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豪苏轼的仕途为什么不是一帆风顺的?
苏轼出生于宋仁宗景祐年间,出仕时间基本是在宋神宗和宋哲宗时期。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宋神宗时期,苏轼历任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知州,后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使。
宋哲宗继位后,苏轼升任中书舍人,不久又升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后又外放任龙图阁学士、知杭州。
虽然说相比于成为宰辅,苏轼的仕途是比较不如意的,但是相对于一般的官吏来讲,苏轼的仕途算比较顺畅的,为什么这么讲呢?
北宋与之后的明清时期不一样,地方官做到知府一般就到头了,北宋虽然在州、府之上还有“路”一级单位,相当于后来的省,但是各路的转运使并非是由知府、知州晋升上去的,一般都是朝廷直接指派。
而知府在宋朝属于非常重要的一个进阶跳板,知州、知府一级的官员是很有机会升任中枢,就任宰辅的,王安石从江宁知府升任参知政事,范仲淹亦是从庆州知州任上升任陕西路安抚使,再进为枢密副使,然后成为参知政事。
所以说,苏轼的仕途只不过是相对于他的名气没有那么高的成就罢了,要真的说多么不顺利其实并没有,或许很多人都认为苏轼可以升任中枢,担任宰相,但其实名气大的,德行好的文人,又有几个能够承担起宰辅的重任呢?
苏轼仕途波折的起因,一桩莫须有的“乌台诗案”
苏轼为父亲苏洵守孝三年后,回到汴京,继续为官,此时已是熙宁二年,北宋历史上轰轰烈烈的“王安石变法”开始了。
熙宁四年,苏轼上书评论新法的弊端,令王安石非常生气,王安石虽然是北宋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文学家,但是心眼是很小的,容不得别人说他不好,因此就开始给苏轼穿小鞋。
苏轼被迫自请离京,所幸王安石的愤怒并没有影响苏轼今后的仕途,苏轼外放为杭州通判,三年后升任密州知州,后改任徐州知州。
元丰二年,苏轼调任湖州知州,到任湖州后,例行公事的苏轼给宋神宗上了一道《湖州谢表》,是官员就任后给皇帝的感谢信。
但是苏轼的这封《湖州谢表》却给苏轼惹了一身祸,其实早在熙宁六年,苏轼任杭州通判时,沈括到浙江巡查新法实行情况时,看到苏轼的诗作,就曾上奏宋神宗认为苏轼诽谤朝廷,只是当时朝廷没有重视。
苏轼在《湖州谢表》中写道:“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被负责检查百官的御史台官员李定、何正臣、舒亶等人弹劾,指责苏轼攻击朝政,反对新法,宋神宗大为恼火,派人赶往湖州,将苏轼押解回京。
朝廷在审查苏轼的时候,苏轼之前的诗作都被翻出,苏轼对抨击新法的罪责供认不讳,其诗作中牵连的人员达数十人,司马光也牵连其中,一批新法人士强烈要求处死苏轼,但在王安石等人的求情下,宋神宗免苏轼死罪,贬为“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
“乌台诗案”成为了苏轼人生的转折点,原本虽然反对新法,但是他在神宗朝的仕途还算顺畅,在地方上政绩卓著、深得民心,在新法执政期间,稳步提升,升任四品知府是没有问题的,但此案断送了他在神宗一朝的前程。
不容于新党,又不见谅于旧党,成为苏轼仕途受限的重要原因
熙宁四年,苏轼的上书批评新法,以及在各地为官的诗文抨击新法,与新党的矛盾最终酿成“乌台诗案”,为苏轼贴上了旧党的标签,走上了新党的对立面。
宋神宗去世之后,宋哲宗继位,高太后临朝称制,重用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苏轼被重新启用,以朝奉郎身份知登州,不久之后,累官升至又升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
苏轼看到旧党上台后,尽废新法,大肆打压王安石变法期间提拔人员,苏轼看不惯这种行为,认为与新法期间所谓的“王党”是一丘之貉,于是上书进行劝谏,抨击旧党执政出现的弊端,因而又遭到旧党的诬告和陷害。
苏轼在京城无法容身,于是申请外放,被任龙图阁学士、知杭州,再次来到杭州为官,两年后被召回朝,又因为政见不合,被外调历任颍州、扬州、定州知州。
高太后去世后,宋哲宗亲政,新党再度上台执政,苏轼的仕途算是真正走到头了,先被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又再次被贬至惠州,后又被贬至海南岛儋州。
宋神宗、宋哲宗两代,是宋朝新法、旧法政策变更非常频繁的时期,王安石和司马光两位新旧党的领袖,虽然能力都不错,但是心胸却不宽阔,这一时期甚至出现了只讲立场、不讲对错的情况。
像苏轼这种立场不太明确,既反对新法的冒进,也认可新法的部分效果,对旧党全面废除新法也大加抨击,因而就遭到新旧两党的共同迫害,最终苏轼的仕途也就非常的平淡了。
苏轼治民有方、治国乏术的政治主张,是其仕途受限的根本原因
都说苏轼仕途不顺,其实不然,从苏轼的任职经历来看,他在知州、知府任上的政绩都非常不错,解民之困,使百姓安居乐业,深受百姓的爱戴。
从苏轼的履历来看,他是有几次回朝任职的经历的,但是为什么没有进一步走上高位呢,一方面是不容于新旧两党,但最重要的原因是苏轼并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施政纲领。
宋朝发展到宋神宗、宋哲宗时期,内外部矛盾重重,用王安石的话说叫“积贫积弱”,与辽、夏战争屡屡失败,失地未复,岁币不断增加,军队战斗力不强,又因为黄河改道问题,大量良田被淹,百姓流离失所。
苏轼虽然在地方任上能够解决百姓的困苦,但是对于国家面临的困苦来说,他却没有太多办法,苏轼的几次上疏,都是在抨击新、旧党的弊端,却很少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皇帝任用一个大员,首先看的不是这个人多么高尚,最关键的是不是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苏轼没有建言献策,却都在抨击,说白了在皇帝看来不过是个喷子罢了。
以范仲淹为例,升任权知开封府后,整顿府事,革除弊政,使开封府大治,后范仲淹不满宰相吕夷简把持朝政,与其相互上书抨击,范仲淹因此事被贬谪出京。
范仲淹离京后历任延州、耀州、庆州知州,针对西北的防务与西夏的战事,范仲淹向宋仁宗提出建议,对北宋在西北的防御系统构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被征召回朝,升任枢密副使,不久升任参知政事。
王安石升任参知政事的过程,虽然没有范仲淹那么波折,嘉祐三年,王安石在度支判官任上,进京述职期间,上万言书《上仁宗皇帝言事书》,针对国家面临的政治、经济问题,提出改革的建议。
宋仁宗虽然没有采纳王安石的建议,但是自此朝廷一直都有重用王安石的意思,王安石坚辞不受。宋神宗即位后,久慕王安石之名,启用其为江宁知府,王安石提出“治国之道,首先要确定革新 *** ”,第二年就被提拔为参知政事,位列宰辅。
从范仲淹和王安石的升迁经历来看,宋朝中期的官员,不怕你当不上宰相,只要你有才华,又解决国家面临问题的能力,你就很有机会走上宰辅,苏轼已经做到了知州、知府一级的官员,未能更进一步,恐怕并非是没有机会,其实是没有解决时弊的主张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