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王昌龄的仕途之路如何?他的边塞诗为什么那么有名?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10-21)460

王昌龄,字少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李白、高适、岑参等人都有很密切的来往。王昌龄的诗作以七绝见长,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较高的地位和影响力,被誉为“七绝圣手”。下面跟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王昌龄的故事吧。

王昌龄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也说是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王昌龄是盛唐时的著名诗人,在当时也是声名显赫,可是一生却命途坎坷。

他出生在武则天圣历元年(698年),家境贫寒,曾一度住在嵩山学道。开元十二年(724年),王昌龄赴河陇,出玉门,来到了西北边疆。塞外的大漠雪山,将士的浴血奋战,化作了诗人笔下一首首的边塞诗。

王昌龄是盛唐时较早的边塞诗人,他的边塞诗体现了盛唐时代的主旋律。他对塞外风光和边关战场进行了细致描绘,也能够捕捉到将士们细腻的内心世界。

王昌龄的仕途之路如何?他的边塞诗为什么那么有名?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首《从军行》表现了战士守卫边疆的满腔豪情,境界开阔,格调昂扬,是边塞诗中的名篇。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的仕途之路如何?他的边塞诗为什么那么有名?

这首《出塞》被李攀龙称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杨慎编选唐人绝句,也列它为之一。诗歌反映了作者对久征未归的将士们的同情,也表达了希望朝廷任用良将,早日平息战争的美好心愿的爱国之情。

开元十五年(727年),王昌龄进士及第,被授于秘书省校书郎的官职。多年得不到升迁的他颇不甘心,就在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又参加了博学宏词科的考试,再次高中。科场虽然得意,仕途却依然不能得志,连登两科的他,只是被任命为汜水县尉。

个性高傲的王昌龄不能适应官场生活,《旧唐书》说他“不护细行,屡见贬斥”。不护细行就是不拘小节,王昌龄不愿意迎合上司的旨意,更不能对施政上的偏失视若不见。他对时政常常有所批评,更难免发点牢骚,既不能讨得当权者的喜欢,也被同僚所疑忌。开元二十六年(738年),不知为了什么事,他被贬到了岭南。幸好,第二年就遇赦,得以北还。在路上,他认识了李白,写了《巴陵送李十二》一诗。

开元二十八年(740 年),王昌龄被任命为江宁(今江苏南京)丞,所以后人称他为“王江宁”。

区区一个县丞,当然也不是王昌龄的心思所在。屡遭打击的他更加的孤独惆怅,也更加的疏狂和放浪形骸,整日里借酒浇愁。在江宁任上,一呆就是八年。

这一年,朋友辛渐来看望他,住了一段时间后,要告辞回洛阳。王昌龄在芙蓉楼设宴送别,席间,谈起洛阳的诗友,王昌龄感慨万千,化为了那首传诵至今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的仕途之路如何?他的边塞诗为什么那么有名?

连江的寒雨,孤独的楚山,不正像诗人的处境吗?“一片冰心在玉壶”,在人生困境中,王昌龄没有丢掉那像冰雪一样的高尚节操,他依然有着坚定的信念。

可是,诽谤中伤还是接踵而至。《唐才子传》说他“晚途不谨小节,谤议沸腾,两窜遐荒”。大约在天宝七载戊子(748年),五十一岁的王昌龄又被贬为龙标(今湖南黔阳)尉,所以后世也称他为“王龙标”。

在唐朝,这是一个非常荒凉的地方,听到这个消息,好朋友李白十分震惊,写下了那首著名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王昌龄在这蛮荒之地一呆又是许多年。直到天宝十五年(756年),也就是唐肃宗至德元年(这年七月,肃宗即位灵武,改元至德),他准备辗转绕路回老家,途经亳州时,不幸被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

当时正值安史之乱,大半个中国一片混乱,大约是嫉贤妒能吧,闾丘晓残忍地杀害了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唐才子传》里说:“以刀火之际归乡里,为刺史闾丘晓所忌而杀。”王昌龄就这样结束了坎坷的一生。

当然,杀人者也不会有好下场。第二年,时任河南节度使的张镐奉命平乱,为解宋州(今河南商丘)之围,命令亳州刺史闾丘晓率兵救援。为人傲慢、刚愎自用的闾丘晓,看不起布衣出身的张镐,更怕仗打败了“祸及于己”,于是故意拖延时间,按兵不动,致使贻误战机,宋州陷落。张镐以贻误军机罪,处死了闾丘晓。

