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征讨淮南失败,对朱温有什么影响?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10-28)390

朱温在统一了河南和山东两省之后,立刻开始大举进攻淮南。但是很不幸,朱温的这次军事行动败得非常惨,而且从史书的记载去看,也败得非常戏剧性。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征讨淮南失败,对朱温有什么影响?

当时,朱温、庞师古、葛存周兵分三路大举进攻淮南,其规模之大,隐约有曹操征伐东吴,苻坚征伐东晋的气势,整个淮南为此一片惊恐。

朱全忠既得兖、郓,甲兵益盛,乃大举击杨行密,遣庞师古以徐、宿、宋、滑之兵七万壁清口,将趋扬州,葛从周以兖、郓、曹、濮之兵壁安丰,将趋寿州,全忠自将屯宿州,淮南震恐。

但是战争还没有正式展开,庞师古所率的东路大军就遭受了灭顶之灾。

庞师古率领的军队进入淮南后,驻扎在了一个很可能受到水攻的地方。虽然大军驻扎到这里后,就有人不断提醒庞师古,这里随时可能受到水攻,但是庞师古并没有当回事。

最后有人告诉庞师古,种种迹象表明,杨行密已派人在上游筑坝蓄水,就等机会放水淹我们的军队了。庞师古却认为,这个人是在惑乱军心,于是就把他杀了,但最后大水真的来了,于是庞师古战死,他的军队也溃败了。

庞师古营于清口,或曰;“营地污下,不可久处。”不听,师古恃众轻敌,居常弈棋。朱瑾壅淮上流,欲灌之;或以告师古,师古以为惑众,斩之。十一月,癸酉,瑾与淮南将侯瓒,将五千骑潜渡淮,用汴人旗帜,自北来趣其中军,张训逾栅而入;士卒苍黄拒战,淮水大至,汴军骇乱。行密引大军济淮,与瑾等夹攻之,汴军大败,斩师古及将士首万余级,余众皆溃。

听闻庞师古的军队溃败,葛存周知道自己孤军深入非常危险,于是赶紧撤退。但在此过程中,葛存周所率的西路军也被追击得损失惨重。

葛从周营于寿州西北,寿州团练使朱延寿击破之,退屯濠州,闻师古败,奔还。行密、瑾、延寿乘胜追之,及于淠水。从周半济,淮南兵击之,杀溺殆尽,从周走免。遏后都指挥使牛存节弃马步斗,诸军稍得济淮,凡四日不食,会大雪,汴卒缘道冻馁死。还者不满千人;全忠闻败,亦奔还。

两路大军接连惨败,朱温所也知道再继续下去只会败得更惨,于是大举征伐淮南的战争,就这样以失败而告终。

征讨淮南失败,对朱温有什么影响?

看着庞师古的失败,我们难免会认为,这实在是因为他死心眼造成的。

庞师古的军队驻扎在那里时,就有许多人提醒他,这里可能会受到水攻,甚至在受到水攻前夕,依然有人言词确切地告诉他,这里很快就会变成汪洋一片。但是庞师古一直无视这种危险,于是莫名其妙地输了个精光。

实际上,这是因为我们看着结果分析历史。

看着结果分析历史,就如看着结果分析股市,谁都是神人。问题是,处于当事人的位置上,谁都会感觉迷茫。

庞师古虽然兵败身死,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一生曾做过无数次正确的选择,取得过无数次辉煌的胜利。

事实上,在朱温崛起的那十多年时间里,处处都有庞师古的身影,处处都可以看到庞师古的战功,也正是因为类似的原因,庞师古始终是朱温的左膀右臂。

及太祖镇汴,树置戎伍,始得马五百匹,即以师古为偏将,援陈破蔡,累有战功。及朱珍以罪诛,遂用师古为都指挥使。乃渡淮,饷军于庐寿,攻滁州,破天长,下高邮,沿淮转战,所至克捷。寻代朱友裕领军,攻下徐州,斩时溥首以献。遂移军伐兗州,入中都,寨于梁山,败于朱瑄之众,袭至垒下;又破朱瑾于清河。从讨汶阳,与朱瑄、朱瑾及晋将史俨兒战于故乐亭,大捷而回。乾宁四年正月,复统诸军伐郓,拔之,擒其帅朱瑄以献,始表为天平军节度留后,寻授徐州节度使,官至检校司徒。

但是很不幸,在这种风险系数极高的博弈游戏中,谁也不敢说自己一直会取胜。

在庞师古战死的那一年,李克用东征幽州刘仁恭也是以大败结束,失败的原因更是极尽戏剧性,因为据说,就是李克用借着酒劲胡乱进攻的结果。

克用醉,曰:“仁恭何在?”对曰:“但见可及辈。”克用嗔目曰:“可及辈何足为敌!”亟命击之。是日大雾,不辨人物,幽州将杨师侃伏兵于木瓜涧,河东兵大败,失亡太半。会大风雨震电,幽州兵解去。克用醒而后知败,责大将李存信等曰:“吾以醉废事,汝曹何不力争!”

