侯,将亲戚四处分封,甚至连纣王儿子武庚都有封地,但唯独没有给嫡亲哥哥及其后人丝毫赏赐,显然不符合当时的政治逻辑!

如果伯邑考主动让位,至少政治舆论方面于周武王有恩,周武王更该重赏重封伯邑考之后。

如果周文王择贤,周武王为了表示兄弟之情,此后也该重封伯邑考之后,显示自己仁德,并安抚八个弟弟。

如果伯邑考犯下大错,周文王将之废除,但周武王灭商之后,能大肆分封姬姓诸侯,自然也可以显示仁德,对伯邑考之后略加分封。

如果“纣王烹杀伯邑考”,伯邑考对周人立有大功,周文王、周武王都该重赏伯邑考之后。

然而,周文王为何却没有封赏嫡亲哥哥之后,为何周文王也没有照顾伯邑考之后,甚至伯邑考好像断子绝孙,不见史书记载一个后代?显然,比较合理的一种解释是:姬发与伯邑考发生严重的夺位冲突,而姬发可能发动了类似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掌握了周国大权,架空了周文王(姬昌年岁太大,后期可能糊涂),掌握大权的姬发,对于昔日王位更大敌人伯邑考,就犹如李世民对待李建成一样,自然不会、也拒绝周文王给予伯邑考及其后人丝毫赏赐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510/26402.html

“姬昌传位给姬发的原因是什么?有何考虑?” 的相关文章

吴起临死亲最后一计是什么 吴起为什么要拉着贵族陪葬

吴起临死亲最后一计是什么 吴起为什么要拉着贵族陪葬

对吴起临终一计为何令人赞叹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当吴起趴在了楚悼王的身上时,他也是打算搏一把。搏什么呢?他就搏这帮楚国的旧贵族不敢对楚悼王的尸体下手,结果他搏输了。吴起是万万没想到啊,他的改革已经把这帮旧贵族给搞疯了,明知道楚国有“丽兵于王尸者夷三族”的法令(丽兵就...

演义中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正史和小说中的一样吗

演义中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正史和小说中的一样吗

对历史上的刘备与诸葛亮关系如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对刘备和诸葛亮这对君臣的印象必定非常深刻。刘备早年虽被人尊称为“刘皇叔”,但其境遇比较悲惨,颠沛流离了大半生,却始终没能开辟出自己的根据地。后来刘备在隆中“三顾茅庐”请出了不世之才诸葛亮。在诸...

法正: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善奇谋,深得刘备信任

法正: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善奇谋,深得刘备信任

法正(176年-220年),字孝直。扶风郿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名士法真之孙。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原为刘璋部下,刘备围成都时劝说刘璋投降,而后又与刘备进取汉中,献计将曹操大将夏侯渊斩首。法正善奇谋,深受刘备信任和敬重。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进位汉中...

历史上汉武帝废黜陈皇后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上汉武帝废黜陈皇后的原因是什么?

金屋藏娇原指汉武帝幼时喜爱阿娇,并欲建金屋让她居住一事。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汉武帝废黜陈阿娇的理由非常明确。不过,其实这些所谓的理由,都是表象。并不是汉武帝废黜陈阿娇的真正原因。那么,汉武帝废黜陈阿娇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先来看看汉武帝废黜陈阿娇的那些理由。汉武帝废黜陈阿娇有两...

雍正上位后都没有对兄弟下手 雍正为什么先杀老爹的心腹

雍正上位后都没有对兄弟下手 雍正为什么先杀老爹的心腹

对雍正皇帝登基,没有着急处理夺位的皇子,却把康熙的心腹给杀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朝最勤勉,当政时间最长的皇帝恐怕除了康熙大帝之外没有人能胜过他的了,就连影视剧和小说传奇故事也特别热衷这段历史。尤其是关于康熙皇帝的继承人问题,更是带有很多谜团,至今也没有明确的答案...

邓愈帝明朝做出了哪些贡献?邓家爵位会被废除的原因是什么?

邓愈帝明朝做出了哪些贡献?邓家爵位会被废除的原因是什么?

邓愈,明朝开国元勋之一,追封为宁河王,谥号武顺。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大封功臣爵位,邓愈位列其中,受封世袭卫国公,是当时受封的六大国公之一,其时,邓愈年仅33岁。但邓愈立下汗马功劳才挣回来的这个国公爵位,只传承了两代,就被朱元璋废掉了。邓愈为...

康熙有多疼爱孙子弘历?曾偷偷给他算命

康熙有多疼爱孙子弘历?曾偷偷给他算命

很多人都说康熙是因为过于疼爱孙子弘历,才最终决定传位给皇四子胤禛,那么事实真是如此吗?这还要从当年雍亲王府的首次见面说起,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1721年,康熙六十年,整个清廷都笼罩在“九子夺嫡”的肃杀氛围中。希望渺茫的皇四子胤禛决定走亲情路线,借着赏花的名义,把老...

鳌拜当初征战数十年时间 最后为什么会被年少的康熙收拾

鳌拜当初征战数十年时间 最后为什么会被年少的康熙收拾

还不知道:鳌拜征战数十载,为何会被少年时期的康熙惩治?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很多电视剧里都有鳌拜的身影,而鳌拜这个人,大家对他都褒贬不一,首先鳌拜打仗方面很厉害,经常代表国家出战,而且立了很多功,但另一方面鳌拜这个人脾气又很暴躁,似乎管不了自己的脾气,力气也很大,...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