在行刑时,闾丘晓露出一幅可怜相,乞求张镐放他一条生路:“有亲,乞贷余命”,意思是家有老母需要赡养。张镐说:“王昌龄之亲,欲与谁养?”闾丘晓无言以对。

王昌龄是盛唐时享有盛誉的一位诗人,殷璠《河岳英灵集》把他举为体现“风骨”的代表,称他的诗为“中兴高作”,《全唐诗》说他的诗“绪密而思清”,所以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

他的七言绝句最为出色,后人认为只有李白可以和他相媲美,所以称他为“七绝圣手”。尤其是他的边塞诗,流畅通脱,高昂向上,深受后人推崇。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510/27042.html

“王昌龄的仕途之路如何?他的边塞诗为什么那么有名?” 的相关文章

韩琦:北宋宰相、词人,为北宋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韩琦:北宋宰相、词人,为北宋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韩琦(1008年8月5日-1075年8月8日),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人,北宋政治家、词人。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韩琦为相十载、辅佐三朝,为北宋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宋人欧阳修赞其“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其文“词气典重”...

在政治、军事方面,高颎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在政治、军事方面,高颎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高颎(541年—607年),隋朝著名宰相、军事谋臣。一名敏,字昭玄,鲜卑名独孤颎,自称渤海蓚人,隋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高颎善于识别和推荐人才,注意保护有功之臣。为人谦逊,不居功自傲。史称其有文武才略,明达世务。为相执政近二十年,...

朱元璋是如何诛杀那些拥有免死铁券的大臣的?

朱元璋是如何诛杀那些拥有免死铁券的大臣的?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明朝开国皇帝, 年号“洪武”。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朱元璋在开国之初,确实发了很多“免死铁券”出去。《明史》记载:“三年,大封功臣,公六人,侯二十八人,并赐铁券。”获得“免死铁券”的公包括李善长、徐达等六人。获得“免死铁券”的侯包括汤和、耿炳文等二十八...

李筠是什么出身?他反宋行动为何只维持了两个月?

李筠是什么出身?他反宋行动为何只维持了两个月?

李筠,五代十国时期著名将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建隆元年(960年),昭义军节度使李筠向北汉称臣,反抗北宋。但李筠起兵仅两个月,就被赵匡胤消灭。为何李筠要向手下败将北汉称臣一,早年从军李筠早年从军,在后唐秦王李从荣手下担任护卫,因为擅长骑射,能拉百斤大弓,所以很得李从荣重用。...

蜀汉的灭亡与姜维有关系吗?他最后为何没能阻止

蜀汉的灭亡与姜维有关系吗?他最后为何没能阻止

263年,邓艾攻下绵竹,直逼成都。后主刘禅投降,蜀汉灭亡。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在《三国演义》的塑造下,姜维是“幼麟”,是诸葛亮倾心培养的接班人,以至于有人都认为诸葛亮死后,蜀汉大权就是姜维在掌握。历史上诸葛亮去世,继任的是蒋琬(234-246年),然后是费祎(246-...

司马炎不知道分封制的危害吗 司马炎为什么还要实施

司马炎不知道分封制的危害吗 司马炎为什么还要实施

对晋武帝司马炎为什么要实行已经被证明危害极大的分封制?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中国古代共有十个大一统皇朝:秦朝、西汉、新朝、东汉、西晋、隋朝、唐朝、元朝、明朝、清朝。除了几乎不被视为正统朝代的新朝之外,西晋可以说是古代大一统朝代中评价最低、知名度最小的朝代。西晋评价低...

都说刘邦是一个小人 刘邦是怎么夺得天下的

都说刘邦是一个小人 刘邦是怎么夺得天下的

对刘邦这个真“小人”为何最终能夺得天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高祖刘邦在中国历史上一直都是饱受争议,他赢得了大汉天下,打败了霸王项羽,又是开国太祖,应该是名满天下,流芳千古。但在史书,戏剧,诗歌,甚至是民间话本中,都是混混,无赖,小人得志的负面形象。刘邦到底是被世...

诸葛瑾:三国时期东吴重臣,温厚诚信,深受孙权信赖

诸葛瑾:三国时期东吴重臣,温厚诚信,深受孙权信赖

诸葛瑾(174年~241年),字子瑜,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孙吴重臣,蜀汉丞相诸葛亮之兄,太傅诸葛恪之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建安五年(200年),躲避中原战乱,进入江东。经弘咨推荐,效力于孙吴。胸怀宽广,温厚诚信,深受孙权信赖,称为“神交”,努力缓和蜀吴两国关系。建安二...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