看着庞师古的失败,谁也知道,他不应该在那里扎营。问题是,处于庞师古的位置上,显然就是另一回事了。

在那种风险系数极高的军政博弈中,各种危险始终存在。

在博弈开始时,肯定有人会帮你把可能遇到的危险都罗列出来。现在的问题是,面对这些可能遇到的危险,你应该持怎样的态度?

如果你想求万全,那你什么事也不要干了。因为在这种充满危险的博弈之中,在这种机会稍瞬即逝的博弈之中,你一心追求万全之策,恐怕什么事也干不成。

这就好像有两条道可以走。一条道非常便捷,你从这条路走,可以轻松运送物资、迅速集中兵力、一旦取得胜利,战果可以更容易地扩大。但是它的缺点就是,你从这里走,会有许多不确定的风险。

另一条道非常难走,你从这条路走,物资运输的节奏会放慢,集结兵力就会变得困难,就算取得胜利,也难以迅速扩大战果。但是它的优点就是安全。

你会选择从哪条路走?

有人也许会说,兵法有云,安全之一。先立于不败之地,再寻找破敌之道。问题是,兵法更有云,风险与利润成正比。没有胆量,它就没有产量。

其实,不只是军事博弈如此,在人生的道路上也是如此的。

曾经有两条路摆在我面前,一条是大道,一条是小道。我站在路口前,徘徊了又徘徊、选择了又选择。

庞师古当时的选择,肯定存在太多的风险。所以在此前,有太多人指出它的危险性,这并不奇怪。

真正的问题是,面对危险,庞师古应该如何做呢?思来想去,最后奉行安全之一,这自然没有错;但是思来想去,狼胆大、虎胆小,啥危险也怕,还不如回家哄孩子,其实也不算什么错。

在人生的道路上,在现实的博弈中。保守一些对?还是冒险一些对?是坚持自己的意见对呢?还是听从外界的劝说对呢?这其实是非常微妙的,因为它没有标准的答案。

对着结果看历史,我们很容易找到廉价的优越感。

因为,有许多人就是因为狐疑而遭受了可耻的失败。在关键时候,他只要有主见,就有可能取得胜利,但是他一直被别人的意见所左右,所以输了个干干净净。

问题是,有许多人就是因为固执己见,而遭受了可耻的失败。在关键时候,他只要听从别人的劝说,就可以避免失败,但是因为他固执己见,所以输了个干干净净。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居高临下的嘲笑历史当事人的失败,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道理从正反两面都能说通。

总而言之,一个人在关键时候有主见,是必须的;问题是,一个人在关键时候,听从别人的意见也是必须的啊。

不管怎么说,朱温大举征伐淮南的战役,就是以惨败结束,但是这场战役的意义显然及其有限。

最简单而言,如果朱温胜利了,他真能席卷淮南吗?估计是不能的。

在残唐五代那种背景下,李克用折腾了一辈子,都不能控制山西一个省;此时的朱温,折腾了十五年,也不过控制了河南、山东两省,现在想通过一场战役的胜利就席卷淮南,也把当时的形势说得太简单了。

当时的军阀纷争进入一个非常微妙的格局之中,各方军阀都把所谓的均势玩得非常熟练。朱温想通过一场战役的胜利,在淮南拥有一定的主动权,这并没有什么问题,想席卷淮南可就比较困难了。

