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朱棣登基之后姚广孝的下场如何?为什么能明哲保身?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10-19)450

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攻破南京,即皇帝位,是为永乐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姚广孝原本家里是行医的,十四岁的时候出家做了和尚,法号道衍。姚广孝身负大才,却不喜四书五经,偏偏喜好阴阳术数之学,他的老师就是鼎鼎大名的席应真。姚广孝曾游览名川大山,遇到一相士,对他说:

“是何异僧!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杀,刘秉忠流也。”

你这和尚,三角眼、目露凶光,身材高大犹如病虎,肯定是个弑杀之辈,和刘秉忠一样。刘秉忠是元初名臣,大都的设计规划就是出自他手,姚广孝听后哈哈大笑,十分得意。事实上,姚广孝也并非嗜杀之人,只是他深通权谋、有经世之才,当然不想落于人后。

俗话说得好,学会文武艺货卖帝王家,姚广孝虽然是和尚,但挡不住那颗不安的心。在和朱棣见面之后,他决定跟随这个不平凡的王爷,并辅助他成就大业。

劝朱棣起兵

朱棣登基之后姚广孝的下场如何?为什么能明哲保身?

洪武二十八年,朱元璋挑选多名僧侣,分配给诸王,给诸王诵经祈福,姚广孝也在其中。姚广孝径直走到朱棣面前,小声道:

“如果大王选我作为侍者,我将奉上一顶白帽子!”

朱棣何等聪明,马上明白了话外之音,“王”加上“白”,就是“皇”字。

于是朱棣选了姚广孝作为侍从僧,朱元璋去世后,朱允炆即位。在黄子澄、齐泰的建议下,朱允炆马上着手削藩,周王、代王、齐王等先后被废,情况紧急,姚广孝劝说朱棣准备起兵反叛。

当时的朱棣说他不犹豫那一定是假的,好好的王爷不做,非要造反,那得冒着多大风险。姚广孝很了解人心,多方劝说之后,朱棣还是心动了,随即开始准备人马兵器。

朱棣所在的元旧都,宫殿深邃,而且空间很大,姚广孝就在宫苑深处,操练勇士,打造兵器。姚广孝要实现他的抱负,拿着朱棣的身家性命做赌注,如果输了,姚广孝可能还能跑路,而朱棣是必死无疑。

所以但凡战役失利,朱棣经常会抱怨姚广孝,都怪你当时劝我造反。实际上,做决定的还是朱棣,而且一旦开战,后悔就没有意义了。朱棣很清楚这一点,所以只得硬着头打下去。

建文元年六月,在誓师大会上,突然刮起大风,屋檐上的瓦片落地,吓得朱棣脸都白了,以为这是不祥之兆。姚广孝马上插言:

“飞龙上天,必有风雨相随,这是吉兆!”

朱棣狐疑之下也只能相信,随即起兵靖难。

辅助守卫北平

姚广孝不仅要帮助朱棣处理战略层面的问题,也经常要具体策划战争实施方案。建文元年十月,朱棣找宁王讨兵,把北平交给了朱高炽。

建文帝朱允炆听信黄子澄建议,撤掉了耿炳文,把李景隆立为主帅。事实上,将门能出虎子的并不多,李景隆也没有继承他爹李文忠的才能,对于打仗几乎一窍不通。

碍于朱元璋杀人太彻底,李景隆此类将领也登上了历史舞台。李景隆率兵五十万,进攻北平九门,就算统帅比较令人无语,而当时的明军的战斗力还是可以。城内朱高炽、姚广孝指挥少数的兵力,奋力守城,但也能时凭借坚城勉强抵挡。

朱棣登基之后姚广孝的下场如何?为什么能明哲保身?

就在都督瞿能将要攻破张掖门的时候,李景隆及时下令停止进攻,保住了北平城。在姚广孝的帮助下,北平城还是没有被攻破,保住了大本营,也保住了朱棣的有生力量,对此,姚广孝厥功至伟。

姚广孝出计,直攻京城

建文二年,朱棣击溃李景隆数十万大军,包围了济南城,盛庸和铁铉组织起被打散的军队,誓死守卫济南城。济南不同于以往的城镇,城池坚固,朱棣劝降不成,便发动进攻,足足打了三个月仍是攻不下济南城。

情急之下,朱棣决定水淹济南城,铁铉为保住城内百姓,使出诈降之计,让朱棣一人进城接受投降。朱棣刚到城门下,城上铁板突然落下,砸中马头,朱棣慌不择路,逃回了大本营。

最后,朱棣准备用大炮轰击城墙,铁铉再出一计,把朱元璋的灵位搬了出来,这回朱棣泄气了。无论如何他也不能用大炮轰他老爹的灵位,他出兵的旗号可是靖难。愤懑之下,朱棣撤军了,北军损失惨重,士气低落。

关键时刻,姚广孝再次出场,给出一条决定性建议:

“毋下城邑,疾趋京师。京师单弱,势必举。”

意思是,不要再进攻其他城池了,我们直接进攻南京,京师守卫单薄,必定能成功。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靖难的目的是夺取皇权,而不是和济南城死磕。既然无法攻克济南,那不如直接进攻南京。

朱棣接受了姚广孝的建议,绕过了济南城,顺利地攻破了京城,朱允炆或死或逃,朱棣成功完成了靖难之战,夺下了皇位。

明哲保身

姚广孝在战争中基本处在后方,具体战役姚广孝或许不参与,但很多重要决策都是出自他手,如果论靖难功勋,姚广孝名列之一位实至名归。这回姚广孝想要的都得到了,实现了他的抱负,完成了他的理想,本应荣华一生的姚广孝却选择了明哲保身。

朱棣登基之后姚广孝的下场如何?为什么能明哲保身?