只要朱温在淮南战场取得突破之后,山西、河北、山东的军阀势力,都有可能通过各种方式声援杨行密。

更主要的是,统一天下的战争,通常都是在北方展开的。

在北方统一之前,大举向南扩张是不现实的。所以朱温大举南征的目的,也未必就是要一举征服淮南,大约只是为以后统一北方,创造一个良好的战略环境罢了。

从这层意义上,朱温大举征伐淮南虽然失败了,但是他的战略目标也算是实现了。

朱温虽然败了,朱温作为当时更大实力派的地位动摇了吗?显然没有。

朱温虽然败了,但是朱温南线的安全受到威胁了吗?显然也没有。

朱温兵败淮南后,襄阳赵匡凝一度想脱离朱温的控制,朱温马上派人一通猛揍,赵匡凝又选择了臣服朱温。

忠义节度使赵匡凝闻朱全忠有清口之败,阴附于杨行密。全忠遣宿州剌史尉氏氏叔琮将兵伐之,丙申,拔唐州,擒随州剌史赵匡,败襄州兵于邓城。

戊午,汴将康怀贞袭邓州,克之,擒剌史国湘。赵匡凝惧,遣使请服于朱全忠,全忠许之。

更主要的是,这场大败之后,朱温的事业并没有因此停滞,相反朱温的辉煌才刚刚开始。在随后的若干年里,朱温真称得上“时来天地皆同力”,各种不请自来的好消息,一个接一个地等着朱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10/28282.html

“征讨淮南失败,对朱温有什么影响?” 的相关文章

荀勖:曹魏至西晋时期大臣,为人谨慎,善于逢迎

荀勖:曹魏至西晋时期大臣,为人谨慎,善于逢迎

荀勖(xù)(?~289年),字公曾,颍川颍阴人。三国至西晋时音律学家、文学家、藏书家,西晋开国功臣,为东汉司空荀爽曾孙。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荀勖少年时聪慧好学。初仕于魏,为大将军曹爽掾属,后迁中书通事郎。曹爽被诛后,历任安阳令、骠骑从事中郎、廷尉正等职。...

杨奥妃:北魏时期皇后,她与元愉的故事令人惋惜

杨奥妃:北魏时期皇后,她与元愉的故事令人惋惜

在古代,皇后这个位置是很多女性想要得到的,皇后作为一国之母,是最尊贵的女人,受人敬仰。但皇后其实并不好当,很多皇后的经历与遭遇是大家想象不到的艰难。接下来要说的文景皇后杨婉瀴,她与元愉的故事非常令人惋惜。文景皇后,本姓杨,名奥妃,字婉瀴,是东郡人。元愉是北魏孝文帝元宏的第三个儿子,十岁时被父亲封为京...

三国时期孙权派人向曹操请降,是什么用意?

三国时期孙权派人向曹操请降,是什么用意?

孙权,吴太祖大皇帝,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接下来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二十二年春,权令都尉徐详诣曹公请降,公报使脩好,誓重结婚。——《三国志·吴主传》公元217年春天,孙权派遣都尉徐详向曹操请降,曹操也派遣使者和孙权重修旧好,立誓重结为姻亲。这是一件非常诡异的事情!217年孙刘还维系着表面的...

弘时最后是怎么死的?与雍正有何关系?

弘时最后是怎么死的?与雍正有何关系?

弘时是雍正第三子(序齿),乾隆弘历的异母兄。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说起清朝,“康乾盛世”貌似是绕不过去的话题。“康乾盛世”是清朝发展鼎盛时期。这段繁荣时期,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持续时间长达一百三十四年。在此期间,中国社会在封建体系下达到极致,改革最多,国力最强,社会...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战死十一名大将 诸葛亮败的有多惨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战死十一名大将 诸葛亮败的有多惨

还不知道:诸葛亮第一次北伐,11位大将战死,败得有多惨?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这是清代诗人赵藩在诸葛孔明墓前题下的,同时也是对诸葛孔明后半生的写照。尤其是他数次北伐无功而返,劳民伤财,以至蜀汉王朝国...

汉景帝一共有十四个儿子 最后为什么是汉武帝继承大统

汉景帝一共有十四个儿子 最后为什么是汉武帝继承大统

还不知道:汉景帝共有14个儿子,汉武帝为何能继承大统,其他儿子结果怎样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明】杨慎汉朝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前后历时四百余年,在这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汉武帝作为一名雄才大略的皇帝名垂千古,他的事迹广为...

历史上于谦的一生事什么样?他为何始终都不被重用?

历史上于谦的一生事什么样?他为何始终都不被重用?

于谦,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于谦,于明永乐19年(公元1421年)考取进士,走入仕途。后跟随明宣宗朱瞻基平叛朱高煦有功,而被委任巡按江西,后被擢升为兵部侍郎。于谦的清廉,当时上至朝廷,下至黎民都广为流传。正统年初(明英宗初期),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主持内...

陈脩: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陈脩: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陈脩(?-229年),字号不详,庐江松滋人,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偏将军陈武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十九岁时,受到孙权召见,并加以奖励,治军有方,历任别部司马、校尉。追录功臣的后裔,受封都亭侯。东吴黄龙元年(229年),逝世。人物生平陈脩(?-229年),庐江松滋(今安徽...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