从起兵阴谋到最后的成功,到处都是有姚广孝的影子,所以说姚广孝太了解在朱棣了,只有选择隐退才能保住自身。

朱棣赐予姚广孝府邸,他不要,赐予美女,他也不要,让他还俗,他也是不同意,依旧住在寺庙里。朱棣赐予姚广孝大量金帛,姚广孝全部分给了宗族乡里。这位大明最强阴谋家,既不贪财也不好色,他的目的至于一个,那就是实现他的理想和抱负。

和西汉的顶级谋臣陈平一样,从朱棣登上皇位之后,姚广孝尽可能避免参与到一切权谋之中,这样便不会给人以把柄。朱棣即位之后,杀了很多人,大量建文旧臣死在他的屠刀之下。姚广孝看在眼中,却基本上不闻不问,因为他知道这不是他该管的事了。

正是姚广孝的的“独善其身”,让他在纷繁复杂的局势中得以善终。姚广孝病逝后,进荣禄大夫、上柱国、荣国公,谥号恭靖。

姚广孝这一路走来丰富多彩、叱咤风云,这一生对他来讲,应是无怨无悔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510/26750.html

“朱棣登基之后姚广孝的下场如何?为什么能明哲保身?” 的相关文章

历史上的诸葛亮是什么样的 诸葛亮有那么厉害吗

历史上的诸葛亮是什么样的 诸葛亮有那么厉害吗

对真实的诸葛亮,真如三国里那般厉害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无疑是一个神一样存在的人。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能,辅佐刘备南征北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无论刘备遇到什么样的困难,诸葛亮都能轻松化解。更难能可贵的是,自始至终他都对刘备保持着绝对...

夏侯玄最后为何会被夷三族?他做了什么?

夏侯玄最后为何会被夷三族?他做了什么?

夏侯玄在魏、晋之世咸有重名,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夏侯玄是魏晋禅代之际的一个关键人物,他和曹家、司马家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司马懿对他青睐有加,司马师却执意要杀死他,司马昭流着泪为他求情。但司马师还是心狠手辣的诛杀了夏侯玄并夷三族。名重天下的大名士魏明帝使后弟毛曾与夏侯玄共坐,时人谓“...

杨素没有夺取杨广的皇帝,是因为什么原因?

杨素没有夺取杨广的皇帝,是因为什么原因?

杨素是隋朝开国功臣,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诗人。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隋朝的权臣杨素是一个毁誉参半的人物。他能力卓著,为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杨广当了皇帝以后,他又在朝中唯我独尊,一手遮天。那时候的杨素,已经完全具备了夺位的条件。但是,最终另一个权臣宇文化及杀...

刘琰: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有名士风流,但为人偏执好斗

刘琰: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有名士风流,但为人偏执好斗

刘琰(?-234年),字威硕,鲁国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琰于刘备在豫州时即开始随同周旋,并于刘备取得益州后受任固陵郡太守。后主刘禅继位,刘琰受封都乡侯,升任后将军兼任卫尉、中军师,再升任车骑将军。建兴十二年(234年),刘琰因怀疑入宫月余向太后祝...

曹丕在选择托孤时 最后为什么阻止不了司马懿夺权

曹丕在选择托孤时 最后为什么阻止不了司马懿夺权

还不知道:曹丕托孤,为什么还是没有阻止司马夺权?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看过《三国》的朋友都知道,曹丕英年早逝,40岁的时候就死了。历代皇帝死的时候,肯定会托孤,因为他的孩子曹睿才不过23岁。论狡诈,曹操乃一代奸雄,曹丕可谓得他亲爹的真传,在怀疑别人这地点上,他比他...

嘉靖皇帝的一生中有过几次皇后?分别都是谁?

嘉靖皇帝的一生中有过几次皇后?分别都是谁?

嘉靖皇帝朱厚熜,明朝第十一位皇帝,在位四十五年。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明世宗的三位皇后都没有得到善终,各自命运多舛。陈后心胸狭窄,张后没有赢得欢心,方后死于非命。她们三位在历史上虽然没有被沦为政治牺牲品,可凄惨的结局总不免让人觉得些许惋惜。拨开历史迷雾,一起走进那个王朝。...

郭子仪最后能得以善终,是怎么做到的?

郭子仪最后能得以善终,是怎么做到的?

自古伴君如伴虎,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郭子仪(691—781年),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父亲郭敬之,曾任刺史。他不仅长相魁梧、面貌英俊,就是现在流行语所说的帅呆了酷毙了,还是一个刚强勇敢、公正无私之人,在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做过官。据传他遇难时李白救过他,尔后两人相交为友...

蒋钦:三国时期东吴名将,性情豁达,为人节约

蒋钦:三国时期东吴名将,性情豁达,为人节约

蒋钦(?-220年),字公奕,九江寿春人,汉末东吴名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早年随孙策平定丹阳、吴郡、会稽和豫章四郡。平盗贼,迁西部都尉。讨会稽贼吕合、秦狼等,徙讨越中郎将。建安十三年(208年),蒋钦与贺齐并力讨平黟贼,斩首七千,其馀皆降。建安二十年(215...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